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帶+外賣+輕堂食」走俏

2020-12-27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外帶+外賣+輕堂食」走俏

  11月4日,下午五點多,中山八路。天還沒黑,廣州恩洲大巷「東川飯局」的招牌已經亮起來了。油光鋥亮的燒臘,整齊懸掛在明亮的櫥窗,引人垂涎。飯點還沒到,就已經有不少街坊前來消費了。

  「給我斬一例燒鵝」「要一斤燒肉回去下酒」「來一個秘制叉燒飯,在這吃」……還有不少顧客,直接就用手指著看上的那塊,要師傅給切下來。

  僅僅半個多小時,這家店已經接待了上百名顧客,以至於門前暫停取餐的共享單車、電動車,都造成了小小的擁堵。該店的顧客群體包括下班族、學生、主婦、老人等,他們絕大多數都是斬料加餐帶回家的顧客,堂食的還不到10人。

  和東川飯局的熱鬧相似,在彩虹街道周門街,燒臘店「嘉鳴揚」的門口也排起了長隊。

  不到40平米的嘉鳴揚小店,6張桌22個餐位,座無虛席。而排隊斬料、打包外帶的顧客,更是直接從店裡排到了人行道上。

  主打外帶生鮮餃子的「粵餃皇」同樣生意火爆。在長隆南村,粵餃皇店內銷售的平均每斤20元的餃子云吞,一到晚上就賣得差不多了。這些爆火的門店都是以外帶和外賣為主,堂食所佔的比例較小。疫情發生以來,這種模式的餐廳發展迅速。

  例如東川飯局,此前2017~2019年三年時間才開店21家,但疫情後至今才幾個月時間就開了13家店; 嘉鳴揚,今年已開了7家,在疫情嚴重的四月份開店最多;另一個典型的品牌粵餃皇開店最多,今年已經開了40家。對比往年數據,各家開店速度都快了很多。

  除了這些廣州本地的品牌外,一些較為知名的連鎖餐飲品牌更是早已經開出了一批模式相似的門店。

  例如蒼井外帶壽司,主打外帶和外賣壽司,在廣東已經拓展了數百家門店; 獅頭牌滷味研究所,旗下專門的「打冷專用研究室」,是傳統滷味店的形象升級版; 以外賣起家的物只滷鵝,在品牌勢能起來後,將單一外賣模式轉變為了「外賣+外帶+堂食」的模式。

  北京老牌餐企紫光園,更是早就意識到了外帶模式的價值,其外帶檔口至今已經過幾次升級:從最初依附於餐廳的「獨立外帶窗口」,到獨立的檔口店、超市店,再到4.0版本的升級「精緻版」裝修獨立檔口店。

(文章來源:江蘇商報)

(責任編輯:DF398)

