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臺灣人來到大陸被徹底顛覆認知:我是中國人,我驕傲

2021-02-25 郎club

如果您尚未關注我們,可點擊標題下方的「郎club」關注我們。

本文系一位臺灣籍網友在天涯論壇的發帖,原題:從臺灣到大陸,一場艱難的的心靈救贖。文中的闡述值得思考。

經常有大陸網友很疑惑的問我:「有300萬臺灣人在大陸,可是為什麼還是有那麼多臺灣人誤解大陸?」對此,我常常無言以對。

因為我很難解釋,除了自成圈子、先入為主的偏見等原因之外,面對大陸人時出於心理認同上的糾結,以及面對臺灣人時的自我保護意識,不敢為大陸發聲,其實也是一個主要的原因。但是,請相信交流的力量。對於臺灣人,頻繁的來往大陸,將會是一場心靈救贖

請聽我慢慢道來。

在我到大陸之前,我的日子過得其實還是蠻舒服的,衣食無憂、父母健康、家庭和睦、與人無爭,反正也不想大富大貴。

周末可以和一幫朋友,騎著機車遠行;平時可以和同事打打屁,開開玩笑,工資不高,但足以養活自己。還可以看政客吵架,看媒體爽文。似乎日子就是這樣愜意的過下去了。

直到有一天,深夜2點的時候,我坐在樓頂上,一個人喝啤酒,數星星。這個時候,就翻電話本,想找一個朋友來一起指點江山,但居然找不到一個可以毫不猶豫拔打的物件。因為最鐵的幾個朋友,都去了大陸。這個時候,去大陸,這個念頭就突然這樣毫無準備的湧上心頭。

第二天,我就打了我舅舅的電話,他在大陸行走多年了。他沒有多說什麼,只是說早就應該過來了,如果你決定了,就跟我說,先到我公司來落腳。

但我還是猶豫。我連續聯繫了三個在大陸的朋友,徵求他們的意見。他們毫無例外的乾脆的說,大陸機會很多,但要做好足夠的準備。

於是,就這樣,我就決定出發。其實當時的我,對大陸的偏見還是有的,畢竟生活在周圍都是排陸的環境之中,媒體上有關大陸的報導都很負面,所以我跟多數臺灣人一樣,認為大陸食品不安全、水不乾淨、空氣不衛生等等。

但讓我開始質疑自己認知的,其實是兩件小事:

有一則臺灣的性侵新聞,臺灣媒體寫得露骨挑逗。但大陸媒體在轉載這則新聞的時候,對性侵的細節描寫卻全刪除了,把重點放在了警方的破案上。當時,我就開始思考,到底哪種報導方式,更有社會公益?

後來,我進一步留意,發現臺灣的媒體儘是自我吹捧的多。而大陸的媒體,有自吹的但也有很多是批評性的報導。最主要的是,以前在臺灣時,人人都說大陸媒體是報喜不報憂,負面的東西就不報導。

但我發現,其實臺灣的媒體報導的大陸負面消息,幾乎大部分都是轉載大陸媒體的。而臺灣的許多所謂國際新聞,也是轉載大陸媒體的。所以,當時我就開始對臺灣的媒體產生了不信任。至於後來越來越多的例子,堅定了我對臺灣媒體的批判和否定,這是後話了。

臺灣專家在臺電視節目上稱大陸人連茶葉蛋都消費不起。

真正打破我思維枷鎖的,其實是平時的耳濡目染,以及一些大陸朋友的觀點,帶給我的思考。有一次,和大陸朋友在北京坐地鐵,我說怎麼大家不排隊?朋友漫不經心的說:「排隊都能排到街上了,那樣一個小時也上不了幾個人。現在這樣雖然不排隊,但卻是一種混沌中卻有高效率的秩序,大家都會自發的形成互相適應的規則。」

當時,我並沒有什麼感覺,但隨著天天坐地鐵,我就突然開始思考這個觀點了。我並不是說排隊不好,也不是說不排隊是對的。現在我都認為排隊還是一種文明的體現,但不排隊也並不代表著落後和野蠻。

因為我發現,他們雖然不排隊,但其實大多數時候並不會產生衝突,而且效率真的很高,一分鐘基本上可以擠進去了。

這個時候,我思維的枷鎖好像突然打開了,思想一下變得很寬廣,思想好像突然多了幾個維度。

我在想,是誰規定排隊才是文明的唯一方式?

