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裡,被多愛的一方,往往有恃無恐,因為他們總會有一種,你愛我,非我不可的優越感,或許正是因為這份所謂的「優越感」,所以他們總是會成為愛情裡的獨斷專行的一方,認為另一方對他的好是理所當然的。
愛情也好,婚姻也罷,其實無外乎不就是兩個相愛著人的結合,世上基本沒有什麼是完全對等的,特別是感情的付出,更無法做到百分之百的公平。
張愛玲曾言,「遇見你,我變得很低很低,一直低到塵埃裡去,但我的心是歡喜的,並且開出一朵花來」。愛情向來都不講究完全對等,你愛我多少,我就必須回饋你多少,愛情不是這樣的買賣,人心更是不可控的,所以,有時候更愛對方的人,會變得猶如塵埃一般,但卻仍然甘之如飴。
佳佳和小宇是一對青梅竹馬,但卻對彼此並沒有男女之情,大學畢業後,兩人很湊巧地在同一座城市工作,本來沒有什麼男女之情的兩人,一來二往的就好上了。
交往一年後,兩人就決定結婚了,因為雙方父母都認識,也算是知根知底了,於是,兩人的婚事很快得到了雙方父母的支持。
小宇的父母和佳佳商量,告訴她婚房自家出,但是彩禮錢可能就沒法了,但是婚後,絕對不會和他們一起住。
想到雖然沒有彩禮錢,但是原本訂好的婚房各出一半,全都是小宇家給,這也算是一種變相的給彩禮錢了,於是,佳佳也就同意了。
就在,佳佳與小宇準備辦酒席的時候,未來婆婆卻再次告訴佳佳,辦酒席太貴,乾脆把酒席的錢,拿去他們小兩口旅行吧,雖然覺得心裡有點不舒服,但是佳佳還是接受了,心裡還自我安慰地說,「酒席辦不成,還有蜜月旅行嘛」。
然而,令佳佳沒有想到的是,她一而再再而三的退讓,換來的卻是小宇一家的得寸進尺,在領結婚證之際,佳佳發現早先說好的婚房,房產證卻只有小宇一個人的名字。
這下子,佳佳也感覺有些懵了,不是說好的婚房嗎?為什麼沒有自己的名字,於是,她連忙去問婆婆,誰知,婆婆卻一副理所當然地說,「這房子是婚前財產,當然只有我們小宇一個人的名字了!」
頓時,佳佳算是明白了,這家人把自己的退讓當成了理所應當,然而,她還是不死心,轉頭問小宇,「既然婚房沒我名字、彩禮錢不給、還不給辦酒席,那你們家覺得我憑什麼嫁給你?」聽後,小宇的回答更是讓佳佳心涼完了,「憑你更愛我啊」。
或許,有人會認為,小宇的做法,沒有錯,因為沒有哪條規矩規定,男方必須出錢娶媳婦,當然,這樣的想法也是無可厚非的,但其實,往往女方看重的可能並不是那份彩禮錢,而是男方對自己是否真心,畢竟有時候,對方願不願意為自己花錢,或許就決定了女方在男方心中的地位。
愛情或者婚姻,本不應該被物質化,但是現今這個世界總是充滿著太多的誘惑,所以為了試煉真心,人們也會想出一些手段,男方是否願意為女方出彩禮錢,可能就是這樣的一種試煉手段,當然,這不包括,某些為此,藉機「賣女兒」的人。
凡事講究個先來後到,可是感情之事卻並不符合這個定律,誰先愛誰,誰後愛誰,不是時間能左右的,而是人心;誰愛誰多,誰愛誰少,也不是愛情中的兩個人能決定的,因為愛情就像一門玄學,男女間都有著一塊互相吸引的磁鐵,可能是男人更吸引女人,也可能是女人更吸引男人。
當然,「愛情價更高」,可是面對某些切身利益的時候,若是一方表現得有恃無恐,甚至隨意踐踏你給得真心,那麼或許這份情意也就走到了盡頭,該是說再見的時候了。
就像張愛玲說的那樣,「遇見你我變得很低很低,一直低到塵埃裡去,但我的心是歡喜得,並且在那裡開出了一朵花來」,有時候愛一個或許會讓自己變得卑微,甚至一味地忍讓,但是一旦這個所謂的愛,變得廉價無比,讓人心死,可能那份因愛一個人的歡喜也被消磨得一乾二淨了吧。
所以說,不要認為愛一個人就是一味地把自己變得卑微,一味地迎合對方,因為愛情最重要地是那份值得的愛,而不是用卑微換來的憐憫之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