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工人日報
隨著企業陸續復工,上班族的就餐問題備受關注。疫情防控期間,上海不少餐飲企業的經營模式悄然發生了變化,改堂食為外賣。其中,坐落於上海豫園內的百年餐飲老店——上海老飯店的廚師們還創新推出了「一人食盒」,幫助復工職工解決就餐問題。
新冠肺炎疫情對於不少餐飲企業影響較大。以上海老飯店為例,其年夜飯早已訂滿,而疫情發生後當天的就餐率只有30%。突如其來的「清閒」,讓往年這段時間忙碌的大廚們不知如何是好。
就在這時,一通電話打到了飯店,「我們是這裡的老顧客,大小酒席都在這兒辦。今年過年沒吃到,怪想的。你們飯店做外送嗎?」這通電話激發起了廚師們的動力:「對呀!沒有了堂食,還能做外送,只要保證味道就好。」
通過對周邊情況的排摸,從業27年的廚師長朱松濤發現,周邊的街道、居委會還有一些銀行、公交調度站等公共服務崗位的職工堅守崗位,他們大多自己帶飯,「天氣冷,飯菜加熱後口感一般,營養成分也損失了不少。」
「為何不為他們打造一份特製的一人食外賣菜單呢?」說幹就幹,朱松濤立即召集廚房裡的8名部門主管,組成了廚師團隊。
朱松濤介紹,「一人食盒」由三菜一湯或是四菜一湯組成,兩葷、一素是基礎搭配,菜單設置了5種不同類型的套餐,菜品除了老飯店原有的本幫風味外,還增添了一些年輕職工喜歡的黑椒杏鮑菇牛肉粒、咖喱雞肉等。
為適應外送模式,疫情期間,8名大廚每天早上7點左右就來到了廚房。清洗、切配自然不能少,而在這之前,廚師帽、雙層口罩更不能落下。同時高溫消毒所有餐具也成了工作中的重要一環,不僅是餐盒、餐具要消毒,就連烹飪工具也要進蒸箱內消毒一個小時。
準備工作做完,已是上午10點。大廚們便開始了煎炒烹炸,他們戴著雙層口罩在超高溫的炒鍋旁汗如雨下,一時間廚房又恢復到往日「烽煙四起」的樣子。在擺盤區域,一名廚師正戴著手套進行擺盤,由於菜品溫度高,即便是戴著手套擺盤也能感受到滾燙的溫度,一小時內,光是手套他便更換了5副。
11點剛過,180份熱氣騰騰的「一人食盒」已經打包好,準備送至提前預定好的企業處。
「您好,您訂的食盒將在15分鐘後送到!」說話間,他開著車駛往四川中路上的一家銀行。
為保證外送餐的質量,3公裡以內的訂單,都由廚師配送,再遠一些的訂單則需來飯店領取。「為什麼不委託平臺配送呢?」面對記者的問題,朱松濤笑道:「自己送才放心啊!」
10分鐘後,20份「一人食盒」送到了銀行,銀行職工已經在門口等待午餐,「附近外賣很難叫,『一人食盒』滿足了我們想吃大餐的心和胃。」接過當天的午飯,這名職工又和朱松濤商量起了之後的訂單,「朱師傅,你們之後還會繼續配送嗎?我們可以訂一年的午餐!」
剛從銀行處完成訂單,朱松濤的手機鈴聲響起:「您好,您大概10分鐘後到老飯店門口吧,我安排人送到門口」「您這邊的食盒已經送出來了,我們會有人跟您聯繫的」……
半小時的時間裡,他的手機電話幾乎沒斷線過,但朱松濤覺得忙些也挺好的,「以前是在後廚忙。現在雖換了一條『戰線』忙碌,但一想到能幫復工職工解決用餐問題,忙也是開心的。」(記者 錢培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