「體育+旅遊」產業發展暢想

2020-12-24 大眾網菏澤

  新華社南寧12月20日電 題:「體育+旅遊」產業發展暢想

  新華社記者盧羨婷、農冠斌

  一個平常的周末,數輛旅遊大巴駛入中越邊境小城廣西東興,停靠在東興市體育中心旁,車上的乘客是周邊城市應邀前來參加氣排球賽的選手及其家人、朋友。白天參加比賽,晚上參觀旅遊,這是廣西北部灣城市乃至中越邊境地區群眾打開周末生活的新方式。體育旅遊產業正在成為提升人民群眾生活質量的幸福產業。

  「體育+旅遊」為邊境小城帶來無限可能

  東興與越南芒街僅一河之隔,是中國唯一與東協陸海相連的城市。從東興出境,跨過百餘米長的北崙河大橋即進入芒街。中越兩國邊民交往密切,2019年東興出入境旅客突破1330萬人次。

  兩國邊民常態化開展體育交流活動,從1993年起,每年定期舉辦中越元宵足球友誼賽,如今這一賽事已經成為中越邊境體育文化交流的重要品牌活動。

  東興市文化廣電體育和旅遊局副局長江文勝說,東興這個常住人口不足20萬的縣級市,目前已有足球俱樂部60多個,很多俱樂部裡有越南籍球員。此外,羽毛球、籃球俱樂部等也不在少數。「今年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東興和越南的體育活動大多暫停。但等疫情得到全面控制,未來會舉辦更多活動,有更多的體育交流。」

  兩國邊民對體育運動的熱愛,推動東興市不斷加快體育基礎設施建設。近年來,隨著體育館、遊泳館正式投入運營,佔地200多畝的東興市體育中心服務配套設施日趨完善,成為群眾運動、健身、休閒、集會的重要場所。

  正值周末,東興市體育館裡人聲鼎沸,一場氣排球邀請賽正在酣戰,參賽隊伍來自南寧、北海、欽州等。仔細看這些隊伍的名字:「閃閃紅星」「螺香街花豹」……親切感撲面而來,生動地體現出比賽的休閒性、娛樂性。

  江文勝說,經過多年運營,東興「體育+旅遊」的探索逐漸形成品牌,無論是東興與芒街之間,還是東興與周邊城市之間,都有了較好的互動。「未來我們想打造一個更大的區域性系列賽事,如環北部灣足球賽、羽毛球賽等,通過賽事推廣更好地促進民心相通,服務『一帶一路』建設。」

  打造面向東協的體育產業開放合作市場

  12月19日至20日,中國-東協體育旅遊活力月在防城港市舉行,備受關注的中國-東協健康運動產業園項目在防城港落地。

  這個佔地約1萬畝的園區計劃以體育及運動產業高端製造、智能製造為主,覆蓋帆船、遊艇、運動藥品、運動營養品等的生產和研發,面向中國與東協引進一批體育企業,推動建設體育產業創新試驗區。不少與會人士表示,看好中國-東協大健康運動產業合作大市場。

  「當前,世界有名的一家帆船製造企業已經到園區考察,還有一些國內的遊艇項目、摩託艇項目也正在洽談中。」防城港市文化廣電體育和旅遊局副局長陳文智說,「我們期待更多的企業落戶健康運動產業園,把中國和東協雙方的大市場有機連接起來。」

  過去,國內遊客從防城港進出東協國家,很少會在這裡停留,這讓體育旅遊基礎設施相對落後的防城港市陷入窘境。「我們現在要打造能玩3天以上的大項目,讓遊客留下來,刺激消費。」陳文智說,防城港的區位優勢正在顯現,未來在「體育+旅遊」「體育+製造」等方面潛力巨大。

  「我們要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體育產業間的聯動,形成體育產業協同發展機制,推動體育產業成為服務京津冀、粵港澳大灣區、長江三角洲、黃河流域等國家重大區域戰略的重要抓手。」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經濟司副司長彭維勇說,東協是中國周邊外交優先方向和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重點地區,體育合作潛力巨大。

  高標準打造「綠色生態運動」品牌

  廣西是中國面向東協的前沿,同時,這裡綠色生態運動資源稟賦優越,一年四季適宜開展體育運動。

  近年來,廣西積極連接東協市場,建設中國-東協體育訓練、賽事、培訓基地,舉辦環廣西公路自行車世界巡迴賽、「一帶一路」國際帆船賽等,助推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體育交流合作全面發展。

  自治區體育局局長李澤在活力月開幕大會上說,要圍繞創建國家體育旅遊示範區,創新打造「綠色生態運動就在廣西」體育產業品牌。充分開發千裡灕江邕江西江風光、千裡藍色濱海、千裡奇美喀斯特地區、千裡邊境風情、千裡綠色森林等「體育+」資源。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我國西北、西南地區大量的沙漠、戈壁、山地、森林等地形地貌被視為經濟發展的劣勢條件。而今,越來越多地方把原來「不利」的資源變成了「聚寶盆」。

