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娃後我每秒都在後悔」,全亞洲的媽媽都因她的經歷又哭又笑!

2021-02-10 花生寶貝

最近,一部新出的韓劇《產後調理院》非常火爆。一部生產育兒片,硬是拍出了懸疑片的感覺,讓生過孩子的、沒生過孩子的網友都直呼,太真實,太刺激,太可怕了!

儘管有些情節略顯誇張,但作為一個過來人,花寶掏心窩子地說,這部劇把女人成為媽媽的過程中,分娩、餵奶、產後修復、以及孩子到來後微妙的家庭關係變化、和自己的事業受阻等,殘酷冰冷赤裸裸的真相都巨細無遺的呈現出來,把我們這些當媽的,一直想說又覺得不合適的話,一股腦兒狠狠地都倒出來了,還是第一次看到這麼寫實的生娃片。

編劇簡直就是女性「肚子裡的蛔蟲」,生產時和月子裡會經歷的種種細節,都被拍出來了。

來,快跟著花寶一起來探探劇!

當媽前,在職場扮演拼命三郎

烈焰紅唇,金絲邊眼鏡,一絲不苟的貼頭皮髮型,剪裁得體的OL套裝.女主吳賢真一出場這架勢和犀利的眼神,感覺自己看的是職場「宮鬥劇」。

女主剛剛成為大型化妝品集團最年輕的常務,開心不過一秒,一陣作嘔的感覺襲來,讓她的心情瞬間降到了冰點。

原來是懷孕了。42歲已然是高齡產婦了,這個孩子盼了很久,得之不易。但是另一邊,職場也是她的生命。怎麼辦,咬咬牙,挺著唄!

只有小孩才做選擇,我們成年人就是全部都要!

就在臨盆前,她還一路狂飆去機場攔截客戶,場面簡直堪比」生死時速「。

外國客戶看到這位拼命三娘也佩服的五體投地,馬上說「籤,我肯定籤,就當給新生兒的禮物了。」女主大喜過望,當場羊水就破了。

這點小事完全難不倒她,交代下屬繼續跟進,優雅轉身,電話醫院,告知老公。一系列操作行雲流水,一氣呵成。

老公緊張得像沒頭蒼蠅,她還要勸老公冷靜一點,沒事的。

每個產婦都會經歷的分娩五階段

破水前一秒都又美又颯地吳賢珍,一進病房就被放倒灌腸、剃毛,生過娃的集美們都懂的。

咱這兒的醫院大多沒有灌腸的要求,但生產的時候很有可能就會poo出來,超級尷尬。當然,也許當時的你,很有可能已經疼得無暇尷尬了。

被這樣「虐」過之後,接下來,吳賢珍迎來了一次又一次的「內檢」。

一波又一波地男醫生來對她進行內檢,幾個實習生輪番檢查,一個說開了三指、一個說開了四指,病房秒變教學現場,女主在一旁開懟:「你們是在開學術會議嗎?」

此刻還有力氣懟人的女主,很快便進入了華麗麗滴另一個階段。

到這時,我們才明白,屈辱是人類所能感受到的非常奢侈的情感。

基本上到了這個階段,準媽媽們已經由「人類」退行為一直哭嚎著求饒的「禽獸」。

女主被一波又一波地疼痛打敗,痛到懷疑人生的時候,哪管什麼拉瑪澤呼吸法,她只想掐著老公的脖子要求打無痛。

無痛針打過之後,女主又走入了下一階段。可惜,這一階段卻並不是每個媽媽都會經歷的,出於各種原因和沒來由的擔心,許多女性沒辦法「享受」到無痛的福利。對,這的確是「享受」。

