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丹福大學最新研究:喝酒上臉的飲酒者或更易患阿爾茨海默病

2021-01-17 西部網(陝西新聞網)

近日,史丹福大學醫學院一項研究顯示,喝酒容易臉紅的飲酒者可能更易患上阿爾茨海默病。

乙醛是酒精在人體內的代謝產物之一,被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列為1類致癌物。人體內的ALDH2是專門負責清除乙醛的酶。如果個體的ALDH2活性低,飲酒後不能及時清除乙醛,導致乙醛在體內大量堆積,少量飲酒後就出現臉紅,這種情況常見於亞洲人,也被稱為「亞洲紅臉」。ALDH2活性低的問題主要出在編碼ALDH2的基因上。亞洲人普遍存在突變型的ALDH2(ALDH2*2)會使對醛類物質的代謝變弱。早前的東亞人群流行病學研究顯示,ALDH2突變與阿爾茨海默病之間存在關聯;但也有其他研究報告稱沒有找到兩者的關聯。

為探討ALDH2的可能作用,史丹福大學研究人員使用20位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的細胞進行細胞培養。他們發現,與正常細胞相比,攜帶突變型基因ALDH2*2的細胞有更多的自由基和4-HNE。自由基通常在發燒、緊張時產生,會形成有毒醛類物質,破壞人體內的線粒體,在患有阿爾茨海默病的情況下,還會導致神經元死亡。4-HNE是一種有毒醛類,可被ALDH2清除。

研究人員還發現,向攜帶ALDH2或ALDH2*2的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細胞中添加酒精,會導致自由基的增加。這種變化在攜帶ALDH2*2的細胞中更為明顯。

在後續小鼠實驗中,史丹福大學研究人員發現,比正常小鼠相比,攜帶ALDH2*2的小鼠在酒精作用下產生了更多自由基。此類小鼠也比正常小鼠積累了更多的β澱粉樣蛋白和Tau蛋白,這兩者都是阿爾茨海默病的標誌性蛋白。

研究人員總結稱,這項研究揭示了酒精和ALDH2在阿爾茨海默病中扮演的角色。由於目前的工作僅在細胞和小鼠上開展,還需進一步的大規模人類流行病學研究,才能確定攜帶ALDH2*2突變的飲酒者是否更易患上阿爾茨海默病。

