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跑者速度平臺期的挑戰:保持不過量的同時進行超負荷訓練

2021-01-18 呼嚕爸爸聊生活

跑者最常遇到的一個問題就是進入配速的平臺期。通常在這種情況下,即使訓練計劃已經混合了專門的配速訓練,跑者自身的體力和耐力也有了很好的基礎,但就是進步不明顯。

我們常常會從以前的武俠小說裡讀到這樣的情景:主人公訓練刻苦,身背幾十公斤的沙袋跑步,待到修煉大成,脫去沙袋就發現自己身輕如燕。

現實中很少有人會這麼做。因為大家都知道超過身體極限的訓練會產生反效果,而且對於長距離跑者,另外一個擔心就是增加跑量或者訓練強度,同時也會增加運動傷害的風險。

但實際上,負荷訓練一直存在著。跑者每一次的跑步活動,距離和跑步速度都會給身體造成壓力,這種壓力就是訓練負荷。正是因為身體在跑步中逐漸適應了這種負荷,才使得跑者能夠挑戰更遠的距離和更高的配速。

訓練負荷需求與訓練過量的矛盾

跑者訓練得越多,承受壓力就會越大,但是在訓練強度大幅提高時,身體會由於過度疲勞失去對負荷的適應性,反而導致跑步成績退步,疲勞需要很長時間才能恢復甚至肌肉、關節、組織受傷,這就是我們前面提到的訓練過量。在保持適宜訓練強度和訓練過量這條界線上,跑者就如同在走鋼索:一方面希望通過訓練提高成績,另一方面又不希望訓練過度。

為了保證訓練不過度,跑者一般的訓練計劃都是以身體不感到疲憊來設定的,跑者的速度平臺期就會出現在這種訓練狀態下:身體已經適應了當前的訓練強度,無法進步,但是如果增量又擔心訓練過度。如何來解決這種矛盾呢?

有經驗的跑步教練會在跑者遇到配速平臺期,或者已經準備好向更高強度訓練挑戰時,採用短時間、高強度的超負荷訓練來進行突破。每個超訓練周期根據跑者能力不同,從三天到三個禮拜不等,可以在跑量或者訓練強度上增加20%到30%,同時會權衡訓練中強度大的長距離、間歇訓練、恢復跑和跑者的疲憊程度來制定下一個階段的訓練。

因為超負荷訓練強度會遠超日常,休息恢復時間也較短,訓練後的疲憊程度更高,所以不恰當的訓練很容易導致訓練過度,產生所謂的『機能性訓練過度』,表現出運動成績下降,體能下滑等表現。

破除迷信:超負荷訓練並不表示著過度訓練

比較傳統的訓練方式認為如果訓練不過度,就不能稱之為『超負荷訓練』,也不會達到預期的訓練效果,但還好有專門的研究者深入了這個主題,給出更加中肯的訓練建議。

首先,相關研究發現短期超負荷訓練的確可以起到突破效果。

一個關於鐵三運動的研究發現運動員在完成三周的超負荷訓練(比日常訓練量多出30%)後,68%的研究樣本的VO2Max(最大攝氧量)提高程度遠遠超過按照正常訓練的對比組。也就是說,對一些跑者來說超負荷訓練的確可能成為高效率的平臺突破手段。

在這個研究結論基礎上,研究者將超負荷訓練的跑者分為兩組。一組是在超負荷訓練之後有相當的疲勞度提升;另外一組除了疲勞度增加外,運動成績表現也有所下降。結果發現,只有第一組的跑者在三周的超負荷訓練後得到了明顯的突破,而另外一組在三周後不僅沒有提高,反而更多地出現上呼吸道感染情況,即免疫力受到影響。

另外一篇發表在運動醫學期刊上的研究也得出了相似的結論:超負荷訓練的有效性完全依賴於訓練之後的疲勞程度和運動成績表現。增加一定的疲勞度會帶來訓練收益,但是如果訓練過量則會完全失去訓練的潛在意義。

這也就是說,並沒有相應的科學依據支持那種只有訓練過度,才會達到訓練效果的說法。跑者不需要為了提高超負荷訓練的等級,刻意提高生理和心理上的疲勞度。

實例說明如何分配超負荷訓練的增量

下面我們用三個不同能力等級的超負荷訓練實例來說明如何分配訓練增量。

初級跑者

訓練周期:三天訓練目標:提高20% ~ 30%的訓練跑量。對於初級跑者,同樣可以適當進行超負荷訓練。在訓練中保持日常訓練強度,不用提高配速。而且這個訓練周期的三天並不一定是連續的三天,這裡並沒有加入恢復跑的安排。如果加入恢復跑和長距離訓練,把增加的20%~30%的量平均分配到4 ~ 5天的跑步活動中,就能提升初級跑者的跑量。

