刨花比紙還薄這樣的木工技藝刨簡直逆天

2021-03-06 木主題APP

對於一個木匠家的孩子來說,看著一根根圓滾滾的木頭,變成各式各樣的家具,是習以為常的事。

猶記得小時候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呆在父親鋸好的木板面前,用刨子刨木花。看著木板在自己的努力下刨出一朵朵花之後,逐漸變得光滑平整,內心總有種莫名的成就感。

而在日本神戶,每年的五六月份也都會舉行這麼一場規模盛大的木工盛事——「刨木花大賽」。

不懂行的人可能會說刨木花還能有什麼花樣,但這裡小編要告訴你還千萬不要小瞧,花樣還真是不少,不信有圖為證。

你敢相信以上都是用刨花疊成花束嗎?更驚豔的還在後面。

經過專業的測量,用木工刨子刨出來的木花竟然比紙還薄。

都說寶刀是英雄的利器,而好的工具則是匠人的神筆。今天就從刨子入手,帶大家了解手工刨這項木工技藝。

手工刨

手工刨種類多,作用於木料的粗刨、細刨、淨料、淨光、起線、刨槽、刨圓等方面的製作工藝。

手工刨包括常用刨和專用刨。常用刨分為中粗刨、細長刨、細短刨等。專用刨是為製作特殊工藝要求所使用的刨子,專用刨包括軸刨、線刨等。軸刨又包括鐵柄刨、圓底軸刨、雙重軸刨、內圓刨、外圓刨等。線刨又包括拆口刨、槽刨、凹線刨、圓線刨、單線刨等多種。