無痛,是人類之光,讓產婦一秒天堂。

女主終於從「禽獸」變回了「人類」。她又可以氣定神閒地看書、回郵件,甚至還有空擔心老公是否在餓肚子。

但是這片光,只是短暫的停留在人間。很快,產婦們會迎來下一程。

女主還有30分鐘就要生了,此時的她迎來了暴風驟雨般地疼痛。

猶記得生潼潼的時候產房裡哀嚎遍地,「救救我吧!」、「快給我剖了吧!」、「求求你了!」……各種聲音此起彼伏。

所以,看到女主躺在床上聲淚俱下地向大夫求饒,簡直不要太熟悉。

曾經,有許多文字試圖精準地描述臨產時那種極致的痛感,我覺得都不如這部片子來得形象。

女主稱那疼的感覺,就像是規模宏大的動物遷徙。成千上萬隻角馬、犀牛,撲通撲通地踩在你的肚子上、心上。

鏡頭不斷在女主被汗水浸溼地扭曲面孔和草原大遷徙地畫面之間切換,讓屏幕外地人看了也不自覺地生出幾分疼來。

在產床上的那段,簡直真~實~到我都不敢再去看第二遍了!女主明明都已經在拼盡全力,大夫卻還在說她沒使對勁兒;女主咬著牙憋著氣,大夫卻忙不迭地提醒她別咬牙,會把牙咬斷的;女主只好咧開嘴呲著牙,一次次起身,用力……

用力過猛地女主,幾乎要暈過去了。

期間,有那麼短暫的一小會兒,她去和陰間使者打了一架,把自己從生死邊緣拉了回來。

經歷了一輪又一輪地用力、大夫的推肚子,終於,娃出生了。

接下來,媽媽們進入了分娩環節的最後階段。

不知道你們生完之後,看到娃的第一眼內心是何種感覺?

反正當娃被抱到花寶身邊的那一刻,花寶產生的不是一種充滿母性的親切感,而是一種——陌生感。

就像片中的女主那樣,她本以為看到娃的那一刻,內心會充滿感動和喜悅,沒想到內心os的是:「怎麼皮膚這麼紅?這算漂亮嗎?」

不過,產後出人意料的事,這才僅僅開了個頭而已。

一段新生命的人生開啟了;而女主作為「吳賢珍」的人生,結束了。

生完孩子,馬上從C位淪為配角

孕婦都會有一句口頭禪:快點卸貨吧,卸貨就解放了。然而事實的真相是,悲劇的序幕才剛剛緩緩拉開。

生完第一天,女主身心俱疲,嘴唇乾裂,無力的躺在床上,艱難的喊著「水,水」。

沒人搭理她。老公,婆婆,公公都興高採烈的圍在嬰兒床邊上,恨不得用放大鏡來研究孩子的眉眼口鼻有沒有繼承家族優秀的基因。

婆婆還不鹹不淡的挑挑眉毛:「順產辛苦啥,當媽的不都是這樣嘛。」

這時候,女主的親媽推門就是一句凌厲的回懟:「沒什麼順產,我女兒九死一生呢。」

千萬不要相信那些「生完孩子就好了」之類的話,看看《產後調理院》裡的女人吧!

生完之後覺得自己會瘦回原來的樣子,結果肚子還是那麼大。那些生產完一夜回春的女明星,都是假懷孕吧。

坐下去都要緩緩的,下體支離破碎,這種不堪都無法和丈夫傾訴。這狼狽的樣子被老公看透了,還會對自己有興趣嗎?