人家雖然不排隊,但效率高,不衝突,有效解決了幾千人同時上車的難題。這難道不也是一種文明的表現?

這是因地制宜,十幾億人的國度,怎麼可能拿幾千萬人的地區的規則來衡量是否文明?

變通、寬容,本身不也是一種文明的體現嗎?

當時,我就想想,沒有往深度去研究。但這種思考就會慢慢的改變我的思維方式,以及影響著我的為人處世、待人接物。

後來,在一次臺灣人的餐會上,例行的節目,又是他們開始開大陸的玩笑,貶低大陸的一些現象。比如,有一個人說上廁所時看到了白花花的屁股,是一條水溝狀的廁所,前面人的大便被衝到他的蹲位下的溝裡,三天吃不下飯。

有一個稍為年長的大哥就說話了,說大陸很大,北方缺水,農村還有幹廁,臺灣也有廁所沒有門的呢,這種個案代表不了大陸。


為什麼有門就代表文明和先進,沒有門就代表落後和野蠻呢?

如果歐洲廁所沒有門,日本廁所也有沒有門的,為什麼你們就沒有任何感覺?

為什麼印度人和非洲人很多在野外排洩,你們就覺得很平常呢?

當時,我沒說話,但我心裡突然對這位大哥很敬重。我一直都有一個好的習慣,就是敬重敢說真話、為人正直的人。後來,這位大哥對我的影響很大。

圖為2015年,英國音樂節,17.7萬人在這場持續4天的狂歡節日中留下了約1650噸垃圾 清理需一個半月。

有一次,我從北京坐火車到廣西的南寧,坐的好象是K6次火車。我下鋪是一個婦女帶兩個五六歲的小孩,那兩個孩子不停的在打鬧,吵得蠻大聲的,我想閉目養神也不行。我有點煩,很想出聲斥責,但又沒有勇氣,不想惹事。

這個時候,我聽見一個女生的聲音說,小朋友,你幾歲了?叫什麼名字?我這裡有一本書很好看的哦,你想看嗎?然後把書給小朋友,事情就是這麼解決了。如果是在臺灣,這父母和孩子會被斥責的。

當時,就有一個很淺的想法浮現在我的腦海裡:到底什麼才是和文明素質?如果臺灣的父母強壓住孩子的天性不給玩鬧是文明和素質,那這個女生的行為難道不也是一種文明和素質嗎?有時候我們對文明和素質的定義會不會過於狹隘了點?

有一次,和同事到鄉下農民的家裡去談事情。主人說沒有一次性杯子了,用碗來給我裝水喝。可能因為那碗沒有從消毒櫃裡拿出來,洗一下就裝水了,是溼的碗。所以同去的臺灣女同事有點皺眉頭,放著一直不喝,椅子也是拿東西來又拍又擦的才坐了。

但大陸同事卻咕咕就喝了,和主人談笑風聲。在回來的車上,女同事居然跟那位大陸男同事開玩笑了,問他你為什麼敢喝那水,你不怕生病啊?男同事有點冷淡的說,那水是煮沸騰了的,你沒看到嗎?那椅子也是乾淨的,即使有點灰塵,有必要當著主人面又拍又打的嗎?衣服髒了,洗乾淨就是了。你這樣會很影響談事情的。

當時我閉目養神,沒有接話。但喜歡思考問題的毛病又來了,我心裡在想,講衛生當然是好習慣,是文明和素質。但吹毛求疵,嫌這嫌那,不禮貌,不尊重主人,這難道也是素質嗎?現在我已不在那公司了,但我這大陸同事,聽說做上了副總經理。

在臺灣的時候,可能是受大環境的影響,我心裡也潛意識的覺得,大陸人可能真是闖紅燈、亂扔垃圾、亂吐痰等等。有一次在深圳,我和兩個朋友走在路上,一個臺灣的,一個大陸的。前面有一個老年人卡察一聲往花壇裡吐了一口痰。臺灣朋友笑著對同行的這個大陸朋友說看你們大陸人,習慣真不好。

我以為這個大陸朋友會有點尷尬,但他卻很自然的說,確實還有一些人素質不好,這個確實存在。但剛才我們走的這段路,起碼遇到了1000人左右,只看見這個人吐痰了,另外999人沒吐痰,我們卻沒看見。我心裡暗贊這個大陸的朋友反擊得好。