這項研究於12月12日發表在《神經病理學通訊》(Acta Neuropathlogica Communications)上。

編輯:王蜀周秦

相關焦點

  • 女演員尹靜姬患阿爾茨海默病被遺棄,我們該如何照護阿爾茨海默病患者?
    文|姚灝編輯|中信易建聯2月7日,據韓國媒體報導,韓國女演員尹靜姬音患阿爾茨海默病被遺棄,獨自一人在法國,丈夫和女兒身在法國卻都沒有照顧。韓國出現「(尹靜姬)一個人也不能外出,過著監獄般的生活」、「希望在韓國土地上度過晚年」的請願。尹靜姬共出演過320多部電影,在20世紀60年代獲稱「女演員三駕馬車」之一。
  • 酗酒可能會導致阿爾茨海默病,可能會在更年輕的時候發病且症狀很嚴重
    原創 Delthia Ricks 阿爾茨海默病酗酒可能與阿爾茨海默病的發病和嚴重程度都有關係,但科學家們現在才開始著手破解過量飲酒如何導致最常見的痴呆症的每個分子步驟。
  • 研究人員發現一種蛋白質的缺乏可能是阿爾茨海默病的關鍵
    休斯頓德克薩斯大學健康科學中心(UTHealth)的最新研究表明,大腦中缺乏一種能夠隨著年齡增長而保持組織健康的蛋白質與阿爾茨海默病有關。《UTHealth》官網1月12日消息根據發表在《分子精神病學》(Molecular Psychiatry)雜誌上的這篇論文,通過臨床幹預,早期發現白細胞介素33 (IL-33)的缺乏,可以幫助大腦以一種更健康的方式老化
  • 研究證實:阿爾茨海默病與睡眠呼吸暫停症候群存在關聯
    新華社北京10月11日新媒體專電 美媒稱,新的大腦組織研究證實阿爾茨海默病與睡眠呼吸暫停症候群的聯繫。 據美國新圖譜網站近日報導,來自澳大利亞和冰島科學家團隊的一項最新研究,提供了迄今為止阿爾茨海默病與睡眠呼吸暫停症候群之間存在關聯的最有力證據。
  • 澳研究:力量訓練有益於阿爾茨海默病患者
    中新網2月12日電 據澳洲網報導,近日,澳大利亞研究人員首次證明,力量訓練可以保護大腦中易受阿爾茨海默病影響的部位,從而防止該病患者大腦退化。  據報導,澳大利亞雪梨大學的研究團隊近日在《神經影像學:臨床(Neuroimage: Clinical)》雜誌上發表研究結果,稱6個月的力量訓練減緩甚至停止了阿爾茨海默病患者一年後海馬體及其亞區的退化。
  • 遺傳差異對阿爾茨海默病的診斷非常重要
    這項研究發表在《自然》(Nature)子刊《分子精神病學》(Molecular Psychiatry)雜誌上,可能對更多的個體診斷和未來藥物的發展很重要。研究於12月11日發表在《Molecular Psychiatry》(最新影響因子:12.384)雜誌上阿爾茨海默病是最常見的痴呆症,會導致逐漸喪失記憶和過早死亡。
  • 喝酒為什麼上臉 臉紅是飲酒泛紅反應
    喝酒為什麼上臉  相信不少的朋友身邊都有那種一喝酒就會上臉的哥們,只要喝一口酒臉就會紅得更關公一樣。那麼為何會這樣嗎?據了解喝酒臉紅不是屬於超級能喝的人群,反而是屬於不能喝酒的人群。喝酒臉紅的人其實是屬於一種叫做飲酒泛紅的反應。它會導致皮膚發紅頭痛還有心跳加速。這主要是因為乙醛在體內堆積過多所致。據悉有折後總飲酒泛紅反應的人是因為酒精在進入肝臟之後沒有快速的轉化成醋酸,慢慢的導致了乙醛在肝臟內堆積。所以說喝酒上臉的人不是喝酒高手反而有害健康。
  • 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大小便失禁,臥床不起,生而為人卻尊嚴盡失,千萬...
    胡茜不得不把臥室地板上鋪上了海綿墊子。父親也完全不認識人了,有時叫胡茜姐姐,有時叫胡茜媽媽,但就是不叫她女兒。這距離胡茜父親被診斷為阿爾茨海默病只有三年。這三年,父親的病情嚴重惡化。整個大家庭都被父親的病牽絆著。據統計,2019年,中國共有阿爾茨海默病患者一千多萬,而承擔這些痛苦的則是病人背後的一千多萬個家庭。
  • 新方法揭示阿爾茨海默氏病和帕金森氏病發病相關變體的遺傳風險位點
    新方法揭示阿爾茨海默氏病和帕金森氏病發病相關變體的遺傳風險位點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0/27 16:37:41 美國史丹福大學醫學院Thomas J. Montine和Howard Y.
  • ...茨海默病嗎?既然無法治好,還要不要治?阿爾茨海默病的另幾個問號
    「截至目前,阿爾茨海默病還不能實現病因學治療,只能症狀學治療。」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神經內科主任羅本燕坦言,正因為發病機制複雜且目前尚不明確,給阿爾茨海默病的疾病修飾治療帶來了巨大困難。羅本燕主任介紹,目前國際上批准的臨床治療阿爾茨海默病有兩大類藥物,一類是膽鹼酯酶抑制劑,在國內的上市時間為1999年。