實際中,很多人會在周末跑步延長跑步距離,所以我們完全可以利用周五、周六、周日這樣的時間來設計訓練。

中級跑者

訓練周期:七天訓練目標:七天的訓練跑量增加20%~30%和初級跑者一樣,保持訓練強度,把增加的跑量分配到跑步日裡。不要馬上就提高到目標的訓練量,而是在訓練周期的第一天和第二天增加10%~15%,把剩餘的訓練量分配到後面的訓練日中。

注意:不要把增加的訓練量分配到恢復跑和間歇訓練跑中。

高級跑者

訓練周期:10~14天訓練目標:在訓練周期裡提高跑量20%~30%保持訓練強度,在訓練周期的前三天每天增加10~15%的跑量。然後,把剩餘的跑量分配到後續的訓練活動中。同樣,恢復跑和間歇訓練不需要增加額外的訓練量。

注意:在示例中,我們只是針對跑量做了增加。雖然超負荷訓練可以從提高跑量或者提高強度兩個方面進行,但是強烈建議不要兩方面同時執行。

超負荷訓練的基本原則與其他細節

為了避免碰到訓練過量紅線和受傷,超負荷訓練還必須應當遵循下面這些基本原則:

『兩日原則』

每一個完整的超負荷訓練後保證至少兩天的輕鬆恢復訓練,然後再來測試自己是否能夠進行更高強度的訓練活動。

確保休息恢復日

超負荷訓練的實踐中,必須保證恢復日,給身體留出適應的時間。不是每一天都需要非常高強度的訓練,跑者需要通過恢復來適應和提高。

如果有特定長距離比賽打算,把它設為目標

超負荷訓練更適合有特定目標的跑者,特別是那些希望完成半程馬拉松和全程馬拉松的跑者。如果只是喜歡短程比賽的跑者,實際上不需要通過增加跑量的訓練來提高成績。

不要同時增加跑量(距離)和訓練強度(速度)

前面提到過,超負荷訓練可以從跑量和強度兩方面入手,但是同時執行兩個方面則很容易越過紅線。

不要搞得過度疲勞

時刻注意控制疲勞程度,採用上面提到的兩天恢復原則,就能避免身體過於疲勞而使訓練走向反面。

剛剛從傷病中恢復,不要採用負荷訓練

有些跑者過於心急,傷病剛好就想儘快投入訓練。但老話說『欲速不達』,沒有足夠的準備超負荷訓練不會帶來回報。

在上面的論文研究中,研究者還提到了其他一些因素,如營養、恢復和外部的壓力源對於避免出現過量訓練也是同樣重要的。比如增加碳水化合物的攝入可以幫助解決一些訓練之後的疲勞問題,而提高蛋白質營養攝入也能增強免疫力,降低上呼吸道感染。

論文研究者相信,並沒有一個特定的負荷訓練增量是適合每一個跑者的,所以跑者應當通過一些日常的檢測設備、自身的感受和後續的運動測試,來評估超負荷訓練是否到達應有的訓練效果。

例如在運動中觀察心率就是一個非常直接的測量手段。可能出乎多數人的想像,訓練過量的跑者的心率變化對於運動的反應反而比較慢,但疲勞度增加卻很明顯。如果跑者感覺很疲憊,但是心率卻低於平時同樣配速下的心率時,就可能接近訓練過量了。

因為體能很好的跑者心率對配速的反應也比較慢,所以出現心率比平時低的時候,要通過是否比平常更累、或者能量不足這些關鍵特徵來判斷。

呼嚕爸爸可以理解為了突破平臺期的跑者,非常願意嘗試把自己放在更具有挑戰的地方。而曾經一個鐵三教練也說過:超負荷訓練對於跑者來說並不新鮮,因為他們時刻都在折騰自己。但超負荷訓練和市場經濟常提到的高回報意味著高風險一樣,把握不好,就可能把訓練帶向反面。

如果超負荷訓練沒有掌握適當的度,很容易就會碰到『機能性訓練過度』這條紅線,運動成績不能提高不說,還可能一落千丈,需要數周甚至數月的恢復。更糟糕的情況下,還伴隨著睡眠質量變差、免疫力低下、內分泌失調等其他負面效果,這當然有悖跑者的初衷。

