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雲天長篇小說《故鄉的泥土》研討會在京舉辦

2020-11-25 人民網河北

《故鄉的泥土》研討會現場。

人民網石家莊11月1日電 (袁志廣)由作家出版社主辦的章雲天長篇小說《故鄉的泥土》研討會暨電視劇《早春原野》啟動儀式10月30日在北京舉辦。張亞麗、牛玉秋、黃賓堂、付秀瑩、劉大先等專家學者參加了研討。

作家出版社總編輯張亞麗介紹說,《故鄉的泥土》是章雲天近年創作的一部農村題材的長篇小說。小說通過眾多小人物命運的悲歡離合、愛情糾葛,熱情謳歌了抗戰老兵的忠誠,深刻揭示了人性的複雜多面,反映了芸芸眾生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描繪了一幅雄渾壯闊的農村歷史風情畫卷。小說的作者章雲天,原籍河北無極,多年來以創作影視劇為主,創作的劇本曾獲飛天獎、金雞百花提名等獎項。《故鄉的泥土》今年初由作家出版社出版以來廣受好評,本書也將改編成電視劇《早春原野》。

對於《故鄉的泥土》這部作品,與會專家給予了充分肯定。作家出版社原總編輯黃賓堂認為,這是一部枝葉飽滿,非常抓地氣的作品。作品在人物塑造上,人物雖多,但立體可感,也比較注重人物內心的呈現。作者善於編故事,埋設各種引爆點,比如愛情與婚姻的錯位設計,這種錯位關係實際是一個個引爆點,打開了人性的天地,使文學的表達更具有空間和彈性,使故事更充滿溫度和力度。

著名評論家牛玉秋表示,這是一部66萬字的作品,讀起來很有分量。這本書非常綿密,在語言上有意識地使用河北的地方語言,綿密首先就表現在地方性的語言,親切生動,散發著泥土氣息。其次表現在作者對生活的掌握記憶非常細緻,一環接一環。還有人物性格的發展也非常的綿密。

《小說選刊》原副主編王幹在研討中表示,《故鄉的泥土》特別有意思。守根是一個老兵,他回到鄉村,在鄉村裡度過幾十年的時間,尤其中國社會在這幾十年動蕩變化,緣起緣落,這麼多變化非常有意思。《小說選刊》副主編顧建平認為,作者想寫的東西非常多,想把故鄉的感情都寫下來。這部小說的重點是寫故鄉,寫泥土,寫泥土上的芸芸眾生。他對《早春原野》充滿期待,想看看編劇如何修改,才能以電視劇的形式呈現。

「這部小說濃厚的地域文化色彩,是最顯著的一個品質,是這部小說成功的重要保證。」《中國作家》副主編付秀瑩認為,《故鄉的泥土》作者真正把藝術的根須深深扎入泥土的深度,寫作深入鄉村生活的內部,五臟六腑,鄉村世界裡的那些人情世故,那些拐彎抹角,都在人物與人物的關係,人物與時間的關係,人物與土地的關係中得到充分地呈現。

魯迅文學院教研部主任、研究員郭豔在談到這部作品的閱讀體會時表示,這部小說非常好地呈現了當代寫作的傳統,作者對河北地域的生活做了非常細膩地描述。《民族文學研究》副主編劉大先也就此表達了看法。他說這個小說的寫作有一種風俗畫的傳統,實際上是寫生活史,這本書已超越了對老兵的書寫,是對鄉村的人民的生活日常的書寫。

花山文藝出版社總編輯郝建國則認為,《故鄉的泥土》讀者的定位非常好,在人物的構成和語言上非常有意義,作者非常幽默,用家鄉話描寫,使小說非常有可讀性。這本書從內容到情感的觸發,非常地和諧。河北電視臺原副臺長楊建國表示,《故鄉的泥土》深刻地揭示中國改革開放實踐的成功,抓住三農問題的根本。農民的問題是國家社會最重要的問題,所以這部小說又是一部關於農村題材具有指標意義的小說。

八一電影廠著名導演李三林表示,他已經跟作者約好做電視劇《早春原野》的導演,他將專家學者所提到的優點和不足一一記下,在今後的創作當中,利用電視劇這種特殊的藝術形式,把這部作品演繹好。

作者章雲天在發言中講述了這本書的創作過程。觸動他寫這本書的是一個老兵,這部長篇小說可以說是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拋頭顱、灑熱血的老兵而作。當然小說也是他前半生的生活積累,作品反映了冀中平原一帶的民俗風情,也表達了他對故鄉的摯愛情深。

(責編:李哲、史建中)

