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綜藝套路下「樂夏」2和樂隊文化能走多遠

2020-08-26 北青藝評

在經歷六期節目之後,「樂隊的夏天2」首輪小組突圍賽落下帷幕,參與節目的33支樂隊可謂各具特色,最後共有20支樂隊晉級,闖入下一階段。在這六期當中,有樂迷們對節目期待的喜悅,有來自音樂作品的共鳴和感動,同時也輸送了更強烈的衝突和爭議,這其中包括娛樂性與音樂性的衝突、舞臺效果與樂隊內核的衝突,以及專業樂迷與樂隊表現的衝突等等。

如果說第一季「樂夏」,是將國內樂隊文化帶向大眾視野的一次展示和介紹的話,那麼第二季則在此基礎上增加了更多話題性,並將「樂夏」這個節目,在綜藝的道路上越帶越遠。

專業樂迷能否指引大眾?

「到了現場,觀眾投票不可控,樂評人嘴又欠……怎麼弄啊?愛誰誰,先躁起來吧!」

節目開場的時候,馬東這句帶有娛樂色彩的話精準預言了節目形態。大眾與專業之間、臺上與臺下之間確實「躁」起來了。在現場,大眾樂迷擁有更多的票數,而專業樂迷擁有更多的話語權,音樂相關從業者也好,樂評人也罷,在節目中的設置,都起到引導,並在樂迷與音樂間架設橋梁的作用。

但批評性的評論,總講究對事不對人,在關於「水木年華」的評論中,「四十多歲的人還唱青春再見」「油膩」等這些說法確實有些刺耳了。而針對「白日夢症候群樂隊」音樂中缺少內核的評論,以及他後續在微博上的解釋,大體上可以認可。但那句「太好孩子了」,也著實容易引起爭議,本來是音樂與樂隊氣質是否契合的問題,演變成了選秀歌手能不能做這樣的音樂的問題。

樂隊文化的重點在於每個成員的觀念氣質與音樂風格間的融會貫通、表達一致。專業樂迷似乎也更代表理性的一面,死死守住樂隊文化標準這一底線。但換個角度來看,這也可能使他們陷入理性的自負,將自己框在既有的認知模式裡。對於在主流領域有一定成就,但依然懷揣樂隊夢想的人來講,在場的部分樂隊,以及張亞東也紛紛表示是尊重和佩服的。這樣的狀態同樣是一種掙扎,如果能將自己的經歷通過作品表達出來,那也可看作是一種內核。如節目後臺採訪中「水木年華」的廖傑所說:「當一個人擁有了一切,他又捨得放下一切,再從零開始,跟本來就從零開始比起來,哪個更搖滾呢?」

專業樂迷的這種理性,或者說保守,還體現在第三組的比賽中,取得晉級的「康姆士」和「島嶼心情」,在現場紛紛引起共鳴,後者甚至引發現場合唱,取得了當天大眾樂迷較高的投票。而專業樂迷的投票卻並不高。真正拿到專業樂迷較高投票的卻依舊是「後海大鯊魚」「Carsick Cars」這些成熟的具有一定人氣的樂隊。

大眾對專業,感性對理性。節目的立意是推廣樂隊文化,促進文化多元性。而樂隊文化本身就複雜多元,很難精準概括某支樂隊的風格。在節目現場除了音樂性、歌詞內容、舞臺表現、自身人氣以外,還有很多可以評價的維度。所以標準統一其實不可能實現。面對這種情況,無論對於哪類評價者都是個挑戰,之於專業樂迷而言,保持理性的同時,也更需要反思。

樂隊文化與綜藝套路

節目中祭出專業樂迷的做法,也迅速被社交媒體解讀為故意製造話題,增加節目效果,是綜藝節目的一貫套路。其實早在2018年「樂夏」還處於策劃階段時,就曾看到過相關的質疑——流量明星、歪曲剪輯、故意編纂煽情段落等綜藝效果,甚至引來的飯圈兒惡習,是否會對樂隊文化構成影響。關於這一點,我想說,這些都往往是不能完全避免的。有投資贊助的節目,都是資本加持,必然逐利,綜藝的套路也必然會添加進去。關鍵是在不改變節目立意的情況下,做到趨利避害。

