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1月5日報導美媒稱,幾十年來,科學家們已經知道,阿爾茨海默病總是與腦細胞之間澱粉樣蛋白的堆積相伴。一直以來,這是推動這種疾病研究的主流理論。但一項新研究表明,這種對策可能是錯誤的。
據合眾社網站2019年12月31日報導,研究人員稱,他們發現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出現記憶力和思維早期衰退,往往發生在大腦中出現澱粉樣蛋白斑塊之前,而不是之後。
研究報告的作者凱爾西·託馬斯在期刊新聞稿中解釋說:「我們的研究發現了參與者思維和記憶力的細微差異,根據大腦掃描的結果,這些研究對象大腦中澱粉樣蛋白的積累速度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加快,這表明澱粉樣蛋白未必會在阿爾茨海默病發展的最初階段出現。」
在美國退伍軍人管理局聖地牙哥醫療保健中心從事研究工作的託馬斯說:「探索阿爾茨海默病治療方法的大部分研究都集中在澱粉樣蛋白上,但基於我們的發現,關注點需要轉到其他可能的目標上。」
報導稱,在實驗開始時,研究人員還對參與者進行了高科技腦部掃描,然後在接下來的4年裡每年對其進行掃描,以尋找澱粉樣蛋白斑塊積聚的跡象。
研究人員發現,輕度認知損傷的人出現澱粉樣蛋白堆積的速度並不比擁有正常思維和記憶力的人快。
不過,輕微的認知損傷也會伴隨著其他大腦部位的變化,比如腦部內嗅皮質的加速變薄以及腦海馬體萎縮。這兩個大腦區域對記憶力至關重要。
託馬斯說,阿爾茨海默病的發展可能還存在另一個罪魁禍首。(編譯/鄔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