相關焦點

  • 《故鄉的泥土》研討會暨電視劇《早春原野》啟動儀式舉行
    卑微而悲壯的人生,撕心裂肺的愛情掙扎,神秘詭譎的鄉村往事……最近,章雲天長篇小說《故鄉的泥土》研討會暨電視劇《早春原野》啟動儀式在京舉辦。圖:作品研討會現場《故鄉的泥土》是章雲天近年創作的一部農村題材的長篇小說。本故事部分情節曾改編成電視劇《在桃花盛開的地方》。張亞麗在會上介紹說,這本書通過眾多小人物的悲歡離合謳歌了抗戰老兵的忠誠,反映芸芸眾生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描繪了一幅農村歷史風情畫卷。
  • 長篇小說《故鄉的泥土》:新視角下之農村題材
    中新網北京11月7日電 (記者 高凱)由作家出版社主辦的章雲天長篇小說《故鄉的泥土》研討會暨電視劇《早春原野》啟動儀式日前在京舉辦。《故鄉的泥土》是章雲天近年創作的一部農村題材的長篇小說。作家出版社總編輯張亞麗在會上介紹說,這本書通過眾多小人物的悲歡離合謳歌了抗戰老兵的忠誠,反映芸芸眾生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描繪了一幅農村歷史風情畫卷。
  • 無極籍作家田運章長篇小說《故鄉的泥土》出版
    近日,無極籍著名作家、編劇,電影《周恩來的四個晝夜》《古田軍號》《那時風華》的劇本原作者田運章先生長篇小說《故鄉的泥土》由作家出版社正式出版,並作為重點圖書推向首都北京圖書展銷會,將於春節後在網上以及各大書店銷售。
  • 向西山永定河文化帶建設獻禮 《京西逸民》創作研討會在京舉行
    2020年10月15日上午,由北京作家協會、北京日報出版社主辦的作家凸凹長篇小說作品《京西逸民》研討會於北京市文聯舉行,多名文學評論家共同就作品展開討論。
  • 梁曉陽長篇小說《出塞書》研討會在北流舉行
    的「梁曉陽長篇小說《出塞書》研討會」在北流城區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數十為知名作家、編輯、評論家、媒體記者雲集北流,對《出塞書》這部史詩式巨著進行深入研討。玉林市文聯主席羅世才,北流市領導梁小平、陳小鳳、楊紅參加研討會。羅世才、梁小平、陳小鳳作了講話,對前來參加研討會的全國各地文學名家表示歡迎和感謝。《南方文壇》編輯部主任曾攀主持研討會。
  • 樊希安長篇小說《鵬城飛歌》研討會在深圳舉行
    本網訊(記者徐平)11月7日,由國務院參事室主辦,深圳出版集團、海天出版社承辦的國務院參事、著名出版家樊希安長篇小說《鵬城飛歌》研討會在深圳舉行。研討會由國務院參事王京生主持。   研討會上,樊希安(左一)、聶雄前(右一)共同向深圳市拓荒史研究會的基建工程兵代表贈書 (張欣 攝)  獻禮特區成立40周年主題出版物  《鵬城飛歌》是樊希安長篇小說
  • 河北作家劉榮書小說創作研討會在京舉行
    石家莊日報融媒體記者 黃鎣 張曉娟 通訊員 李菁9 月 19 日,河北作家劉榮書小說創作研討會在京舉行。經過多年辛勤耕耘,劉榮書在《人民文學》《當代》《十月》《中國作家》《江南》《上海文學》等國內重要文學期刊發表大量中短篇小說,出版長篇小說《黨小組》、中篇小說集《追趕養蜂人》《冰宮殿》,曾獲中國作家劍門關文學獎、孫犁文學獎等獎項。本次研討會由中國作家網、河北省作家協會主辦。
  • 「直播經濟及社會價值研討會」在京召開
    (原標題:「直播經濟及社會價值研討會」在京召開) 近年來,數字經濟的平臺化和智能化趨勢逐步強化
  • 新相聲創作研討會在京舉辦 姜昆、李金鬥等出席
    10月25日,新相聲創作研討會在北京東城區第一文化館舉行。 朱晨曦 攝中新網北京10月26日電 (記者 朱晨曦)新相聲創作研討會暨2021全媒體相聲春節聯歡會啟動儀式25日在北京東城區第一文化館舉行,姜昆、李金鬥、宋德全等多位相聲名家出席。
  • 中國經驗與國際傳播視野下的政府新聞發布學術研討會在京舉行
    羅文玉 攝中新網北京12月21日電(魏子杭)中國經驗與國際傳播視野下的政府新聞發布學術研討會18日在北京舉行。中宣部對外新聞局副局長壽小麗在會上表示,自今年1月22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首次舉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以來,截至12月18日,包括各省區市在內,全國共舉辦了1545場新聞發布會,形成了「全國一盤棋」的發布格局。其中舉辦發布會數量最多的是北京市,其次是天津市、湖北省,均超過100場。
  • 瀋陽作家劉慶長篇小說《唇典》獲第七屆紅樓夢獎
    7月17日下午,第七屆「紅樓夢獎:世界華文長篇小說獎」在香港浸會大學揭曉,瀋陽作家劉慶長篇小說《唇典》獲得本屆紅樓夢獎首獎。「紅樓夢獎」是華語文學獎中,獎金最高的文學獎項之一,每兩年舉辦一次,獎金達30萬港元(約合人民幣25.5萬元)。
