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來的「森林老師」

2021-01-12 東南網

鄭勝中帶領小朋友到大自然中認識花鳥魚蟲。

東南網9月17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陳夢婕)

白領轉型來創業

「Hi,小朋友們,你們知道在荒野中哪些植物最堅韌嗎?今天老師帶你去找平潭的堅強植物代表,它就是平潭的麻黃樹。」戴著標誌性的戶外探險帽,每個周末臺青鄭勝中都會帶著小朋友走進大自然。因為喜歡森林,他還給自己取了個別名:「森林老師」。

今年是鄭勝中來平潭的第四個年頭。2016年,已是臺灣一家金融公司人力資源主管的鄭勝中,被一篇介紹在大陸打拼的臺灣年輕人的報導所打動,心想:「何不趁年輕去大陸闖一闖?」於是,他報名參加了一個大陸考察團,天南地北考察了一番,最終,平潭國際旅遊島的美好前景吸引了他。

最初,鄭勝中和他臺灣夥伴的目標是參與海壇古城的項目建設。機緣巧合,鄭勝中遇到平潭縣環保志願者協會秘書長毛秀娟。學習環境工程出身的鄭勝中與她志趣相投,決定回歸老本行,以自然教育開始自己的創業之路。

那時,自然教育在平潭並不普及,但鄭勝中認定這空白也正是商機所在。鄭勝中通過與課後輔導班、英語培訓機構、作文班等合作,漸漸打開了市場,也打響了品牌,他的自然教育課程逐步進入平潭的多家幼兒園。

2018年,鄭勝中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崇尚自然(平潭綜合實驗區)教育信息諮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崇尚自然」)。「那年,我們完成了幼兒園自然教育課的全套教學大綱,並建立了戶外課的自然教育模塊。我們希望打造一套完整的『森林幼兒園』自然教育體系。」

打造「森林幼兒園」

鬆土、播種、培土……新學期開始,平潭金山兒童學園內一派熱鬧景象。孩子們在鄭勝中的帶領下,興高採烈地種植胡蘿蔔。明年3月,孩子們就能親手來拔蘿蔔,烹飪蘿蔔大餐啦!「以前從來沒有體驗過耕種,今天通過自己的勞動,親身體驗農民伯伯的辛苦。這樣的自然課真有趣!」大一班的孩子陳濤雖然被泥巴抹了個大花臉,卻笑得像朵花。

「新學期以這樣的方式上課,讓孩子們知道收穫的不易,懂得愛物惜福,同時也體會四季輪轉和農耕之間的關係。」鄭勝中介紹,「神農百草經——植物的神秘功效」「植物管家——照顧植物的生活起居」……在平潭多家幼兒園,「崇尚自然」打造的一年24節的自然教育課程貫穿整個學期。

除了種植,鄭勝中還開設了動物課程,「動物世界的偉大城堡——認識動物們的居所」「米其林三星廚師——製作動物們愛吃的零食」等深受小朋友歡迎。蠶寶寶、小蝌蚪、小兔子……平潭金山兒童學園養的一對孔雀還在大家的悉心照料下孵出4隻孔雀寶寶。孩子們陪伴並觀察小動物成長,感受生命的歷程,也學會了對其他生命的尊重。

自然教育,不但需要從課堂上汲取知識,還需要到自然中去體會。每個學期,鄭勝中都會帶小朋友走出教室,用視、聽、嗅、味、觸五感去感受大自然。比如讓孩子尋找一根羽毛、一隻動物或昆蟲,嘗嘗一顆松子的滋味,體驗森林尋寶的樂趣。「現在的孩子很多是在都市的鋼筋水泥中長大,缺少與大自然親近的機會。而我們可以幫孩子搭建一座橋梁,讓他們從小培養對大自然的熱愛甚至敬畏,學會與大自然和諧共處。」鄭勝中說。

認識腳下的土地

今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許多團體活動按下了「暫停鍵」,鄭勝中開始嘗試拍抖音進行線上教學。「大家好,我是『森林老師』,你知道在野外什麼植物是劇毒的嗎?今天我就帶大家去認識劇毒植物夾竹桃、山菅、蓖麻、藍花、琉璃繁縷……」這些平潭野外的劇毒植物,讓不少本地人都直呼「漲知識」。

「從劇毒植物入手,是希望大家在接觸大自然的時候能夠學會保護自己,進而認識腳下的土地。」鄭勝中常常跟小朋友講,「不用羨慕大都市的燈紅酒綠,家鄉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兩年,他和平潭縣環保志願者協會一起組織了多場守護海岸線活動。志願者不但撿拾海岸垃圾,還通過分類、稱重等方法進行數據採集。

「上遊一公裡·飲用水源地探訪行動」也是鄭勝中今年的工作重點,主要是通過組織親子家庭或學生團體實地走訪水源地,普及水源的保護知識與行動方法,推動民眾參與飲用水水源地的保護。孩子們不但沿途撿拾垃圾,學會了水質pH值檢測,還給縣長寫信,提出自己的環保建議。

