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竹書 大湖森林室內設計設計總監
旅行,造就了人;旅行,也造就了建築師。臺灣大湖森林的設計師柯竹書與楊愛蓮通過旅行,邂逅了真正的建築,而在體會建築時,又尋到了設計的真諦。只有置身於空間中,才能在不同的時間體驗光影在空間中的變幻,呼吸不同建築空間中特有的氣味氛圍,傾聽建築中的細微聲響以及人們的談話聲。
楊愛蓮 大湖森林室內設計執行總監
所以,安藤忠雄先生說:「除非親自前往現場,使用手足乃至全身的感官與性靈來體驗,沒有其他方法。所以,設計師就是要旅行。」
中裝新網:今年,臺灣大湖森林室內設計在大陸各項設計賽事中嶄露頭角,成為年度「黑馬」。很多大陸設計師也關心臺灣設計師的成長。請問,您積累創意和靈感的方式是什麼?
柯竹書&楊愛蓮:累積創意及靈感的方式,早期是固定訂閱國外雜誌來學習別人的設計邏輯和思考,現在則是透過旅行的方式,從實作與見學中累積設計創意。
尤其是到一個城市,會先做一些調查,查看喜歡的建築師在當地的建築物呈現,再實地探勘。只有真正進入到實體空間,才能理解當時建築師及設計師是用什麼心態在做這個作品,還有尺寸及材質的呈現,這些是在書裡讀不到的豐富知識。
而且每到一個城市,我有在當地買書的習慣,尤其是設計類的書籍,最能反映當地的設計觀念。
例如,有一次要參與臺商在中國大陸一家極具中國庭園風格的餐廳設計,一下飛機我馬上採購相關書籍做參考,而《新編園林建築設計圖選》便是其中一本。
再加上由於蘇州是古城,在設計時有許多官方要求的設計規範必須注意,像是外觀是不能隨意更動的,所有施工流程及設計圖都必須審核通過才能施工。這本書不但保留了中國所有關於園林建築的建築詳圖、小品、配件式樣外,還有詳細解說中國建築營造的方式、園林及仿古建築預算內容,算是十分詳細又紮實的書。
最重要的是當時我就在蘇州,每到假日時,我便拿這本書到蘇州附近還保留完整的中國園林建築一一實地考核及學習。像是元代的獅子林、宋代的滄浪亭、明代的拙政園,以及清朝的留園。尤其後兩者更是中國四大名園,行走其中,曲徑通幽,令人感懷古文古詩中的情境。
就如同日本建築大師安藤忠雄(Tadao Ando)曾說,沒有什麼比通過自己的五感來實際體驗空間來得重要。於是,透過旅行,全世界的建築巨作都「跳出」教科書,成為活生生的老師。
而這段經歷也啟發我們在創作空間設計時,會運用中國庭園的借景、轉化、對稱、尺度、框景等手法,將內外融合,使有限的室內空間視野更開闊,層次更豐富。
在經歷臺灣早期室內設計的師徒養成教育,在旅美及旅日建築師事務所的實戰磨練下,我認識到,室內設計並不單是紙上作業的想像,更多的需要是現場實作的歷練。
這樣的經歷,讓我對任何事情保持開放的心態,尋找各種解決的可能性,但也學到做事嚴謹的態度。
像日本人做事情,捲尺一拉計算出200.2公分,就是200.2公分,不像臺灣師傅會自動四捨五入,對於精準度十分要求。這也養成我在放樣時,也不能放水,準確地計算每個尺寸,才能減少錯誤的發生,並從這裡快速累積我寶貴的經驗及學習心態。
設計,一直扮演著為人們解決問題的角色!雖然現在網絡資源豐富,使得設計不再是閉門造車,而是有更多的參考資源可以激發及學習,於是室內設計師的勝出關鍵,就在於耐磨度、能不能堅持,以及對這個行業的熱愛了!
中裝新網:「Art Vivre 浮誇」這套住宅設計的選材、色彩都非常大膽,您是如何駕馭的?