但「樂夏」的特別之處在於,它的原創性很強,在國際範圍內,能和它對標的音樂類綜藝節目幾乎沒有。換句話講,它沒有可完全套用、複製的成功模式。最終能產生怎樣的效果,都是在摸索中不斷迭代出來的。這對於節目組而言是挑戰,對於投資方來講也是風險。好在節目總的用心和真誠,使第一季取得了成功。

而更大的不同是,樂隊文化雖然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西方早就經歷了從興起到鼎盛,進入主流視野。但在當代的國內,依然還處在地下、半地下狀態,且多不被人理解。在節目中,「島嶼心情」樂隊通過一首《8+8=8》,講述了自己做樂隊期間,不被家人和朋友所理解的處境,也引發了現場超級樂迷大張偉的一通感慨和共鳴。如果說當今搖滾樂非要反抗些什麼,那便是對自己周遭環境的打碎和重建。

所以我們更希望在這個立意為推廣樂隊文化、促進文化多元的節目中,表現有關展示樂隊經歷、生活境遇的內容、那些能夠展現樂隊自身精神力量的內容,帶話題、帶流量這些綜藝套路可以有,但是別太多。

至於「樂夏」的力量,是否能推動樂隊文化在大眾文化中的變革,還要交給時間去驗證。最後我也想說,無論是大眾與專業之間的衝突,還是節目立意與綜藝效果之間的矛盾,有爭議的地方就一定有思考。只是在觀點的輸出上,少一些情緒化、結論化的表達。「樂夏」還是個嬰兒,還需要更動態地看待它。

