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潔麗雅股份有限公司的製造車間裡,一臺臺織機邊上,都有一個5G加油包,一個白色的柜子上,放著一臺Pad。我們日常用的毛巾、內衣褲、襪子、家居用品等,很多都是從這條生產線上下來的。
別看這不起眼的小柜子,卻讓潔麗雅的紡機效率提升了15%,車間人員成本降低了10%,給車間智慧化運行插上了5G的翅膀。
「以前我們一個人可以管 6 臺織機,現在有了5G『加油包』,可以管 8 臺織機,以後熟練了,應該可以管理 12 臺織機。」正在織機邊查看機器的紡織女工陳新蓮告訴記者,織機最怕的就是小故障,一旦停機,紡織工要即使查看故障原因,並上報申請修理。每天下班後,還要手工填寫今天的工作進度,耗時又耗力。
作為全國毛巾銷量和市場佔有率連續多年居全國第一的潔麗雅,之前的很多設備還處於單機運作狀態,各項生產和產量數據需一線生產人員手工上報,數據存在滯後性和差錯性,管理人員無法準確知曉各產線的運行狀態、產能等情況,難以把控數據的真實性,無法利用精細化的數據支撐決策。
去年 9 月,浙江移動和潔麗雅反覆梳理生產流程,並基於潔麗雅現有信息化情況,制定了「車間——倉儲——廠區」分步走的5G信息化提升路徑,協助企業首先解決車間內生產設備管理平臺、產量數據的自動採集、設備運行和產能分析問題,後期將在倉儲物流自動化,廠區數據中臺建設方面開展進一步合作。
「這個5G智能櫃添加了5G模組,這些工具機的參數狀態會實時地傳輸到我們後臺的雲平臺上,這些在閃爍的紅點、黃點和綠點,就是前端設備採集上來的狀態,代表了運行和停機的參數。如果監控中心有一個故障,就會及時通知前端的檢修人員,進行設備的維護。」浙江移動工作人員介紹,雲平臺上有 10 個功能模塊,除了故障分析和呼叫外,還可以進行效率監測、產效報表、停機報表等數據分析和傳輸,另外還可以操縱和修改其他織機的數據。這些數據對於企業來說,可以反向影響接下來的決策,比如為之後的進料提供依據。還可以根據數據,對一些低效率的機臺生成一個清單。「我們可以根據這些清單進行分析,來提升工具機的生產效率。」
浙江潔麗雅集團董事長石磊表示:「一個毛巾廠就相當於四個工廠,第一是棉毛廠,第二是織造廠,第三是染色廠,第四是成衣廠,這四個廠串在一起形成一個產業鏈條,才能做出一條完整的毛巾。以前我們這四個工序是不打通的,各自為政。浙江移動了解我們的痛點後,通過5G聯網的手段推動企業數據化、智能化。雖然我們現有的設備是全世界最先進的,但是這種設備的數據採集都在單臺中,不能聯網,就不能發揮出更大的作用。我們先從一個車間來進行數據數據採集和數據傳遞和集成。浙江移動提供了解決方案,提升了織機的運行效率。智能化的數據平臺可以掌控整個過程,比如當前端用料快用完時,平臺就對數據實時反饋,並發出指令,將後續的用料接上去,平臺通過數據分析,會實時反饋哪臺織機停單過高,判斷是不是織機有問題,並指派專業的人員進行維護。」
據了解,潔麗雅目前每臺織機的設備改造成本 4000 元左右,但改造後生產綜合效率上提升15%,車間管理和人員成本降低10%。「兩年就能收回成本,相當於每天每臺機器成本5. 47 元。」石磊說。由於5G改造不需要鑿地鋪線,僅需在生產設備中加裝定製模塊,避免了大動幹戈影響日常的生產秩序,通過5G為車間智慧化運行插上了翅膀。
嘗到了5G甜頭的潔麗雅,正在加緊把其他車間和廠房進行5G智能化改造。「有了5G智能雲平臺,我在外面開會或開車,一鍵就可以實時查看到工廠的實時情況,具體到哪臺機子出故障了,我都知道。我們把這套解決方案推廣到湖北、新疆的分工廠,打通上下遊環節,把現場生產實際情況數據上雲到總部,通過總部來實時管理,打破了以往『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情況。」石磊表示。
5G數據小貼士
每臺織機改造成本 4000 元
每臺織機每天多開支5. 47 元
兩年回本
生產效率提升15%
管理成本降低10%
5G專家談
紹興移動政企部陳豪傑
紹興的製造業基礎非常好,但面臨著轉型升級的訴求。紹興移動早在 2018 年就與潔麗雅合作,幫這樣一個傳統製造的企業進行信息化改造。
在製造業工廠的信息化改造中,如果還是通過有線模式,改造的成本會很大,工期會很長,後期的維護成本也會很大。使用5G可以避免以上問題,可以快速部署。另外,5G的數據可以不出廠,安全性大大提高。
對潔麗雅的工業網際網路改造,是我們目前對傳統企業改造的一個典型,主要還是利用5G超低時延、更大規模的連接讓數據上雲。通過數據的採集,讓平臺能夠對前端的工具機智能化控制,然後對銷售、管理等方面進行信息化升級。對於浙江移動來說,通過信息化、智慧化的手段去解決原來一定要通過人工才能解決的問題,這是移動5G最大的意義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