柯竹書&楊愛蓮:這案從毛坯屋開始,就與富有獨特色彩的女企業家合作,融合屋主對於新舊上海與法蘭西時代風格的喜好,並以設計大師「川久保玲」的作品為靈感,為 50 坪屋案注入強烈的藝術特質,打造名為「 Art Vivre 浮誇」的作品。
案如其名,由於業主鍾愛的元素相當獨特,在做足功課後,我們從設計師川久保玲的作品中,發現她的服飾擁有破碎、毫無規則且相互衝突的元素,利用破壞重組為新的和諧時尚,進而給予設計師對於本案的靈感。
本案著重美觀性設計,玄關以復古鏡與燈光設計打造迷幻長廊,而家具與軟體的布置,則採用法式品牌現代色彩強烈的精品家具,搭配拼接造型的牛皮地氈,碰撞出嶄新的視覺感受。
天花板以挖空與折線表達強烈的線條意象,巧妙成為開放空間的分野。
廚房吧檯特別採用名為「青蛙蛋」的臺面,營造宛如印象派畫作的瑰麗效果,與餐廳的編織結構牆面形成圖案呼應。
我們藉助背山面湖與近 10 公尺開窗的絕對基地優勢,利用百葉窗開展無邊視覺效果,後方多功能空間則利用拉門兼顧隱私性,並以金色馬來漆打造特殊紋理。
最終,在3D精密細算下,完成如同預期。因為每個案子,我力求做到最好最佳,因此當作品親自交到屋主手上,心裡都沒有遺憾!
中裝新網:怎麼理解並運用空間的色彩?
柯竹書&楊愛蓮:色彩,可以豐富空間表情。用對色彩,對人性更有穩定的力量。
因此對色彩,我不只是表面呈現,還針對心理層面,運用材質、觸感,甚至光線計算,讓空間呈現不同的色彩變化。
像東莞的"十裡洋場"案子,運用從港口拆下的歷史老船舨拼貼,在空間裡呈現一種歷史氛圍,新舊混搭型塑時空錯置的復古感。搭配色彩鮮明的家具,及光影安排,把每個空間當成劇場,上演著叫"品味"的戲碼!
中裝新網:臺灣有很多老屋翻新的專案,您們是如何進行設計突破的?
柯竹書&楊愛蓮:初期接觸住宅案時,多以老屋翻新為主,在基地及外在環境無法改變時,如何運用創意改造出空間新生命,成為我做設計的使命。
例如,大湖森林的工作室就是一個30年的老舊複合式建築改造,把充滿了嚴重的黴味、壁癌,加上昏暗的空間,透過陽臺樓板的退縮及長窗的開設,把空間徹底打開,使得陽光及自然風能直接進入室內。
用保有隱私的「被動式設計(Passive Design)」創新設計手法改善環境問題。再善用建築的錯層結構,大量利用穿透共融、從書牆延伸出來的飄浮式樓梯及迴廊設計,串聯空間裡的各個空間,也營造出人在室內行進時的不同角度及視覺變化感,為老屋回春。
柯竹書&楊愛蓮:其實室內空間說穿了,就是盒子與盒子的連接,就像積木一樣,因此如何透過動線整合串連空間,讓行進之間因為角度不同、視野不同,創造出空間的趣味,是空間設計好玩的地方。
我們自行創業的第一個案子是設計日式拉麵連鎖專賣店之商業空間,不單單從空間著手,為客戶思考品牌設計CIS、招牌、產品包裝,甚至使用的器皿及菜單呈現都很重要。
在空間規劃方面更講究快狠準,在一定時間內完成業主從無到有的空間需求,包括營業動線、座位安排、軟硬體設備進駐等等。商業空間講究快而有效率的呈現,並計算耗損回收,讓空間不斷有新話題出現。
住宅與其他專案最大的不同在於住宅講求精緻化,講求更為細緻的規劃,及更貼近人性習慣及心理層面的呈現。因此溝通時間長,以形塑一個空間長長久久且雋永的氛圍。因為魔鬼隱藏在細節裡,當細節處理妥當,就圓滿了屋主一輩子的家!
在溝通初期,若是沒有深入了解使用者的習慣及喜好,沒有做功課,很容易在畫圖及設計期忽略,而導致屋主入住後產生種種不便,而影響日後生活。
因此,大湖森林累積了專業的SOP流程(標準作業程序,英語: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s,縮寫簡稱為SOP,在有限時間與資源內,為了執行複雜的事務而設計的內部程序)。
除了讓屋主提供需求外,更透過近距離的接觸及交談,還實地拜訪場域,切實了解居住者的生活,才進行設計流程,並多方提案,讓生活的主導權還給屋主。
中裝新網:跟業主溝通中有沒有「無奈」的感覺?
柯竹書&楊愛蓮:溝通中沒有「無奈」 感覺,只有能不能接受。
由於自我風格十分特殊,因此來找我們設計的屋主十分明白我們的風格,所以沒有遇到要實現指定風格的情況。我所設計的元素,全是依著業主個人特性去取決,唯有達成共識,才能彼此圓滿!
