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土地抵押權實現過程中的主要法律障礙|聚法案例

2020-12-23 聚法

在國家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不斷深化農村金融改革的大背景下,如何靈活、充分地利用土地這一農村最重要的財富載體,引導更多的金融資源配置到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更好滿足鄉村振興多樣化金融需求,成為了激發農村發展新活力所面臨的重要課題。農村土地抵押權就是緩釋涉農信貸業務信用風險、激勵土地相關權益多樣化利用的重要措施。然而,實踐中,農村土地抵押權的實現面臨著一定的法律障礙,不僅危及銀行業金融機構相關授信資產的安全,而且極大地挫傷了相關市場主體參與農業經營的主動性、積極性。

一、執行過程中發現土地登記權屬狀態與真實情況不符

最高人民法院在《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二條已經承認了我國客觀存在著「不動產登記簿的記載與真實權利狀態不符」的實際情況。

實踐中,受到廣大農村偏遠地區的土地管理部門人力、物力和財力較為有限的不利影響,許多年代久遠、地質情況複雜和行政區劃發生複雜變化的農村土地的登記狀態,已經無法正確反映其真實的權屬狀態。

如,某村經濟合作社於1970年發生了行政區劃變化,從A村併入了B村。當地縣政府於1991年向該村經濟合作社頒發《集體土地用地使用證》,並分別於1992年和1998年與該村經濟合作社成員籤訂了《從化市農村土地承包合同》。2015年,某公司向某金融機構申請500萬元貸款,在其享有建設用地使用權的國有工業用地上設定了抵押權並辦理了登記。因該筆貸款逾期,該金融機構向法院查封相關土地並申請拍賣執行該建設用地使用權。法院查封了相關土地並啟動了執行程序。執行過程中,某經濟合作社提出執行異議,主張其對案涉土地中的部分地塊享有集體土地使用權,請求將相關地塊分割出來。

如果金融機構在貸前調查和貸款審批階段單純依賴登記簿冊對權屬狀態的記載,將極有可能在實現抵押權的過程中受到歷史遺留問題的阻礙。雖然依據《物權法》第九條和《民法典》第二百零九條的規定,金融機構可以基於物權公示效力和公信效力對抗案外人的執行異議,但是必須承擔訴訟成本和時間成本,嚴重影響了抵押權實現的質效。

二、貸款到期前土地權利被其他債權人申請執行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執行工作若干問題的規定(試行)》(法釋〔1998〕15號)第40條關於抵押權物上代位性的規定,即使金融機構對於特定土地權利享有順位在先的抵押權,法院也可以根據其他債權人的申請查封、扣押和拍賣處置相關土地權利,並將拍賣價款優先清償金融機構的債權。

實踐中,如果農村偏遠地區的土地管理部門受到各種客觀條件限制,未能在協助法院查封相關土地的過程中,向法院提供存在順位在先抵押權的信息,或者,當地法院受到各種客觀因素的影響,未能及時發現順位在先的抵押權就完成了訴訟保全,那麼,法院隨後的拍賣處置行為也仍然有效,並不會侵害順位在先抵押權人的合法權益。

如,2016年,某債權人向當地法院申請查封並執行某債務人名下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當地法院在查封和拍賣過程中,「未能查明該耕地已經設定抵押,辦理了抵押登記」。2018年1月5日,該土地經拍賣成交完成了權屬變更。2018年9月25日,該執行程序終結。2019年初,某銀行主張其享有順位在先的抵押權,並提起執行異議。

法院經審理認為,根據法釋〔1998〕15號第40條的規定,當地法院的查封和拍賣行為「未損害利害關係人權益」。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辦理執行異議和複議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六條第一款關於執行異議應當在執行程序終結之前提出的規定,該銀行提出的執行異議已超過法定期限,故不予支持。

此類判決表明,如果銀行在貸後管理過程中疏於檢查相關土地權利的權屬狀態,那麼即使享有順位在先的抵押權,也可能因為其他債權人的行權而喪失相關權益。

三、拍賣過程中的法律障礙

(一)競買人的資格受到法律、行政法規的限制。

雖然《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已經對農村土地權利「入市」進行了充分的政策指引,但是,《土地管理法》《農村土地承包法》和《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等法律、行政法規仍然對農村土地權利流轉的受讓人資格進行了限定。

