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藝術家​遠赴重洋隔離14天也要來上海,只為錄製這張唱片——

2020-12-23 上觀

為了一張唱片的錄製,男高音歌唱家布萊恩·傑德、女中音歌唱家米歇爾·德揚在國際疫情陰霾下跨越重重阻隔,分別從歐洲和美國來到上海,隔離14天後出現在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的舞臺上。同樣遠道而來的,還有資深錄音師克里斯多福·阿爾德和菲利普·克勞斯。一路上,他們經歷了籤證被拒、機票取消等困難,來到一個陌生的國度迎接隔離。究竟是一張怎樣的唱片,讓他們如此義無反顧?

經過6天的錄製,這張唱片終於在上周末殺青。這是上海交響樂團與世界知名的古典音樂品牌DG(德意志留聲機)合作錄製的第二張唱片。作為中國首支籤約DG全球發行唱片的交響樂團,去年合作的首張唱片《門道》已全球發行,獲得英國《泰晤士報》四星好評。明年是著名作曲家馬勒逝世110周年,第二張唱片特別挑選了馬勒的《大地之歌》和中國作曲家葉小綱的《大地之歌》。同一個主題,相隔百年,一中一西兩位作曲家如何用音樂對話?

國際合作一波三折

為了這張唱片,上海交響樂團團長周平度過了許多不眠之夜。從唱片前期籌備到上海交響樂團在音樂廳裡奏出第一個音符,可謂一波三折。在國際疫情下,要請來重量級的藝術家和錄音師,實屬不易。為了保證唱片質量,餘隆曾前後多次電話溝通,最終說服曾多次為音樂大師阿巴多錄製唱片的錄音師來滬,而此次行程需要他前後隔離28天。

美國女中音歌唱家米歇爾德揚演繹馬勒《大地之歌》

原定來滬的女高音臨時失約,曾讓錄製計劃一度面臨擱淺,還好美國女中音米歇爾·德揚伸出援手緊急救場。在紐約,她曾遭遇來華航班臨時取消,只能住在機場等待未知。「在美國我們已經停止演出很久了,所以當收到上海交響樂團邀請時,我非常興奮。國際旅行困難重重,還要隔離兩周,我還是來了。」

從歐洲遠道而來的男高音歌唱家布萊恩傑德演繹馬勒《大地之歌》

男高音歌唱家布萊恩·傑德經歷過一次籤證被拒,但他從沒想過放棄行程。「本來我今年年初要在歐洲演唱這首曲子,但由於疫情,全世界很多音樂會都取消了。」去年年底他就開始為這首曲子做準備,還特地買了中古樂譜,進行了專門的聲樂訓練,做了很多筆記。「有的地方,主人公是醉酒的狀態,我就會想,究竟應該是以大醉還是微醺的感覺來唱?」兩天的排練和錄製,讓布萊恩讚嘆上海交響樂團的職業素養和餘隆對藝術精益求精的追求:「我相信這次合作會誕生一個非常特別的作品。」

作曲家葉小綱、指揮家餘隆與男高音歌唱家布萊恩傑德討論作品細節

當餘隆指揮上海交響樂團和海外藝術家錄完《大地之歌》的最後一個音符,坐在臺下的周平感慨萬千:「殺青的一刻,大家從心底裡爆發出掌聲。這是DG唱片為明年『馬勒年』錄製的唯一新唱片。歷時數月,我們經歷了所有可能碰到的困難,終於成功集結,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中國唐詩引發的文化循環

馬勒的《大地之歌》1911年首演於德國慕尼黑,靈感竟來自中國唐詩。唱詞中直接運用了李白等人的唐詩,成為西方音樂大師直接以中國傳統文化為題材創作的經典案例。

指揮家餘隆、作曲家葉小綱與遠道而來的錄音師交流

2005年,中國作曲家葉小綱在餘隆的提議下,同樣以這幾首唐詩為題材創作了與馬勒《大地之歌》呼應的中國版《大地之歌》,誕生之後頻頻被搬上世界舞臺。餘隆說:「把兩部作品放在同一張唱片中對比非常有意思。如果馬勒是油畫,中國作曲家就像是水墨畫。他們的音樂色彩是不同的,比如在第一樂章和最後一個樂章,處理同樣的詩歌文本,馬勒的情緒表達很直接,而葉小綱的情緒表達比較含蓄。」

