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過半,本州的梅雨已斷續持續了近兩月,仍未有夏日晴空的跡象。而遙遠南方的海上,早已豔陽高照有月餘。翻開相冊,2014年訪衝繩的記憶撲面而來,讓人在雨水中格外懷念南國的海與藍。
那一年10月我剛完成博士第一次答辯,擦著颱風的尾巴飛去了衝繩。2010年黃金周期間曾短暫拜訪過衝繩,印象裡只剩下暴雨的日常。而這次衝繩之行準備待得久一些,把本島中部和八重山諸島都走一遍。
▲ 2014年的首裡城
🌺 琉球簡史
衝繩的前身是獨立王國琉球國。在明代以前的記載中,「琉球/流虯/流求」所指代的概念相對混亂,有時候代表琉球群島,有時候則是指代臺灣島。直到明朝,「琉球」才成為專屬的稱謂。
早期的歷史已難追溯。相對確切的琉球史從14世紀開始,當時衝繩本島由南山、中山、北山三個王國所統治,三山皆向明朝納貢。
▲ 守禮門
1406年,尚巴志起兵推翻中山國,併吞並北山、南山,完成了衝繩本島的統一,在明朝冊封下,改國號為「琉球」,尚巴志正式成為琉球國王。
▲ 康熙帝御賜「中山世土」牌匾,左右分別為雍正、乾隆御筆(復原品,已燒毀)
在第一、第二尚氏王朝的統治下,琉球王國漸漸向外擴張,接連徵服了慶良間諸島、八重山諸島、與那國、奄美群島等,在此期間,琉球一直是明朝的藩屬國。
▲ 清朝賜予的琉球王印(複製品)
1609年,薩摩藩入侵琉球,擄走琉球國王,逼迫其籤訂不平等條約:割奄美群島給薩摩、向薩摩藩稱臣。這也是今天為什麼奄美的地理、氣候、風俗都與衝繩相近,卻隸屬於鹿兒島縣的原因。
▲ 首裡金城町石板坂道
清兵入關後,琉球同時向清朝和薩摩進貢,尚氏王朝的統治得以延續到明治初期。1872年,日本單方面宣布吞併琉球國,改稱琉球藩;1879年,明治政府廢藩置縣,琉球藩改名衝繩縣,設知事職取代國王,琉球正式滅國。當時清政府一直拒絕承認日本吞併琉球的行為,並與明治政府持續進行了多年談判,但在甲午戰爭落敗後,連臺灣都被割讓,琉球問題上再也沒有話語權。
二戰末期,衝繩群島成為重要戰場之一,承受了美軍猛烈的進攻,有數萬當地平民喪生。戰後日本侵佔的太平洋島嶼被委託給美國管理;1972年後者將琉球群島的施政權返還日本,衝繩縣再一次成為日本的47縣之一。
▲ 首裡城部分建築
因為長期獨立演化的歷史,衝繩的文化風俗與日本本土有著鮮明的區別。而作為一個曾經貿易高度繁榮的海洋國家,琉球王國吸收了大量明朝東南沿海的文化,後來又融合了日本本土和美國的文化和飲食習慣:高度交融的文明與碧綠的海成為吸引遊客的兩大招牌。
▲ 福州園
🌺 飛往南之海
10月中旬的颱風剛過,我從羽田機場出發乘日航飛往那霸。
▲ 羽田機場的JAL飛機群
▲ 起飛後可以看到晴空塔
迷迷糊糊一個半小時後,飛機已經開始下降。腳下的海水蔚藍,南國的雲彩輕柔,漂浮在空中。偶爾路過幾個島礁,大概因為水淺,海面呈現出碧綠的顏色。
飛機在那霸機場平穩降落,琉球王國到了。
▲ 那霸機場
▲ 琉球語「歡迎」:「めんそーれー(Mensooree)」
🌺 衝繩都市單軌電車
那霸機場與那霸機場車站連通,單軌電車與巴士結合,覆蓋那霸市內大部分景區,只在那霸市內旅行的話完全不需要自駕或包車。
