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播劇《我,喜歡你》,讓主演林雨申近期頻繁登上熱搜。一個「霸道總裁」的角色讓這個在演藝圈打拼了二十年的演員,終於實現了大眾定義上的「紅」。
提及林雨申,他的身上有太多值得「紅」的標籤:影視世家出身,媽媽是金牌製片人,導演李少紅是他的「老師」,他在電視劇《花開半夏》中飾演的魏如風更是第一代IP劇男主角……但他卻最終成為別人口中的「四十歲大器晚成」。
林雨申
林雨申坦言,30歲左右的他,也曾經很想「紅」,很多次以為這次肯定是最好的機會,但往往結果不盡如人意。「我現在的注意力不會放在『紅』這方面了。」正如採訪當天,《我,喜歡你》與林雨申佔據至少三個高位熱搜,但他卻毫未在意,反而一整天都在忙於和演藝圈不相干的事。
「我已經疲乏了。我不會再去想某個角色是不是機會。」他坦陳,「這部戲做好了,不見得你下部戲不會掉下來。當你下一個角色不被大家認可的時候,你也會被『重視』。所以我會珍惜每一個機會,每一個角色都負責任地完成。這樣無論老天願意哪個機會給我(成功),我都沒有放棄過,我對得起我自己。」
《我,喜歡你》——
越簡單的角色,越難被人記住
林雨申曾經不太敢接《我,喜歡你》。劇中他飾演的路晉是一個典型的「霸道總裁」,背靠家族集團,多金且事業心強,但面對愛情卻專一又傲嬌。在林雨申看來,這個角色離觀眾太遠了,只能儘量通過表演讓他更接地氣。比如,他著重強調了路晉的「紳士」,不僅體現在外貌、穿著、打扮,更注重行為修養。像路晉會堅持用刀、叉享用美食;面對情敵時同樣談吐得體,舉止優雅;在顧勝男醉酒誤闖房間後,即便內心氣憤,也要把枕頭墊在地上以防她墜床。
《我,喜歡你》中,林雨申飾演路晉。
不僅如此,林雨申的生活觀也與路晉相差甚遠。路晉是一個理性的感性人,對工作吹毛求疵,對美食要求嚴格,即便面對愛情也會非常嚴謹;一旦動了真情,會思量各個方面是否對彼此都好。而生活中的林雨申,並不區分理性、感性,更多是經驗佔據上風,再加上些許科學知識。例如他對美食毫無概念,在他眼裡食物約等於碳水、膽固醇等能量單位,身體不餓就不需要再攝取了。而他的嚴苛,也大多體現在對表演的要求上,「在演員這個角色上,我對自己很嚴格;在創作團隊裡,我對整體也是這樣(嚴格)的狀態。」
《我,喜歡你》也是林雨申出道二十年第一次嘗試輕鬆的愛情偶像劇——沒有撕心裂肺的虐戀,也沒有英雄救美的激烈,男女主角只是單純且浪漫地相愛。但正是這種看似表演難度不高的劇情,對於出演了多年「強情節」作品的林雨申卻是一次「升維」挑戰。「我是一個不怕強情節的演員,因為觀眾的一部分注意力會集中在劇情上,可以給人設加分。反而看起來越簡單的角色,越難被別人記住。」
《我,喜歡你》劇照
表演中,他總把自己當作一名挑剔的觀眾。劇中每一次接電話、耍貧嘴,男女主角相互對望,或幽默或浪漫的過場戲,他都要求自己想辦法通過表演抓住觀眾的眼球。直到現在,他仍認為自己的處理存在瑕疵,「任何一個角色,我都覺得,讓我重新來一遍,可能會演得更好。但路晉這個角色,真的是我目前為止最大的挑戰。」
A 丟了表演信心後,跑到劇組做幕後
林雨申人生的第一場戲,是九個月的時候客串了電影《如意》中一個沒有名字的嬰兒。那時的電影還是黑白片,在一個演員的懷中,他留下了第一個影視鏡頭。而他第一次表演經歷,是四歲時出演電視劇《中國姑娘》,飾演倪萍、濮存昕的兒子。
林雨申出身於電影世家,從小就跟著媽媽在北影廠大院長大。童年時的每一段回憶,幾乎都離不開表演和片場。雖然多年耳濡目染,但直到20歲,演員才成為林雨申的人生選項。那時他正在澳大利亞攻讀金融管理專業,課餘時接觸到大量好萊塢電影,諸多國外傑出演員的精湛表演讓他著了迷,「突然間就覺得,有了追求。」那是一種人格的吸引力。林雨申也希望將自己的人格賦予任何人物,展現不同階層、不同歷練的人生,「這樣的表演魅力是很大的。」
他還記得自己人生中第一場真正的表演,是在電視劇《橘子紅了》中飾演青澀熱血的古沛帆。他曾以為自己在片場看了這麼多年的戲,一定也能演得八九不離十。但直到真正站在鏡頭前,他才發現,表演和自己理解的完全不同。表演是一個專業工種,不是誰一上來就能演戲,「演得非常差,完全是蒙著演的。」他曾在採訪中形容。
林雨申
拍完《橘子紅了》後,他一度喪失了做演員的信心,一咬牙在劇組做了三年的幕後工作。從副導演、導演助理到製片,在打雜的過程中,他一直默默觀察攝影機前的演員如何去展現個人魅力,怎樣精準達到導演的每一個要求。
B 35歲前的表演,就像股市般起伏
2006年,電影《門》是林雨申的「畢業」之作。片中,他飾演了一位梳著大背頭,做事油腔滑調、有點神經質的計程車司機;但這個角色實際上是男主角分裂出的第二種人格,有著近乎變態的暴力。