葉小綱指出,雖然《大地之歌》中引用了中國唐詩,但西方觀眾能真正了解這些詩歌嗎?馬勒當年讀到的唐詩也是幾經翻譯的版本,跟原詩已相去甚遠。葉小綱希望能通過自己的《大地之歌》對100年前馬勒的《大地之歌》作一個回應,也讓西方觀眾更加了解中國文化。

葉小綱《大地之歌》錄製現場,低男中音歌唱家沈洋獻唱

低男中音歌唱家沈洋參與了葉小綱《大地之歌》的錄製。在他看來,從李白的唐詩到馬勒的《大地之歌》再到葉小綱的《大地之歌》,跨越了漫長的時間和距離,完成了一個文化大循環,最終回到了這張唱片。「傳統和傳承是相互依存的。我們擁有全人類表達美的語言,而這個語言就是音樂。」

唱片殺青,遠道而來的藝術家們在離別前給了上海音樂家們一個擁抱。在餘隆看來,兩部《大地之歌》的創作是一次對話,這次唱片的錄製也是疫情阻隔下難能可貴的一次文化對話。「當今世界有很多誤解源自於對文化的誤解,希望通過這次錄製,我們能引發一些關於文化交流,甚至是文化誤解的對話。

相關焦點

  • 上海交響樂團做到了!這可能是唯一為2021「馬勒年」錄製的紀念唱片
    記者今天從上海交響樂團獲悉,樂團籤約世界知名的古典廠牌德意志留聲機公司(DG)即將推出的第二張唱片已錄製完成,而這恐怕也將是DG唱片為明年「馬勒年」錄製的唯一紀念唱片。圖說:唱片錄製現場 官方圖此次錄製的唱片包含兩部《大地之歌》。其一,是浪漫主義大師馬勒創作於上世紀初的經典;其二,是中國作曲家葉小綱新鮮出爐的原創。
  • 全球唯一2021「馬勒年」新錄DG唱片,上交錄製完成
    (上交供圖) 上海交響樂團將與世界知名古典廠牌德意志留聲機公司(DG)全球發行第二張唱片,這張剛剛完成錄音尚未命名的唱片也是目前全球唯一一張為2021「馬勒年」新錄的DG唱片。上交2018年成為中國首支籤約DG全球發行唱片的交響樂團,並於去年發行第一張黃標唱片《門道》。 新唱片曲目包含馬勒的《大地之歌》和中國作曲家葉小綱的《大地之歌》,兩部同名作品靈感都來自唐代詩歌。
  • 鄧紫棋在男友陪同下飛上海,需隔離14天,疑似錄製新歌mv
    視頻中,全副武裝的她從香港飛往上海,疑似錄製新歌《多美麗》的mv。在這段特殊的日子裡,鄧紫棋與男友和同事們需要隔離14天。被安排到酒店後,鄧紫棋表示有點小小期待。不需要飛來飛去,每天打掃打掃房間,做做運動,睡睡懶覺,有點小幸福。到了酒店後,錯過午飯的她胃口大開,吃得津津有味。
  • 上海交響樂團最早的唱片找到了,1929年錄製
    1929年,德國高亭唱片公司為上海工部局樂隊(上海交響樂團前身)錄製了一張唱片,不僅收錄了樂隊演出的西班牙作曲家法利亞的交響組曲《魔法師之戀》,還為樂隊中的幾位優秀演奏家錄製了獨奏、合奏作品。唱片錄製非常成功,並全球發行。
  • 提前一個月回國,在滬隔離14天,小提琴家寧峰不計成本,只為赴一場約定
    一個月前,小提琴家寧峰離開身在柏林的妻子和兩個幼小的孩子,繞道法蘭克福,坐上價格高出平時幾倍的航班回滬,接受14天隔離。這一切只為赴一場約定——9月1日晚,他將出現在上海交響樂團2020-2021開幕音樂會上,與指揮家餘隆執棒的上海交響樂團合作,演繹貝多芬《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如此不計成本,值得嗎?
  • 在世界錄音聖地阿比路,作曲家葉國輝錄製了唱片《晚秋》