我想,這就是客觀理性和以偏概全的區別吧。就是很多這樣的小事,讓我慢慢轉變思維方式,也學著大陸人,凡事辯證分析,有好有壞,事物總是具有多面的菱形,我們不能只看到一面,而是要看多幾個面,才能形成全面客觀真實的判斷。這是對我思維模式的一種衝擊。

但是,很多小的事情,對我的思想層面、思維方式的衝擊還是比較淺的。


真正讓我從「我是臺灣人」—>「我是中國臺灣人」—>「我是中國人」—>「我是中國人,很驕傲」這樣一個趨勢演變的,其實是無數的生活細節、和很多大陸朋友的交往、很多的書藉以及我對很多事情和思考和反思所形成的。

其中,有兩個事情對我的觸動特別大。

一個是外國媒體、中國公.知、港臺部分人士對大陸的指責,讓中國不斷的完善和進步。

舉兩個例子就能看出國外是如何對中國進行抹黑的,第一個例子,去年,中國在英國籤了一個核電站建設的合同,後來不久英國就有反對聲音,說中國會在關鍵時刻控制英國的能源,後來這合同好像就沒了。最後被曝出,其實這是日本長期向英國智囊團付款,讓該團體對中國進行抹黑的,那個反對中國幫英國建核電站的報告,就是該智囊在收取日本費用後做的事情。

那麼,據此推理分析,長期以來,海外對中國的負面或者造謠的文章,是不是有償抹黑?

第二個例子,川普上臺後,宣布取消海外價值觀宣傳的經費,據分析這是中國公知的主要經費來源。那麼,拿錢後的批評,還能有客觀性和公正性嗎?

圖為網易新聞在今年1月30日的報導截圖

有一次,我和廣西大學的一位女教授吃飯,聊到這一話題時,我憤憤不平,她卻平靜的說,這未嘗不是好事呢?這些公.知,港臺人士,外國媒體等人的攻擊,不也是推動中國進步的重要因素嗎?他們的批評,讓中國時刻警醒,不斷完善和進步,有則改之,無則加勉,久而久之,就會讓中國變成一個走向完善的國家。如果沒有這些攻擊,或許才是危險的。

對於這個女教授的話,我的思維好像突然被打開了一扇窗戶。以前,我一直對這種現象都是不滿、反擊,覺得那些人這樣無中生有的對中國進行攻擊太無恥了。但經這女教授一點拔,好像這未嘗不是好事?中國就是這樣一步步走來,一步步向前,一步步完善的,不是嗎?