  「要把優勢資源變成產品,進行品牌化提升或打造,才能實現其價值。」北京體育大學教授鮑明曉說,促進體育和旅遊更好地融合發展,在提供高端體育旅遊產品的同時,還要做好導流,不單純是以旅行社的形式導流,更要推動與各地區運動協會、單項運動俱樂部等單位的合作,培育自己的市場。

相關焦點

  • 怡動體育,專注產業多元化發展
    在網際網路+物聯網時代,IP賦能成為了一項熱詞,一個城市或景區要持續發展,必須依靠文化IP作支持。 大型體育賽事作為一種文化符號,在社會傳播鏈中成為一種信息資源,在一定條件下能帶動旅遊業、商業、廣告業、建築業、服務業等多個行業的發展,成為文化盛宴和推進城市社會經濟發展的「加速器」。
  • 長白山旅遊文化體育產業發展中心與延邊大學美術學院召開合作交流...
    長白山旅遊文化體育產業發展中心與延邊大學美術學院召開合作交流座談會 2020-12-25 19: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渭南市體育產業發展規劃(2018-2025年)摘要
    、健身休閒服務業為龍頭,全域聯動發展、布局合理、優勢突出、特色鮮明的體育產業發展格局,將我市打造為西部地區戶外運動休閒目的地城市和體育賽事旅遊名城。建設過程中堅持產業效益與航空運動協同發展,要由點及線,帶動體育、航空、旅遊等產業協同發展;堅持休閒體育與生態旅遊融合發展,在發展航空運動、豐富航空運動運營內容過程同時,注重對生態旅遊資源開發、利用和保護,做到體育與旅遊雙重業態融合與可持續發展;堅持生態效應與經濟效益協調發展,良好的生態環境是航空旅遊業的奠基石,協調好生態效應和經濟效應是推動滷陽湖航空旅遊休閒產業基地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
  • 新興體育產業發展的三大方向
    體育主題公園,常依託場地自然生態資源,在旅遊勝地或城市郊區發展起來。以戶外運動體驗為核心,拓展體育培訓、親子娛樂、賽事活動、企業團建等功能,結合住宿、餐飲美食等配套,甚至衍生下遊運動裝備、體育周邊等產品和服務,滿足運動探險、社交娛樂、休閒度假等多種需求,形成體育休閒旅遊目的地。
  • 聚焦冰雪產業新未來 2020中國體育文化體育旅遊博覽會冰雪產業論壇...
    隨著冰雪旅遊熱度不斷上升,同時在政策利好、2022年冬奧會等利好因素支撐下,我國冰雪產業發展前景無限。值此契機,2020中國體育文化體育旅遊博覽會冰雪產業論壇日前在網上順利召開,旨在結合當前的時代機遇和政策紅利,邀請有關管理者、企業家等進行經驗分享,為我國冬季運動、冰雪產業發展提供行之有效的路徑。
  • 體育+旅遊 打造五蓮發展新動能
    近年來五蓮充分利用山嶽、森林、河流、鄉村等豐富的旅遊資源,以景辦賽、倚山辦賽,按照景區景點之間「體育用賽事串,旅遊用項目串,屬地用特色串」的理念,在沿線景區(景點)布局自行車、登山、垂釣等賽事活動,把旅遊融入賽事,以賽事宣傳旅遊,走出「體育+旅遊」「運動+文化」「民俗+旅遊」的多產業融合發展路子
  • 「雲對接」賦能體育產業創新發展
    本屆兩個博覽會以「健康中國 體育力量」為主題,設置展覽展示、高峰論壇、配套活動、商務對接四大主題板塊,通過「雲展示」「雲觀展」「雲論壇」「雲對接」,展現我國體育文化、體育旅遊發展的豐碩成果,展示全球體育文旅產業的創新趨勢,探討新時代新機遇和新挑戰下體育發展新路徑。
  • ...共話體育發展 | 2020中國國際體育文化體育旅遊高峰論壇-主論壇...
    「十三五」以來,體育總局高度重視體育旅遊融合發展,不斷完善政策措施、搭建發展平臺、打造示範工程、營造發展環境,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今年受疫情影響,我國經濟發展受到很大衝擊,文體旅行業受到的影響最為嚴重。
  • 「天眼時評」做好「旅遊+多產業」融合發展文章
    省委全會十二屆八次會議提出大力推進全域旅遊提質升級,進一步做好「旅遊+多產業」融合發展文章,為全省旅遊業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徑。  「旅遊+多產業」融合發展是深入推進旅遊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舉措。
  • 無邊光景一時新——「十三五」期間甘州區文化旅遊產業發展綜述
    「十三五」以來,甘州區緊緊圍繞國家「一帶一路」發展戰略,搶抓甘肅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建設和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省級全域旅遊示範區和全國旅遊標準化試點城市創建機遇,充分利用我區獨特的文化旅遊資源和自然資源優勢,促進文化、旅遊、體育、農業、交通、教育等多領域立體開放深度融合,進一步提升全區旅遊度假環境和文旅產業核心競爭力,實現文化旅遊資源大區向文化旅遊產業強區轉變,全力打造絲綢之路黃金旅遊線重要旅遊目的地
  • 新興:以全域旅遊帶動產業融合發展升級
