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最簡單的照片是最難拍的。——尼爾·雷佛
《我倆提車去!》/ 老仙人掌 / HUAWEI 暢享10
《認真檢疫不放鬆》/ 憨憨 / HUAWEI Mate 20x
《電吹管》/ 超越 / HUAWEI P10 Pus
《一夫當關》/ 凝固的音樂 / HUAWEI P30 Pro
《我們的隊伍向太陽》/ 者者 / HUAWEl P20 Pro
《菜市》/ 冰冰糖 / iPhone 7
《進入小區主動測溫》/ 荷塘月色 / HUAWEI P30 Pro
《街景》/ 嚴英 / HUAWEI
《暖陽下的老人們》/ 松青柏堅 / HUAWEI P30 Pro
《沉思》/ 臻 / iPhone 6 Plus
《和諧》/蔣若蓮/iPhone 6
《義務獻血我光榮》/ 平安是福 / HUAWEl P20
《夕釣》/ 慈醫 / vivo NEX A
《一線工人》/ 淡泊明志 / HUAWEI Mate 20
《心飛揚》/ 郭興強 / HUAWEI CAZ-AL10
《消殺入戶》/ 山楂樹 / HUAWEI Mate 30 Pro
《天藍藍海藍藍》/ 王俊民 / HUAWEI Nova 5 Pro
《侗族老人》/ X攝 / HUAWEI Mate10 Pro
《送菜到社區》/ 大海呼喚 / HUAWEI Mate 20
《防疫牆》/ 君瑞 / HONOR
《海邊玩耍》 / 曉崧 / HUAWEI
《一個人》/ 嵐子 / Ricoh GR III
《美酒與草莓》/ 一葉知秋 / Mi 5s Plus
《黑夜裡的守護》/ 陳繼斌 / HUAWEI Mate20 Pro
組圖01
組圖02
組圖03
本期點評嘉賓介紹:
王善敏 | mm豆
嘉賓作品欣賞:
《復工路上》/ 王善敏 / HUAWEI P9 Plus
《落日餘暉》/ 王善敏 / HUAWEI P9 Plus
《「寫生」》/ 王善敏 / HUAWEI P9 Plus
《黃昏攝影人》/ 王善敏 / HUAWEI P9 Plus
嘉賓點評:
《防疫牆》/ 君瑞 / HONOR
《防疫牆》表現的是防控疫情的紀實作品。鏡頭平凡而常態化。我們拍不到抗疫前線白衣天使們當災情來臨時,她們身披白衣戰袍,義無反顧地衝向戰場救死扶傷,與病毒浴血奮戰,生死置之度外,她們的事跡驚風雨,泣鬼神,感人至深。然而,作者在抗疫的「後方」從另一個角度拍攝堅守崗位,戴好口罩,少出門,不添亂,這也是對抗疫的貢獻。鏡頭以銀行櫃檯上的玻璃牆為中界一分為二,形成對稱式的構圖,戴口罩的一男一女,一個窗外,一個窗內,形成對比呼應,寂靜的櫃檯,服務生專心致志地辦事,顧客看手機靜靜地等待,都不說話,表情沉穩,這正符合疫情發生階段人與人之間的預防心理和當時抗疫紀律要求。作品真實地將疫情下人們工作、生活的常態記錄得樸實自然,這是紀實作品的魂。《防疫牆》比有些攝影平臺,甚至主流媒體,拍出的少數民族肩扛獵槍,臂掛紅袖標對病毒的嚴防死守,或同質化的紅外線額式溫度搶指著某人額頭的畫面更具有個性和特點。唯一不足是對焦有點問題,前景銀行的流程字跡清晰,中景女主人清晰度稍顯遺憾。
《送菜到社區》/ 大海呼喚 / HUAWEI Mate 20
《送菜到社區》同樣是反映防控疫情的紀實攝影作品。作者又從另一角度表現了為防止新冠肺炎肆虐,「封城」後老百姓生活不便,由前線的人員送菜到家家戶戶,作品具有很高的溫度且感動人心。作者抓拍得生動自然,畫面人物各就各位,小區裡一位大媽在選萊,一個防疫衛士守護門口,一個看守蔬萊,另一個手提蔬菜正大步流星地往每家每戶送菜的狀態栩栩如生。作品畫面切合「送菜到小區」主題,將環境交待得很清楚,觀者一看便知系老小區,作品採用豎構圖也利於表現主題,達到作者主觀審美的感知。作品反映了像武漢式的抗疫封閉管理,國家統一送菜送藥到家,既反映了黨和政府為人民服務的理念,又印證了抗疫戰士的辛勤勞作,為取得抗疫阻擊戰全面勝利所付出的汗水和心血。作品的遺憾表現在左邊居民樓歪斜的,將其調正就更好了。
《消殺入戶》/ 山楂樹 / HUAWEI Mate 30 Pro
《消殺入戶》是一幅反映防控疫情從基層抓起的人文紀實作品。很多人都喜歡拍大片,戰爭、災難、瘟疫、………這不是我們常人能拍到的,況且所謂大片要被歷史證明,社會認同才得以「勝任」的。攝影愛好者應當從現實生活出發,拍好身邊的故事。《消殺入戶》非常簡單、真實、自然、樸素的畫面背後卻反映了阻擊「新冠肺炎」的大事件。作品的畫面在居民樓的過道上,一扇鐵門作為框架構圖,主女人公腳穿膠雨靴,戴著口罩,身披防水的粉紅色塑料雨披,背著藥箱,手持消殺杆正在噴霧殺毒,這是我們經歷過的「非典」和「新冠肺炎」熟悉的居家消殺狀態。作品要注意解決的1、調正圖片。2、鏡頭還可以把人物推遠一點,展現景深。3、消殺噴霧狀大小,削弱了消殺的氣氛。
請關注公眾號,直接在公眾號對話框投稿,並請註明:「作品名稱/+作者/+拍攝設備」每周一刊,紀實不建議套色後期,雙曝增減主體與陪體,藝術攝影可以任性發揮,所有作品不加框與文字。每人每期可投2幅作品,投稿作者必須對投稿作品擁有所有權,不違反現行法律法規。高質量的新作優先採用,作品一經採用,未經平臺允許和原作者同意,他人不得轉載和使用,違者必究。
「我愛生活愛攝影」團隊都是來自全國各地的攝影師
平臺創始人,群主,周刊主編,專輯審核:成新
點評嘉賓:蔡俊標、王善敏、李勁松、吳勝利
選圖編輯:曉崧、君瑞、陳繼斌、嵐子
本期點評嘉賓:mm豆| 王善敏
一群群管:陳繼斌、淺秋
本期序文:sh.qihoo.com
圖文收錄:scnews
以往各輯周刊列表: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61、62、63、64、65、66、67、68、69、70、71、72、73、74、75、76、77、78、79、80、81、82、83、84、85、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99、100、101、102、103、104、105、106、107、108、10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126、127、128、129、130、131、132、133、134、135、136、137、138、139、140、141、142、143、144、145、146、147、148、149、150、151、152、153、154、155、156、157、158、159、160、161、162、163、164、165、166、167、168、169、170、171、172、173、174、175、176、178、179、180、181、182、183、184、185、186、187、188、189、190、191、192、193、194、195、196、197、198、199、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