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三農大百科,來自我們身邊的農村事,大家好,我是鄉村小小欣!和你們一樣關注農村事件。
對鄉下人來說,每晚看電視前的天氣預報已成了一種習慣。為了避免惡劣天氣影響農作物收成,人們會根據天氣情況來判斷播種和收割時間。聰明的農民有辦法預測天氣,即使過去沒有天氣預報。將總結出的生活經驗編成易於記憶的句子,傳給後代。這裡面有很多關於節氣的說法。
每年的二十四節氣,我們都在關注它的作用。我們也可以用節氣預測天氣變化和莊稼收穫。在科學技術不發達的今天,人們可以按節氣播種收穫。
有沒有聽過這樣的句子:「七年九月難逢閏,百年初春」?立春節最重要,它代表著新年的開始,農民們應該開始忙起來了。翻一翻日程表,你就會發現2021年的立春已經過去了。實際上是在除夕的時候。今年又被稱為寡婦年。
俗話說,七年也難遇九月是閏月,眾所周知,十九年只有七個閏年,閏年會有十三個月,即一個月會有兩次生日,如果生日在這個閏月裡,可以過兩次生日,儘管閏月很普通,但是閏年卻很難遇,上次閏九月是2014年,下次閏九月是2109年,所以這是一種隱喻,有時七年也見不到一次閏年,其實這是立法演變的規律。
最後一句話說的是百年難見,大年初一這天正好是立春,今年又碰上了這難得一遇的景象,春節與立春相會,大年三十這一天正好是立春,人們還認為兩春相會,寓意美好,是一個好兆頭,無論是對家庭,還是對農業,都是非常有利的。可是真的是百年才有一次遇見嗎?這句話還有點誇張,下一次看到這句話是2038年。
這一年被認為是收穫的一年,但由於天氣原因,今年的收成並不理想,希望2021年真的像俗話說的那樣,是收穫的一年。
農友們總結的俗語,雖有一些誇張的成分,但也遵循了許多自然規律,所以即使在今天,對農業和生活也有一定的指導作用。
本期的內容就到這了,你有什麼想法?評論區一起討論下吧!記得關注我哦!
本文由百家號作者鄉村小小欣首發,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