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上交所科創板上市委發布公告稱,深圳市倍輕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倍輕鬆」) 將在12月16日接受審議。倍輕鬆此次IPO擬募資約4.97億元,將投入營銷網絡建設和研發中心升級建設等項目。
每日商業報導(www.bizvcw.com)發現,作為「高新技術型」企業,倍輕鬆在研發方面的投入並不多,反而在銷售費用上保持了較高支出。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下,倍輕鬆卻存在產品質量問題,不知道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是否還能輕鬆面對,16日又是否能夠在審議中通關?
高銷售費用蠶食利潤
根據公開資料整理,倍輕鬆成立於2000年,專注於健康產品創新研發的高新技術企業,從事智能可攜式按摩保健器材的生產、研發、銷售。與國內按摩器具龍頭企業奧佳華、榮泰健康、傲勝等生產中大型按摩器材的企業不同,倍輕鬆從按摩器的「便攜性」入手,並在市場上嘗到了甜頭,相繼推出頭部、眼部、頸部、手部、足部等多系列可攜式仿人手按摩產品。
據招股書,2017-2019年,倍輕鬆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3.57億元、5.08億元、6.94億元,同期淨利潤為0.21億元、0.45億元、0.55億元。2018年和2019年的營收增速分別為42.3%和36.6%,淨利潤增速為114.3%和22.2%,呈現大幅度放緩態勢。
但反觀毛利率方面,倍輕鬆在報告期內的綜合毛利率分別為55.29%、58.19%、60.93%,呈逐年增長的趨勢,甚至與同行業上市公司相比也多出很大一截。
對於毛利率遠超同行業公司,倍輕鬆在招股書中歸因於「公司產品的智能化程度、精密程度更具競爭優勢,進一步增強了公司與客戶的議價能力」。但毛利率與淨利潤間的差距,離不開高企的銷售費用。
報告期內,倍輕鬆的銷售費用佔營業收入比重分別為36.07%、36.01%和41.28%,佔比高且有增長趨勢。
營銷、研發投入不對等
倍輕鬆此次將在科創板進行IPO,其招股書中展現的企業屬性也是「技術驅動型的創新科技公司」,然而縱觀其募投項目資金分配及報告期內的費用支出,事實似乎並非如此。銷售費用居高的同時,倍輕鬆並沒有給予研發產品項目同樣的重視。
根據招股書披露數據,倍輕鬆此次欲募集4.97億元資金,而投入資金最多的項目是「營銷網絡建設項目」,總額達到2.79億元,用於「研發中心升級建設項目」的資金則僅為8801.08萬元,二者對比差距明顯。
或許此前倍輕鬆已在研發方面投入了足夠多的資金,才決定在此次募資項目中把重心放在營銷推廣上?
然而,根據倍輕鬆招股書的相關數據,其報告期內用於研發的支出費用分別為1866.14萬元、2557.80萬元和4065.67萬元,三年合計0.85億元,佔營業收入的比重分別為5.22%、5.04%和5.86%;而同期的銷售費用分別為1.29億元、1.83億元、2.87億元,三年合計5.99億元,銷售費用率分別為36.07%、36.01%、41.28%。兩者不僅差距懸殊,且差距逐年加大。
值得一提的是,倍輕鬆直接用於廣告促銷的費用已然不低。就在今年,倍輕鬆不僅成為演員劉濤直播首秀的唯一指定眼部按摩器,亮相薇婭直播專場,還贊助了熱門綜藝《嚮往的生活》第四季。
產品質量有待提高
國內按摩器市場近年來發展迅速。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數據,2010-2019年中國按摩器市場規模由49億元提升至139億元,複合年均增長率達到12.3%。品牌方面,截至今年3月,我國在業的按摩器企業數量已經達到3375家,行業競爭趨於激烈,集中度較低。
實際上,在小家電及「可攜式」產品市場中,競爭已經相當激烈,近年來出於「全民養生」的流行趨勢,按摩方向的產品競爭更是不容小覷,加大推廣力度也無可厚非,但與此同時,倍輕鬆在產品本身上仍有諸多問題有待解決。
在使用性能上,廣州市消委會曾在2019年1月公布了24款按摩儀比較試驗結果,相關性能體驗評價分數上,倍輕鬆頭部按摩器僅獲得兩星,排名墊底,但其974元的單價卻在同類產品中站在最高梯隊。
在產品質量上,根據東莞市市監局官網發布的《2020年行政處罰案件信息公開表(六月第三期)》,今年6月份,倍輕鬆子公司正念智能生產的「3D揉捏按摩披肩」因產品質量不符合國家標準違反了《產品質量法》而被東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作出處罰,最終「3D揉捏按摩披肩」被勒令停止生產和銷售,並處罰款89100元。此外,倍輕鬆的子公司還多次遭到行政處罰。
注重市場推廣固然有較快的促銷效果,但在行業的長期競爭中,產品過硬才是不被篩選掉的硬指標,即便能成功上會,倍輕鬆的發展並「不輕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