產婦打個噴嚏是非常危險的事情,會漏一褲子的尿。沒錯,產後兩三年還是有很多媽媽恢復了不了,輕微的顫動,都是一場急雨如注。

更為重要的是,「生還」之後的媽媽們還會徹底失去生命中最最重要的東西:自由。

有時候,她們失去的,是喝一杯冰美式的自由。

她日漸凸顯的肚子,讓咖啡館的店員、顧客輪番來「教育」她,不能點咖啡,要換成果汁。

每次點單時,她就像做錯事怕被人發現的孩子那樣,四下裡張望著,悄悄地讓店員幫她降低咖啡因濃度,到最後乾脆不得不徹底換成獼猴桃汁。

有時候,她們失去的是吃東西的自由。

生完孩子之後媽媽們的三餐,基本上都離不開「下奶」二字,各種無鹽的油膩的湯湯水水喝到想吐。

就像片中那樣,在月子中心一位媽媽點個炸雞外賣,搞得像毒品交易一樣小心翼翼,唯恐被別人發現。

基本上,媽媽們愛吃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催不催奶,以及對孩子好不好。

月子中心居然有鄙視鏈

只能說,生產中的雞飛狗跳,只是序曲。

娃的一聲啼哭,才開啟了媽媽們的潘多拉寶盒。

女主吳賢珍住進了高級產後調理院,也就是我們俗稱的月子中心。

第一眼的印象就是:這簡直是產婦的天堂。但馬上就被殘忍的現實啪啪打臉。

原來在媽媽的王國裡,有一條涇渭分明的鄙視鏈。這裡沒人關心你的名字,年齡,工作,她們問你的名字,問的只是你孩子的乳名,好用xx媽媽來稱呼你。

在媽媽國裡,有著一套嶄新的制度和規則,就像一趟疾馳中的」雪國列車「:坐在一等座的媽媽,是最有母性的媽媽:不打麻藥忍受陣痛自然分娩,母乳完整餵滿2年。

頭胎產婦、沒有母乳、年紀太大、職場媽媽等,則是末等座媽媽。

同時養育多胞胎、不打無痛忍受陣痛的「自然分娩」、母乳親餵滿兩年……能同時滿足這些條件的媽媽,自然就是這裡的女王。

順產生了一對雙胞胎,母乳餵養到孩子24個月大,在家全心照顧孩子的小愛媽媽,妥妥的就站在了鄙視鏈的頂端。

而呆在末等座的媽媽,大齡、頭胎沒有什麼經驗、沒有母乳或者奶量很少,而且還是職場媽媽。

像女主吳賢珍這樣的,就是條條都符合,在月子中心自然沒有什麼地位和話語權,還會遭到別的媽媽暗地裡的鄙視和嘲諷。

餵奶對有些媽媽是幸福,但是對女主這樣的人來說不幸。

女主的乳房條件先天不好,奶量和其他媽媽相比還是天差地別。

她一直想用奶粉餵養,但是話到嘴邊,好幾次又生生的咽回去了。

但以後孩子出了什麼事,是不是因為我沒有給ta餵母乳的關係呢?

比如新聞裡常說的,皮膚過敏、抵抗力差、甲溝炎、M型脫髮……都可能是孩子沒喝足母乳造成的。

不能因為自己就耽誤了孩子!為了能成功餵奶,她向曾經結過梁子的小愛媽媽諂媚的討教了開奶的妙招——吸奶器;

還努力的學習,如何當一頭合格的「奶牛」:為了奶而吃,為了奶而運動,為了奶而喝,一切吃喝拉撒圍繞產奶轉……

但女主無時無刻的都在迷茫著,自己到底是什麼呢?好像一半是人,一半是餵奶的牛。

自己不是好媽媽,但過去那個在職場上拼殺的、出色的吳賢珍卻再也回不去了。

當吳賢珍把鬱結在心中的壓力向月子會所的姐妹一吐為快時,姐妹蹭一下站了起來,要帶她去個好地方釋放一下。

鏡頭一轉,兩個媽媽竟然來到了嬰兒室。

隔著玻璃窗,看著嬰兒床裡被收拾得乾乾淨淨、每個毛孔都散發著奶香的小毛頭,香甜睡著的模樣,吳賢珍那顆緊繃的心,放鬆了下來。

原來,姐妹說的好地方是這裡呀!吳賢珍笑了。

姐妹說:「看到媽媽笑,感覺孩子也會開心的,因為孩子最喜歡看到的,就是媽媽的笑容。」

就這樣,在無比放鬆、自然的氣氛下,吳賢珍對娃兒說了許多話,那句「我愛你」自然而然地脫口而出。她終於發現,原來自己也可以做個好媽媽,對孩子說充滿愛意的話如此簡單!

看到這一幕,很多有經歷的媽媽的眼淚一下子就不爭氣地流了出來。是啊,媽媽開心,寶寶才能也幸福。

母親,要自我關懷,才能與孩子建立更好的聯結。她要先學會愛自己,才能把愛帶給孩子;她要先學會接納自己,才能解讀那個新的生命。

花寶想,這部片子之所以吸引人,正是因為它足夠真實。讓這些真實被看見,把人人口中認為是生孩子理所當然要忍受的事、媽媽們理所當然要接受的事,以笑中帶淚的方式講述給所有的人。