內容來自網絡。

聲明: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

掃描郎CLUB微信加為好友,及時了解最新點評,點擊分享,讓更多朋友關注。

廣告合作、版權請聯繫微信號:jishi0701

相關焦點

  • 【薦讀】一位臺灣人在大陸的親眼所見,徹底顛覆了數百萬臺灣人對大陸的認知
    經常有大陸網友很疑惑的問我:「有300萬臺灣人在大陸,可是為什麼還是有那麼多臺灣人誤解大陸?」對此,我常常無言以對。因為我很難解釋,除了自成圈子、先入為主的偏見等原因之外,面對大陸人時出於心理認同上的糾結,以及面對臺灣人時的自我保護意識,不敢為大陸發聲,其實也是一個主要的原因。但是,請相信交流的力量。對於臺灣人,頻繁的來往大陸,將會是一場心靈救贖。請聽我慢慢道來。
  • 歐陽娜娜:我是中國人,為自己是中國人而驕傲,卻遭到臺灣人譴責
    歐陽娜娜:我是中國人,為自己是中國人而驕傲,網友:偶像好樣的!近段時間以來,網絡上關於歐陽娜娜的消息是滿天飛。發生這一切的源頭就是北京電視臺在公布四小花旦照片的時候,將關於歐陽娜娜的部分全部刪掉,當時吃瓜群眾們還是一頭霧水。
  • 「韓粉」轉大陸抗疫影片喊:作為中國人「我很驕傲」
    據臺灣ETtoday新聞雲報導,前高雄市長韓國瑜雖然被罷免了2個多月,甚至連高雄市長都已經完成補選,新市長陳其邁都已經正式上任,韓粉專頁至今依然活動相當活躍,但是,相關專頁除了一般的批評民進黨當局執政發文之外,還轉貼了大陸影片,並喊「作為中國人我很驕傲」。
  • 我是中國人,來自臺灣!
    「我是中國人,來自臺灣!」「我是中國人,家住臺灣!」曾幾何時「中國人」三個字成為部分臺灣人不能觸碰的三個字。
  • 我是臺灣人,我是中國人
    「我是臺灣人,我是中國人。
  • 鬱慕明:我是臺灣人,就是中國人!
    當時的鬱慕明一砸成名,在政壇也留下「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傳說。 鬱慕明面對的從來都不只有民進黨。鬱慕明所說的「根」,在於對中國人身份的堅定認同,在於對中華民族的堅定認同。 這也是2017年鬱慕明在新黨舉行24周年黨慶大會上所說的話。他說新黨一路走來,堅持自己是堂堂正正中國人的立場,堅持正確的民族認同,持續推動中國民族的復興,所以新黨是「中國人的政黨」。但是現在的臺灣社會,李登輝雖然早已下臺,但影響卻持續存在。當下藍綠都在「賣臺」,島內民眾缺少對和平統一的認知。
  • 前臺灣陸軍總司令:我是中國人 是驕傲的象徵
    前臺灣陸軍總司令陳廷寵參加「陸軍官校在臺復校70周年慶祝大會」,高喊「我是中國人,是驕傲的象徵」。(資料照/藍孝威攝)  華夏經緯網9月30日訊:據臺灣《中時新聞網》報導,臺灣陸軍官校校友會昨(29)日舉辦「陸軍官校在臺復校70周年慶祝大會」,前臺灣陸軍總司令陳廷寵致詞時表示「我是中國人,是驕傲的象徵」,若兩岸真的開戰,他直言,臺軍沒有戰力。
  • 「餓死也不來大陸」的吳寶春最新回應:身為中國人,是我的驕傲.
    「餓死也不來大陸」的麵包店還是來了!網友:「真香」吳寶春曾在法國贏取世界盃麵包大賽(Masters de la Boulangerie)個人賽金牌,然而他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稱,不在乎大陸市場。為此,有臺灣親綠媒體將他熱捧為「臺灣之光」,並大肆宣傳。昨天(10日),剛剛在大陸開店的臺灣麵包師吳寶春公開發表聲明,稱自己生於中國臺灣,他不是「臺獨分子」。
  • 王炳忠:我是臺灣人,更是中國人
    後來,我站上了宣傳車,呼籲大家先冷靜下來,就地等待學生出來面對。大約四十分鐘後,「太陽花」學生派出了三個代表來到現場,我們代表也上前要和他們對話,但他們卻在不到一分鐘後,便一言不發地掉頭就走,完全顯示出這些人的傲慢。最後,我們決定在下班時間即將到來的五點鐘解散,把道路還給臺北市民。
  • 我是一位生於40年代臺灣省 生活在智利的中國人
    (光緒年臺灣郵票第一版)    我是一位40年代在臺灣省出生的,目前家庭生活在智利的中國人。小時候,就聽父親說,我的祖先是福建閩南漳州人,大清朝時期,他們渡海到對面的臺灣開疆闢土地,從此就在那落地生根。
  • 羅智強:我是臺灣人 我也是中國人
    「我是臺灣人,我是中國人。」在20年前,這一段身份認同與國族認同的描述句,曾經是臺灣人民的最大公約數。但20年下來,在許多政治人物「去中國化」、「仇中國化」與「醜中國化」的三化催變下,這句話,愈來愈多人不願或不敢開口說。如果大家仔細回顧的話,就會發現這種認同情感的改變,也是臺灣從亞洲小龍走向亞洲孤兒的分水嶺。
