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哪兒吃?食堂還是外賣?」「我帶飯了,分你點兒?」
11月18日,陰雨連綿,不少上班族為吃午飯犯了難。不過,在市區一家私企上班的曉涵卻顯得淡定很多。近一個月,她每天都在家備好午飯,拎著飯盒上班。中午時分,微波爐中一轉,不一會兒,飯菜就飄出了誘人香味。
「出去吃擔心衛生狀況」「最近健身不宜重油重鹽」「午飯時間太緊張」……眼下,自帶午飯正成為上班族的新選擇。
有人享受自帶午飯的小樂趣
市民胡女士在市區新華路一辦公樓內上班。她萌生自帶午飯的念頭,除了擔心外出就餐的衛生狀況,也是想讓生活有點「儀式感」。
「以前不是出去吃就是點外賣,一年下來,廚房也開不了幾回火。現在開始帶飯,每天買菜、搜菜譜,廚房裡熱氣騰騰,挺有生活氣息的。」自己動手做飯讓遠離父母的胡女士有了新的生活體驗,她享受吃家常菜的溫馨感覺,也自覺在當下這個特殊時期,減少外出就餐是對自己和他人的健康負責。
青椒杏鮑菇、蒸蝦、糙米飯……市民趙振雖是個小夥子,卻有大半年自帶午飯的經歷。「我一直在堅持健身,因此飲食方面會有所控制。」趙振覺得,自己做飯,在口味上能儘量清淡些,也能保證營養,一頓飯也不會太麻煩。
可以說,樂於自帶午飯的人不僅享受自己動手的生活樂趣,往往也享受能與同事坐在一起就餐、聊天,彼此分享廚藝的從容時光。
有人帶飯「出於無奈」
隨著採訪深入,記者發現,比起自帶午飯的悠然自得,上班族自帶午飯更多是「出於無奈」。就職於市區愛民東道某公司的陳女士提起每天的午飯忍不住吐槽,「中午總共休息一個多小時,我住的地方離公司有點遠,騎電動車來回也要半個小時。回家吃口飯,太折騰了。」
據陳女士描述,每到中午12點左右,公司所在的寫字樓周邊能吃飯的地方都是結群覓食的上班族。需要排隊等位不說,飯菜的質量有時也不盡如人意。不想出去吃,點外賣是不是一個好選擇?陳女士表示,想要正點吃上午飯,在辦公樓密集的區域點外賣,往往需要提前點餐,否則尖峰時段盒飯最少要1個小時才能送到。
「提前點餐提前送,可是工作時間也不能吃飯啊,最後還是得吃冷飯。」有過同樣體驗的上班族劉女士表示,除了午飯時間緊湊,外出就餐或點外賣花費較高更讓她痛下決心,自己帶飯去上班。
營養師建議:
葉菜、海鮮、涼拌菜儘量不要帶
採訪中發現,選擇自帶午飯的上班族往往就職於有加熱條件,如可以提供微波爐的公司或單位。還有的會去公司附近的便利店「蹭」微波爐,或直接使用便攜保溫飯盒。
「如果要帶飯,葉菜、海鮮、涼拌菜等儘量不要帶。」市中醫醫院副主任護師、營養師解東莉表示,葉菜煮熟後擱置時間長了,可能產生對人體有害的亞硝酸鹽,最好當天早上現炒現裝。海鮮含有豐富蛋白質,但儲存不當很容易失去應有的口感、風味和安全性。而涼拌菜因沒有經加熱處理,在加工過程中容易滋生細菌。實在愛吃涼拌菜或沙拉的話,可以先把食材分裝好,直到食用前再加調料汁攪拌。
此外,解東莉建議,帶飯的主食最好選擇米飯,素菜首選西紅柿、茄子,或蓮藕、紅蘿蔔等莖類,還有土豆、山藥等薯類。葷菜可選牛肉、雞肉等。儘量少帶燻制、醃製、油炸和泡製的食物,提倡低鹽飲食。
「考慮到食用前需要加熱,可選擇微波爐專用玻璃器皿盛裝飯菜,在食用前一定要用微波爐充分加熱。選擇分格分層的飯盒更好,保證了食物的口感,安全性也更高一些。」解東莉表示。
文字:崔帥
編輯:王丹 王曇
審核:王澤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