▲ 那霸空港車站,日本最西端的車站
▲ 機場附近就是自衛隊基地
衝繩都市單軌電車線是衝繩唯一的鐵路線,連接那霸機場和浦添市,沿途共19站,途經那霸市內和首裡城。因為是高架軌道電車,可以從高處欣賞到城市風景。
▲ 單軌電車上看到的那霸市景
🌺 那霸大網挽
▲ 2014年時無意拍攝到的「那霸大網挽」通知,當年是10/19舉辦
整理照片,看到當時在電車站拍到的標語,才知道衝繩最具人氣的活動,「那霸大網挽」,恰好就在我在衝繩的那幾天舉辦。當時對此一無所知,現在因為疫情原因,刷祭已成為妄想,只能期待來年還有機會。
▲ 開催當天的盛況(圖源網絡)
「那霸大網挽」,實際上就是那霸大拔河比賽。這項活動起源於琉球時代早期,大概15世紀中葉。長約100米的男網、女網,象徵陰陽結合,代表了古代琉球人對於國家平穩、五穀豐登、海上安全的願景。
▲ 19-20世紀那霸四町網之圖(圖源官網)
那霸大網挽每年體育日的前一天(10月中旬)舉辦,網繩總重40噸,由1萬5000名挽手在幾十萬人的注目下進行力量的角逐。
▲ 那霸大網挽配置圖(圖源官網)
🌺 樹屋餐廳
做衝繩攻略,發現那霸有一家樹屋餐廳。其實是用水泥建造出樹幹樹枝的形狀,上面託著餐廳的主體,經營琉球當地料理,透過窗戶可以欣賞到那霸港的景色。當時特意在壺川車站下車,過去打卡。當時餐廳已更換成呷哺呷哺,在外面拍了幾張照片。
▲ 國場川
時隔六年,再去檢索這家餐廳,發現已經倒閉。查看谷歌地圖,當時在這裡拍的所有建築,除了護國神社的鳥居,都已經變成了一家美容醫院。
▲ 明治橋上拍攝
🌺 首裡城
* 世界遺產
到青旅放下行李,二刷首裡城。乘坐單軌電車前往首裡城,在儀保站或者首裡站下車皆可,徒步走到城下大概十分鐘左右。
▲ 儀保站
首裡城是15世紀前期到1879年間約450年歷史的琉球王國的都城。尚氏一族以此為中心,在明清的庇護下經營繁榮著琉球群島,直到被日本吞併。18世紀初期重建的首裡城較為完好的保存到二戰時期,但1945年在太平洋戰爭的炮擊中化為灰燼。
▲ 首裡城模型
戰後首裡城遺址進行了系統的調查和發掘,在此基礎上,守禮門、城牆、主城建築群等紛紛重建,1992年復原後的首裡城公園面向民眾開放。大家可能仍然記得,2019年10月31日的一場火災,首裡城的宮殿建築在大火中第五次化為灰燼。下次復原目前仍未有日程。
▲ 首裡城內部模型
2000年,首裡城跡與玉陵、識名園、園比屋武御嶽石門、齋場御嶽、今歸仁城跡、坐喜味城跡、勝連城跡、中城城跡一起被登錄為日本的第11個世界遺產:「琉球王國的城堡以及相關遺產群」。
▲ 世界遺產「琉球王國的城堡以及相關遺產群」構成部分
路過衝繩縣立藝術大學後,宏偉的久慶石門呈現在眼前。久慶門後,還需依次穿過復原的瑞泉門、漏刻門、廣福門、奉神門,方可抵達正殿前的御庭。這些城門大多呈現朱紅色,與中世、近世的日本城堡截然不同,細節上處處體現著中國的影響力。
▲ 久慶門
▲ 瑞泉門
▲ 廣福門
▲ 奉神門
琉球王宮仿照中國皇宮的風格修建,只是規模袖珍得多。復原的主體建築包括正殿、北殿、南殿、書院・鎖之間等。正殿是琉球王的居所,裡面展示有三代清帝所賜牌匾和琉球王印、王冠複製品等。