文|暝瞑

編輯|史禕

相關焦點

  • 在綜藝套路下 「樂夏」2和樂隊文化能走多遠
    在經歷六期節目之後,「樂隊的夏天2」首輪小組突圍賽落下帷幕,參與節目的33支樂隊可謂各具特色,最後共有20支樂隊晉級,闖入下一階段
  • 競技更殘酷、狀況更多的《樂夏2》,能否促進樂隊文化真正出圈?
    遲到」的《樂夏2》能否再掀收視口碑狂潮?全新節目法則能否再拉進與觀眾之間的距離、促進樂隊文化真正出圈?音樂不是用來被比較的但競技規則讓一種文化看起來更生動《樂夏2》今年在賽制方面進行了調整,第一季節目中31支樂隊一同演出,根據票數高低總體選拔出16強樂隊。
  • 《樂夏2》33支樂隊的現狀與可能性 | 綜藝觀察
    《樂夏》第一季帶大家認識了皇后皮箱和旺福兩支臺灣地區的樂隊,雖然最後均未能入圍TOP5,但節目的熱度還是給兩支樂隊帶來了不少關注。在節目錄製結束後,皇后皮箱正式開啟了2019年的《仙人指路》巡演計劃,11場演出的門票迅速售罄。此次參與《樂夏》第二季的臺灣樂團有三組,分別是傻子與白痴、康姆士和椅子樂團。
  • 《樂夏2》在爭議中收官,音樂綜藝IP的「不破不立」
    10月10日,樂隊@重塑雕像的權利 (下稱重塑)在官方微博發表了這段文字。就在當晚,由愛奇藝出品的音樂綜藝《樂隊的夏天》第二季(下稱《樂夏2》)總決賽正片上線。本季決賽票選出排名前五的「HOT5」樂隊依次為:重塑、五條人、達達、大波浪、Joyside,而木馬樂隊、馬賽克樂隊則遺憾止步七強。
  • 比起樂夏,為什麼《樂隊的夏天2》熱度和口碑都不行?
    經歷了多次檔期延後,《樂隊的夏天》(下文簡稱「《樂夏2》」)第二季,終於趕上了2020年夏天的尾巴。這是一個耐人尋味的問題,樂隊文化的新鮮感不復存在,樂隊資源不夠挖,節目熱度衰減、口碑下滑,觀眾質疑不斷,這些都反映了《樂夏2》作為一檔「曾經好評」的綜藝,當下所面臨的困境。
  • 為什麼《樂夏2》不如《樂夏1》好看?
    馬東能把這個節目折騰出來,真不容易,畢竟這是2020年,幹什麼事情難度都大幾倍,意外層出不窮。但這個世界往往就是這樣,你克服重重困難搞定了一切,用心呈現的結果觀眾卻不一定買帳。《樂隊的夏天2》的口碑不如《樂隊的夏天1》炸裂。為什麼?第一宣傳沒有跟上。
  • 重塑雕像的權利:在「樂夏2」奪冠之後
    華東認為,這是《樂隊的夏天》第二季(以下簡稱「《樂夏2》」)的超常發揮,也是重塑雕像的權利(以下簡稱「重塑」)的正常發揮。「第一支純英文樂隊」、「第一支全程背對觀眾的樂隊」、「現場水平第一的樂隊」。在部分樂迷看來,重塑來到《樂夏2》是一種流俗。但對重塑來說,參加《樂夏2》是為了滿足一個私心。
  • 重塑雕像的權利:在「樂夏2」奪冠之後
    華東認為,這是《樂隊的夏天》第二季的超常發揮,也是重塑雕像的權利的正常發揮。同時,他向娛刺兒宣布了一個有些意外的決定:《樂夏2》是重塑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參加綜藝。於是,我們決定以《樂夏2》為起點,去聽聽重塑這支小眾的,精英化的樂隊,第一次與主流審美「切磋」的故事。「奪冠不是意料之外,是情理之中」早在《樂夏2》公布參賽樂隊前,重塑就被樂迷列為「打死也不會來的」樂隊之一。甚至有人放言,如果重塑去樂夏,他就去大街上裸奔。
  • 我在樂夏2看廣告!
    「樂夏2」左右,其他的網綜自動降一星,就是這麼好看。」 『 樂夏·廣告指南 』 「樂夏2」的播出 除了讓樂隊人們人氣暴漲、活動通告接二連三之外 與節目一樣獲得大眾芳心的 還有與樂隊不斷造梗的品牌方們
  • 重塑樂隊斬獲《樂夏2》冠軍
    這是重塑雕像的權利樂隊(簡稱「重塑」),上周六剛剛斬獲《樂隊的夏天》第二季的冠軍。自2003年成立以來,他們以己心入己作,將嚴謹精密的音樂做到了極致。這場《樂夏》之行,讓這支小眾樂隊走進大眾視野,也讓華東這位冷靜嚴謹、有些狂傲的「音樂工程師」迅速圈粉。
  • 《樂夏2》落幕,兩季諸多樂隊為什麼只有這兩支大火?
    經過了一個夏天,《樂夏2》終於在上周落下帷幕。經過近兩個月的激烈角逐,33支樂隊最後只剩下5支——重塑雕像的權利、五條人、達達樂隊、大波浪、Joyside。雖然相比第一季,《樂夏2》的爭議頗多,但是無可辯駁的是,它依舊是國內做的最好的音樂類綜藝之一。
  • 《樂夏2》首播告捷,感恩這個夏天,給了我們如此出色的樂隊們
