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在用的報告小程序
寫文章、做研究、查資料【必備】
近日,一項刊登在Angewandte Chemie雜誌上的最新研究顯示,在靠近人參根的土壤中發現的一種細菌可以為治療阿爾茨海默氏症提供新方法。
植物根部周圍的區域是一個複雜的生態系統,植物和不同的微生物之間有許多相互作用。韓國一個研究團隊現在已經鑑定出一種叫做根凝集素(Rhizolutin)的天然物質,這種物質可能為阿爾茨海默病治療提供基礎。
根凝集素是由生長在人參根區的鏈黴菌產生的。通過在添加了人參粉的培養基中培養,研究人員能夠將產量提高10倍,這使其能夠確定這種新化合物的結構,這種化合物是由三個環結合在一起組成的獨特框架。包括一個三環二內酯(tricyclic dilactone),兩側是一個七元和六元內酯環(seven/six-membered lactone ring)
根凝集素是一種藥物先導物,可分解澱粉樣β蛋白斑塊和tau纏結(tau蛋白的纖維樣聚集體),這兩種物質都是阿爾茨海默病的典型特徵。
澱粉樣β蛋白本應該形成β片,但是β片可以聚集形成不溶性斑塊和纖維,這會導致神經細胞死亡、神經炎症、腦萎縮以及隨之而來的認知喪失。
澱粉樣β蛋白是人體內的一種正常蛋白,不會導致疾病。但聚集時就會對大腦造成損傷。過去,人們認為是這些大型斑塊是罪魁禍首,但現在大多數研究人員認為其不會造成太大的損害,因為其體積較大,不能移動。
相反,最危險的其實是小體積聚合體,它們可以在大腦中不受阻礙地移動,從而對神經元造成損傷。如果受損的神經元數量過多,就會影響人腦記憶。
通過各種體外和體內實驗,該團隊證明根凝集素可以使不溶性澱粉樣β蛋白和tau聚集體分解。在神經元和神經膠質細胞的培養物中,根凝集素能夠顯著減少由澱粉樣β蛋白引起的炎症和細胞死亡。
無獨有偶,一支來自瑞典烏普薩拉大學的研究團隊近日也找到了分解β蛋白斑塊的方法。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使用了生長激素抑制素(peptide somatostatin),這種物質可以激活自身對澱粉樣β蛋白斑塊的降解。但是,在過去,生長抑制素無法作為藥物,因為它在血液中的存在時間非常短,只有幾分鐘,並且無法穿過血腦屏障進入蛋白斑塊所在的大腦。
為了解決這一難題,該研究第一作者法迪·羅福博士(Fadi Rofo)表示,「我們將生長抑制素融合到一種大腦運輸蛋白中,使其進入大腦......我們發現生長抑素在大腦中停留的時間增加到了幾天」。
這種分解在海馬體中的表現尤為明顯。海馬體是大腦中形成記憶的部分,也是最先受到阿爾茨海默病影響的部分。
不過,這項研究目前僅進行了動物實驗,但是研究人員認為生長抑素在人類身上也有同樣的效果,這種治療可能比目前為止的其它試驗更有效。
編譯/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原文來源:
https://phys.org/news/2020-11-root-bacterium-alzheimer-rhizolutin-dissociates.html
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20-11-method-potential-treatment-alzheimer-disease.html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