爵士樂中文寫作社的微信公眾號「即興」開始推出爵士標準曲的欄目。讓我也想來介紹一首知道標準曲這個概念後找到的第一首爵士標準曲。
這首曲子不是在電臺、電視或是電影中聽到的,而是在一本小說中看到的。這本書是我非常喜歡的塞林格的《麥田裡的守望者》。
第一次讀這本書時還不知道什麼是爵士樂,當我在2013年重讀這本書時,沒想到有了意外的發現。在書的結尾,主人公Holden帶著妹妹Phoebe去公園坐旋轉木馬,伴奏的音樂就是一首《Smoke gets in your eyes》。Holden聽著這首非常爵士味的歌曲,覺得很好笑。就是因為書中這一句帶「爵士」的話,我特意去搜了這首歌。結果出來的是一首結合了節奏布魯斯和嘟哇風格的流行歌曲,由The Platters組合在1958翻唱,並成為排行榜熱門金曲。不過Holden是不可能聽到這個版本的,因為《麥田裡的守望者》出版於1951年,所以Holden只可能聽過爵士的版本,大概他不喜歡爵士,所以才會覺得有點可笑。
不過《Smoke gets in your eyes》的的確確是一首爵士標準曲,被著名的爵士樂專家Ted Gioia收錄在其著作《The Jazz Standards》中。
像很多標準曲來自音樂劇、舞臺劇一樣,這首《Smoke gets in your eyes》最開始也是作曲家Jerome Kern為音樂劇《Show Boat》幕間休息的踢踏舞表演所寫的伴奏。後來這一環節被取消了。1932年,Jerome Kern對曲子進行了徹底修改,打算用在NBC的電臺音樂劇中,結果這個節目也取消了。最後在詞作者Otto Harbach的建議中下,給這首曲子配上了歌詞,用在他們1933年的音樂劇《Roberta》中。這部劇上映後,惡評如潮,票房失利。但是這個首歌卻漸漸流行開來,不到兩個月成為全美舞廳、電臺和合唱團的最愛。《Roberta》也因這首歌票房節節高升,獲得豐厚的利潤。
這首歌一開始是中速舞曲,後來也有人改編成慢板情歌,無數的音樂人用自己的方式演繹這首曲子。可能是因為自己喜歡搖擺之前的爵士風格,所以最喜歡的還是大樂隊演奏的版本。
1934年,Paul Whiteman的樂團第一個翻錄了這支曲子,並登上了排行榜。
我不喜歡聲音太響的樂器。喜歡中音薩克斯、低音貝斯,最喜歡的是單簧管。所以我非常喜歡Artie Shaw的版本,甜蜜而又浪漫。
要說到人聲的話,我喜歡Peggy Lee的演唱。和Helen Forrest的聲線比起來,更為輕柔。
Thelonious Monk在1954年也錄製過兩次這首曲子,一次是和小樂隊為Prestige錄製的。一個月後在巴黎錄製了獨奏版。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公眾號「我愛爵士布魯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