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香港12月16日電 題:回訪被圍堵的香港講師陳偉強:總有小小陰影但我不會懼怕
中新社記者 曾平
香港理工大學專上學院講師陳偉強,因為建議嚴懲「修例風波」中的極端暴力分子,去年10月8日在自己的課堂上遭圍堵約5個小時。在那場圍堵中,不僅陳偉強的身體受到不禮貌對待,他的心靈亦承受著痛苦和惶恐。
中新社記者在事發不久後專訪陳偉強時,他因為害怕被人認出而戴著帽子和口罩。事過一年多,陳偉強近日再次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已經沒有上次那麼大的壓力。他說:「總有小小陰影的,但我不會懼怕。」
由於收到涉嫌恐嚇的信息,當中有人聲稱「裝修(打砸)」他的家,陳偉強在圍堵事件發生後有三個月沒有回家住,他也告知家人搬出去住。他先是住酒店,然後去朋友家住,不僅和太太子女分隔數月,也謝絕想要探訪他的人。「差不多到今年1月份,家裡生活才恢復正常。」陳偉強憶述說。
也是在今年1月,事件發生後一直沒再被安排上課的陳偉強收到學校通知,為新學期的課堂試課。陳偉強說,在試課的一周內,沒有遭遇很嚴重的粗暴對待,但有不知名者走進課室說粗言穢語,然後鬧完離開。
「我也都無可奈何。」他說,其實在這次試課之前,可能出於擔心,曾經夢見過課堂再次發生與圍堵事件相似的情況。而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試課之後至今,陳偉強的課程都通過網絡進行。內心會有陰影嗎?陳偉強說,當你還做夢的時候,其實在潛意識是有陰影了,只不過在日常生活有時意志會嘗試將它克服。
但陳偉強不會因此而懼怕,他很清楚圍堵他的人目的正在於想讓他禁聲。在講師身份以外,他還是時事評論員,常年在一家本地主流報章撰寫時事專欄。「我自己認為我的言論是正確的,都是愛國的言論。」他說,因此他們越是想讓我不發聲,我就反而在媒體越活躍。「因為我不想給人覺得,言論自由可以被這些非法的事情威嚇。」他也還很希望繼續在大學面對學生教書,當中既有「沒做錯」的理直氣壯,也有想讓香港學生真實客觀認識內地的那份堅心。
陳偉強認為,香港年輕人對內地認識不深,要改善這樣的情況首先要從基礎教育做起。因為進入大學的年輕人有時已經有根深蒂固的價值觀,而小時候就如一張白紙。「我覺得解決根源要從中小學開始,加強對內地的客觀認識,世界各地的歷史、政治制度發展都告訴他們。」他說,有這樣的教育基礎和客觀評估,進入大學後思考問題就會比較理性。
再度回望事件,陳偉強還對那場圍堵作出了分析。他表示,那可能是香港理工大學之後被佔領的一個序幕或前奏。圍堵事件發生時,校方沒讓警方進入校園,於是鬧事者以為,原來大學可以是暴力的「保護天堂」;而如果校方當時強硬一些,讓警方入校調查或搜證,可能會對他們起到阻嚇作用。
「回看我那件事,當初以為只是件小事,實際上從歷史角度,它有一定的象徵意味,其實是在試水溫。」他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