沒有美化女性成為母親的過程,沒有用「偉大」作為看待母親的濾鏡,更沒有鼓勵犧牲自我作為對媽媽們的道德綁架。

同時,這部片子也不乏溫柔。她讓媽媽們做回自己的同時,並非讓她們拋棄母親這個社會角色。

它只是,允許媽媽們失誤,然後成長。

對寶寶的愛是自然而發的,而一味的完全犧牲也是不必要的。

畢竟,當媽不易,需要插科打諢、黑色幽默,才能笑對人生的難。

同是當媽的,就不要道德綁架,也別彼此為難了。我們都在盡己所能做好「母親」這個角色,只是可能適合的路並不一樣。多一點對他人的看到和理解,少一些強加於人的標準與苛刻,允許每個人都成為獨特的那個自己,多好。

這世上沒有那麼多理所應當的「忍耐」,而在做媽媽這件事情上,其實我們已經付出挺多了。

願所有的媽媽,都對自己好一點。

相關焦點

  • 《產後調理院》|「哪有所謂的順產,每個媽媽生娃都是九死一生!」
    直到羊水破掉的那一刻,她還在為了訂單帶球工作,一路飆車到機場攔截外國客戶。但強悍如女主,到了產房,也依然逃不出被虐的命運,經歷著所有產婦必經的生娃五階段。破水前一秒都又美又颯地吳賢珍,一進病房就被放倒灌腸、剃毛,生過娃的集美們都懂的。咱這兒的醫院大多沒有灌腸的要求,但生產的時候很有可能就會poo出來,超級尷尬。
  • 日本媽媽「悽慘」經歷笑哭千萬網友:當媽後,我從高圓圓變成了趙本山!
    「我高圓圓變成了趙本山……」懷孕時,誰還沒做過潮媽、辣媽的夢。當了媽之後,發現確實想多了……別說潮媽、辣媽,連夢都沒空做!日本的一位全職媽媽山田桃子,就將生娃到養娃的「緊張刺激(累到半死)」的全過程,通過漫畫的形式展現出來,在ins上引發各國媽媽的共鳴。
  • 「年輕人為什麼不願意生娃」上熱搜,生了娃的你後悔了嗎?
    至少在目前這個階段,我是沒有這個意向和考慮的。生孩子實在是太累了,不管是「生產過程」還是後續的「產品維護」,花費的不僅是時間和金錢,還有自身的精力。 話說回來,95後自己還覺得是個孩子,還處在在一個對自己負責都有困難的情況下,又要怎麼去面對一個生命的出生? 我的想法是:沒有考慮清楚怎麼對孩子負責,那就不生。
  • 讓誰帶娃6年後見分曉:老人帶先笑後哭,自己帶先哭後笑
    文|文兒各位寶媽們,你們的孩子都是誰帶大的?在這個過程中你辛苦嗎?我的孩子是自己帶大的,孩子出生後因為沒人幫帶,我就辭職回家當了全職媽媽,直到孩子三歲多才出來。與此同時,跟我同年生娃的好友則把孩子留在了老家由公婆幫帶,自己在城市繼續上班打拼。前幾年我們倆的生活形成了鮮明對比。因為在同一所城市,又住得不遠,周末她常常約我外出逛街。可我卻總是爽約,原因無非是帶娃不方便,或者孩子需要打防疫針了等等。
  • 「我生完娃好像忘了帶腦子出院」,引出一大堆媽媽自黑!……看到第一條已笑噴
    似乎已「理所當然」了下面來看看寶媽們的曬傻經歷,頓時眼淚都笑出來了。有次跟老公一起帶二寶去嬰泳館洗澡,排隊時間比較長,我餵她吃母乳她睡著後,我就讓老公抱著她,我去上廁所。拍照那天,我到前臺說在網上預約好了的,那美女問我叫什麼名字(我兒子的)。我懵了!我轉過身問我老公,說叫什麼名字?我老公說了名字後,我婆婆說這是親媽?自己生的孩子都不記得名字?我婆婆跟我老公說生個孩子生傻了?當時前臺那麼多人,你能想像那個場景嗎?
  • 爆笑反轉:別再裝了,媽媽們!笑著笑著卻哭了,哭著哭著又笑了