「孩子們在學習過程中,慢慢對日常生活中的一草一木產生好奇之心、愛惜之情,平潭的針葉林、水仙、馬鞍藤……都是最好的教材。他們熱愛腳下的這片土地,並懂得如何去保護它,這就是我們做自然教育的目的。」鄭勝中說。

相關焦點

  • 臺灣森林親子之旅
    讓我們也親手DIY,動手造一張紙,不但有趣而且富於文化內容,還能為旅程留下見證。  地方產業的發展是地方發展的縮影,一個產業的興衰同時也能看出一段精彩的地方史,來南投旅遊,深入體驗造紙的藝術、文化與歷史,讓值得保存的傳統產業文化得以延續。
  • 臺灣|忘憂森林
    來到臺灣,我經歷過很多美妙的奇異時刻。這些天,我發現,是土地,風景,食物,人和感情,而非高樓大廈或者GDP塑造了這裡獨特的魅力。「臺灣」這兩個字在我心中越來越有份量。我想通過我的行走和感受,通過我的文章和攝影,把發生在臺灣的那些或溫暖或平淡的人與物,把那些潤浸了臺灣DNA的美食與美物,把那些觀光客無法或不屑涉及的地方,記錄下來,講給你聽。也許是一條街,一間店,一個人,一種味,一幢房,一件物,一張圖,一個現象,一個品牌,一個地方,一條路線.我想,一個個小小的「一」蘊含著這裡最大的情趣。
  • 臺灣森林(1)
    臺灣森林 (1)1     我沒去過臺灣,卻確定在今年之前去臺灣走走。
  • 在臺灣首臺「森林巴士」裡發生的美好關係
    以「男孩的異想森林」為主題的全臺首部森林公交車,在素有「東方新花藝美學大師」之稱的 CN Flower 凌宗湧設計總監帶領下,由「美好關係團隊」和「光華巴士 – 203號車」合作策劃,共同打造都市中移動的森林,傳遞臺灣植物與花藝的美好關係
  • 阿里山森林——臺灣八日行(十四)
    由於氣候溫和,盛夏時依然清爽宜人,加上林木蔥翠,是全臺灣最理想的避暑勝地。阿里山的日出、雲海、晚霞、森林與高山鐵路,合稱阿里山五奇。由於下雨的原因,我們無法欣賞到美麗的阿里山日出和晚霞美景,我們此次的遊覽線路為步行森林,所以也無法享受到乘坐阿里山別樣的小火車欣賞阿里山的遊行。據導遊講,阿里山鐵路有70多年歷史,當年日本人為轉運木材而建,如今已經演變成最具經典的森林旅遊列車。
  • 校園本身就是美育現場—臺灣最美的森林小學
    校園本身就是美育現場——臺灣最美的森林小學 文圖/雪寧今年清明假期南投掃墓之行,在前往溪頭森林園區時偶遇臺灣最美的森林小學
  • 【園周綠分享】薰衣草森林:兩個臺灣女生的鄉野夢
    詹慧君(左)和林庭妃 這樣的夢想似乎是日後「薰衣草森林」的一劑酵母。隨後,一些奇妙的因緣讓她與來自高雄的鋼琴老師林庭妃相遇,兩人一拍即合,開始了經營「薰衣草森林」的鄉野夢。不過,更令人激動的是,顧客在留言簿上稱讚這裡的寧靜美麗,其中一位紐西蘭來的客人,說薰衣草森林像家和天堂。為了推廣咖啡館,她們當然沒有錯過網絡。不到 3個月,顧客已經暴增到超乎想像的程度。用專欄作家陳文茜的話來說,「這裡(臺灣)從不拒絕有理想的人 」,「在網絡世界裡互相串聯,山裡頭一條窄窄小路薰衣草森林就開始有了絡繹不絕的遊客」。
  • 臺灣薰衣草森林莊園:兩個女孩價值2億的紫色夢想,打造臺灣休閒農業品牌傳奇!
    這是屬於兩個擁有紫色夢想女孩的秘密花園——臺灣薰衣草森林莊園。
  • 大安森林公園見聞(行走臺灣)
    已是夜裡9點,臺北大安森林公園人潮依舊,空氣中有雨後泥土的芬芳,路燈柔和的光映照在慢跑步道上,不同年齡段、一身運動裝扮的人們正在慢跑、健走;兒童遊戲區的幼童們在滑梯和攀爬架上上下下、樂此不疲,穿著輪滑鞋的青少年在旱冰場上刻苦練習……公園外水泥森林環伺、車水馬龍,公園內蛙叫蟬鳴、螢火點點,家住板橋、專程帶兒子來玩的臺北市民林先生說
  • 臺灣某男子歷時30年打造生態森林,連馬英九都來朝聖!
    今天,我們來講一個真實版的「種樹的男人」的故事,他就是被稱為「臺灣樹王」的賴倍元;在臺灣,人們稱他賴桑。孤單又燦爛的人:賴桑賴桑距離他種下第一棵樹已經過了三十年。30年來,他花費20多億臺幣,買下了10座山頭,種上了30萬棵寶樹,將100多公頃的荒山變成了珍貴的森林,而且定下了「三不」原則:不砍伐、不買賣,不傳子。