只有控制好訓練的度,同時在訓練過程中不斷檢測和反饋訓練結果,才能實在地找到適合自己的訓練負荷強度並做出應有的突破。

作者 | 呼嚕爸爸

編輯 | 一仟流

相關焦點

  • 跑者如何運用阻力跑訓練來提高速度?
    耐力訓練可以幫助運動員提高速度和力量的比率,從而幫助他們在衝刺或跑步過程中產生更大的動能。這聽起來很複雜,但其實是一個相當簡單的概念,運動員在蹬地時產生的力量越大,離開地面的速度就越快。與其他形式的力量訓練如出一轍,最好的增肌方式是讓肌肉超負荷工作,使其疲勞,然後再進行休息。這通常是在健身房內完成的,而且效果不錯。事實上,深蹲和牽拉是鍛鍊力量的理想選擇。
  • 乾貨解析:如何通過速度訓練突破極限?
    速度訓練類型多樣,不同的安排方式有不同作用。今天將介紹三種常見的速度訓練方法,訓練效果各有不同,在日常訓練中合理安排,可以幫助我們跑得更快、更長久。 間歇訓練 令跑者談虎色變的「間歇訓練「,特點是重複多組,同時組間安排不充分的休息。
  • 怎麼快速度過減肥平臺期 減肥平臺期怎麼才能突破
    很多人剛開始很不解,直到去查詢才發現原來自己是進入了減肥平臺期。那怎麼快速度過減肥平臺期?減肥平臺期怎麼才能突破?下面我們一起來詳細了解一下!怎麼快速度過減肥平臺期?(1)加大運動強度當我們遇上了減肥平臺期,就應該記住兩個原則:堅持運動和提高運動力度。
  • 訓練技巧進階|擊穿訓練:助你快速突破減肥平臺期和力量停滯期
    這是一個新手和高階人群同時會出現的問題!新手朋友,表現為減脂效果越來越不差,怎麼練,身材也不再會有明顯變化!有經驗的健身朋友,會發現自己的力量到了一個階段就再也不會增長!這意味著,我們到了一個減脂平臺期/力量停滯期。此時,採用更高階的訓練方法和技巧,可以幫我們突破這一窘境!這就是擊穿訓練!阿李嘗試了近三個月,親身證明其非常有效!
  • 減肥期間怎樣突破平臺期
    核心提示:很多人在減肥的時候都會遇到平臺期,由於每個減肥者的體質不同,減肥方法不同,因此平臺期維持的時間各有長短,長的可能會維持幾個星期,這會給我們帶來非常巨大的心理壓力,但是如果方法正確是可以快速度過這個平臺期的,究竟,減肥期間怎樣突破平臺期?我們一起來看下面的介紹。
  • 如何突破跑步極限?4個進階訓練方法,值得一試
    導語:挑戰是每個人勇往直前的表現,在健身運動中,很多的健友經常用挑戰來證明自己的實力,例如:力量舉運動中,健身者平時能夠舉起100磅的重量,但是為了讓旁邊的小夥伴看到自己的鍛鍊成果,所以會進行200磅的挑戰,想要藉此突破自身的極限,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如何突破跑步的極限。
  • 作為跑者,如何進行核心力量訓練?
    如果你想跑得更快、更遠、更健康,就需要用科學的訓練方法和態度來強化自己的肌肉。 力量訓練包括軀幹核心力量訓練、腿部力量訓練、柔韌性訓練等。其中核心力量訓練非常重要,因為任何運動都需要足夠的核心力量保證運動身體的穩定性。任何運動的技術動作都不是靠單個肌肉來完成,必須有多個肌肉群協調完成。
  • 什麼是減肥「平臺期」?做好這3點,突破平臺期
    相信大多數在減肥路上的朋友們都遇到過減肥平臺期這種情況,而且也在想要通過一些方式來度過平臺期,實現更好的減肥效果,如何突破減肥的平臺期,就是我們接下來要討論的問題,這裡可以給大家提供一些方法來幫助大家解決減肥平臺期這個問題。
  • 各位跑者推薦幾個完整的馬拉松訓練計劃
    今天,就為各位跑者推薦幾個完整的馬拉松訓練計劃,包含半馬和全馬項目的初級版和中級版,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安排訓練,既能夠循序漸進地達到訓練效果,又能夠保證訓練的一致性和連貫性,對於激發自己的跑步熱情也很有幫助。針對全馬和半馬比賽,為大家整理了初級和中級的不同課表,初級以安全完賽為目標,中級有一定的速度要求,適合想跑出更好成績的跑者。
  • 力量訓練中的超負荷,不斷變化的鍛鍊方式
    這個基礎來自力量訓練的基本原理,這些原理教會了我們確切的方法來達到最佳效果。這些原則被稱為FITT,包括鍛鍊的頻率,鍛鍊的強度,鍛鍊的類型以及持續時間。根據這些原則,力量訓練最重要的是鍛鍊強度。為了充分利用力量訓練,你想讓肌肉多於其承受的能力,或者你想讓它們超負荷。那麼當你舉起沉重的槓鈴時,你的肌肉會變得更強壯,你會變得更健美。
  • 掌握間歇跑訓練方法,提高肌肉耐力,突破減肥瓶頸期!
