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遼寧省名中醫、遼寧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陳以國教授的診室裡來了一位特殊的女患者。原來,女子1歲的寶寶患有較重的溼疹,擔心孩子用激素類的藥膏對身體有副作用,她說名醫華佗曾經採取「子病治母」的方式治療患腹瀉的嬰兒,她願意自己吃中藥,然後用有中藥的乳汁餵孩子,以達到治療孩子溼疹的目的。這種治療方法可取嗎?
病例 年輕媽媽的行為感動了中醫師
瀋陽晚報、沈報全媒體記者了解到,這位媽媽來到診室後說:「陳教授,我家寶寶1歲了,不知道什麼原因患上了溼疹,腿和臀部都是,她用指甲將溼疹處撓破了,我非常心疼。我擔心這麼小的孩子用激素類的藥膏對身體有副作用,古代名醫華佗曾經採取『子病治母』的方式治療患腹瀉的嬰兒,我可以試試嗎?」陳以國為這位年輕的媽媽進行了脈診和舌診,並了解了她的身體情況,綜合診斷分析後,覺得可以採用這種方式。
觀點 「子病治母」方式在古代就有記載
陳以國說:「『子病治母』這種治療方式在中國古代就有記載,在東漢末年,華佗用過這種方法。他曾經接診過一個2歲長期拉肚子的小患者,之前怎麼治也不好。華佗調查發現,這孩子一直以來不吃主食主要吃母乳,他認定是母親的乳汁有問題,母親溼氣比較重,導致孩子拉肚子。華佗開始對母親進行治療,孩子果然好了。」
陳以國教授
陳以國認為可以借用古代這種治療方法。他通過脈診和舌診以及年輕媽媽身體的症狀表現,發現媽媽身體溼氣比較大,有脾虛的表現,所以採取治母親的疾病來達到治孩子的溼疹,用中藥來調整媽媽的身體,母親健康了,她的乳汁就健康了。
陳以國說,嬰兒的免疫能力多數從母乳中得到,母乳有大量的抗體。有人說母親吃藥,毒素會存在乳汁中,這是錯誤的。通過母親吃中藥的方式,藥物從乳汁進入小孩兒口中,會更易消化。這樣進到體內,孩子吸收也好,不會形成異種蛋白。
追問 新生兒溼疹到底是怎麼形成的
陳以國說,新生兒溼疹的形成有很多原因。
1.和環境因素有關係,比如空氣環境以及新生兒周圍的環境溼度。
2.和飲食因素有關係。一些孩子剛生下來第一口吃的不是母乳,而是代乳品,這有可能導致新生兒溼疹,因為新生兒的腸道菌群沒有建立起來,大量的蛋白難以消化,進入到體內不消化、不吸收。
3.和母親乳汁中的溼毒有關。母親本身溼氣比較重,自身血不足,有脾虛腎虛的情況。
4.和父母的遺傳有關。新生兒父親或者母親自身就有過敏情況,如風疹、溼疹、過敏性鼻炎等過敏性疾患,有時會遺傳到孩子身上。
建議 新生兒要穿純棉、棉麻、真絲衣服
有民間說法稱「嬰兒溼疹是給嬰兒穿衣服多,捂出來的」,這個說法正確嗎?
陳以國表示,捂的說法不準確,現在孩子衣服在清洗過程中用的化學洗滌劑比較多,這可能是導致溼疹等皮膚病的原因,建議新生兒要穿布的、棉麻的、真絲的衣服。
瀋陽晚報、沈報全媒體記者 吳強
瀋陽日報社新媒體中心(瀋陽網)編輯 董雋子
●陳以國,教授,擅長針藥並舉治療雜症,現任中國針灸學會針藥結合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第六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經驗傳承指導老師,國家二級教授,遼寧省名師,遼寧省名中醫,瀋陽市優秀名中醫,博士生碩士生導師,上海中醫藥大學兼職博士生導師,遼寧省針灸學會名譽會長,享國務院特殊津貼,創鎖骨針療法,擅長脈診,針藥並用治療雜病。
【來源:瀋陽晚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