    這裡是全視頻,大家點開看看,真的是又感動又好笑~畫面打開是一個美好的清晨,陽光傾灑在床邊,一位媽媽賴在床上還沒起,老公和兒子帶著早餐來到她床前。一切都顯得那麼溫馨,媽媽忍不住擁抱親吻兒子,對著他傾訴:「我愛你,你出生的那天是我一生中最美好的一天。」
  • 日本媽媽漫畫記錄帶娃「悽慘」,她根本不是在抱怨,而是在曬幸福
    從懷到生,再到出生後的養育,從「公主」到「大媽」,真心為娃付出太多太多。但如果問:生養這個孩子,你後悔嗎?我想幾乎所有的媽媽的回答,都是不假思索且肯定的:不後悔!ins上有一位日本媽媽,把自己養娃的「醜態」、「悽慘」日常畫出來,並和大家分享。不少媽媽看著看著哭了,哭著哭著就又笑了。因為,她根本不是在抱怨,而是在曬幸福!
  • 這位女優去世後,全亞洲都哭了
    ↑↑↑ 如果蟬主沒記錯,上一次因去世引起亞洲騷動的AV女優,名叫飯島愛。
  • 生娃後天天抓狂,挪威二胎媽媽畫出超貼切的育兒日常,笑著笑著就哭了……
    「我一直都很喜歡畫畫和塗鴉,用畫筆勾勒出我所經歷的那些讓人或沮喪或歡笑或流淚的情景>對我來說有著一種心靈治療的作用」Jade的畫風粗獷中又帶著溫情讓人常常笑著笑著就流淚了當她把這些畫分享在網上後收到了很多正面反饋「人們很感激我以一種有趣的方式分享了作為母親的真實艱辛
  • 產檢顯示胎兒「沒四肢」,孕媽不聽勸阻要生娃,5年後她後悔了嗎
    作為媽媽,愛孩子是她們的本能,畢竟孕期十月懷胎的同呼吸讓他們的關係更為緊密。可倘若當你懷孕檢查出寶寶先天殘疾的時候,你會如何選擇呢?一、產檢發現胎兒沒四肢,孕媽照舊生娃昨天晚上,朋友圈看到一位好友的動態,看完久久不能平靜。朋友是一位5歲女寶的媽媽,但有點特殊的是,她的寶寶沒有四肢。
  • 「我生完娃好像忘了帶腦子出院」,引出一大堆媽媽自黑!……看完笑到肚抽筋
    晴天:今年四月份我兒子一歲了,我嫂子給我們在網上預約了一個給兒子照滿歲照的。拍照那天,我到前臺說在網上預約好了的,那美女問我叫什麼名字(我兒子的)。我懵了!我轉過身問我老公,說叫什麼名字?我老公說了名字後,我婆婆說這是親媽?自己生的孩子都不記得名字?我婆婆跟我老公說生個孩子生傻了?當時前臺那麼多人,你能想像那個場景嗎?
  • 「冬天生娃怎麼不開暖風」?產婦因太冷而委屈,出產房才知為她好
    本文由糰子媽育兒原創,歡迎個人評論、分享準媽媽們更希望在哪個季節生娃寶寶?還記得在我懷孕期間,外婆感嘆現在生孩子的條件比以前好多了。在她們那個年代,很多人都是在家裡生寶寶的,有什麼困難只能努力克服。夏天時生娃還好一些,如果到了冬天家裡取暖不好,產婦是很遭罪的。當外婆得知現在產房的環境很好時,就不擔心我在冬天生寶寶了。
  • 她是謝賢髮妻,經歷兩次離婚後,她說:我永遠都是在吃後悔藥
    當時謝賢跟她說:我在婚姻註冊所裡認識一個朋友,我們從後門進去,籤個字就好了,不會有人知道。 誰知香港的登記結婚是要公布出來的。當天下午所有的媒體都報導了,甄珍的母親一直反對他們的交往,知道後驚訝地暈了過去。甄珍從小就是一個很聽話很孝順的人,這是她第一次沒有聽媽媽的話。
  • 「生完娃忘帶腦子出院」,引出一大堆媽媽自黑!看到第3條就笑抽了,哈哈哈哈!
