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之狐」隆美爾和「英國重劍」蒙哥馬利哪個更厲害

2021-01-08 騰訊網

文/寂寞的紅酒

提起隆美爾和蒙哥馬利,熟悉二戰的朋友想必都不會陌生。兩人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場上赫赫有名的軍事指揮官,堪稱一代名將,一位被譽為「沙漠之狐」,一位被譽為「英國重劍」。一直以來,人們對兩人的軍事才華始終存在爭議。有人認為隆美爾更厲害,有人認為蒙哥馬利更強。那麼兩人誰更厲害呢?小編認為,很可能還是隆美爾更厲害一些。

我們先來說一下蒙哥馬利。蒙哥馬利是二戰期間盟軍最傑出的將領之一,以成功掩護敦刻爾克大撤退而聞名於世。一直以來,人們普遍認為他是英國名將威靈頓的繼承人,是一個半世紀以來,英國最厲害的軍事將領。他所指揮過的阿拉曼、西西里登陸、諾曼第登陸三大戰役是其軍事生涯的三大傑作。如果沒有他,在敦刻爾克的英法聯軍主力很可能會全軍覆沒,可以說是他為英法保留了有生力量。在北非,也是他扭轉了戰局,帶領英軍取得了北非戰役的勝利。而在西西里和諾曼第,又是他帶領英軍打頭陣,為兩次戰役的勝利創造了條件。可以說,蒙哥馬利在二戰中為盟軍的勝利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而他的對手隆美爾也不差。隆美爾是希特勒麾下最得力的將領之一,有「沙漠之狐」、「帝國之鷹」的美譽。隆美爾與曼施坦因、古德裡安一起被後人並稱為二戰期間納粹德國的三大名將。其軍事才能得到了軸心國和同盟國雙方的認可,是交戰雙方公認的軍事天才。在法國戰役中,隆美爾率領的坦克師以己方2000人的兵力俘獲了敵軍9萬多人。在整個二戰中,隆美爾以少勝多的戰役數不勝數,打得盟軍聞風喪膽。所以,當隆美爾調到北非戰場的時候,英國人把英軍最厲害的將領蒙哥馬利派到了北非。就這樣,蒙哥馬利和隆美爾在北非相遇了,並展開了一場巔峰對決。

在這場對決中,隆美爾輸給了蒙哥馬利。但隆美爾失敗的主要原因是雙方力量不對稱,隆美爾領導的北非德意聯軍不僅數量少,而且裝備差,後勤補給更是嚴重供應不上,可以說處於絕對的劣勢。但是,就是在這種情況下,隆美爾竟然扭轉了戰局,差點把英國軍隊趕出北非。如果不是後勤不濟、軍隊疲憊,隆美爾指揮的德意聯軍早就把英國人擊潰了。而蒙哥馬利正是靠著德軍取得節節勝利,戰線不斷拉長,後勤補給供應不上,所以才利用豐富的物資和雄厚的兵力拖垮了德國人。處於優勢的兵力和美國人的援助是蒙哥馬利取勝的重要原因。英國人23萬打8萬,而且德國還沒有空防、汽油和彈藥,甚至88炮也只有區區的幾門,以機械化著稱的德軍,甚至要靠走路來行軍。但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英國人還差點被趕進海裡,隆美爾和蒙哥馬利的軍事水平高下立判。

在後來的市場花園行動和阿登戰役中,蒙哥馬利的表現同樣不算出彩,其風頭甚至不如美國將領小喬治巴頓,以至於很多人認為蒙哥馬利這位英國頂級名將是水貨,是英國人為了政治需要吹出來的。而隆美爾的戰績是實打實打出來的,而且多是以少勝多,戰績非常驕人。經常打順風仗、中規中矩的蒙哥馬利終究不及大膽冒險、精明老道的隆美爾。隆美爾就像《亮劍》中的李雲龍,蒙哥馬利像孔捷,而朱可夫則像丁偉。同等兵力、同等裝備的情況下,隆美爾很可能會把蒙哥馬利和朱可夫打廢。所以,隆美爾的軍事才能要勝過蒙哥馬利,一對一單挑,蒙哥馬利必敗。只可惜由於條件的限制,隆美爾的軍事才華沒有完全發揮出來。作為二戰中唯一一名被敵我雙方都認可的將領,隆美爾可以說是真正的軍事天才。