  • 《我驕傲我是中國人》
    >在無數藍色的眼睛和褐色的眼睛之中,我有著一雙寶石般的黑色眼睛,我驕傲,我是中國人!在無數白色的皮膚和黑色的皮膚之中,我有著大地般黃色的皮膚,我驕傲,我是中國人!我是中國人--黃土高原是我挺起的胸脯,黃河流水是我沸騰的熱血,長城是我揚起的手臂,泰山是我站立的腳跟。我驕傲我是中國人。
  • 餓死也不來大陸?吳寶春最新回應:身為中國人,是我的驕傲.
    臺灣,是養育我的土地。身為中國人,是我的驕傲,『兩岸一家親』是我堅持不變的態度。」同時,他表示自己支持「九二共識」,希望能夠通過個人的努力,響應國臺辦《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為海峽兩岸的經貿交流盡綿薄之力。這兩天究竟發生了什麼?吳寶春師傅究竟是不是一個雙面人?一起來看看事情的經過吧!
  • 臺灣與大陸真正差距在哪?中國的驕傲,很多臺灣人根本不懂!
    談談我對臺灣和大陸差距的認識。然而這實在不能怪她,我記得前幾天在網上看到一個臺灣網友懟大陸人,他說,你們總說我們臺灣人井底之蛙,坐井觀天,但其實,我們只是沒有在大陸生活過,對你們的事物不了解罷了,就像你們也不了解臺灣人的生活,是不是從另一個角度可以說,你們也是井底之蛙。
  • 生於臺灣移民美國定居大陸,他高呼:我是中國人 不是美國人
    舍弟一家於七零年代由臺灣移民美國。當年他的長子立安才三歲,之後立安在美國成長,讀書,看來一切都很順利。到他讀大學時,我去美國旅遊,某日去他家與他聊天,他提到在他求學過程中,常會有美國同學向他說,「你不是美國人,你是中國人,滾回中國去!」也有人說,「你是Chink!」
  • 歪果仁評選的2016世界最美臉蛋,真的顛覆了我對美的認知
    首先登上這個榜單最靠前的中國人是韓國團體「TWICE」17歲臺灣籍成員周子瑜拿下第8名,比去年13名成績進步5名,也是臺灣唯一進榜的明星,再度刷新臺灣人在這個榜單的最高名次紀錄。而整件事情,也是因「臺獨殺手」黃安推至風口浪尖,黃安1月8日在微博寫道:「一位叫周子瑜的臺灣女孩,去年她在韓國電視上揮臺灣『國旗』,我就曾發微博舉報過她,她的『粉絲』代表給我一封私信解釋一切,希望我能手下留情。
  • 臺灣美女的自述:我是臺灣人,也是中國人!
    劉樂妍也是一名歌手和演員,她在文章中坦言困惑:該怎麼去定義「中國人」和「臺灣人」?是看你擁有哪邊的身份證嗎?就這麼簡單而已嗎?「我爺爺我奶奶,當然都是臺灣人拿了臺灣身份證在臺灣生活四十幾年,回大陸探親都被稱作是臺胞。但難道他們就不再是中國人了嗎?他們當然也是中國人。我看得出來我爺爺奶奶對那片土地的感情和依戀。」「我臺灣出生,臺北長大,我當然是臺灣人。
  • 黃智賢:我就是中國人,中國臺灣人!
    她表示,兩岸統一對於兩岸來說都是好事情,不僅可以讓臺灣減少無謂的消耗,而且對於大陸的長遠發展也是非常有利的。臺灣民眾要認識「臺獨」的危害黃智賢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她一直在努力宣傳統一的重要性以及「臺獨」的巨大危害,為兩岸統一的促進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 一個臺灣女孩的真情長文:我是臺灣人,當然是中國人
    ,還問,「為什麼臺灣人、中國人只能選一種?」我回頭,看見一群陌生的臉孔。但是我哭,因為他們聊天的聲音聽起來就像「我家的聲音」。沒錯!那種有濃濃鄉音有口音的聲音,那就是我家的聲音!我爺爺跟我說過一個故事,就是他有一次打仗,抓到了四個共軍中國人。他趁沒人注意的時候把他們放了。叫他們快回家!他只殺日本人,我問他為什麼要放?他說:中國人為什麼要殺中國人? 爺爺最後在病床前的半年。他的精神狀況時好時壞,很少再多說什麼,也常常迷迷糊糊的。
  • 《貓和老鼠》暴露的真相,徹底顛覆了我的認知
    下面來看看她寫過哪些有趣的故事吧——1不關注她,你可能永遠不知道那些年你追過的劇,藏著的隱藏情節&1:《貓和老鼠》暴露的真相,徹底顛覆了我的認知對80後90後而言,這是一部無可替代的「神作」。人性經不起試探在昭和20年(1945年)8月,日本徹底宣布戰敗後,32個男人、1個女人在安納塔漢島上被困了7年,這個真實歷史故事還被改編成了電影。電影展現了物資極度匱乏的情況下人的抉擇:每個人都想擁有唯一的女人,而拿到僅有的兩把手槍,就能擁有對她的支配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