    2018年,上海音樂學院作曲系教授葉國輝一行前往阿比路錄音室,與倫敦交響樂團合作錄製了《晚秋——葉國輝與倫敦交響樂團》葉國輝交響樂作品選集。值得一提的是,這是中國作曲家第一次在阿比路錄音室完成的個人交響樂作品專輯的錄製,包括後期製作等全部流程,為中國傳統音樂、為中國交響樂與世界對話,打下一個堅實的橋樁。《晚秋——葉國輝與倫敦交響樂團》唱片封面2020年11月14日,《晚秋——葉國輝與倫敦交響樂團》正式對外發布。
  • THE9回應虞書欣無需隔離後,上海發布最新防控措施:需14天隔離
    虞書欣道歉後,有網友發現虞書欣和工作人員於1月12日錄完《青你3》後從廊坊回到上海,沒有居家隔離7天,引發網友熱議。 隨後THE9在社交平臺發文回應稱錄製場地處於廊坊低風險地區,虞書欣及其團隊也是按防疫政策要求,持核酸檢驗陰性證明、嚴格遵守掃健康碼等要求後通行,而且根據上海隔離政策無需隔離。
  • 上海爺叔捐出的這兩張老唱片,有可能改變中國交響唱片史
    「你們聽,雖然這是錄製於1929年的唱片,但音質依然清晰、層次分明。」昨天,上海市民許慎帶著父親許步曾生前珍藏的兩張黑膠唱片來到上海交響樂團,為即將於後天舉行的捐贈儀式做最後的準備。在同上交博物館所存史料的比對後發現,這一被記錄在冊的唱片,應是已知現存的上海交響樂團(當時還是上海工部局樂隊)最早錄製的唱片,這或許也是中國交響樂歷史上錄製最早的唱片。《火祭舞》,出自舞劇《愛情魔法師》 ▲(非文中所提版本) 在此之前,最早的唱片被認為是工部局樂隊錄製於1935年的唱片,這兩張黑膠唱片的發現將這一歷史又往前推進了6年。
  • 周杰倫出道20周年 將14張老專輯製成28張唱片
    這一次他選擇了復古的黑膠,將出道至今的14張專輯做成28張唱片套裝。不少音樂評論稱,這位偶像天王帶領了黑膠唱片又一次回潮。  黑膠唱片作為一種舊的音樂載體,因為獨特的質感和儀式感滿滿的播放過程,讓00後也愛上了父輩們聆聽的黑膠唱片。
  • 哪怕隔離14天,也要為他頒獎
    頒獎嘉賓是枝裕和,特地從日本趕來,又在臺灣隔離兩周,只為這匆匆一面。「我們兩個沒有血緣關係,但我始終認為,我就是他(侯孝賢)其中一位兒子。」27年前,是枝裕和奔赴臺灣,見到了仰慕已久的侯孝賢導演。因被他的個人魅力深深吸引,回去後也投身電影,成為了最具代表的日本導演。
  • 上海到北京出差需要隔離14天嗎?
    更新時間:2020.11.11  上海到北京出差需要隔離14天嗎?(返)京人員,入住社區(村)的繼續要求填報「京心相助」小程序,做好登記管理,健康狀況出現異常的要及時報告。  ➤賓館酒店健康管理  •賓館酒店不接受14天內從外省區市中高風險地區進(返)京人員入住。  •武漢市進(返)京人員,須持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入住賓館酒店。  •低風險地區進(返)京人員,可持北京健康寶「未見異常」入住賓館酒店。
  • 「雙陰性」證明+14 天隔離!寮國華人最新回國攻略來啦!
    要隔離多少天?這些問題一次性為你解答!購買回國機票目前運營寮國直飛赴華航線的航空包括中國東方航空、中國華夏航空、中國南方航空、寮國航空,各航空公司具體11月份航班計劃及聯繫方式如下:中國赴寮國機票目前已經5000+的天價,還一票難求,從寮國回中國的機票是不是也很貴呢?
  • 從臺灣飛上海 臺灣學生畫漫畫記錄隔離14天的抗疫生活