相關焦點

  • 二戰時,「沙漠之狐」隆美爾和「英國重劍」蒙哥馬利,誰更勝一籌
    說到隆美爾和蒙哥馬利,熟悉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朋友一定很熟悉。兩位都是二戰戰場上的著名軍事指揮官,可以說是一代名將,分別擁有「沙漠之狐」和「英國重劍」的稱號,人們始終對二人的軍事能力存在質疑,有人覺得隆美爾更勝一籌,有人覺得蒙哥馬利的技高一籌,那這二人究竟誰更出色?我覺得,隆美爾可能更強大。
  • 英國陸軍元帥蒙哥馬利與沙漠之狐隆美爾哪一個人的軍事才能更高
    英國陸軍元帥蒙哥馬利和號有沙漠之狐之稱的隆美爾都是二戰時最優秀的軍事將領。但是,當他們同種實力下對決時,誰能獲得最終的勝利呢?蒙哥馬利作為英國的陸軍元帥,可以說是非常的優秀。他先後指揮了著名阿拉曼戰役、西西里登陸、諾曼第登陸等一系列著名的戰役,使的他成為了二戰中最優秀的軍事將領之一,尤其是在阿拉曼戰役中擊敗了號稱沙漠之狐的隆美爾。但蒙哥馬利如果在擁有同種實力的情況下,他還能贏得了隆美爾嗎?
  • 世界二戰名將蒙哥馬利和隆美爾的博弈,為何敗者更令人佩服?
    蒙哥馬利和隆美爾主角介紹埃爾溫·隆美爾(德語:Erwin Rommel,別稱:沙漠之狐、帝國之鷹,1891年11月15日-1944年10月14日),出生於符騰堡邦海登海姆市,納粹德國陸軍元帥,世界軍事史上著名的軍事家
  • 血戰阿拉曼——隆美爾與蒙哥馬利的決死較量
    1942年6月,德國「非洲軍」司令官隆美爾揮軍神速前進,迫降重鎮託卜魯克的3.5萬名英國守軍,並乘勝殺入埃及,一口氣前進500多公裡,俘虜近萬名英軍及繳獲大量軍事物資,兵鋒直抵距英國地中海艦隊基地亞歷山大港僅100公裡的阿拉曼地區。希特勒對隆美爾大加嘉獎,當即晉升其為陸軍元帥。而隆美爾的輝煌戰績也令英國人聞風喪膽,畏懼地稱他為「沙漠之狐」。
  • 二戰時,英軍統帥蒙哥馬利真的戰敗了隆美爾嗎?
    當時的英軍統帥蒙哥馬利真的戰敗了隆美爾嗎?下面咱們就一起穿越歷史的硝煙前往查看一番。 首先,我們先回首一下蒙哥馬利和隆美爾的基本情況。咱們先看蒙哥馬利,他出生於1887年11月17日,全名叫伯納德·勞·蒙哥馬利,系英國陸軍元帥、軍事家,第一代阿拉曼的蒙哥馬利子爵。
  • 阿拉曼之戰,蒙哥馬利謹小慎微錯失良機,隆美爾逃脫被全殲的危險
    1942年5月26日,有著「沙漠之狐」之稱的隆美爾率領著由德意聯軍的非洲軍團(包括7個義大利師,3個德軍師約13萬人,610輛坦克和600架飛機)向駐守埃及的英國第8集團軍發起了進攻。隆美爾的如意算盤是:一舉奪取英軍固守的埃及,然後向中東地區突進,與從蘇聯南下的德軍會師。
  • 「沙漠之狐」隆美爾
    他就是在進攻西歐的戰爭中名聲鵲起的埃爾溫·隆美爾。希特勒把一本印有英軍奧康諾中將照片的英國雜誌遞給他。原來早在1940年6月10日,即法國投降前10天,義大利就對英法宣戰,並出兵北非,進攻英屬埃及和索馬利亞。可是參戰不到半年,意軍卻連遭慘敗,損失了10個師。為此,希特勒任命隆美爾為德國的非洲軍軍長,前往北非挽救敗局。隆美爾告退時,希特勒用滿懷希望的目光看著他,向他點頭致意,並緊緊握著他的手。
