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是我國歷史上最早的朝代,這個朝代發生了什麼故事,名稱的起源又可以追溯到哪裡呢?
夏朝為什麼叫夏
夏朝歷史上慣稱為「夏」,關於「夏朝」這一稱謂的來源有十餘種說法。其中較為可信的觀點有幾種:一、「夏」為夏族圖騰的象形字。二、司馬遷記載「夏」是姒姓夏后氏、有扈氏、有男氏、斟鄩氏、彤城氏、褒氏、費氏、杞氏、繒氏、辛氏、冥氏、斟灌氏十二個氏族組成的部落的名號,以「夏後」為首,因此建立夏朝後就以部落名為國號。三、夏朝是在原始社會制度的廢墟上建立起來的。唐朝張守節則認為「夏」是大禹受封在陽翟為「夏伯」後而得名。「夏」是從「有夏之居」、「大夏」地名演變為部落名,遂成為國名。中國中原地區從此出現「國家」的概念這便是不少歷史學家所認為中國的第一個世襲王朝夏朝的起始。
第一個奴隸制王朝
禹治水有功,得到了人們的尊崇,年邁的舜就依照慣例把權位禪讓給禹。於是禹成了繼五帝之後中原最大的首領。他的家族夏后氏一族成為無人可比的貴族。禹年老後,本還是打算依照禪讓制度將首領地位傳給叫作皋陶的大臣的,可皋陶不幸早喪,未能即位。禹於是又打算禪位於發明了鑿井技術的伯益。但是禹的兒子——啟卻依仗家勢,提出「王位要由首領傳給兒子,再由家族延續下去,世世代代為王」的說法,他排擠掉了伯益,自己取得了部落聯盟中的最高權位,並強迫各部落臣服於他,還把自己家族的姓氏「夏后氏」作為部落聯盟的稱號。從此開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王朝——夏。
后羿代夏
在民間傳說中曾經射殺太陽的英雄后羿,在歷史上確有其人,他是東夷族有窮氏的首領。啟繼位的夏王朝在統治基本穩定後,以啟為首的貴族統治者,就肆意奴役和剝削廣大庶民群眾,放縱於「淫湎康樂」的生活。啟死之後,夏王朝內部發生內訌。太康在五子奪權(太康的兄弟五人)的較量中勝出,遺憾的是,太康即位後,不但沒有改善朝政,反而變本加厲,縱情於狩獵,流連於美色酒肉之中。後來又有武觀叛亂,廣大庶民群眾就藉此展開了強烈的反抗鬥爭。這就使后羿有機可乘,他藉太康外出狩獵數月不歸之時,攻入夏都,掌握了夏的政權。太康死後,其弟仲康繼位,仲康微弱,當了后羿的傀儡。仲康死後,他的兒子相繼位。羿就把相趕走,自己當了國王,這就是史書上稱作「太康失國」和「后羿代夏」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