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辛||撰稿
放低預期、放低姿態、放下身段。接下來,對於市場上的所有家電經銷商來說,不要再去管市場大盤怎麼走、電商亂價如何全國飛舞,內心就堅定一個方向、一個目標:
通過琳琅滿目、層出不窮的促銷活動、推廣活動,持續地走進市場、貼近用戶,在一臺臺貨賣出去的過程中,將自家的服務、口碑和影響力打出去。最終回到產業競爭的起點上,將心比心、以心換心,真正靠真誠贏得用戶的信任。未來,這比一次賣10臺、20臺家電,更為重要。
競爭不對等:對手太強大、經銷商太弱小
進入今年下半年以來,家電市場的走勢一如既往地低迷,競爭愈發殘酷和不對等。消費市場的競爭格局兩極分化已經非常明顯,在貧富差距越來越大之下,大量家電企業和商家在競爭中落敗和失意。
特別對於眾多的家電經銷商群體來說,最近五六年以來的日子都不好過。問題有很多、原因一大堆。但家電圈堅持認為,除了外部市場競爭環境的惡化,以及對手的多變和強大,更重要的則是自身的弱小,沒有快速跟上時代的步伐,沒有掌握更多的競爭手段和方法。
說實話,當前一線市場競爭,真正的困擾就在於:對手太強大,經銷商太弱小,完全是一場不對等競爭。
比如說,面對京東、天貓這些巨頭強敵們,眾多家電經銷商沒有競爭就已經提前「敗下陣來」:他們網點多、價格低、服務也好,關鍵是迎合年輕人的生活方式。由此,一大批的家電經銷商們,多是選擇了「破罐子破摔了」,更將責任一股腦推到了家電企業身上;此外還有一批家電經銷商,則選擇了「曲線自救」,成為這些零售巨頭在鄉鎮市場上的加盟商、合作夥伴,從中尋找生存與發展之道。
換個角度。商業競爭從來都是「叢林效應」:每個叢林都有自己的生態圈,比如大樹得到陽光、藤類植物得到依靠,其它"沒有位置"的植物,只能慢慢消失。
家電零售商業格局同樣如此。一方面,過去40多年以來,既有京東、天貓這樣的電商巨頭,也有蘇寧、國美這樣的連鎖巨頭,還有眾多的夫妻老婆店等弱小經銷商體系,如今這些群體之間既是競爭的關係,也是合作的關係;另一方面,中國家電零售市場呈現出「東西南北」不同的區域經濟差、文化差,以及城鄉巨大的分割線,這就意味著,大量家電經銷商只要找到活法,仍然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前景仍看好:走自己的路,搞定目標市場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所有家電經銷商,其實心裡都非常清楚,實體門店不會消失,渠道經銷商價值仍然很重要。當然,也不排除一些缺乏競爭力的實體門店經銷商被淘汰出局,還有一些找到新賽道的經銷商主動轉型。不過,這無法改變一個事實:家電實體零售的前景仍然看好,經銷商關鍵是找到自己的目標市場,別想一口吃成「大胖子」。
首先,所有經銷商必須要放棄任何幻想,家電市場會馬上變好。市場永遠不會回到過去了,眼下所有家電企業和商家都站到了新的起跑線上,只能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重新認清市場、重新尋找用戶,只能靠自己的促銷、推廣等市場活動等辛勤汗水的付出,搶訂單拼用戶。說白了,一分付出一分收穫,少付出沒付出沒戲了。
其次,家電行業不可能再出現「意外和驚喜」了,市場已經趨於成熟和穩定。目前,家電市場的規模已經相當穩定,消費需求同樣趨於穩定,但增加了更加的變數和挑剔。這種環境下,家電經銷商對於自身的經營、管理能力必須要升級,不能再像過去那樣粗放式、野蠻式,一定靠專業的經營理念、專注的經營手段,贏得一批用戶的信任。
再者,相信家電產業的未來,這是一個朝陽的產業,至今未見夕陽跡象。家電已經是所有家庭不可缺少的耐用消費品,更是眾多家庭消費升級的品質必備品,是一些廠商可以持續耕耘一輩子的產業和事業。所以,很多家電經銷商,賣家電不只是可以作為自己一項事業,還可以向下一代傳承,一起做大做強。由此,繼續投入、堅持付出!
====
家電圈:覆蓋產業面廣闊、內容專業、觀點鮮明的價值分享平臺。文章未經授權嚴禁轉載、違者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