  • 「沙漠之狐」隆美爾為何能在戰後得到同盟國的客觀評價?
    隆美爾是二戰時期的德國陸軍元帥,姑且不論政治立場,單就從軍事角度而言,他擔得起「名將」二字,被人稱為「沙漠之狐」和「帝國之鷹」。就連英國首相邱吉爾,也不得不承認「隆美爾是一位偉大的將軍」。不是他累了,更不是他怕了,而是已經到達海邊,坦克不能前進了。為了嘉獎他的功績,希特勒授予隆美爾「騎士十字勳章」,使之成為了首位獲此殊榮的師長。而正當德國在歐洲戰場所向披靡之際,作為軸心國同盟的義大利也想撈點便宜,墨索裡尼將目光對準了北非。
  • 希特勒堅決除掉「沙漠之狐」隆美爾,但卻給了他國葬待遇
    作者:張遠年原題:《為什麼隆美爾元帥會在二戰還在進行之時自殺身亡?》埃爾溫·隆美爾,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著名的軍事家和陸軍將領。因為在北非戰場的功績,被譽為「沙漠之狐「。這樣一位名將,為什麼會在二戰還在如火如荼的進行時,就早早的服毒自殺了呢?
  • 蒙哥馬利明明打贏了隆美爾,為何人們還是普遍覺得隆美爾更強?
    關於蒙哥馬利,你會想起什麼呢?對於大多數人而言,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他所指揮的阿拉曼戰役。但也有許多人開始質疑起了蒙哥馬利的軍事能力,畢竟他的對手隆美爾帶領的聯軍不是最佳狀態。與此同時,蒙哥馬利來到了非洲,接任英國第八軍司令。一向謹慎的他卻也打破了之前的保守作風,果斷下令進攻,這其實並不難理解。實在是因為這場戰爭實力懸殊,在蒙哥馬利看來,這對英國軍隊而言是不會失敗的一場戰爭。在軍事裝備方面英國擁有絕對優勢,而且隆美爾很難得到支援。
  • 第一代阿拉曼的蒙哥馬利子爵伯納德·勞·蒙哥馬利
    這更激起了他的好奇心,於是,他偷偷地接近了魚缸......結果,不小心他把魚缸打破了,然後給他下了個結論,「伯納德,除了當炮灰,你將來什麼也做不成,做不來。」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下,他意外地培養了自己的觀察力和意志力。因此當他很小的時候,世界上連母親都不可以依賴,其他人就更不能依靠了。所以他習慣在他人的非議中做他要做的事,而且一旦做,就無怨無悔。
  • 73年前英軍血戰阿拉曼 犧牲1.35萬人擊退沙漠之狐
    「正義之勝」記者探訪埃及阿拉曼英軍墓地  從埃及最大港口亞歷山大一路向西大約200公裡,在蔚藍的地中海和炙熱的撒哈拉大沙漠之間,有一個小鎮叫阿拉曼。73年前,異常慘烈的阿拉曼戰役中,大英國協軍隊付出犧牲1.35萬人的代價,擊退「沙漠之狐」隆美爾指揮的法西斯軍隊,二戰北非戰場就此迎來轉折。5月中旬,「正義之勝」採訪組來到了這個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的小鎮,尋訪二戰北非戰場的遺蹟。
  • 「高盧雄雞」挑戰「沙漠之狐」,15日苦戰擊退隆美爾的沙漠風暴