1、中長刨:用於一般加工,粗加工表面,工藝要求一般的工件

2、細長刨:用於精細加工,拼縫及工藝要求高的面板淨光。

3、粗短刨:常用於刨削木材粗糙的表面。

4、細短刨:常用於刨削工藝要求較高的木材表面。

刨木材的技巧

刨木材有正反之分,即順紋理刨和逆紋理刨。一般來說,順紋理刨比逆紋理刨要省力便捷。經過測試,逆紋理刨留下的遺憾要用順紋理刨3次才可彌補。

順紋理刨效果圖

逆紋理刨效果圖

開刨時要防止翹頭刨,收刨時刨底要仍貼住料面後拉,不要把刨離開木料,防止低頭刨。刨邊時,木板伸出刨臺邊緣1-2釐米左右,右手單手握刨、刨身緊貼木料,用力前進。

木料刨削後,是否方正平直,木板拼粘有無縫隙,是衡量木刨削水平和眼力的重要標準。

木工用眼力測定木料的方法一般有兩種。一是看平面的縱長線,意識看兩邊線,很多經驗豐富的老木工都知道。

刨木材需要掌握很多的技巧,這樣應對不同的木材和工具,都能做出一手漂亮的木工活,如果工具使用不得當,那麼再美再漂亮的木材,做出的活效果始終不能令人滿意。

所以想使得一手漂亮的手工刨,除了需要一把趁手的刨子,還需要日常的勤加苦練外

相關焦點

  • 木工工具專題·刨刀-如何看刨花調刀片,選擇合適的刨刀
    ▲ 如果左邊感覺刀鋒比較高,就敲打底端左邊退刀。反之,如果感覺右邊刀鋒比較高,則敲打底端右邊退刀。   ▲ 懂得以上的道理,刨刀的進刀與退刀就沒有什麼問題了。家裡有木刨的同學趕緊對這教程來試試手吧。
  • 木工入門:購買工具需謹慎,這些大坑提前告訴你!
    有些木友總是喜歡購買一些破舊的木工工具,甚至一塊舊的破刨刀,一支舊鑿子,一塊破木刨,上面刻了幾個歪歪斜斜的字(中文或日文),就認為是淘到寶了,動輒幾百也在所不惜,千方百計的要搞到手。可是真正到手了,卻又不一定能做了好東西出來,還是束之高閣,久之成為廢鐵破木一塊究其原因,可能是受到一些人的誤導:說什麼日本的刨刀剛性有多麼的好,小日本拉刨能刨出薄如蟬衣的刨花等,甚至還說是小日本侵華時留下的曠世絕版寶貝,於是乎那些初入道的菜鳥們,頭腦一熱,大把的鈔票就落入那些忽悠高手們口袋。
  • 只有一個項目,卻能舉辦35屆,歷時20餘年而經久不衰的刨木大賽
    喜歡木工的朋友可能都知道,在日本有這樣一場賽事:參賽者都是木工,不做家具,不比手藝,僅拿幾隻拉刨,只比一個項目——刨木頭。這就是日本刨削大會(削ろう會),國內也有翻譯成刨木大賽的。正像奧運會的口號:更高、更快、更強一樣,刨削大會也有自己的口號,那就是:更寬、更長、更薄。
  • 【木工行業】怎樣正確選擇布袋吸塵器?一語道破天機
    秦老師傅說:「俺們幹木工的,都是爺孫幾代人啦」;說實話,為實木之美,為榫卯之巧,為童年的夢想,為手工的魅力傳授技藝?這種既危險和又心酸的「枯燥事業」誰會真正的喜愛呢?秦師傅的兒子小秦一邊接受機械工業化時代的全面壟斷和現實社會的商業腐蝕,一邊希望渾身技藝能夠繼續生機勃勃,久遠流傳。而現在,接受流水線的機械操作是板上釘釘的現實,木工機械覆蓋面廣,效率高,減少人力資源,但同時製造大量的粉塵汙染和人身傷害是不可避免的。
  • 阿木爺爺木工技藝短視頻走紅海內外
    通過他的短視頻,更多人見識了中國傳統木匠技藝的精湛,以及蘊藏在榫卯結構中的古老智慧。 擁有270萬粉絲,單個視頻點擊量達4200萬,在海內外網際網路上廣泛傳播……最近,「阿木爺爺」做木工的視頻在網絡上走紅。
  • 全城木工刨刀技術大比拼
    -\\\\\\\\\\\\\\\\\\\\///////////////////▼全城木工大動員,帶上你的獨門利器,亮出你的手藝我們等的就是你歡迎參與  歡迎圍觀 凝神靜氣嘶嘶作響鋒利刀刃刨過木頭 聲音性感刨花浪出的一瞬間 讓人著迷沒親手試過 不身臨現場 很難體會
  • 老木匠皮偉文:30年刨鑿鋸削 無法割捨的木匠情結
    》》》點擊進入往期《匠人的堅守》系列報導   時刻新聞記者 黃怡萍 長沙報導   長刨、短刨、曲尺、墨斗、鉛筆……木匠皮偉文的工具箱常年隨身攜帶,裡面的工具數十件,數量雖多,卻井然有序。   「這都是吃飯的傢伙,跟我的木工生涯一樣,用了幾十年了。」
  • 閒話說木工:西方的犁刨,東方的槽刨,其實都是一回事
    這是美國專利局的一份歷史文件,文件顯示在1875年9月14號,專利局批准了一份木工刨的申請。我們從可調靠山和刀狀的刨底可以判斷出,這應該是一隻傳統犁刨。這是著名的史丹利55號萬能組合刨,人送外號「組合刨之王」。它於1899年開始生產,1962年停產。
  • 做一件適合自己的木工桌