    前幾天看到寶媽們在一篇文章下的評論,頓時眼淚都笑出來了。有一位寶媽是這麼說的:@糖媽:我月子裡每天傻到什麼也想不起來,我媽說你是不是生娃時把腦子也一起生在醫院裡了,出院還沒帶出來。我老婆生完孩子坐月子便秘,在廁所蹲著,忽然聽到孩子哭,就說誰家小孩哭了也不哄,一會兒了又說這孩子哭怎麼也不哄,也沒聽說領居家誰家生孩子啊,這誰家孩子。半個小時出來孩子都哭睡了,臉上還掛著淚珠,才想起孩子已經不在肚子裡了。
  • 「生娃後好像忘了帶腦子出院!」看完笑劈叉了,哈哈哈哈哈
    @小蘋果小桃子:生完寶寶後都不會用詞了。有一次聽到大鵝叫,愣想不起「叫」這個詞。然後就說,大鵝響了。@晴天:今年四月份我崽崽一歲了,預約了一個滿歲照,到前臺那美女問我崽的名字叫什麼,我懵了!轉過身問我老公,我說叫什麼名字?我老公說了名字後,我婆婆說這是親媽?自己生的孩子都不記得名字?生個孩子生傻了?當時前臺那麼多人,你們能想像那個場景嘛?
  • 曬娃無貴賤,都是媽媽,憑什麼「蒼井空」的評論區一片罵聲?
    作為媽媽,她回歸平淡、高調曬娃,收穫了為人母的幸福。如果僅僅只是明星,蒼井空的經歷足夠勵志,如果僅僅只是母親,她的養娃日常足以引起我們的同情以及對一個母親的敬重,然而,沒有如果。「即將踏入的世界是普通人無法生存的地方,但是我不後悔,後悔就輸了。」
  • 產婦生娃時疼得「死去活來」,胎兒會有啥感覺?看完憋住別笑出聲
    文|西紅柿媽媽哪個女人生娃,不是在拿命賭?有個網友說,她生娃的時候,大出血、DIC、羊水栓塞,全碰上了,這條命都是幸運撿回來的啊!還有個網友說,她31周胎盤早剝,出血1500毫升。孩子出生後,自己幾經搶救才撿回來命。除了危險外,絕大多數的女人生娃,最受不了疼。尤其是順產生娃時,真是疼得死去活來。但凡經歷過這種痛苦,都可能會「十年怕井繩」,不打算再生了。
  • 「生完娃,腦子忘在了醫院」,新手媽媽們的吐槽,看到第3條已笑到肚子痛!
    月生又亻隹   :回公司上班三個月,手機落廁所被別人撿到送管理員三次,最後一次,管理員都沒問是誰的,直接把手機給我。Sophyan雯燕   :生完娃一直在家帶孩子,最近一姐妹結婚去喝喜酒,大家站起來敬酒,差點大聲脫口而出:「生日快樂!」
  • 來自一個二胎媽媽的血淚經驗:給剛生娃或即將生娃的你
    有個快到預產期的媽媽發朋友圈,說朋友列給她一長串帶娃必備品清單,把她都看呆了:沐浴溫度計,安全剪,柔溼巾,乳牙刷,定型枕,護臍帶……直叫新手媽媽大呼這都是啥玩意啊!       做為一個剛生了二胎的寶媽,對這件事上也算有發言權了,還記得自己剛生第一胎時手忙腳亂地帶娃,到現在面對二寶的遊刃有餘,我只能說,這都是經驗的血淚史,當過媽的人才懂。
  • 賈玲獻給母親的新電影,笑哭2千萬成年人:原來每個媽媽,都藏著一個秘密!
    影院裡的每個人,都被劇情逗得笑得前仰後合卻又眼含熱淚。可以說,這是最近一年來我看過最好的電影,故事溫暖,有趣,又催淚。如果她做不到,那周圍人都可以指著她說:連個孩子都帶不好,你怎麼當媽的?一直以來,我們過度強調了做媽媽的幸福,刻意迴避了她所面臨的艱難。而在她為了孩子耗儘自我之後,周圍人只是雲淡風輕地說:當媽嘛,誰不是這樣。她該照顧好孩子,更該照顧好自己。她應該活得快樂。快樂的媽媽,才能有快樂的家、快樂的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