  • 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大小便失禁,臥床不起,生而為人卻尊嚴盡失,千萬家庭陷入照護泥潭
    胡茜不得不把臥室地板上鋪上了海綿墊子。父親也完全不認識人了,有時叫胡茜姐姐,有時叫胡茜媽媽,但就是不叫她女兒。這距離胡茜父親被診斷為阿爾茨海默病只有三年。這三年,父親的病情嚴重惡化。整個大家庭都被父親的病牽絆著。據統計,2019年,中國共有阿爾茨海默病患者一千多萬,而承擔這些痛苦的則是病人背後的一千多萬個家庭。
  • 哪些常用藥物會增加阿爾茨海默病的風險?
    原創 Science Daily 阿爾茨海默病由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醫學院(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 School of Medicine)的研究人員領導的一組科學家報告稱,用於治療過敏、感冒、高血壓和尿失禁等一系列病症的藥物,可能與認知能力下降的風險增加有關,尤其是對於患阿爾茨海默病(AD)風險更高的成年人
  • 阿爾茨海默病其實並不可怕,教你如何預防它
    阿爾茨海默病其實並不可怕,教你如何預防它 上一期為大家講到了《忘不了餐廳》中的阿爾茨海默病的原理和症狀。想必大家對老年痴呆症也一定基礎的了解。
  • 生離死別阿爾茨海默病
    得了這個病的患者家屬說,親人和親人之間最近的距離是你認識他(她),他(她)不認識你。比這更遠的距離是,夫妻倆都得了阿爾茲海默病,曾經再熟悉不過的兩個人,現在卻總互問:你是誰?這是一種永無回頭的疾病,不會變的,只會更壞更無藥可救。國外曾做過相關調研,阿爾茨海默病從確診到去世平均病程只有7年。
  • 新研究證實睡眠呼吸暫停與阿爾茨海默病之間存在聯繫
    這項研究基於對解剖腦組織的研究,顯示了通常與阿爾茨海默病有關的有毒蛋白質聚集,似乎是如何以同樣的方式在睡眠呼吸暫停患者的大腦中開始並擴散的。這項新研究的首席研究員史蒂芬·羅賓遜(Stephen Robinson)解釋說:「我們知道,如果你在中年時患有睡眠呼吸暫停症,那麼你長大後更有可能患上阿爾茨海默症。
  • 熬夜通宵、嗜糖嗜鹹的我們,離阿爾茨海默病有多遠?
    阿爾茨海默病的一大特徵就是大腦中的澱粉樣蛋白β(斑塊)的出現和沉積。針對這一假說,醫學界給出的治療方法就是側重於清除這些β-蛋白斑塊,但是各種嘗試收效甚微。最新的一項研究來自於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研究團隊發現Ad患者學習和記憶出現損害的線索,就是大腦中的興奮性神經遞質穀氨酸導致的神經元「過度活躍」。
  • 美媒:研究表明澱粉樣蛋白斑塊可能不會引起阿爾茨海默病
    參考消息網1月5日報導美媒稱,幾十年來,科學家們已經知道,阿爾茨海默病總是與腦細胞之間澱粉樣蛋白的堆積相伴。一直以來,這是推動這種疾病研究的主流理論。但一項新研究表明,這種對策可能是錯誤的。
  • 愛熬夜通宵、嗜糖嗜鹹的我們,離阿爾茨海默病有多遠?
    阿爾茨海默病的一大特徵就是大腦中的澱粉樣蛋白β(斑塊)的出現和沉積。針對這一假說,醫學界給出的治療方法就是側重於清除這些β-蛋白斑塊,但是各種嘗試收效甚微。 最新的一項研究來自於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研究團隊發現Ad患者學習和記憶出現損害的線索,就是大腦中的興奮性神經遞質穀氨酸導致的神經元「過度活躍」。
  • 史丹福大學最新研究:玩神奇寶貝可激活大腦,玩遊戲也能成為成功的人
    圖源:新浪微博,《大偵探皮卡丘》劇照在一項最新研究中,史丹福大學將人大腦的特定區域與流行的《Pokemon Go!》遊戲聯繫起來。該研究結果發表在近日的《自然·人類行為》(Nature Human Behavior)雜誌,史丹福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每日科學等數十家高校和媒體進行了報導。
  • 這種「愛交際」的蛋白質,是如何掌控阿爾茨海默病起源線索的
    原創 Montserrat 阿爾茨海默病同步加速器歐洲研究中心(ESRF)儘管進行了數十年的科學研究,但佔95%病例的最常見形式的阿爾茨海默病的起源仍不清楚。,ECSIT蛋白如何決定與線粒體能量活動相關的蛋白質的行為,而線粒體的能量活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阿爾茨海默病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