    這是一款從網上找的木工桌圖片,功能非常全,相信木友也通過各種渠道找過關於木工桌的介紹。一個工作檯首先要有穩定的結構設計,因為你會少不了在上面進行刨、鋸,捶等各種操作。當然除非你有像樣的大木料不需要考慮精細的結構關係,請注意我中間的那根橫杖,就是在經過使用後過於晃動加進去的,可見有時照貓畫虎的招數必須經過實踐的檢驗。工作檯上必須引過來一顆電源線,這樣會非常方便一些手持電動工具的操作。
  • 你想學木工活兒嗎
    後來甚至還做了一對布面木扶手沙發,木頭框架,裡面是麻繩固定好的黑色彈簧,外面蒙上麻袋皮再罩上格子棉布,坐上去彈彈的,還挺舒服。 我記得家裡有大大小小的刨子、鋸子、斧鑿,還有一條長長的大板凳,一端有個寬寬的一頭翹起的鐵鋸齒,可以卡住木料再用刨子推著刨光,刨花在一頭聚攏起來,是生爐子的最好材料!入冬之前家裡就把邊角廢料劈成劈柴,而刨花是最好的生爐子材料了。
  • 鄉土散文:大多數木匠,只會打家具做房活兒,能排船的木工很少
    父親「排」船我父親是位木匠,他的木工手藝十裡八村無人能比。最考量木工技藝的,是楔鉚榫的精細製作,大多數木匠,只會打家具做房活兒,能排船的木工很少很少。我父親不僅會排船,而且排第一艘漁船時,就是「掌案」領頭的。
  • 阿木爺爺木工技藝短視頻走紅海內外,老手藝走上新舞臺
    本報記者 李縱攝  核心閱讀  不用釘子、膠水,一榫一卯做出魯班凳、魯班鎖、世博會中國館模型等木器,「阿木爺爺」王德文的木工視頻在海內外圈粉數百萬,收穫上億播放量。  通過他的短視頻,更多人見識了中國傳統木匠技藝的精湛,以及蘊藏在榫卯結構中的古老智慧。
  • 魯班節及中西方木工區別,有些你不知道!!
    魯班一生發明創造了很多工具,包括木工工具、古代兵器、農業機具、仿生機械,著名的鋸子、墨斗、刨子等均是魯班發明的,在《事物紺珠》、《物原》、《古史考》等許多古籍中都有詳細記載。魯班被視為技藝高超的工匠的化身,被土木工匠尊為祖師。
  • 鋸木頭、刨木頭、量尺劃線……7歲女娃做木工千萬網友圍觀
    鋸木頭、刨木頭、量尺劃線……7歲女娃做木工千萬網友圍觀 編輯:郝楊    來源:新華網    2020-05-22 15:01
  • 始於木刨 成於「智造」 木匠謝德友用雙手留住老手藝
    劃線、鋸割、刨削、鑿、銼、裝配連接、表面處理……而今,隨著時代的發展和木工工具的不斷改進,木加工產品變得越來越豐富。鐵鋸、刨子的發明和廣泛應用,讓工匠們從原始、繁重的勞動中解放出來,大大地促進了木工等手工業技術的發展。「幹一行就要愛一行,我是一個木匠,就要在這一行裡走到底。」在箬橫鎮東紅村,謝德友遠近聞名。不少木匠都會特地找到他,定製稱手的木刨。
  • 別人的木工房
    木工房可能用到的工具============臺鋸 切割木材帶鋸 做曲線,做薄木片雕刻機倒裝桌 給木材銑邊,做槽雕刻機木銑平刨 能刨出與基準面垂直的面壓刨 能刨出與基準面平行的面木工車床 做圓棍,木碗等集塵器 與臺鋸、帶鋸等結合使用,打造無塵工作環境
  • 木工活如打眼、刨木都被機器代替,但打磨工序依然由手工完成
    現代木質家具工廠中,很多木工活如打眼、刨木都被機器代替,但打磨工序依然由手工完成,不同的部位和工序需要用到不同的打磨工具,工人在用不同的工具對家具部件進行打磨。家具廠商對家具塗裝前的打磨的重視,我們就可以看出它的重要性。家具表面的美觀性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打磨質量的好壞。
  • 老天津的梳頭油與粘刨花,還有自製的雪花膏,現代人聽說過嗎?
    小時候讀書,學校極冷,手腳長了凍瘡,每天早晨去學校,母親強迫我們塗蛤蜊油,男孩子不肯就範,最後母親威脅,不塗蛤蜊油就不許去學校,這樣才順從母親的旨意,塗過蛤蜊油去學校了。 再至於雪花膏,那就更不肯使用了。那時候男女分校,一幫光葫蘆頭,身上一股雪花膏香氣,實在不莊重。
  • 只能「刨花」吃
    被稱為世界上「最硬」的魚乾,想吃只能「刨花」吃,可以增鮮提味超好吃。魚肉的營養豐富,把魚作為主食,已經有很長的時間了。魚的種類很多,不同類型的魚口感相差很大,有的適合燉湯,有的適合煎炸,有的適合做魚丸。如果吃不完的話,可以做成魚乾,還能存放很久。下面給大家介紹一種魚,它很特別,新鮮「沒人吃」,做成魚乾很搶手,150元一斤,但是咬不動,燉不爛!只能「刨花」吃!
  • 木工新手如何選擇工具
    要不怎麼叫木工文化呢.-對於新來木工論壇有經驗的木友,或者您是老師傅有幾年,甚至幾十年的經驗,我建議您看看國外的木工雜誌.學習下先進的技術,加上自己的經驗.絕對是木工文化大師了.-對於純粹的新人,有一天突然發現有篇關於一個木工房的報導.上了網站才知道,家具也能自己做?興奮了一晚上,把兒時的動手經歷都想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