實踐中,法院據此認可了在拍賣農村土地權利時對競買人資格設定的限制。

如,2018年5月25日,某拍賣公司登報公告,將對某處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進行拍賣,並在公告的注意事項中載明「該標的土地性質是集體土地,競買人資格受限制,競買人報名資格需經我公司審核通過後方可參拍」。2018年6月28日,該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經拍賣成交。某公司主張,拍賣公司在公告中限定競買人的主體資格條件,並規定競買人報名資格需經拍賣機構審核屬違法限制競買人參加競買,由此導致涉案房屋被賤賣,嚴重損害該公司的合法權益。

法院經審理認為,集體土地使用權的流轉應符合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拍賣公司為競買人設定的限制性條件並無不當。對競買人主體的限制性要求,可能降低拍賣的成交機率和成交價格,對抵押權人的權益產生負面影響。

(二)抵押人的不當行為阻礙拍賣進程。

實踐中,抵押人對執行程序普遍存在著抗拒情緒,不斷嘗試通過各種方式阻礙執行程序的開展。

如,2014年1月21日,某公司向某農村商業銀行申請900萬元貸款,並在其享有的土地承包經營權上設定了抵押權。2014年12月31日,該筆貸款出現逾期。2016年2月14日,某農村商業銀行向法院申請執行該抵押權。2016年3月28日,法院裁定對該土地承包經營權進行評估、拍賣。2017年1月10日,該法院司法技術室受理了該房產的評估、拍賣事宜,並依法通知了某公司,要求其參與選定評估機構,但該公司不予配合。2017年2月16日,法院司法技術室委託某房地產評估諮詢有限公司進行評估。2017年2月24日,某房地產評估諮詢有限公司出具《房地產司法鑑定估價報告》。2017年3月22日,法院司法技術室將該徵求意見稿送達給案件當事人徵求意見,但某公司未按規定提出意見。某公司主張,其未參與房地產評估諮詢有限公司的選定,法院的評估、拍賣裁定違法,並向該法院提出了執行異議。

法院認為,該評估報告僅為徵求意見稿,尚在徵求各方意見階段,某公司可依法向司法技術室或鑑定機構提出意見,而不是提出執行異議,遂裁定駁回異議。某公司進一步向上級法院申請複議,上級法院於2017年6月8日駁回了某公司的複議申請。

此外,抵押人還可能積極從事轉移財產、隱瞞收入等不當行為,僅保留農村土地權利,從而對抗執行程序。

如,有的法院認為,農村土地「不宜拍賣處理」,如果查明債務人的責任財產僅為農村土地權利,則只能將債務人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並終結執行程序。如果信貸業務發生地轄區的法院持此種觀點,那麼農村土地抵押權實際上將無法實現。

