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餐廳吃飯,最怕的是等位。
節假日去餐廳吃飯,最怕的是等不到位。
你是否有過被漫長的等位隊伍支配的恐懼?
看著取號單上「前面還有××桌」這句話,你是否有過放棄等位去附近將就一頓的經歷或直接叫外賣呢?
許多人都選擇宅在家裡歡度假日,對很多吃貨而言,點外賣的頻率比日常增高了許多。
正在送餐的外賣小哥三天夥食全靠外賣去年以來,在貴陽一家外貿公司上班的趙先生沒有像往年一樣出差,就連平日裡最為忙碌的節假日今年也意外休了完整的小長假。
元旦期間,趙先生和妻子基本上沒有出門,宅在家裡打遊戲追劇成為小兩口歡度節日的休閒方式。
而一日三餐,也基本上全是靠外賣來解決。
「平時都是上班族,好不容易盼來個小假期,天氣也不是很好,根本就不怎麼想出門,所以從1日到3日,我倆幾乎都是點外賣解決吃飯問題,基本上睡個懶覺起來,早飯和午飯可以並為一頓,每天點兩頓外賣就行了,現在外賣平臺上的商品也很豐富,除了餐飲外,水果、奶茶、超市日用品甚至包括藥品都可以點,不出門就能解決日常需求,感覺挺好的。」趙先生對記者說道。節約時間點外賣採訪中記者也了解到,三天小長假期間,像趙先生一家這樣選擇足不出戶靠外賣平臺解決吃飯問題的市民不在少數。
而除了不願出門這一原因外,「節假日餐館等位難,點外賣可節省就餐時間」這一原因也是不少人選擇點外賣的另一個重要原因。
「元旦節那天本來想去印象城打卡一家網紅重慶火鍋店,結果打電話過去問,前面至少還有30幾桌在排隊,差不多需要一個半小時的時間,到我們至少都要8點多了。後來發現在某外賣平臺上可以通過跑腿來代買火鍋底料和配菜回家來吃。我們就通過這種方式解決了問題,雖然儀式感差了點,但在滿足了口腹之慾的同時,也免於來迴路途的奔波和等待,挺好的。」家住在觀山湖區華潤社區的秦小姐說道。相比於去餐廳取號,不知何時才能輪到的等位而言,外賣平臺對於送餐時間有明確規定,一般下單後一小時內即可送達。
市民既避免了在餐廳外長時間等待,又保證可以不錯過飯點,可謂一舉兩得。
眼下,外賣逐漸已經變成一個及時性的物流行業,除了送吃的以外,家政、藥品、維修甚至是代買跑腿等業務都可以通過手機外賣的方式來配送,外賣平臺的覆蓋面越來越廣,在節假日期間,外賣小哥的身影更是頻繁出現在貴陽市的各大小區和街頭巷尾。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王迪
編輯 鄭青
編審 劉丹 廖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