▲ 琉球王宮正殿
▲ 雍正賜匾「輯瑞球陽」
▲ 王冠
▲ 南殿
書院・鎖之間庭園是琉球所有城堡中唯一的庭園,將蘇鐵種植在石灰巖的巖盤上,復原後被指定為國家名勝。
🌺 園比屋武御嶽石門
▲ 園比屋武御嶽石門
園比屋武御嶽石門建於1519年,是琉球王外出時進行安全祈福的場所。
▲ 首裡森御嶽
「御嶽」是琉球神話中神休息的地方,在琉球王國時代只允許侍奉神的祝女進入。
🌺 玉陵
* 世界遺產
首裡城西側,有第二尚氏王朝的祖墳「玉陵」,埋葬著歷代尚氏王朝的統治者。只有第二代尚宣威王(在位僅六個月,可能死於暗殺)葬於衝繩市的八重島、第七代尚寧王據傳因為任內被薩摩吞併了奄美諸島無顏入祖墳而葬於浦添。
▲ 玉陵分為東、中、西三室,東室葬有琉球國歷代國王
🌺 金城町古城坂道
500多年前,石板路從首裡城朝南延續到海岸。這一歷史遺留大部分毀於戰火,在首裡城南的金城町倖存的約250米的石板路,被列為日本道路百選。
▲ 風獅爺
走在石板路上,兩側民家古樸簡單,歲月風塵撲面而來。
▲ 那霸市街眺望
🌺 識名園
* 世界遺產
首裡城以南不到2公裡,有琉球王的離宮——「識名園」。識名園於1799年完工,是琉球王接待中國冊封使的地方。
識名園造園過程中糅合了中國傳統建築和琉球本土的建築風格,使用了當地出產的石灰巖修建石橋,栽種亞熱帶特有的植物。參觀時大殿等建築正在維修,錯過了識名園最好的景觀。
▲ 巨大的蝸牛,當時在做蝸牛相關的研究,但我養的蝸牛隻有1cm大
🌺 福州園
離開首裡城區域,乘坐巴士前往那霸市區。參觀中國庭園福州園。
琉球與福建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據《明史》記載,琉球中山王在洪武年間朝貢時請賜人丁,以學習中國的文化、便於通商。明太祖賜閩中舟工三十六姓到琉球。雖然「三十六」很可能只是虛數,但這些來自福建的移民無疑成為了琉球王國快速發展的支柱,他們及他們的族裔曾擔任琉球朝廷中的許多要職。在衝繩學者著作的《琉球五偉人》一書中,閩人三十六姓的後裔即有其二。
1991年,為了紀念那霸建市70周年,同時也是與福州締結友好城市10周年,那霸市政府決定在閩人三十六姓居住的久米村舊址上修建中國庭園。從設計到施工,再到所用石材,皆與福州密切相關,可以說福州園是一座徹徹底底的中國閩式園林。在園中再現了福州代表性的風物:於山、烏山、屏山、烏塔、白塔、閩江等元素。
來日多年,中式庭園的印象只剩模糊的記憶。在福州園裡散步,其時已近黃昏,再無其他訪客,小園安靜,舊時姑蘇往事如潮水一樣襲來,一時間想起很久沒曾做過的江南夢。
腦海裡揮之不去劉禹錫的幾句詩,
人世幾回傷往事,
山形依舊枕寒流。
今逢四海為家日,
故壘蕭蕭蘆荻秋。
🌺 波上宮
建於懸崖上的波上宮曾是琉球王國最重要的神社之一。每年正月,琉球國王都會到此參拜,向海神祈禱國家的平安與繁榮。
波上宮下,有那霸市內沙灘,「波上海灘」。
夕陽西下,天空殘留一抹暖色。
🌺 國際通
入夜後,與朋友匯合,在國際通閒逛。國際通商店街毗鄰縣政府,擁有600多家商鋪,面向遊客的餐廳、雜貨店、土特產店琳琅滿目。我特別喜歡在這條街一家店一家店逛過去,店鋪裡的商品與日本本土大多迥異,具有鮮明的琉球特色。