相關焦點

  • 夫妻單方以共有財產設定抵押權的法律效力及裁判規則
    陳書彬律師-18651126929夫妻一方以夫妻共同財產進行抵押擔保主債務的履行在現實生活中普遍存在,由於該類型案件涉及抵押權的善意取得和夫妻共同財產的處分問題。因此,司法實踐中對於如何處理此類案件的裁判規則並不統一。
  • 案例探析:租賃農用土地更改土地性質的法律責任探析行走的追夢人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涉及農村土地承包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八條規定,承包方違反農村土地承包法第十七條規定,將承包地用於非農建設或者對承包地造成永久性損害,發包方請求承包方停止侵害、恢復原狀或者賠償損失的,應予支持。本案中,原、被告之間的合同解除後,原告要求被告交還承包土地並恢復原狀,符合法律規定,一審法院予以支持。
  • 善意取得最值得參考的15條典型案例要旨
    簡析:在民商事法律關係中,公司作為行為主體實施法律行為的過程可以劃分為兩個層次,一是公司內部的意思形成階段,通常表現為股東會或董事會決議;二是公司對外作出意思表示的階段,通常表現為公司對外籤訂的合同。
  • 「案例」伊利收購泰國冰淇淋公司案——巧用資產剝離克服法律障礙
    解決方案為了克服上述法律障礙,《股權購買協議》設計了以下交易安排:第一步:標的公司剝離房地產子公司,解決外資控股房地產公司的限制。第二步:標的公司的出售方股東交割股權給香港金港,香港金港成為標的公司的控股股東。
  • 案例分析|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登記屬首次登記還是轉移登記
    在實踐工作中,他結合自身工作需要,撰寫了一系列涉及不動產權利和登記等方面的案例分析文章,這些文章對自然資源部門實踐工作及土地權利人維護自身權益具有指導和借鑑價值。經其授權,我們將陸續予以刊發。在《條例》出臺之前,在《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出臺前,原《土地登記辦法》、《房屋登記辦法》中對土地、房屋等不動產權利的第一次登記規定了土地總登記、初始登記、設立登記等類型。
  • 在混合擔保中,債權人放棄抵押權,保證人能否當然免除保證責任?(附...
    根據「利益受損者獲得相應補償」的公平原則,如果其他擔保人的法律上的利益因債權人放棄債務人抵押而受到損害,則其可因此主張減免擔保責任;如果其他擔保人相對於債務人不享有法律上的利益,或者該利益未受到損害,則其沒有理由主張減免擔保責任。從法理層面分析,其他擔保人相對債務人可能享有的法律上的利益主要是代位利益、追償利益和順序利益。(一)關於代位利益。
  • ...說法二】抵押權登記的必要性——張某某買賣合同糾紛執行異議一案
    裁判結果河南省濮陽市南樂縣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車輛的抵押權需要辦理抵押登記,自登記之日起抵押權生效。本案中所爭議的車輛,張某某提交的與劉某某於2018年7月6日籤訂了還款抵押協議,但雙方並沒有辦理抵押登記,故該抵押權沒有生效,且張某某提交的轉帳明細交易日期為2018年10月14日,籤訂還款抵押協議在先,借款交易在後,不符合正常交易習慣。
  • 僅辦理房屋抵押權預告登記的不享有該房屋的現實抵押權——中國光大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青浦支行訴東鶴房地產有限公司、陳思綺抵押合同案
    【裁判要旨】 房屋抵押權預告登記是為保障債權人將來實現物權,債權人享有的僅是抵押權請求權而非實現享有現實抵押權。買受人因與出賣人籤訂商品房預售合同,向債權人借款,三方共同籤訂了貸款抵押合同,並辦理了抵押權預告登記,之後商品房預售合同被依法確定為無效合同。
  • 京法巡迴講堂|如何理解疫情不可抗力在商事合同案件中的意涵及法律...
    相信這些問題是疫情期間困擾著許多商事主體的共通性問題5月19日下午,北京一中院民四庭負責人丁宇翔法官受北京市法學會所屬的北京中周法律應用研究院邀請,通過網絡視頻連線的方式,以《疫情在商事合同案件中的法律意涵及法律適用》為主題,面向社會進行了一次專題法律公益講座,共500餘人次參加了線上交流授課。
  • 智仁金訟圈團隊2020年十大成功訴訟案例與五大成功非訴案例--感謝每一個信任我們的客戶,致敬在每個案件辛苦付出的自己
