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科學家庭育兒
寶寶的皮膚問題,事關顏值和健康!可春夏秋冬輪一遍,過敏、蚊蟲叮咬、大風、乾燥等等也常輪番在寶寶皮膚上作妖。
不僅如此,人為的傷害也不小,最近劣質護膚品的新聞就讓科大大驚了。
來源:財經網
一想到那些質量堪憂的護膚品瞞過了家長的眼睛,被塗到寶寶身上,科大大就生氣!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設計團隊
所以,科大大(ID:kexueyuer2012)這就針對寶寶的冬季皮膚護理和常見皮膚問題,開盤!
怎樣保護好寶寶天生的「水光肌」?寶寶自帶水光肌,做好基礎護理就能輕鬆「鎖住」水分,而要義就是「清潔+保溼」。
❐ 怎麼清潔?
寶寶皮膚表面的油脂在冬季可是天然保護層,能較好地防止皮膚內的水分蒸發,避免皮膚過於乾燥。
所以頻繁洗浴和用較熱的水洗都不對,會破壞保護層,造成寶寶皮膚缺水。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設計團隊
因此,建議每天給寶寶洗2~3次臉,水溫不超過40℃。添加輔食後,及時清理寶寶的嘴巴周圍。
洗澡也建議用溫水,一周3次左右,每次不超過15分鐘。肥皂或沐浴露一般每周用一次就行。
洗完澡,家長要用柔軟毛巾將寶寶身上的水分吸乾,然後在3分鐘內塗上保溼產品。
❐ 怎麼選寶寶的護膚品?
科大大去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CFDA)官網取經,並總結了挑選金句——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設計團隊
至於詳解,各位動動手指保存吧: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設計團隊
❐ 怎麼給寶寶用護膚品?
從保溼力度上看,乳<霜<油,大家可以根據寶寶的皮膚情況選擇使用。
乳、霜類:建議每天至少用1次,如果寶寶皮膚乾燥要考慮多用。
身體乳要全身塗抹,尤其要照顧耳根部、足後、胳膊肘等容易乾燥的部位。
油類:油類護膚品鎖水效果更強,但是抹起來比較油膩,建議日常護理時,在身上塗抹而不是在臉上。
如果寶寶皮膚皸裂,家長可以就用溫水浸泡乾裂處,然後使用潤膚油,必要時可以用保鮮膜封包30分鐘。
記住一個乾燥「信號」
鼻子、耳朵是人體的末端,如果寶寶鼻頭、耳尖紅紅的,甚至有脫皮的現象,那就是皮膚在表示現在很乾燥了,要及時護理。
對付這些冬季皮膚「罪犯」,咱有招!❐ 乾性溼疹: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設計團隊
乾性溼疹怕的不是「溼」,而是「幹」,所以,保溼很重要!
如果寶寶的主要症狀是皮膚乾燥、粗糙、瘙癢,家長可以大量、多次、規律地使用潤膚霜。
每天厚塗5-6次甚至8-9次,直到皮膚沒有裂縫,恢復了屏障功能。
❐ 蘋果臉: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設計團隊
輕度的蘋果臉,除了按照常規的護理方法,還可以塗上能保溼又能隔離的潤膚油,比如山茶油、橄欖油等。
但寶寶有以下三種情況,就說明是生病了,或者家長護理不對,所以要細心觀察哦!
① 排除了皮膚發育、氣候乾燥的原因,寶寶還反覆出現蘋果臉,可能是過敏;
② 如果寶寶小臉通紅、無精打採、食慾下降,可能是發熱了;
③ 寶寶衣服穿太多,睡覺時被子蓋太厚也會熱出「蘋果臉」。判斷寶寶是否穿蓋太多的最好辦法是摸摸後背,要是後背溼漉漉的,就是熱了。
❐ 口水疹: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設計團隊
對付口水疹,可以「衛生清潔+外敷」:
① 給寶寶系上口水巾,平時用柔軟的面巾或口水巾輕輕拭去口水;
② 給寶寶勤剪指甲,避免抓撓;
③ 當寶寶剛開始有口水疹或快痊癒時,可以使用溼疹膏或潤膚霜厚塗在嘴周圍,或在日常清潔後,用橄欖油或凡士林塗抹患處;
④ 如果口水疹出現掉皮、潰爛的感染跡象,不能自行塗藥,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氫化可的鬆軟膏+百多邦,用1:1的比例進行治療。
❐ 凍瘡: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設計團隊
一旦感染凍瘡,往往連續幾年都在同一部位發作!
冷時「休眠」,進入溫暖環境就會刺癢、紅腫甚至疼痛、潰爛。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設計團隊
預防凍瘡,要在給寶寶保暖的同時,注意衣著寬鬆,保證末梢血液循環;及時換掉寶寶潮溼的衣物鞋襪,按摩寶寶露在外面容易凍傷的部位。
寒冷天氣不注意保暖,別說凍瘡,凍傷也可能找上門。
這不,一東北男孩覺得自己耐寒,跑出去踢球結果導致耳朵二級凍傷:
來源:梨視頻
所以,家長切記要根據天氣狀況,讓孩子適度到戶外活動。
如果孩子已經有凍瘡了...很遺憾,沒有特效藥,但能通過「外敷藥膏」+「回暖」緩解。
如果凍瘡處表皮完整,要讓凍瘡部位逐漸回暖至正常體溫;每天在凍瘡部位塗抹潤膚霜並輕柔按摩。
如果凍瘡處有水泡或水泡已破潰,要用抗生素軟膏,以防繼發感染,並請醫生處理。
春節是越來越近了,不少人已經開始為開春做準備,但別忘了,有「大寒」這個猛獸橫在前面!
面對寒冷乾燥,大家都做好準備了嗎?
★本文已由專家審稿:
武辰楠:首都兒科研究所皮膚科主治醫師,師從名醫劉曉雁。
閱讀原文
原標題:《喪良心!假嬰兒油成本不足1元,涉案金額過億!溼疹、凍瘡咋治?》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