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研究表明澱粉樣蛋白斑塊可能不會引起阿爾茨海默病

2020-12-22 騰訊網

參考消息網1月5日報導美媒稱,幾十年來,科學家們已經知道,阿爾茨海默病總是與腦細胞之間澱粉樣蛋白的堆積相伴。一直以來,這是推動這種疾病研究的主流理論。但一項新研究表明,這種對策可能是錯誤的。

據合眾社網站2019年12月31日報導,研究人員稱,他們發現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出現記憶力和思維早期衰退,往往發生在大腦中出現澱粉樣蛋白斑塊之前,而不是之後。

研究報告的作者凱爾西·託馬斯在期刊新聞稿中解釋說:「我們的研究發現了參與者思維和記憶力的細微差異,根據大腦掃描的結果,這些研究對象大腦中澱粉樣蛋白的積累速度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加快,這表明澱粉樣蛋白未必會在阿爾茨海默病發展的最初階段出現。」

在美國退伍軍人管理局聖地牙哥醫療保健中心從事研究工作的託馬斯說:「探索阿爾茨海默病治療方法的大部分研究都集中在澱粉樣蛋白上,但基於我們的發現,關注點需要轉到其他可能的目標上。」

報導稱,在實驗開始時,研究人員還對參與者進行了高科技腦部掃描,然後在接下來的4年裡每年對其進行掃描,以尋找澱粉樣蛋白斑塊積聚的跡象。

研究人員發現,輕度認知損傷的人出現澱粉樣蛋白堆積的速度並不比擁有正常思維和記憶力的人快。

不過,輕微的認知損傷也會伴隨著其他大腦部位的變化,比如腦部內嗅皮質的加速變薄以及腦海馬體萎縮。這兩個大腦區域對記憶力至關重要。

託馬斯說,阿爾茨海默病的發展可能還存在另一個罪魁禍首。(編譯/鄔眉)