若說自己的作品有很高的辨識度,應該是每個案子都是為客戶量身訂作,再融合住宅環境的軟硬體條件成形,因此如同藝術般獨一無二,難以複製,成就一個個不凡的設計案,也屢次獲得世界級大獎。
例如,2016/2017 APDC AWARDS亞太室內設計精英邀請賽獎、2017第七屆亞洲設計獎裝飾藝術組創意設計獎、2018年金外灘最佳色彩運用獎、2018年晶麒麟獎十強提名、2018年金堂獎等等。
若是溝通提案中,發生屋主不滿意或疑惑的事情,會先停下來,了解原因,並進行解說,若是屋主仍不能接受,會在不大動原始設計的情況下,尋找彼此滿意的解決方案。記住,解決方案絕對不會只有一種!
因為做設計是很好玩的事情,因為會有很多變數,尤其在面對各式各樣的工班及客戶,都是一個新的挑戰與嘗試。把它做到最好成為我設計的初心及宗旨,也因此每個極致工藝的背後,其實是精密計算的結果,藉由圖面設計的縝密計算,為業主營造最佳的工藝表現。
ABOUT THE DESIGNERS
大湖森林室內裝修空間工程設計
公司名稱中,「湖」有納百川的意象,而「森林」有取自大自然的設計概念。
大湖森林室內設計主要以設計中高端室內住宅空間為主,為居住者量身訂作專屬的舒適住宅空間。大湖森林室內設計擁有15年以上完整的設計工程經歷,並具備建築物及室內裝修專業設計和施工技術證照。
住宅,是容納生活的容器。我們擅長運用素樸材質混搭出獨特的空間元素,打破人與自然的隔閡,讓室內空間與自然環境型塑對話,使居住在此空間裡的人們,身心不再框限於狹窄的水泥四方盒中,可以徘徊在落地窗前,陽光、森林、綠意、鳥語、花香、風動。
空間主張:無論是晴天、雨天、綠意或是紅葉的季節,在室內空間裡,也能感受到時時刻刻變化的光影,體驗生活與自然的躍動。
柯竹書
大湖森林室內設計設計總監
楊愛蓮
大湖森林室內設計執行總監
獲獎榮譽
2018年
第八屆中國國際空間設計大賽金獎–侘寂宅居
陳設中國·晶麒麟獎–空間陳設美學優秀獎–Art de Vivre 浮誇
陳設中國·晶麒麟獎–空間陳設美學優秀獎–家的溫度與手感
金外灘最佳色彩運用獎(優秀)–無印良品精裝版
金外灘最佳色彩運用獎(優秀)–家的溫度與手感
金外灘最佳色彩運用獎(優秀)–侘寂宅居
金外灘最佳色彩運用獎(優秀)–上海文人書齋
金外灘最佳色彩運用獎(優秀)–Art de Vivre 浮誇
2017年
第七屆亞洲設計獎–創意設計獎–Art de Vivre 浮誇
第七屆亞洲設計獎入圍–侘寂宅居
第七屆亞洲設計獎入圍–上海文人書齋
亞太室內設計精英邀請賽佳作獎–家的溫度與手感
亞太室內設計精英邀請賽佳作獎–侘寂宅居
亞太室內設計精英邀請賽佳作獎–上海文人書齋
2016年
金外灘最佳材料運用獎(優秀)–大隱 ‧ 靜寂 日式新和風
中華民國傑出室內設計作品金創獎–大隱‧靜寂│日式新和風
TAKAO室內設計大賞-優秀作品TAKAO獎–古典的童話-像電影劇場般的華麗新古典風格
2014年
國際空間設計大獎–艾特獎入圍–綠色生活概念空間–與自然共舞
IAI亞太設計大獎–入圍
2013年
第三屆 幸福空間亞洲設計獎–鄉村休閒組-創意設計獎–日光。回流
2012年
第二屆 幸福空間亞洲設計獎–現代時尚組-傑出設計獎– 森呼吸-簡單生活日光宅
2010年
TAID辦公空間類銀獎–打開地下長屋
TAID住宅空間類銀獎–四季.風動.容器
公司地址 : 臺北市內湖區康寧路三段56巷200號1樓
公司電話 : +886 2 2633 2700
網站 : www.lakeforest-design.com/
部落格網址 : lakeforestdesign.pixnet.net/blog
來源:中國國際空間設計大賽組委會
監製:章海霞
編輯:丁豔豔
長按二維碼關注「中國建築裝飾設計獎」
唯一官方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