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味到底是什麼味?TVB塑造的香港女星,都有同一個特點

2021-01-10 小康每天說娛樂

再看港劇的時候,會覺得香港女星會有一種很顯著的特點,一下子就能讓我們把她們和內地女星區分開,但是這種特點到底來自於哪兒,誰也說不清,於是大家就給她們起了一個專有名詞「港味」。

在前段時間的熱播劇《三十而已》裡,高海寧一在高奢店出場,還沒有開口網友就感覺是那個味兒了,就是這個「港味」,但這個「港味」到底是什麼味呢?

在說「港味」到底是什麼之前,我們不妨先分析一下高海寧身上的特點,高海寧穿著剪裁合體的衣服和精緻的妝容,有一種無需刻意表現出來的名媛氣質,所以她看起來就像是港星的樣子。

但其實高海寧並不是土生土長的香港人,她其實是南京人,2008年的時候參加了港姐選拔賽,在這之後才開始進入了香港的演藝圈發展,不過因為高海寧長期的在香港工作生活,這才逐漸的也有了香港女人的獨特風情。

其實在最開始的時候「港女」這個詞並不是一個好的詞彙,媒體在提到「港女」的時候,都塑造成是「尖酸刻薄、拜金虛偽」的形象,而很多的香港女星,也確實走上了這樣的一條道路,三角戀、帶球嫁豪門、無底線撈金等傳聞屢見不鮮。

一邊是現實生活中「港女」虛偽嘴臉的八卦花邊,在一邊TVB裡卻成了獨立自信的女精英,真是諷刺。

不過儘管很諷刺,但就接受程度來說,TVB對港女精英化的轉變有著功不可沒的作用,畢竟在網際網路完全普及之前,我們接觸到最多的,還是屏幕上的人設,很多TVB劇裡的女精英個個在事業上有專業素質,生活中也有精緻態度,當時真的是看一部就換一個職業理想,無數次在夢裡,自己都可以成為那個叱吒風雲的女精英,走起路來都帶風。

她們的造型通常都是利落乾脆的短髮,工作時穿著職業裝,生活中穿著剪裁大方的休閒服,那種甜美捲髮和可可愛愛的家居服,你在她們身上是看不到的。

因為TVB塑造了大量女強人的模樣,成功到我們一度都以為香港女人都是這個樣子,香港的女人好像永遠都是有高挑的身材、利落的短髮,精緻的眼妝,淡淡的紅唇,款式簡約大方的衣服,永不缺席的尖頭單鞋,以及胸有成竹的神情。

所以,其實我們能分辨出來的港女氣質,長相是佔了一定的比重的,因為普遍具有港味的女孩,都是高挑眉、高顴骨、高鼻梁、方下頜。

然而在香港明星裡,也有沒有這樣有優勢的長相,比如陳法拉,所以除了長相因素之外,我們所說的「港味」其實就是她們身上那股勁,那股精神氣兒,TVB塑造的女星,身上都有這個特點。