    今年的中秋國慶假期,雲浮市新興縣共接待遊客84.21萬人次,同比恢復77.43%,實現旅遊收入逾3.93億元,同比恢復81.52%。自然生態遊、溫泉休閒遊、健康養生遊和美麗鄉村遊線路受到廣大遊客歡迎,全域旅遊發展獲得顯著成效。
  • 「體育+旅遊」發展新業態!「聖虎山」杯氣排球賽長清區啟幕
    本屆邀請賽最大的亮點,是把賽事與長清區正在開展的第二屆全域旅遊文化節相結合,用新發展理念打造「體育+旅遊」的產業發展新業態。莊嚴宣誓本次賽事由山東省老年體協氣排球專項委員會、濟南市長清區人民政府主辦,長清區萬南村兩委會、聖虎山莊景區、馬套將軍山景區、靈巖大佛山景區承辦,吸引了來自省內的28支代表隊、270多名運動員參賽。
  • 數字時代中國體育產業發展展望
    《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到2035年,我們要建成體育強國,這是今後各項體育工作的根本遵循和指引。體育產業的發展壯大和提升水平,是體育強國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推動這個進程的重要力量。  發展體育產業需要高度重視數位化問題。
  • 激情梅馬助力梅州體育產業蓬勃發展
    選手們可一路欣賞江水依依、綠樹蔥蔥的梅城秀美風光。賽事承辦方之一廣東新中體育集團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雖然今年賽事規模有所壓縮,但報名可以用「火爆」來形容,梅馬正越來越受到各地跑友的青睞。
  • 做美濱海旅遊產業 營口激活仙人島原生態旅遊
    核心提示處在營口「一帶三軸」南部軸最南端的仙人島新區方興未艾,努力構建港口、石化、濱海旅遊新區三大板塊,推動港口物流、能源化工、旅遊度假三大產業協調發展。為了進一步做美濱海旅遊產業,仙人島以原生態白沙灣黃金海岸為核心,以東部生態旅遊為補充,以山海林河和諧共生為特色,以完善的城市服務功能為支撐,把仙人島新區建設成為北方知名的濱海原生態旅遊目的地。風景秀麗的渤海遼東灣畔,堅固的18公裡港區防波堤和蜿蜒曲折的14公里海濱景觀岸線相接。這裡曾經是滿族聚居區,土地面積159平方公裡,以獨特的自然風景和豐富的旅遊資源,迎接八方遊客。
  • 農業農村部辦公廳、國家體育總局辦公廳印發《全國馬產業發展規劃...
    人民網北京9月29日電(郝帥)今日,農業農村部官方網站發布了與國家體育總局聯合印發的《全國馬產業發展規劃(2020-2025)》(以下簡稱「規劃」)。規劃指出,馬產業是我國畜牧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發展現代馬產業,對於助力鄉村振興,促進農牧民增收,培育體育和文旅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滿足群眾物質和精神文化需求,弘揚中華馬文化具有重要意義。
  • 凝聚體育力量 助力健康中國 2020中國體育文化博覽會 中國體育旅遊...
    本屆兩個博覽會以"健康中國體育力量"為主題,會期3天,設置展覽展示、高峰論壇、配套活動、商務對接四大主題板塊,通過"雲展示""雲觀展""雲論壇""雲對接",展現我國體育文化、體育旅遊發展的豐碩成果,展示全球體育文旅產業的創新趨勢,探討新時代新機遇和新挑戰下體育發展新路徑。
  • 2020中國體育文化博覽會 中國體育旅遊博覽會網上開幕
    本屆兩個博覽會以「健康中國 體育力量」為主題,會期3天,設置展覽展示、高峰論壇、配套活動、商務對接四大主題板塊,通過「雲展示」「雲觀展」「雲論壇」「雲對接」,展現我國體育文化、體育旅遊發展的豐碩成果,展示全球體育文旅產業的創新趨勢,探討新時代新機遇和新挑戰下體育發展新路徑。
  • 體育旅遊:變綠水青山和冰天雪地為金山銀山
    自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體育產業快速發展,體育旅遊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亮點之一,尤其以基於戶外運動的體育旅遊最為突出,在一定程度上正在重塑全國旅遊產業發展的格局和模式,對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拉動作用非常顯著,這一點在欠發達地區特別是深度貧困地區的體現更為明顯,值得高度關注和重視。
  • 2020中國體育文化博覽會 中國體育旅遊博覽會於網上成功舉辦
    雲上共襄盛舉 探索體育創新發展路徑國家體育總局楊寧副局長在開幕式上的致辭中表示,要充分發揮體育文化的引領、融合、支撐、展示作用,加快推動體育、文化、旅遊等產業深度融合,加快多層次多樣化的體育產品和體育服務供給,大力弘揚中華體育精神,充分展示我國文化軟實力,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增強體質、豐富生活、愉悅身心、交流情感、振奮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