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牆下初見驚鴻回首,如萬千星子匯入眼眸。
初看《大宋少年志》時,就想當一個本本分分的田虎女孩,在每星期怎麼都看不夠的幾集劇情中,拿著放大鏡找「王府景」的糖吃。
可重溫《大宋少年志》時才發覺原來喜歡的不是找到糖吃的快樂,或者說快樂不僅僅是吃到了糖,而是來自王寬和裴景。
最幸運的事情,莫過於王寬第一次翻牆入院,小景第一次主動敞開心扉,他們成了對方的見證人。
王寬、小景
從前王寬在太學,小景從屬秘閣,王寬是太學品學兼優的模範生,小景是秘閣忠心不二的一員,沒有交集。
後來王寬加入秘閣,小景依然在秘閣,王寬變成了秘閣品學兼優的模範生,小景依然是秘閣忠心不二的一員,有了交集。
從陌生到相熟相知,不論世道怎樣變化,王寬和小景,只是如初見一般。
「你誰啊」;
「王寬」;
「你呢」;
「小景」。
在描述愛情的詞語當中,有一種狀態經常被搬到銀幕上展現:一見傾心,一眼萬年。其實大多數時候,愛情中不需要太多花裡胡哨的東西,簡簡單單就最能夠打動人心。
就像王寬和小景一樣,簡單地兩次一問一答,他們一個不會說謊,一個毫無保留,向對方道出了自己的姓名。
現在回想起來,月光下的這一幕,依然是許多田虎女孩心目中的留戀,沒有繁雜的畫面、華麗的辭藻,就是那樣簡單卻格外動人。
後來想想,「辛趙不宣」和」王府景「簡直就是兩個極端。
在元仲辛和趙簡的愛情中,是兩個聰明人的互相試探和趙簡不甘心屈於男子的決心,試探著試探著逐漸把自己交了出去。
而王寬和小景,一開始就沒有那麼多的彎彎繞繞,在簡單不過,擔心就是擔心,喜歡了就向大家承認。
雖然「辛趙不宣」很好,但是如果問喜歡哪一個?
還是「王府景」。
麒麟子王寬、渤海遺民裴景
他們首先是王寬和小景,其次是麒麟子王寬和渤海遺民裴景。
王寬和小景是簡單純粹,至情(理性)。
麒麟子王寬和渤海遺民裴景更多的是勇敢信任,至性(感性)。
在這層身份上,王寬無疑如明珠一般,家世好,學識好,樣貌好,是站在陽光底下的人。
裴景身份尊貴但在大宋就是一罪人,進入七齋的原因是因為身份特殊,雖不至於在黑暗中,但是也不在陽光下。
麒麟子王寬自信,渤海遺民裴景敏感,走進是一種別樣的相救。
因為聽了關於朋友的言論,小景第一次把自己的心事告訴給王寬,這是裴景對王寬的信任。
聽了小景的事情,王寬明知沒有結果還是牽著小景向掌院討要說法,這是麒麟子王寬的義務,對小景的保護。
即使最後陸掌院沒有道歉,即使最後沒有結果,但是這些已經夠了。
夠令裴景主動擁抱王寬,夠讓觀眾愕然。
寫在最後
王寬優秀,這點毋庸置疑。
但是小景的美好,絕對配得上這份優秀。
許多電視劇對女主角的形象設定非常喜歡用「傻白甜」這一屢試不爽的套路。
但是那些只會嚷嚷、尋求保護,遇到事情不會自己解決,打著「好心辦壞事」的噱頭堂而皇之尋求觀眾同情與好感的,並不是真正的「傻白甜」。
不拖後腿,能夠照顧大家日常生活,在遇到事情時,為大家分擔,可以自救也可以救他人,這才是觀眾心目中真正的討喜人設。
剛開始看《大宋少年志》時,有不少情節和鏡頭都讓人感覺小景會不會是壞的?會不會黑化?
但是後來發現,小景雖然沒有什麼絕活,但是也絕不惹事壞事無事生非,可以傻白甜但是絕不蠢。
是心動呀,糟糕眼神躲不掉。
王寬小景,田虎女孩期待你們更加甜蜜歸來,七齋六子,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