  • 左老師|臺灣回憶錄·臺中·THU·師者
    回大陸後,先是被抓去作為「陽光成長計劃」優秀學員向學弟妹們分享自己在臺灣的學習和生活,後來把日誌整理,發在華僑大學文學院的公眾號上。 (一)遇見臺中臺中給我的感覺,有點像泉州。初次見面,或多或少有些嫌棄,可真要離開時,卻有點捨不得。想借一位阿婆的口吻,來開臺中這個頭。那天我從文理大道走下來,阿婆向我問路。
  • 薰衣草森林:兩名臺灣美女價值2億的休閒民宿夢想
    詹慧君(左)和林庭妃這樣的夢想似乎是日後「薰衣草森林」的一劑酵母。隨後,一些奇妙的因緣讓她與來自高雄的鋼琴老師林庭妃相遇,兩人一拍即合,開始了經營「薰衣草森林」的鄉野夢。」夏天經常是晴空萬裡的好天氣,可以看見對面山頭翱翔的大冠鷲,冬天寒流來時,則會罩上大霧, 5公尺外的景物也看不見。「如果不是薰衣草森林的因緣,這些美麗的自然景色跟我的人生恐怕不會產生交集。 」林庭妃說。
  • 生活美學之旅│兩個臺灣女孩建薰衣草森林,每天在香氣中醒來
    這樣的夢想似乎是日後「薰衣草森林」的一劑酵母。隨後,一些奇妙的因緣讓她與來自高雄的鋼琴老師林庭妃相遇,兩人一拍即合,開始了經營「薰衣草森林」的鄉野夢。被選中的土地離城市很遠,地圖上沒有標識,手機也派不上用場。
  • 臺灣絕美秘境 忘憂森林藍眼淚
    相信你的眼睛,這裡確實是臺灣!雖然一般人眼中的臺灣只是屬於小清新,去臺灣也不外乎臺北、墾丁、日月潭、阿里山。
  • 【靜安有戲】《少年臺灣》來了!蔣勳老師也來了!
    6月10、11日,音樂劇《少年臺灣》即將上演於藝海劇院。此次在藝海演出,蔣勳老師會親臨與粉絲見面哦~代表作品有:《孤獨六講》、《吳哥之美》、《少年臺灣》、《舞動白蛇傳》、《美的沉思》等。《少年臺灣》是蔣勳在十年間走遍臺灣的角角落落,寫下了一系列關於臺灣的作品。那些年,少年蔣勳背著背包,在路邊隨便搭上一輛車,上山下海,完成他對臺灣鄉鎮的探索,最後寫成一部文學暢銷小說《少年臺灣》。
  • 去臺灣,聽古稀之年的蔣勳老師講述歲月的故事
    圖 | 往期蔣勳老師為ADCC學員授課現場  聽「聞天祥」解讀臺灣電影裡的故事 自二十歲起便歷任各大報影評人及「世界電影」、「幼獅少年」等雜誌的專欄作家及多所大學電影社指導老師。他曾說:「我只想在透過影評回顧自己的淺陋同時,還期望能找到自身對電影的激情和文字的節奏。」
  • 「臺灣,我來了!」老約翰寒假臺灣親子遊行程發布
    木柵觀光茶園是臺灣第一座觀光茶園,昔日是臺北的最大產茶區,最為出名的是鐵觀音,木柵鐵觀音是臺灣十大名茶之一。貓空地區茶社眾多,來貓空喝茶觀景已經成為臺北獨特的文化。【貓空纜車】是貓空的一大亮點,貓纜是臺北的第一條纜車線路,單程最多才50新臺幣,性價比超高!
  • 對話臺灣大湖森林設計師柯竹書&楊愛蓮:設計是一場朝聖!
    柯竹書 大湖森林室內設計設計總監旅行,造就了人;旅行,也造就了建築師。臺灣大湖森林的設計師柯竹書與楊愛蓮通過旅行,邂逅了真正的建築,而在體會建築時,又尋到了設計的真諦。楊愛蓮 大湖森林室內設計執行總監所以,安藤忠雄先生說:「除非親自前往現場,使用手足乃至全身的感官與性靈來體驗,沒有其他方法。所以,設計師就是要旅行。」
  • 臺灣屏東彩燈節 森林動物夜間開趴
    2020屏東彩燈節,屏縣府以動物派對為主題妝點萬年溪畔,邀請民眾來場夜間探險。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2020屏東彩燈節6日晚間熱鬧點燈,今年以「森林動物派對」為主軸,規劃森林、海洋、草原、極地等4大主題燈區,將萬年溪畔打造成夜間動物園,讓前來賞燈遊客感受濃濃派對氣氛。    活動期間共20組動物燈飾散布萬年溪畔的水面上、棧道旁,漫步走在溪畔,仿若進入光之森林,微風輕撫樹上燈飾,光影交錯、搭配自然系輕音樂,充滿輕鬆氛圍。
  • 搞笑瘋人:奮豆學習「狼來了」,被森林老虎王一口吞下!古老師:真沒勁!
    搞笑瘋人:奮豆學習「狼來了」,被森林老虎王一口吞下!古老師:真沒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