    而慢跑、間歇跑屬於有氧運動,可以快速提升體能,鍛鍊心肺,促進身體燃脂,可以持續堅持的運動項目。不過,慢跑跟間歇跑又是不同的,而慢跑適合新手進行入門訓練,門檻比較低,可以根據自己的體能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配速,一般建議6-8公裡/小時的速度是比較理想的。
  • HIIT訓練,高效燃脂運動方式之一
    間歇訓練法背後的理論是這樣的:通過多組高強度的爆發期和低強度的恢復期的組合訓練,使你的有氧和無氧系統同時進行運轉,從而同時取得有氧和無氧的訓練效果。用間歇訓練法在三十分鐘內,你就能確實的得到完全訓練目的。
  • 當體重不再繼續下降時,3個方法幫你突破減肥平臺期
    但是過了一段時間後,這種減脂速度就會開始下降,甚至越來越慢,最後停留在原地不漲也不降。這種情況被人們稱作平臺期,也就是當身體進入到另一個新的平衡點時,熱量的收入和支出就會發生不同的變化。這時的你還是保持原先的減脂計劃,就會導致代謝不斷下降,熱量得不到消耗,體重就不會發生明顯的變化。
  • 成為完美跑者的三大要素
    想要成為一位出色的跑者,光是每天日復一日的跑相同的課表示不夠的。身為一個跑者你的訓練必須兼具耐力、力量與速度三種要素,才算是一個完整的訓練模式。 為自己設定固定的訓練量,是大多數跑友會採取的練跑模式,例如每天跑10公裡或一個月跑100公裡,而這種訓練模式主要加強的是跑步耐力的部分,如果你只是想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或者你參加路跑賽事只求完賽即可,對於成績或個人紀錄並不要求的跑者,繼續保持這樣的訓練習慣也無妨。
  • 跑者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訓練計劃?
    來源:《智慧跑步訓練法》跑步是現下很受歡迎的一項運動,也有越來越多人不滿足於只是跑著玩玩,而開始傾心於參加賽事(如馬拉松),但想要在比賽中取得好的成績就需要在賽前有目的地進行一些鍛鍊才可以達到目標。常常會遇到一些新手馬拉松跑者問到:哪一種鍛鍊是最好的?這個是沒有最佳答案的,因為符合你的訓練水平、身體狀況、生活方式和個性,就是最好的。
  • 5種跑步訓練菜單提升你的速度、耐力、爆發力
    但當你有了訓練目標,練跑就該更有條不紊。本文根據田徑助理教練暨健身教練GenaBradshaw提出每個跑者都該具備的5大類跑步訓練,加強不同的能量系統,幫助提高耐力、速度和爆發力,而菜單分別針對初階和進階跑者,非常實用!
  • 漲知識|跑者也得進行重量訓練,但該選多重的啞鈴?
    寒冬將至,不少跑者紛紛從戶外轉戰健身房,將「冬訓」的重點放在力量上。而力量訓練是門大學問,一個最簡單的問題,可能很多人都回答不上來——「你知道多大重量的啞鈴和槓鈴最適合自己,又能增強跑步表現嗎?」在有經驗的跑者中間,這已經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了。但是不同於健身和健美,對於「嚴肅跑者」來說,對於力量的增強其實有一個限度,而並不是肌肉越大越好。「對於跑者來說,適度的重量訓練是最重要的,只有在選擇合適自己重量的啞鈴或者槓鈴進行訓練時,身體才能在增強肌肉力量的同時,不至於增長太多的肌肉。」
  • 減肥平臺期多久會出現 如何突破平臺期
    核心提示:說到減肥平臺期這個詞相信很多正在努力減肥瘦身的朋友都不會感覺到陌生,因為很多人在剛剛開始減肥的時候掉秤很快,幾乎每天體重都會有新的變化,但是一段時間後可能體重不再變化,這個時候意味著已經進入平臺期。
  • 訓練1個月敢跑全馬,他是江蘇靖江首位破3跑者!
    想提高成績,我就必須調整訓練計劃,5月份開始,我在佳明手錶附帶的APP佳速度上下載了一些破330計劃,按照計劃訓練。對於想突破330的跑者,這份計劃的前期主要還是以有氧心率區間1的有氧慢跑為主,最後適當加一些衝刺跑,每周都有一次長距離。是的,為了嚴格執行訓練計劃,我在這時候學習了佳明的心率區間劃分。
  • 基普喬格「159挑戰」倒計時1個月!他將周跑量加到了230公裡!
    重要比賽前,基普喬格的訓練可分為3個階段,分別是恢復準備期、訓練提高期、賽前期,最近1個月,基普喬格正在訓練提高期,訓練安排不會有臨時調整,他還是在肯亞的Kaptagat訓練營訓練。周一是放鬆跑日,通常在傍晚進行,基普喬格會用不同的速度跑3個10公裡,第1個10公裡的配速是5分,後面2個10公裡通常會保持4分30秒的配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