相關焦點

  • 15㎡檔口店坪效2萬,外帶+外賣+輕堂食,研滷堂的小店模式走俏
    它模式輕、投入少、店型靈活、場景豐富,兼顧外帶、外賣和一點點堂食,疫情期間不但沒有受到嚴重衝擊,反而趁勢發展得更快了。這種餐廳的模式究竟是怎麼樣的?未來是否還有更大的發展潛力?帶著這些問題,筆者對多地進行了實地走訪。
  • 外帶與堂食合二為一,相輔相成
    餐飲業一直有一個刻板印象——線下堂食才是王道。
  • 外賣+輕食堂,這種小店模式未來一定會火
    01外賣+堂食的模式火了疫情之後火爆的門店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以外賣和外帶為主,堂食為輔助,這種模式在疫情後得到火爆迅猛的發展。根據觀察,顧客類型無論是上下班族、學生、主婦還是老人等,大多數在買餐時都會選擇打包帶走,外賣店的堂食人數數量很低。外賣店的所有流水基本都是來自於檔口,疫情下的餐飲行業,一家僅有12平方的外賣小店未必幹不過幾百平方的中大型餐飲店。
  • 美國麥當勞、星巴克等逐步暫停堂食服務,僅提供外帶和外賣
    為了防控新冠疫情蔓延,美國各大連鎖餐飲場所逐步關閉了堂食服務。3月16日,據外媒報導,麥當勞於本周一宣布,將關閉全美直營所有門店的堂食服務,並督促其經銷商也採取相同的措施,外帶、汽車取餐(Drive-through,顧客在車內點餐、取餐)和外送服務維持不變。
  • 在家涮火鍋需求大增 線上「一人食」小火鍋持續走俏
    除了火鍋外賣迎來巨大的新市場,火鍋零售也逐漸升溫。近日,盒馬註冊了「盒馬火鍋」商標發力自營火鍋新零售,8成以上顧客選擇火鍋送到家,火鍋已經從傳統餐飲正式邁入新零售賽道。原本以堂食為主、強調社交屬性的火鍋,如何在零售和外賣市場做成了大生意?在家涮火鍋需求大增「兩人份的牛油鍋底,再加上半份的滑牛肉、羊肉卷、毛肚、蝦滑和幾種半份蔬菜,打完折只要170多元。」
  • 靠外帶外賣救急?開了店才知道有多尷尬
    廚房消毒現在是非常時期,不讓扎堆聚餐。本來餐廳的優勢是環境,顧客去餐廳吃飯圖的是就餐環境,這不讓進店吃飯,還有幾個人願意跑老遠在門外排隊,領完餐還要拎個袋子回辦公室去吃,這樣折騰還不如點外賣來的方便。空蕩蕩的大廳外帶不好,外賣收入怎麼樣?平時,很多餐飲店的外賣業務只是順帶著做,沒有以外賣為主的餐飲店。
  • 疫情之下,以前靠外賣外食生活的年輕人,現在變成了這樣
    肺炎疫情一波波來襲,以前熱衷外食的年輕人們,現在都得乖乖待在家靠自己。在某些地區,餐廳暫停營業,外送服務也尚未復工,那些以前在巢穴深居簡出的獨居青年,現在也不得不重回天光,解決每日飽肚問題。懶惰小廢物,變成料理有為青年有的人家裡沒有廚房,有的人家有廚房但一年開火次數手指頭算得出來,有的人一年365 天靠外賣外食續命,有的人光靠茶水間微波爐就能茁壯成長。
  • 疫期營業額翻3倍,這家咖啡館靠外賣+外帶自救
    模式:外賣+外帶,確保無接觸一向服務周到的藍蓮咖啡,1月份風格大變。除了店內84消毒水的味道更濃烈之外,老闆每天都在趕客。「不進店、不接觸、不堂食」,是這段時間營業,老闆們堅持的「三不原則」。藍蓮咖啡會對進店的每一個客戶告知:現在只能外帶,不能堂食。並通過外帶打折等方式,鼓勵客戶帶回家中飲用。並多次通過朋友圈、微信群多次告知顧客:店內只能外帶,不可堂食,讓自覺遵守。心靈的安寧咖啡館則是微信點單,門口等待。做好後,店主將打包好的咖啡和甜品放在門口離開,客戶下車自取,大家就通過眼神打一個照面,顧客始終不進店。
  • 這家咖啡館靠外賣+外帶自救
    作者|國君 -01- 疫情期間,營業額翻了3倍 模式:外賣+外帶,確保無接觸 配送:跑腿送,更注重顧客心理安全 外賣停了如何配送? 「1月份一天的跑腿費在160元上下。疫情期間,多地外賣已經暫停,外賣通過跑腿平臺閃送,為客戶送咖啡。」心靈的安寧咖啡館表示。
  • 疫情期間日本人愛上了外食,最愛吃的是什麼?連火鍋都有外賣了?
    因此,各種各樣的外食成為人們一日三餐的新選擇。據日本網站11月實施的「疫情期間飲食如何解決」的問卷調查,有56%的人都選擇了外食,主要包括「在便利店和超市採購」(28%)、「冷凍食品和袋裝食品」(15%)、「在外面餐廳吃飯」(8%)和「叫外賣」(5%)等。日本的便利店和超市會售賣許多半成品的加工食物,不同的店有各自不同的口味。