    央廣網上海7月1日消息(記者張瑜瑜)「我畫了量體溫的小黑熊、吃飯的小黑熊、運動的小黑熊、做作業的小黑熊……我想讓萌萌的小黑熊,告訴大家我14天的隔離生活是怎樣的。」今年即將從清華大學繪畫專業畢業的臺灣碩士生梁紘銘,剛剛結束了14天的隔離生活,創作了《小黑熊的隔離日常》插畫作品。
  • 溫碧霞赴上海工作接受14日隔離,發文感謝:隔離的生活似度假
    溫碧霞日前慶祝生日後,為廣告及電影工作飛到上海,扺達上海後,溫碧霞即被安排入住酒店接受隔離14天,今日(8月3日)為溫碧霞被隔離第二天,一切安頓下來後自拍視頻報平安。 早晨起床做完瑜伽的溫碧霞,穿上運動服精神奕奕拍片向大家介紹她的隔離酒店房:我在上海過著隔離生活,剛起身做運動,這裡有電視,房間雖然小了點,幸有個好靚的露臺,我就是在這個露臺吃飯、看書、看劇本、曬太陽,呼吸新鮮空氣,我在此好好,大家可以放心!
  • 30 張唱片,拿索斯 30 年精華
    這是與著名鋼琴家傑諾·揚多合作錄製的第一張專輯,拿索斯與這位優秀的演奏家的深度合作也一直延續至今。時至今日,傑諾·揚多正在為拿索斯錄製巴託克鋼琴作品全集。拿索斯旗下藝術家中,傑諾·揚多是為拿索斯錄製作品最多的演奏家。這張貝多芬專輯由知名廠牌Hungaroton為拿索斯錄製。
  • 女兒在門那邊哭,我在門這邊哭:上海媽媽的14天隔離日記
    「能不能跟你聊聊,不然我要瘋了」!5天前,我在一個群裡結識了小彤(化名)。她是一個武漢人的媳婦,也是一個上海媽媽,武漢封城前回滬。認識我的時候她已經隔離了快10天,要崩潰了。得知我有心理諮詢師資格證後,她像抓到救命稻草一樣,跟我絮絮叨叨聊了一宿。在徵得她同意後,我幫她把這段經歷整理發表了出來。
  • 哪怕隔離14天,也要為他頒獎!
    卻因要養活全家八口人,日子過得捉襟見肘。 奶奶年紀漸長,對家鄉日益思念,一家人也總覺得早晚要回大陸。因此家裡沒有添置一件木質家具,全靠撿來的竹家具勉強過活。 沒想到撤臺已成定居,侯家上下被迫滯留,故鄉只成了一個凝望的幻景。
  • 中韓兩國出入境互免14天隔離
    據悉,中韓兩國正式開通「快捷通道」,為重要商務、物流、生產、技術服務等急需人員往來提供方便。之前韓國政府規定所有入境人員不分國籍,均須在入境後接受14天的隔離觀察。但按照新規,今後中國企業人士在因重要業務目的訪韓時,只需要向韓國駐華使領館提交出國前三天以內的新冠病毒檢測陰性證明,就可以申請免除隔離。入境韓國後需再次接受病毒檢測,若結果為陰性,則可在韓國全境從事經濟活動,無需接受隔離,只需接受韓方的動態防疫管理。
  • 交換空氣14天-張海浪
    藝術家張海浪「14天孤島」作品O:是什麼樣的契機之下想要參加這次的「14天孤島」計劃的創作?「14天孤島」對你而言又意味著什麼呢?O:真的進行了14天的隔離嗎?用什麼方法達到隔離的狀態呢?是否仍有孤島的感覺產生呢?Z:用了自己方式隔離,因為那邊沒有信號,所謂隔離是自己與原來周圍的生活隔離。是有孤島的感覺,可是我很慶幸在孤島中有先生陪在我身邊。從一個人的孤島變成兩個人的孤島。
  • ...隨後閉環轉運至毗鄰上海的嘉興市隔離點集中隔離11天。合計隔離...
    浙江國際航班有序恢復中】隨著上海空港國際航班數量不斷增加,根據國家總體部署,對以浙江為目的地的入境人員由原「7+7」模式調整為「3+11」模式。其中,前3天將入境來浙人員安排在上海市金山區、松江區隔離點,隨後閉環轉運至毗鄰上海的嘉興市隔離點集中隔離11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