    「訴為非訴,以訟止訟」,從2020年度的智仁金訟圈團隊成功辦理的眾多案件中,經過評議,評選出智仁金訟圈團隊2020年度十大成功過訴訟案例與五大成功非訴案例,以感謝對我們一直保持信任的每一個客戶,同樣也致敬在每個案件辦理過程中兢兢業業辛勤付出的自己。客戶拿下了某地最大的一塊商業地產,用於xx小鎮開發,卻在公司股權融資時與合作方發生糾紛。
  • 農村土地可以贈與他人嗎?農村土地如何贈與他人
    據悉,土地贈與不再強制公證,贈與公證書可以改為贈與合同,不過稅務部門曾表示過,辦理土地贈與手續仍需要提供贈與公證書。是否需要公證要問房產部門和稅務部門,若不著急變更可以等等看,政策也隨時會在變化的,那麼農村集體土地可以贈與他人嗎?農村土地如何贈與他人呢?
  • 涉擔保糾紛案件40個法律要點
    擔保,是指在借貸、買賣、貨物運輸、加工承攬等經濟活動中,債權人為保障其債權實現的,要求債務人向債權人提供保證的一種形式。在實踐中我們經常會遇到,債務人或第三人以保證、抵押、質押等方式為借貸行為提供擔保。本文是作者在《最高人民法院公報》2002年以來刊載的全部民商事案件裁判文書及案例中,整理、提煉出40個擔保糾紛案件裁判規則。
  • 2021年農村土地有哪些變化?附農村土地政策解讀
    隨著農村土地資源的轉變,農村土地的問題迫在眉睫,國家也相應做出了一些解決措施,來幫助解決農村土地問題。國家實行土地改革,專對農村土地荒廢,房屋空置做出了調整。近年來,農村土地問題得到了很大的改善。那麼2021年農村土地有哪些變化?下面小編就農村土地政策作出解讀,我們一起來看看。
  • 【侵權責任案例】財產保險合同中受益人權利損害責任認定
    抵押期間,第三人和抵押人未經抵押權人同意處分抵押財產,致使抵押權人無法實現抵押權,第三人存在過錯,且各自行為都足以造成全部的損害的,應當承擔連帶賠償侵權責任
  • 2020年農村集體土地政策:私自侵佔會不會構成犯罪呢?答案來了
    關於「集體土地」這個詞相信大家已經不陌生了,它和國有土地組成了我國的兩大類土地。 2019年修訂的《土地管理法》於2020年1月1日起生效實施,新土地管理法對集體土地及其地上房屋徵收程序及補償問題作出新的規定。有人問農村集體土地主要是指哪些?如果私自侵佔了會不會造成違法呢?
  • 抵押權登記「零跑腿」,威海市區不動產登記進入電子證照時代
    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不動產登記中心獲悉,威海市將於5月19日起,正式啟用不動產抵押權登記業務《不動產登記證明》電子證照,市區不動產抵押權登記將實現「零跑腿」。《不動產登記證明》電子證照是不動產登記證書、證明的電子化展示,採用數字認證及電子印章技術。
  • 剛剛,江歌母親江秋蓮訴譚斌侮辱、誹謗案二審宣判|聚法案例
    其發布的漫畫系列及帶有侮辱性的文章系其在閱覽微博中零碎收集到的,並非原創;誹謗江歌「情殺」系其在看了網絡言論分析後跟風參與發表了看法。其現在認罪悔罪,對江秋蓮表示歉意,希望對江秋蓮進行經濟賠償,與江秋蓮進行和解、調解,請求二審法院對其從輕處罰。
  • 四川農村土地流轉申請書範文
    為加強農村土地流轉管理,規範農村土地流轉行為,維護農村土地流轉雙方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調解仲裁法》、《四
  • 農村土地中的「自留地」是什麼意思?
    自留地是中國農業合作化以後,為照顧集體成員種植蔬菜和其它園藝作物的需要,由集體經濟組織依法分配給村集體成員長期使用的少量土地。一、自留地沒有承包期限。家庭承包的耕地、林地、草地是有承包期限的,在承包期內發包方不得調整土地,但是承包期到了之後,發包方就可以將土地收回再重新發包。而自留地沒有承包期限,當村集體分配給農戶使用之後,沒有承包期限,農戶可以一直使用下去。
  • 最高法院:關於超標的查封如何處理的13個重要裁判觀點及典型案例|...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五條規定,被執行人可以針對執行過程中的程序性問題提出異議,異議被駁回後,可以通過向上一級法院申請複議進行救濟。如本案中針對超標的查封問題,被執行人提出執行異議、要求解封超額部分財產,雖然最終是否構成超標的查封尚需依據重審法院委託評估機構對資產價值進行評估後認定,但一定程度上仍能幫助被執行人尋求資產解封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