  • 社區長者生日會:「堂食」改為「打包外帶」
    近日,該社區舉行了不一樣的長者集體生日會,活動形式一切從簡,以往的現場分享美食蛋糕環節,由「堂食」改為「打包外帶」,文藝表演改為趣味遊戲「看圖猜成語」。社區長者生日會現場。
  • 沒有實體店能做外賣嗎?沒有實體店如何做輕食外賣?
    國家食藥監總局之前發布的《網絡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中明確規定「無實體店不外賣」。 輕食商家上餓了麼和美團等外賣平臺需要營業執照和經營許可證,如果沒有實體店的話,輕食商家就無法辦理食品經營許可證,相應的也無法入駐外賣平臺,只能自己配送或者找些專門跑腿小哥幫你送餐。
  • 鞏固外賣、提升堂食、試水分餐……武漢餐飲「變法」求生
    去年落戶沙湖路的肥肥蝦莊,門店外的板凳上,一名外賣小哥正翻著手機等待取餐。「目前銷售主要靠外賣,佔了七成。」肥肥蝦莊區域經理陳高生介紹,4月底開放堂食以來,每天有客人進店消費,以年輕人居多,很多顧客對堂食有擔心,也很正常。「過去我們以堂食為主,外賣佔20%,沒想到疫情期間,外賣成了大頭。」
  • 德州肯德基、米線等快餐店暫無堂食僅供外賣,訂單每天都增加
    「僅供外帶、敬請諒解」、「請掃碼點餐」…2月24日,在澳德樂時代廣場,肯德基、過橋米線、李先生等快餐店門口貼出告示,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在走訪中發現,多數餐飲店面已經營業,但暫無堂食,僅供外帶,銷量正在緩慢增加。
  • 餐飲業的「人間四月天 」:堂食緩慢復甦、外賣訂單增50%、半成品菜...
    雖然堂食恢復緩慢,但是外賣訂單卻是激增。以上海老棧為例,疫情之前堂食:外賣收入比重為7:3,目前為5:5。還有更多的餐飲企業外賣訂單增幅超過50%。   據行業問卷調研,88.9%的正餐連鎖集團表示,疫後需4周以上才能恢復到正常營業水平。因此,餐飲堂食恢復還需要一個緩慢的過程。未來,餐飲行業仍將以「外賣」為主力渠道。
  • 輕食外賣市場好做嗎?開輕食店,可以只做外賣不做堂食嗎?
    還是選擇輕食培訓,自己開一家輕食店呢? 輕食外賣市場好做嗎? 開一家輕食店,可以只做外賣不做堂食嗎? 隨著大家對健康理念的重視,越來越多的人逐漸傾向於選擇營養健康、低卡美味的食物,近幾年來,輕食簡餐在中國市場發展得特別火,很多人都想嘗試開一家輕食店,而大家又會比較糾結,特別是一些零基礎的餐飲小白……
  • 搶灘外賣零售平臺、小份鍋底受青睞 「線上火鍋大戰」再升溫
    原本以堂食為主、強調社交屬性的火鍋,如何在零售和外賣市場做成了大生意?  在家涮火鍋需求大增  「兩人份的牛油鍋底,再加上半份的滑牛肉、羊肉卷、毛肚、蝦滑和幾種半份蔬菜,打完折只要170多元。」上周五晚上下班回家,家住西城區的白領劉婷又和室友一起點上一份海底撈小火鍋,美滋滋地在家吃了起來。
  • 長沙網紅連鎖火鍋店:直播維持「煙火氣」 外賣還原堂食體驗
    堂食客流受限,長沙網紅連鎖火鍋店上線自救直播維持「煙火氣」,外賣還原堂食體驗「黃喉、毛肚從重慶空運到店,現在能吃到高品質食材不容易呢。」3月16日17時,李侃坐在餐桌前,從外帶盒中夾起一片毛肚,伸向鏡頭前。95分鐘直播中,李侃略顯生疏的「帶貨」成交了200餘筆訂單。作為德莊火鍋湖南區域總代理商,李侃直言這是6年來從未遭遇的「至暗時刻」。春節期間,本屬於餐飲人的第一個「黃金周」,因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畫下句號。
  • 宅配壽司車前外帶:專注日料外賣
    今天要介紹的兩位優秀校友就是因為吃而走到一起,並且成功的在日料外帶領域打下一番屬於他們天地。道合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是由北京師範大學珠海分校的陳漢和陳俊彬兩位學長創辦,堅持創意驅動發展3年,始終專注於日料餐飲外帶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