🌺 風獅爺
獅子是琉球最具標誌性的形象,衝繩語叫「シーサー」。在衝繩旅遊幾乎隨時隨地都能看到琉球獅子的形象,要麼高居房頂,要麼端坐門旁,要麼姿態千奇百怪呈現在紀念品商店裡。
琉球獅子起源於福建,實際上就是風獅爺。在閩南,人們將獅子像設立在門邊或者屋頂,用來鎮住強烈的季風,兼有闢邪功能,俗稱瓦匠軍。
風獅爺由閩人三十六姓帶入琉球,數百年來作為當地鎮邪、防火的神器,如今又被開發成各種有趣的紀念品,到衝繩旅行肯定不會錯過。
🌺 聽島歌吃衝繩料理
在國際通閒逛,除了土產店還有許多飲食店。我們當時去了一家叫做「波照間」的居酒屋。波照間是日本最南端的島嶼,後續遊記會單獨介紹。
衝繩料理受中國烹飪手法影響深遠,比較有當地特色的島料理譬如「素麵什錦炒」、「苦瓜什錦炒」、「豬蹄」、「豬耳朵」、「羅火腿」、「海葡萄」、「島豆腐」等。也有受日式烹飪技術影響的「島魚料理」,各種刺身;受美國文化影響的「牛排」、「漢堡」、「墨西哥肉醬飯」等。
▲ 海葡萄
▲ 素麵什錦炒
▲ 苦瓜料理等
享用當地美食時還有機會欣賞到演出。許多居酒屋會請當地藝人來表演衝繩的傳統歌舞,最有琉球味的是使用「三線」進行的演奏。「三線」起源於秦朝「三弦」,傳入日本本土後成為「三味線」,後者與琉球的「三線」有一定區別。觀看居酒屋的現場演出可能需要額外支付約500日元左右的費用,但現場熱烈的南國氛圍,卻是一種令人難忘的體驗。
🌺 琉球限定飲料
▲ 火龍果味飲料
衝繩島上有許多只能在當地見到的飲料,在超市或者自販機可以找到,最常見的是各種亞熱帶水果口味的飲料。
▲ 「琉球Cola」,碳酸性比可口可樂稍弱,口感像是根汁啤酒與可口可樂的混合。
▲ 「さんぴん茶」,實際上就是茉莉花茶,是從中國傳入琉球後廣泛普及的一種茶飲,曾經被稱作香片茶。
▲ 「泡盛」,是一種特產於琉球群島的蒸餾酒,被稱為「島酒」。泡盛由泰國米經黑米麴菌發酵製成,釀造技術據傳由泰國舶來。根據日本的酒稅法,泡盛酒精濃度規定為45%以下,部分高過此標準的「泡盛」需兌水引用。
🌺 衝繩青旅
念書時能省則省,旅遊並不講究,首選多是最便宜的青旅。但其實日本本土的青旅大多每晚也要花費2500-3500日元,並不比小民宿便宜。而那霸遍地青旅,一晚1000日元上下,特價時甚至七八百日元。住宿條件雖然一般,但兌付睡覺總是沒有問題的。
當時住在美榮橋車站附近一家叫「CamCam衝繩」的青旅,時隔六年查價格,仍然1000日元出頭。
--- (完) ---
歡迎加入公眾號讀者群:
後臺回復關鍵詞「讀者群」可加入。
回復關鍵詞,查看日本旅行精華文章
回復「目錄」,查看400文章合集
日本|絕景|東京|京都|伊豆|富士山|日光|鎌倉|湘南海岸|瀨戶內海|箱根|靜岡|北海道|四國|東北|仙臺|巖手|青森|福島|山形|長野|和歌山|小笠原|衝繩|茨城|群馬|千葉|新潟|橫濱|金澤|宇治|白川鄉|輕井澤|神奈川|河津櫻|東京賞櫻|東京紅葉|京都紅葉|東京夏祭|京都夏祭|花火|溫泉|紫陽花|紫藤|向日葵|彼岸花|機場過夜
長按關注公眾號獲取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