任何時候都不放鬆,自律的生活規律是其一;懂得自己想要什麼,並堅定朝這個方向努力是其二(哪怕堅定要拆別人牆角,那也是一種勁兒);自負盈虧淡然處之是其三。

相關焦點

  • 港味到底是一種什麼味?TVB塑造出來的香港女人,都有同一個特點
    我們在看劇的時候,會發現香港女星給人一種很有特點的感覺。長相?打扮?還是氣質?很多人也說不上來是怎麼回事。《三十而已》裡高海寧在高奢店一出場,還未開口網友就感覺是那個味兒了——香港女人的味道。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感覺?
  • 港味究竟是種什麼味?TVB挑選出來的港圈女藝人,都有個共同特點
    女孩子日常生活穿搭總喜歡說風格,其中港風也是一種時尚主流,大多數人都覺得香港女星有一股港味,那麼港味到底是一種什麼味兒呢?其實看一看TVB捧紅的那些香港女藝人,大家會發現她們都有一些共同特點。為什麼港味,港風會被這樣總結歸納,她們到底有什麼樣共同的特點呢?
  • 從TVB出來的女星,身上普遍有港味,這是一種什麼味?
    相信大家都有過類似的體驗,當某部影視劇作品中出現一位顏值非常高的女星時,我們憑藉自己的直覺也能夠大體判斷出,這位女星是來自大陸,抑或是來自香港,或者是日韓地區,我們無法準確地說出自己判斷的理由,但是往往這種判斷又十分精準,也許這就是直覺吧!
  • 香港電影的港味到底是什麼?為什麼如今的港片再也沒有港味了?
    「熱鬧都是別人的,自己什麼都沒有。」這句話用來形容如今的港片,再合適不過了。但不管如何,那個時候的香港電影獨具特色,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都達到了相當的高度,其中最成功的類型片有三種,分別是喜劇片、功夫(武俠)片和警匪(黑幫)片。
  • 都說《追龍II》「港味」不足,啥是「港味」?
    觀眾對《追龍II》的不領情,更多源於所謂「港味」的缺失,而前作《追龍》之所以好評如潮,就在於它讓人重新體會了「港味」。那麼,什麼是「港味」?為什麼說《追龍II》「港味」不足呢?很多人的理解是,《追龍II》沒有大家熟悉的江湖感,江湖更多時候講的不是對與錯,而是恩與怨,《追龍》講的是恩怨,《追龍II》講的是對錯,觀眾更希望看到恩怨,而不是你來告訴他們對錯是什麼。從這個角度來看,確實有些道理,但這並不是全部,誰說《追龍》裡就沒有對錯,誰說《追龍II》裡就只有對錯,而沒有恩怨?
  • 一碗咖喱魚丸演繹de常州式港味
    後來有段時間沒有好看的港片,但是幸運的是常州的街頭巷尾也開始有了港式餐廳,點一杯奶茶,發現味道並沒有想像的甜。但是很好喝,奶香茶味,回味悠長。吃一份菠蘿包,薄薄的麵包片夾著一塊黃油,無絲毫多餘。還吃過鹼水面,昂,就是你餓不餓我給你下碗面吃啊,出前一丁兩顆小油菜。
  • 《使徒行者3》什麼是港味?
    有豆友在我的豆郵中留言,問我什麼是港味?我不知道什麼是港味,也許是身在其中,久而不聞其味,已與之化矣。但如果硬要為港劇的味道定個標準,那…那就茶餐廳吧。  茶餐廳的美食揉合中西,二次創作,貼地,快靚正,似乎跟港劇沾到點邊…  揉合中西最常見的就是腔調,香港人習慣了說話時夾雜英語:「Sorry呀」;「好唔fair啫」;「班機delay咗」;「actually…」;問路「excuse me」;讓路「excuse me」;打噴嚏「excuse me」…等等,只要說話時夾雜中英
  • 《使徒行者3》世上根本沒有港味,又或者處處都有港味
    很佩服一個北上的導演——林超賢,以《紅海行動》來說,雖然他拍的是主旋律電影,但是我覺得依然存在「港味」——雜糅各處精華,猶如海納百川一般,通俗來說就是二次甚至多次創作。如果觀看細心一點,就會發現《使徒行者3》運用、穿插了一些兩地都能get到的「梗」。
  • 和baby漸行漸遠,30歲文詠珊正式結婚,最後的港味女星沒火真可惜
    baby漸行漸遠,30歲文詠珊正式結婚,最後的港味女星沒火真的可惜9月8號的時候,媒體報導30歲的文詠珊再今天正式註冊了結婚,成為了合法夫妻,同時,媒體還報導出了文詠珊和丈夫吳啟楠穿著中式禮服向長輩敬茶的畫面,看起來甜蜜又溫馨滿滿的幸福溢於言表。
  • tvb配音演員都是幕後功臣
    相信很多人小時候都是看tvb港劇大的,除了兩廣地區之外,很多地方都是看國語配音版本的,相比起原版,它同樣是經典之作。因為tvb一直以來都是自帶國語配音組,通過這些經驗老道的幕後人員傾力演出,讓劇集完全突破了地域語言和文化的限制。所以說,tvb配音演員絕對是一部港劇能夠紅遍大江南北的幕後功臣。