林雨申形容,演員就像一根橡皮筋,在遇到不同角色時,要撐到不同程度。《門》中,他第一次將自己的表演「撐」到了極致,不僅在情緒上第一次嘗試癲狂時的非常規反應和邏輯,同時也挑戰了大量高難度動作戲。例如與男主角陳坤在高速行駛的車裡扭打,與此同時還要錯車、躲巖石。「演戲就像學武功一樣,在《門》這部戲上,你要重新學習一套武功。拍完後你覺得對這套武功略知一二了,但下部戲還要重新學習。」
電影《門》劇照
在他的認知中,自己二十年的演藝道路就像股市,不斷在演技「漲停」的成就感與演技「跌停」的失落中反反覆覆;尤其是25歲前,總是游離於自我肯定和自我否定之中。《門》之後,2007年林雨申拍攝了商戰劇《榮歸》,這是他「畢業」後的第一次實踐,他認為自己似乎是會演戲的演員了;但2009年他接演了熱播劇《媳婦的美好時代》,飾演放蕩不羈的小叔子。這部戲奠定了他「雅痞」的形象,也讓他開始反思自身演技的不成熟,「因為這部戲的表演方式變了。我跟前輩們比,演得還不夠好,不會進入某種很好的表演狀態中。」
而2013年的《花開半夏》更是完全「顛覆」了他對表演的所有認知,魏如風也是他飾演過的最難的角色之一:父親在臥底任務中犧牲,母親出車禍去世。成為孤兒後認識了女主角。而後為了幫她報強暴之仇,不斷掙扎在物質誘惑與感情、正義與黑暗的漩渦之中。這是一個在人生經歷和表演情緒上都需要「撕心裂肺」的角色。「演得很痛苦」,他回憶,第一天的拍攝通告單就是從頭虐到尾的戲,那幾個月他幾乎每天都在自虐、痛哭、糾纏的身心痛苦中度過,而且不能使用一丁點表演技巧,「任何技巧都會讓人感覺不太真實。這部戲讓我切身體會到什麼是表演的真誠。」
《花開半夏》劇照
在35歲之前,林雨申的演藝道路始終在歸零、更新、再歸零、再更新的循環往復中,不斷尋找更極致的自我。「如果說我最怕觀眾評價什麼,應該就是『林雨申演什麼角色都一個樣子』吧。這對我來說就很恐怖了,我要好好反省一下自己。」
C 經歷生離死別,重新思考生活方式
三十出頭的時候,林雨申也曾急切地想過「紅」。那幾年,《意亂情迷》《麻辣婆媳》《媳婦的美好時代》的接連播出,與李沁合作了《守望的天空》《花開半夏》等熱播劇,他曾在採訪中自信地說過,「我的理想是做一個偉大的演員、導演,包括製片,我希望能把這個行業做成規模化,讓人提到中國電影就像提起一個很了不起的事情。」他的鋒芒展現在他的角色中,他的少年意氣中。
「如果我說我沒想過紅,那不可能。」他說,「但我曾經很多次認為某個機會,能讓自己飛躍,結果因為種種原因,都沒有達到那樣的效果。」慢慢地,他開始對這種「追逐」的狀態感到疲憊。直到幾年前,最親近的兩位家人接連離開,生死離別的自然法則不可避免地撲面而來,他逐漸放緩了工作節奏,開始思考自己應該用什麼方式對待生活。
這期間,他改掉了原來的名字林申,少了年少時的畢露鋒芒,減少了與自我的博弈較真。《倚天屠龍記》中的楊逍是他決定重新開始的角色,一個在他的演藝經歷中從未嘗試過的古裝武俠人物。他對自己的要求是「及格地完成」。
《倚天屠龍記》中,林雨申飾演楊逍。
「我的人生觀改變了。如果形容表演是個『產品』,從這個角色開始,我不會再思考所謂認可不認可,我不會再糾結這個產品好還是那個產品好,反反覆覆想怎麼更新產品。我更享受表演本身。」
【新鮮問答】
新京報:劇中路晉和顧勝男有一段韓語對話,你之前有特意學過韓語嗎?
林雨申:正經說韓語是第一次,拍攝的時候也說了很多個版本,用了很多口音,因為我拿捏不好。最終用了一個比較「軸」的版本,我也不知道(為什麼),不過這真的是我第一次在戲裡講韓語,對我來說是個裡程碑。
新京報:「霸道總裁」的人設很容易演得油膩,你會擔心這樣的評價嗎?
林雨申:我沒有油膩的概念,也不知道油膩的具體含義。但是我確實會擔心,因為大家都這麼說。只是我擔心沒有用,因為我沒有特別清晰的概念,什麼叫油膩,所以我只能是擔心,然後就希望自己別油膩吧。
《我,喜歡你》劇照
新京報:作品播出後,你會去關注評價嗎?
林雨申:我特別希望能得到一些建議,或者良性思考問題的方式,這可能會幫助到下一個角色,但我不會在意或沉浸在某一種評價裡。我是一個在自己作品播出後,希望能給觀眾帶來賞心悅目感覺的演員。當然,如果觀眾看完了不喜歡,或者厭惡,或者換臺了,這也很正常,誰都有自己喜歡的和不喜歡的,我不會因為這個就過不去了。如果那樣的話就別幹演員了,因為你不可能演完每一個角色後,讓百分之百的觀眾喜歡。
新京報:接下來還想嘗試什麼樣的角色?
林雨申:對我來說角色是值得一看,而不值得一說的。我要做什麼其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演完了,如果演得好,觀眾就會喜歡,演得不好,觀眾可能就不喜歡,那個才重要。
新京報記者 張赫
編輯 吳冬妮 校對 趙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