相關焦點

  • 研究證實:阿爾茨海默病與睡眠呼吸暫停症候群存在關聯
    新華社北京10月11日新媒體專電 美媒稱,新的大腦組織研究證實阿爾茨海默病與睡眠呼吸暫停症候群的聯繫。 據美國新圖譜網站近日報導,來自澳大利亞和冰島科學家團隊的一項最新研究,提供了迄今為止阿爾茨海默病與睡眠呼吸暫停症候群之間存在關聯的最有力證據。
  • 研究人員使用新的方法來研究細胞攝取澱粉樣蛋白的機制
    赴美看病服務機構和生元國際了解到,阿爾茨海默病的特徵之一是澱粉樣斑塊的形成——一種叫做澱粉樣蛋白的粘性團塊——在大腦神經元之間聚集。 然而,人們的注意力越來越多地從這些不溶性斑塊轉向可溶性澱粉樣蛋白的形式,這些澱粉樣蛋白可以進入神經元,具有高度的神經毒性。
  • 多篇文章聚焦澱粉樣蛋白研究新進展!
    【5】Nature:與阿爾茨海默病相關的β-澱粉樣蛋白很可能能夠在人際傳播doi:10.1038/s41586-018-0790-y在一項新的研究中,英國倫敦大學學院朊病毒疾病研究所的John Collinge教授及其團隊將一種受到β-澱粉樣蛋白(一種與阿爾茨海默病有關的蛋白)汙染的生長激素注射到小鼠大腦中,觀察到β-澱粉樣蛋白在大腦中沉著
  • 澱粉樣蛋白被錯怪了?阿爾茲海默症的元兇成謎
    但最近一項來自美國聖地牙哥醫療中心的新研究對這一理論提出了挑戰。這項研究表明,細微的思維和記憶差異的出現可能先於大腦中可檢測的澱粉樣斑塊,兩者也可能同時發生。相關論文發表在美國神經病學學會的醫學期刊——《神經病學》在線雜誌上。
  • ...感染誘發阿爾茨海默病又添力證!免疫反應促進β-澱粉樣蛋白產生
    人類對阿爾茨海默氏病(AD)的認知真的是曲折前進,直到現在,雖然很多研究人員已經把β-澱粉樣蛋白做為AD患者一個治療靶點了,但它的積累究竟是如何引發生的,仍然還有不少謎團。
  • 阿爾茨海默(AD)重磅消息!渤健/衛材β澱粉樣蛋白抗體aducanumab在...
    此次完成提交是基於與FDA的持續合作,申請中包括了III期EMERGE和ENGAGE研究以及1b期PRIME研究的臨床數據。作為完成提交的一部分,渤健已要求優先審查。如果獲得批准,aducanumab將成為第一個有潛力有意義地改變AD進程、減緩AD臨床病情下降的治療方法,同時也是第一個證明去除β澱粉樣蛋白(Aβ)可以獲得更好臨床效果的治療方法。
  • 遺傳差異對阿爾茨海默病的診斷非常重要
    瑞典大約有12萬人患有阿爾茨海默病,而全世界大約有5000萬人患有阿爾茨海默病。據Hjärnfonden說,這一數字將在50年內增加70%,部分原因是我們的壽命越來越長。阿爾茨海默病的最早症狀之一是澱粉樣蛋白在大腦中形成的不溶性沉積物,也稱為斑塊的病理性積累。這一過程可以持續多年,不會明顯影響患者的認知能力。
  • 老年痴呆的治療:不要老抓著「β-澱粉樣蛋白」不放,它可能是來「救火的」,而不是來「放火的」?
    ,提出感染可能是阿爾茨海默病的元兇,而我們通常所認為的阿爾茨海默病的致病元兇——β-澱粉樣蛋白,可能是來「救火」的,而不是來「放火」的。β-澱粉樣蛋白為靶點的治療阿爾茨海默病的臨床試驗,接二連三失敗,β-澱粉樣蛋白本來是來「救火」的,卻被當成了「放火」的被抓起來,也許是時候換個思路來思考了?
  • 新研究證實睡眠呼吸暫停與阿爾茨海默病之間存在聯繫
    這項研究基於對解剖腦組織的研究,顯示了通常與阿爾茨海默病有關的有毒蛋白質聚集,似乎是如何以同樣的方式在睡眠呼吸暫停患者的大腦中開始並擴散的。這項新研究的首席研究員史蒂芬·羅賓遜(Stephen Robinson)解釋說:「我們知道,如果你在中年時患有睡眠呼吸暫停症,那麼你長大後更有可能患上阿爾茨海默症。
  • 酗酒可能會導致阿爾茨海默病,可能會在更年輕的時候發病且症狀很嚴重
    該蛋白是通過一個簡單的單音節名稱tau來識別的。在其正常構象中,tau蛋白被發現在神經元中調節軸突微管的穩定性。但在其異常的構象中,tau蛋白一直被認為是阿爾茨海默病的主要特徵之一,並構成了臭名昭著的「斑塊和纏結」病理學中的纏結。斑塊是β-澱粉樣蛋白的沉積。然而,範恩斯坦研究所關於酗酒和阿爾茨海默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tau蛋白上。