  • 建議長髮姑娘嘗試下90年代的港風穿搭,簡約復古,好有女人味
    90年代是香港影視業的春天,也是港風時尚引領潮流的一年,不知道大家對港風如何理解?這種風格在我心中代表一種風情、一種豔而不妖的姿態,直白說就是讓人舒服的女人味。說起穿搭,又要提一下90年代香港女星們的髮型,如果你仔細留意,你會發現女神張曼玉、鍾楚紅的顏值巔峰都集中在長發時期,長發飄飄的她們再配合一身港風穿搭,真是美到不可方物,如果你是一位對穿搭沒有靈感的長髮姑娘,真的建議你嘗試下這種港風穿搭,復古簡約又有女人味。那麼如何搭配才能穿出純正的港風味兒呢?
  • 香港師傅出品的「港味燒臘」,叉燒2cm厚.
    key words:夏灣 茶餐廳 燒臘在拱北廣受好評的茶餐廳開到了夏灣無論2cm厚的蜜汁叉燒還是碟頭飯都有香港燒味師傅帶回來的「港味」能從午餐到宵夜一條龍滿足你而「囍囍茶餐廳」裡的燒臘,專門從香港請了師傅來店親自製作。不用去香港,就能吃到正宗的港味燒臘。
  • 【香港】懷舊港味石板街
    【香港】懷舊港味石板街
  • 在內地「雲享」港味
    新華社北京11月24日電(記者陳舒)軟糯的蘿蔔糕、酥軟的蛋撻、噴香的脆皮乳鴿、創意十足的野菌卡布奇諾……香港旅遊發展局中國內地區域總監魯昭儀形容這是一份送給內地旅客的「港味種草清單」。  「美食美酒是香港的一張靚麗名片,中西合璧也是香港的最大特色。」
  • 這些港味餐廳,保證滿足你對TVB的無限幻想!
    開動醬總是期望有一天能去大吃特吃,然而現在只能打卡TVB同款美食,假裝自己身在香港!今天開動醬就給大家安利8家在魔都的正宗港味餐廳,帶你一秒走進TVB,回憶老香港的味道! 陝西南路上這家小小的店面,門口裝飾著頗具香港特色的霓虹燈,店內簡約質樸的裝修,多少人是衝著老闆朱姐的名號過來,只為嘗一口正宗的港味。
  • TVB破天荒全程普通話播內地跨年晚會,網友:TVB落魄了,港味沒了?
    不過隨之而來的便是在內地審查制度下話語權的逐漸喪失,以及為了迎合內地市場導致所謂的「港味」越來越淡了 。但話說回來,「港味」這個詞本身就非常"形上學「。香港電影的繁榮首先是建立在49年以後上海電影人的南下,一直到六十年代以及七十年代中前期,香港電影新浪潮運動開啟前,港片都是以邵氏等大製片廠的國語片為主流,面向的主要也是臺灣和東南亞市場。
  • 林峰迴歸、港味變淡,《使徒行者3》到底有沒有毀經典?
    港味,淡了?我說未必。質疑之前,不如先認真想一想,到底什麼是真正的港味?看清楚,再吐槽。三季故事線太亂?我卻看到了「使徒行者宇宙」的野心有觀眾吐槽,劇情好像接不上?一、二、三部到底啥關係?就先給弄糊塗的同學打個底。系列前三部正確的時間線是:二、一、三。
  • 《使徒行者2》就要大結局了,這片到底有沒有港味?
    ————————再也沒有什麼「你餓不餓我盛碗湯給你喝」「吶,做人呢最重要的是開心」,《使徒行者2》真的沒有港味了嗎?但我覺得,還是有港味。苗僑偉這樣的港產老男神,是早就進入國際大都會階段的香港的產物:富足又精於消費,喜歡享受人生,先拍拍戲再做做生意,打高爾夫、玩車,老來再回來演戲玩票,有型得非常之輕鬆。
  • 「港味」已失!那個曾影響了世界的香港電影還存在嗎?
    因為這些似曾相識的東西,又讓我重新的追憶了一下港味電影,但卻無奈地發現,即便某些電影裡有著濃濃的香港味道,但是老電影中的那種港味並沒有在如今很多的香港本土電影裡呈現,反倒有一種畫虎不成反類犬的感覺。最開始我以為可能是缺少了老電影中面熟的金牌配角,但是發現即使他們出現,也依舊缺失電影中的「港味」。
  • 特寫:在內地「雲享」港味
    新華社北京11月24日電(記者陳舒)軟糯的蘿蔔糕、酥軟的蛋撻、噴香的脆皮乳鴿、創意十足的野菌卡布奇諾……香港旅遊發展局中國內地區域總監魯昭儀形容這是一份送給內地旅客的「港味種草清單」。「美食美酒是香港的一張靚麗名片,中西合璧也是香港的最大特色。」魯昭儀說,我們希望發掘出更多香港有趣的內容,讓更多的人可以尋覓到地道的港味,了解多元的香港。由香港旅發局主辦的「雲享港味」品鑑會24日在北京、上海、廣州和成都四地舉辦,以網絡直播的方式讓各地賓朋在「雲」端齊聚,喚起內地群眾對香港的回憶與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