  • 哈佛醫學院營養學系研討會舉辦
    其中,達能紐迪希亞研究中心贊助的哈佛醫學院營養學系研討會已在9月舉辦,主要探討腸道微生物、益生菌及其對人體健康的影響。研討會公布的歷史研究顯示,新生兒的分娩方式會影響其免疫系統和/或繼承其母體機能紊亂的風險。新的研究數據表明,母體子宮內並非無菌環境。由此得知,無論採用何種分娩方式,胎兒都暴露在存在於胎盤和羊水中的微生物中,而且這些微生物大多與飲食有關。
  • 北京服裝學院舉辦2020中華民族服飾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
    新華網北京12月19日電(記者馬曉冬)北京服裝學院19日在京舉辦了「2020中華民族服飾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並進行了主題為「服飾史研究」「少數民族服飾研究」「服飾傳承與創新設計研究」等分會場學術研討會。
  • 《出塞書》研討會在廣西北流舉行
    【《出塞書》研討會在廣西北流舉行】廣西日報記者張天韻報導:12月13日,作為2020年「文學名家進玉林」系列活動的長篇小說《出塞書》研討會在北流市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數十位知名作家、評論家對該書進行了分析、研討。
  • 【湘繡城新聞】「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曾理長篇小說《芙蓉坊密碼》作品研討會
    2016年12月21日上午,曾理長篇歷史小說《芙蓉坊密碼》研討會在長沙市南海賓館舉行。
  • 《發現新疆》新書發布研討會在京召開 揭秘「百億級傳播」的秘密
    11月21日,《發現新疆——一名援疆幹部與8季「達人西遊」》在京發布並舉辦研討會,本書作者及來自浙江大學、中國傳媒大學、中國海洋大學、中國社會科學研究院、人民教育出版社等多位專家、教授出席,共同探討新媒體時代如何重塑文旅傳播格局。
  • 河南作家劉震雲長篇小說《吃瓜時代的兒女們》入圍第七屆紅樓夢獎
    7月17日下午,第七屆「紅樓夢獎:世界華文長篇小說獎」在香港浸會大學揭曉,瀋陽作家劉慶長篇小說《唇典》獲得本屆紅樓夢獎首獎。 「紅樓夢獎」是華語文學獎中,獎金最高的文學獎項之一,每兩年舉辦一次,獎金達30萬港元(約合人民幣25.5萬元)。
  • 電視連續劇《白毛女》劇本研討會在京召開
    8月25日下午,由中國紅色文化研究會、河北省廣播電視局、中共石家莊市委宣傳部共同主辦的30集電視連續劇《白毛女》劇本研討會在京召開本次劇本研討會由中國紅色文化研究會會長、《求是》雜誌社原副主編、著名文藝評論家劉潤為主持,中國文聯原副主席、著名文藝評論家李準,北京電影學院原副院長、著名影視評論家王偉國,著名編劇、中國視協顧問周振天,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編輯、本劇責編張小弛,河北省廣播電視協會會長何振虎,河北影視家協會駐會副主席、著名影視評論家汪帆等專家參加會議研討
  • 深圳原創歌曲40年研討會在京舉辦
    11月25日,由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中國音協支持,中國藝術報社、深圳市文聯主辦,深圳市文聯創研部、深圳市音協、深圳市文藝評論家協會承辦的「深圳原創歌曲40年曆程回顧與發展研討會」在中國文藝家之家舉行。中國音協副主席、著名作曲家印青,中國音樂文學學會會長、著名詞作家宋小明,著名作曲家姚峰,著名詞作家唐躍生、田地、李維福,著名歌唱家徐霞,中國音協副秘書長熊緯,中國音樂文學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李昌明,中國藝術報副社長孟祥寧以及中央音樂學院教授安平、高拂曉,深圳市音協副主席餘鳳蘭、尹良、楊樂、彭振、林曉薇,著名音樂人何沐陽、潘之江、王俊、郭峰,深圳市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於愛成,深圳市文聯創研部副主任謝鍶等參與研討會
  • 大型民族交響樂《關公頌》專家研討會在京舉行
    12月16日上午,大型民族交響樂《關公頌》專家研討會在京舉行。來自北京及哈爾濱、西安、太原等地的業內專家學者共聚一堂,圍繞《關公頌》的創作理念、藝術成果、演出效果等進行了研討。運城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王志峰,運城市政協副主席劉國義出席研討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