    可以說,他們的突然換歌,更能體現出他們對把握現場音樂的超強功底。在節目播出後,我第一時間盲聽了《道山靚仔》的live版,作為聽不懂海豐話的人,依舊可以從這首歌種聽到高質量的編排、抑揚頓挫的情緒線和潮溼的南方縣城。可以說歌詞並非影響品質的重點,只能說在現場,歌詞和完整的舞美呈現,更能為樂隊表現加分。
  • 周迅加盟《樂夏2》黑色搖滾風打扮,生圖狀態下,顏值很能打
    周迅加盟《樂夏2》黑色搖滾風打扮,生圖狀態下,顏值很能打文/聽歌打娛這個夏季綜藝節目可謂是扎堆播出,姐姐們都在乘風破浪,哥哥們都在披荊斬棘,可以說是最熱鬧的一個夏季了。當然了,關於音樂節目也有很多綜藝播出,這不最新的《樂隊的夏天》第二季很快就要和大家見面了。新一季《樂隊的夏天》跟以往有所不同,我們知道第一季中聚集的是一幫中年練習生,看他們在娛樂圈裡追逐夢想。雖然年齡上不是很有優勢,但是他們在節目中跳舞、演唱甚至連diss都樣樣精通,還是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的。
  • 《樂夏2》:五條人樂隊怎麼就這麼火?網友一語道破玄機
    如果說,自去年的音樂類網絡綜藝《樂隊的夏天》開播以來,到今年的《樂夏》第二季,讓你找出一支你認為最火的樂隊,估計十有八九都會選擇現在正火得一塌糊塗的五條人樂隊。1、 五條人樂隊實在太特別了 五條人樂隊實在太特別了,在國內樂隊圈裡就幾乎找不出能與之相對標的知名樂隊。有人說,像二手玫瑰,個人覺得不像。
  • 一篇文章了解《樂夏2》33支樂隊
    《樂隊的夏天2》終於來了! 昨晚愛奇藝官方微博官宣了《樂夏2》33支樂隊:        從去年火到了今年,這一季的樂夏,同樣有讓人不禁起舞的樂隊。 去年在第三十屆金曲獎頒獎禮上獲得「最佳演唱組合」獎項的椅子樂團,亦在《樂夏2》的名單上。類似於Deca joins,椅子樂團走迷幻浪漫風。
  • 對不起,這季《樂夏》真不行
    作為一檔亞文化類綜藝,《樂隊的夏天》創造了一個了不起的奇蹟:它讓樂隊文化從地下轉移到了地上。但和第一季從7.6到8.8低開高走的評分不同,承載了大量粉絲期待的《樂夏2》沒能接住《樂夏1》傳來的這一棒。對一檔綜藝節目來說,這個成績並不算差。但它是《樂夏》,第一季的高起點自然會讓觀眾對第二季提高期待。有了上一季的成功經驗,《樂夏2》的資金預算更充足了,舞美、燈光效果都比第一季好。
  • 《樂夏3》提上日程,這些寶藏樂隊的機會終於來了!?
    而最近幾天,某平臺又透露了一份《2021年網絡綜藝信息表》。 在有關愛奇藝自製綜藝的部分, 《樂夏3》的播出時間被定在了2021年7到9月。 可能有些小夥伴會說:7到9月明明是Q3,這和愛奇藝說的Q2對不上啊!
  • 新褲子《樂夏》:龐寬王子變貴婦!彭磊:樂隊比不上綜藝咖掙錢!
    龐寬和彭磊兩個人,還一起跳起了霹靂舞,竟然還有地板動作,果然是越來越主流的新褲子!大張偉覺得龐寬這個髮型是模仿尚雯婕,龐寬說是像林永健,馬東說像重塑的劉敏!彭磊說,過年的時候跟大張偉吃飯,大媽媽說,大張偉參加完樂夏第一季回來,告訴他,很多樂隊都不掙錢!所以這可能刺激到彭磊了,確實很多樂隊太孤傲,玩了很多年樂隊,都沒掙到錢,還沒有一般的小綜藝藝人賺的多!
  • 《樂夏2》全部樂隊出爐!期待下一個新褲子
    剛剛,米未官方放出了《樂夏2》全部樂隊。去年此時,《樂夏》橫空立夏,帶著幾十個樂隊,包攬夏天,搖滾樂重新回到了年輕人的日常生活。也讓很多樂隊重新回到人們眼前,很多音樂人也從灰暗生活中爬了出來。《最後的樂隊》 MV 裡閃回了一些早期新褲子演出的畫面,尚笑,劉葆,都在。2018年最後一天,彭磊按照往年慣例,繼續在微博在線祈福:孩子在長大,和老婆感情也更親密。音樂的創作也沒有停止,在家寫了很多歌,也希望明年能推出。期待2019年運氣變得好起來,祝所有朋友2019走出困擾沒有牽絆。
  • ...樂夏|盤尼西林|彭磊|九連真人|新褲子|樂夏1|樂隊的夏天|海龜先生
    各個網絡平臺上,五條人和福祿壽的粉絲已經開始爭吵不休,大家嘲諷《樂夏》變成了《藝術人生》……不少從第一季追到現在的忠實觀眾,都直呼:「樂夏已經變味了!」作為一檔綜藝來說,《樂隊的夏天》才僅僅走到第二季,但卻已經有了疲軟之勢。但是相信很多小夥伴也很想知道,《樂夏1》裡面的那些樂隊,現在都怎麼樣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