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谷園同行,一起做有信仰的學習者!
谷園國學社各地微信群
《谷園講通鑑》第219回主要講了曹操的出身與早年經歷。
內容節選:
前面咱說過,(第189回),曹操的爺爺叫曹騰,是個大太監。
《後漢書*宦者列傳》中有曹騰傳,對他的評價還是很正面的。說,
曹騰字季興,沛國譙人也。--《後漢書*宦者列傳》
他是豫州沛國譙縣人,也就是今天的安徽省亳州市譙城區的人。他在漢安帝時就進宮當了太監。
當時,鄧太后看這個小曹騰「年少謹厚」,做事情很認真仔細,為人厚道,就安排他服侍小太子劉保,
使侍皇太子書,特見親愛。--《後漢書*宦者列傳》
隨後,劉保即位,也就是漢順帝,曹騰升為中常侍。
再後面,他參與了擁立漢桓帝,並且發揮了關鍵作用,「以定策功」,被封為費亭侯,遷大長秋,加位特進。絕對是太監裡面地位最高的。
《後漢書》說他,
騰用事省闥三十餘年,奉事四帝,未嘗有過。--《後漢書*宦者列傳》
先後伺候過漢安帝、漢順帝、漢質帝、漢靈帝,在宮裡幹了三十多年,一點過錯也沒犯過。非常嚴謹。更為難能可貴的是,
其所進達,皆海內名人。--《後漢書*宦者列傳》
就是說,經他手,舉薦提攜了很多賢能的官員。像前面講過的名將張奐、張溫,還有名臣種暠,他們的仕途升遷,都曾得力於他。
尤其種暠,此前還告過曹騰的狀。當時,種暠做刺史,查到一個官員向曹騰行賄,就給告到了漢桓帝跟前。
漢桓帝沒難為曹騰,把這個事給壓下了。
曹騰呢?要擱咱以往說的那些大太監,還不得把種暠整死嗎,是吧。他沒有。
騰不為纖介,常稱暠為能吏。--《後漢書*宦者列傳》
他一點也沒往心裡去。有時跟人提起種暠,還給挑大指稱讚:好,種暠好,大才!人才難得。
後來,種暠做到了司徒,位列三公。私底下,跟朋友講:
今身為公,乃曹常侍力焉。--《後漢書*宦者列傳》
我的官能做到這個地步,是靠人家曹騰曹常侍給使了勁兒了。
你看,曹騰得說是一個很有胸懷,形象很正面的大太監。
那麼,太監怎麼還有兒子、孫子呢?而且,他是很小的時候就進了宮的。
這個,當然是收養的。
曹騰收養了曹操的父親曹嵩。
此前,這個曹嵩是怎樣的情況?怎樣的姓氏、出身?不好說。《三國志》所謂:
莫能審其生出本末。--《三國志*魏書*武帝紀》
不知道曹嵩是哪來的。
裴注則講,
吳人作《曹瞞傳》及郭頒《世語》並云:嵩,夏侯氏之子,夏侯惇之叔父。--《三國志注》
就是說,在三國時期的吳國人寫的《曹瞞傳》,還有西晉史家郭頒寫的《世語》中,都提到,曹嵩本姓夏侯,是夏侯惇的親叔叔。
這個說法可靠嗎?也不好說。因為,《三國志*夏侯惇傳》中提到,曹操的一個女兒是嫁給了夏侯惇的侄子夏侯楙的。
太祖以女妻楙,即清河公主也。--《三國志*夏侯惇傳》
如果,他們同出本家,也沒出五服,這樣顯然是不合適的。
所以,裴注中的引用的這些資料,有的是正史,有的是野史,只是讓人知道,有這麼一說,並非信史。
對於曹嵩的身世,還有一個說法。是後來,袁紹手下文士陳琳寫的《討賊檄文》裡,說曹操,
父嵩,乞匄攜養。--陳琳《討賊檄文》
說,曹嵩被收養時,本來是個小乞丐。
這個說法,也未必可靠,因為檄文就是罵人嘛,怎麼難聽怎麼說。
我個人認為,正常來講,曹騰應當是收養一個自己本家的侄子做嗣子,這樣,才符合當時的宗族觀念。據說,復旦大學做過一個曹操後人DNA的研究,斷定曹操就是曹姓所出。大家可以到網上找找看。
總之,還是《三國志》說得客觀,「莫能審其生出本末」,此事存疑。所謂,
信以傳信,疑以傳疑。--《史記》
咱也不必深究。
然後,曹嵩的事跡,史書也沒多少記載,只是說,
嵩靈帝時貨賂中官及輸西園錢一億萬,故位至太尉。--《後漢書*宦者列傳》
他是花了一個億,買了個太尉當,位列三公。
夠有錢。
又是高官,又有太監的背景,跟士大夫這邊的關係也不錯。這就是曹操的出身。
《三國志*魏書》中稱曹操為太祖,說,
太祖少機警,有權數,而任俠放蕩,不治行業。--《三國志*魏書*武帝紀》
.
《吃透曾國藩》:濃縮曾氏智慧的精華。
《人生四書》(修訂版):融匯論語、孟子、大學、中庸的儒家智慧總結。《極簡周易》(《簡易經》修訂版):史上最簡明易懂的周易智慧。《這才是戰國》:《谷園講通鑑》的戰國史部分,中國歷史最智慧的一段。《這才是秦漢》:《谷園講通鑑》的秦漢史部分,中國歷史最霸氣的一段。《西漢興衰史》:《谷園講通鑑》的西漢史部分,中國歷史最典範的一段。看完以上七本書的朋友,可以加入谷園學習社,與谷園隨時做微信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