    自從二戰時期納粹將魔爪伸向北非土地的時候,隆美爾開始成為了北非戰場上盟軍心中的夢魘,隆美爾作為二戰時期德國最出色的將領之一,利用自己對戰役超高的理解和精密狡猾的排兵布陣,讓在北非戰場作戰的盟軍損失慘重,隆美爾也因此得名"沙漠之狐"。
  • 英國在二戰中的著名將領蒙哥馬利以及他的中國情結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無論是同盟國還是軸心國都湧現出了一大批卓越的軍事將領,比如麥克阿瑟、馬歇爾、艾森豪、曼施坦因、隆美爾、朱可夫、山本五十六、蒙哥馬利等。今天,在這些將星閃耀的名單中,我們一起走近英國的陸軍元帥蒙哥馬利,簡單了解一下這位傳奇將領的不平凡人生。
  • 蒙哥馬利留給隆美爾一張假地圖,誘騙德軍進入「流沙地」
    二戰時,希特勒派遣德軍總司令隆美爾去北非搶奪英國殖民地。隆美爾是一個非常精明的戰略家,他的機械化部隊借著北非的平坦地形大顯身手,打得英軍節節敗退。 半年之後,隆美爾已經逼近阿拉曼防區,距亞歷山大港只有一百多公裡。
  • 蒙哥馬利元帥訪問中國之後,警告世界:千萬不要與中國軍隊交手!
    有人說,二戰名將、英國陸軍元帥蒙哥馬利年輕時很帥氣,他明明可以靠臉吃飯,卻偏偏選擇上戰場打拼。筆者懷疑,他們很可能把蒙哥馬利將軍與好萊塢演員蒙哥馬利-克裡夫特的照片搞混了。因為後者更帥。
  • 蒙哥馬利憑什麼穩贏隆美爾?識破其「拖刀計」,不進攻是獲勝關鍵
    同時,蒙哥馬利也因擊敗「沙漠之狐」隆美爾,成為英國家喻戶曉的英雄。但鮮為人知的是,蒙哥馬利因人緣太差、目中無人,起初並不是指揮第8集團軍的合適人選。 或許是「老天爺開眼」,原本接任集團軍司令的戈特,在上任前身亡,邱吉爾臨時改變了人事調整計劃。也就是說,蒙哥馬利能到北非,純屬緊急情況下的權宜之計。人們對這位向來唯我至尊、我行我素的將軍充滿著好奇,看他如何扭轉戰局?
  • 歷史上最大的「撿漏王」蒙哥馬利,一場意外空難助其走上人生巔峰
    因為在1942年戰爭最激烈的時候,北非戰場的英國第八集團軍司令一職,在正常情況下,無論如何也輪不到蒙哥馬利擔任,而沒有這個職務,沒有阿拉曼之戰,蒙哥馬利也絕無可能後來成為英國陸軍元帥。(網上流傳的數字對比更甚)。
  • 《狂怒》導演將拍二戰新片打敗隆美爾!專業擅長「抗德神劇」
    據媒體報導,導演大衛·耶爾正在考慮指導一部新作《阿拉曼》(暫定名),這部影片基於二戰時期北非戰場的決定性戰役——1942年10月阿拉曼戰役的真實歷史改編而成,將呈現德意非洲軍司令「沙漠之狐」埃爾溫·隆美爾元帥與英國第8集團軍司令伯納德·蒙哥馬利元帥之間的巔峰對決。
  • 你不知道的蒙哥馬利:妻子去世的時候他敬了個軍禮,後一生未娶
    隆美爾是納粹德國的三大王牌之一,被譽為是「沙漠之狐」,卻被一個英國人打的狼狽不堪,這就是擁有「獵狐手」之稱的英國元帥蒙哥馬利。蒙哥馬利是二戰舞臺上最耀眼的將星之一,他用自己逆天的軍事能力戰勝隆美爾,也讓自己揚名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