  • Sci Adv|甲之蜜糖,乙之砒霜-HSF1直接調節澱粉樣蛋白的新功能
    在阿爾茨海默症和一些其他神經退行性疾病患者的腦中,存在被稱為amyloid的蛋白斑塊,這種澱粉樣的蛋白斑塊是由一些錯誤摺疊的蛋白組成。長期以來,人們一直認為這些澱粉樣蛋白是破壞記憶和運動神經元功能的罪魁禍首。但澱粉樣蛋白殺死細胞的調控機制一直不清楚。
  • Science子刊:阿爾茨海默病其實是一種雙朊病毒疾病
    阿爾茨海默病目前的定義是基於大腦中稱為澱粉樣蛋白斑和tau纏結物的有毒蛋白聚集物的存在,伴有認知衰退和痴呆。但是通過清除這些毒性蛋白聚集物來治療這種疾病的嘗試並未取得成功。這項新的研究提供的關於活躍的Aβ和tau朊病毒能夠促進這種疾病產生的新證據可能導致人們探究直接靶向朊病毒的新療法。
  • 熬夜通宵、嗜糖嗜鹹的我們,離阿爾茨海默病有多遠?
    阿爾茨海默病至今尚無有效的藥物和治療手段,這一種病仿佛就像是人類壽命延長之後自然而然出現的副產品。但從目前的科學研究來看,人類對於阿爾茨海默病已經具有一定的認知,並且正在查清這種病的成因。研究表明,雖然這種病通常是在中老年時期發病,但是其發病根源可能在很早之前就已經開始產生。現代人的飲食、睡眠以及一些生活方式的不良習慣正是造成阿爾茨海默病的幫兇。
  • 一文讀懂:如何從容面對阿爾茨海默病
    阿爾茨海默病是老年人中引起痴呆最常見的一種慢性神經退行性疾病,佔所有類型痴呆的50%~70%。 2017年全國精神疾病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我國65歲及以上人群阿爾茨海默病患病率為5.56%,據此推算,中國有近千萬老年人罹患阿爾茨海默病。
  • 愛熬夜通宵、嗜糖嗜鹹的我們,離阿爾茨海默病有多遠?
    研究表明,雖然這種病通常是在中老年時期發病,但是其發病根源可能在很早之前就已經開始產生。現代人的飲食、睡眠以及一些生活方式的不良習慣正是造成阿爾茨海默病的幫兇。 在未來,阿爾茨海默病能否被人類攻克,還是一個極大的未知。與其寄希望於類似「腦機接口」這樣的前沿黑科技,還不如提前關注下這種病的的相關成因和預防策略。
  • 父母記性變差、性情大變千萬別忽視,可能是這個病在作祟
    醫生會了解患者得過什麼病,用過什麼藥物;詢問平時獨立生活的能力情況,以及行為、性格變化等。進行身體評估,排除掉過往中風、帕金森、抑鬱症或其他健康問題引起的類似症狀。為了評估症狀,醫生會進行心理狀態測試,測試思維認知能力和記憶能力,通過測試分數來評估認知障礙程度。
  • 研究可以為痴呆症的早期診斷和預防治療帶來新的可能性
    赴美看病服務機構和生元國際了解到,瑞典卡羅林斯卡學院的研究人員研究了唐氏綜合症患者大腦中阿爾茨海默氏症生物標記物的發病率和區域分布。 研究結果為痴呆的早期診斷和預防治療帶來了新的可能性。這項研究發表在《分子神經退化》雜誌上。
  • 科學家發現澱粉樣蛋白錯誤摺疊原因 但是老年痴呆還是不好治
    然而,正如密西根理工大學的研究人員在《ACS化學神經科學》上發表的文章Acetylation of Aβ42 at Lysine 16 Disrupts Amyloid Formation(賴氨酸16乙醯化Aβ42幹擾澱粉樣蛋白的形成)中所探討的那樣,即使是一個小小的改變也可能導致長期的後果。
  • 本周Nature:去除β-澱粉樣蛋白,系外行星大氣成分,組織缺氧導致基因靜默,減輕雷射衝擊,南極海冰淡化大洋16年9月1日刊
  • 兩種治療方案瞄準同一致病蛋白,老年痴呆的治療可能性又...
    韓國一個研究團隊現在已經鑑定出一種叫做根凝集素(Rhizolutin)的天然物質,這種物質可能為阿爾茨海默病治療提供基礎。根凝集素是由生長在人參根區的鏈黴菌產生的。通過在添加了人參粉的培養基中培養,研究人員能夠將產量提高10倍,這使其能夠確定這種新化合物的結構,這種化合物是由三個環結合在一起組成的獨特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