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氣◎大寒】節氣養生需知 | 山海精舍

2021-01-15 山海精舍





一候

雞乳

大寒到頂點

日後天漸暖,母雞都開始孵化小雞了





二候

徵鳥厲疾

鷹隼等猛禽遠飛出獵

搏擊長空,迅猛而頻繁





三候

水澤腹堅

寒至極處,水流凝滯

水面上結了厚厚的冰

堅硬而厚實,孩童們可以盡情在河上溜冰了




大寒過後,無論南北,蟄伏一冬的人們都開始忙碌起來,搶車票、備年貨、辦年禮。


似乎一整年的勞碌,都為了換取此時的充盈心安,蕭瑟的城市也被這份溫存感染,商場、街鋪、門店也早早的開始布置,用金色、紅色的裝飾,烘託出過年的氣氛。


上班族雖依舊行色匆匆,相遇的寒暄卻從「吃了沒」變成「幾號回家」……


過些日子,穿梭於寫字樓間的職員、經理、老闆,無一例外都會擁有相同的身份:爺爺奶奶的寶貝兒、爸媽的希望、另一半的依靠、孩子眼中的頂梁柱……




作為二十四節氣之末,大寒醞釀了一場回家的化學反應,不僅意味著一年的結束。「小寒不如大寒寒,大寒之後天漸暖」,也聆聽著潛藏萬物的湧動之聲,恍如轉身之間,就要與春天撞個滿懷。



大寒 · 習俗篇


一、探梅 


梅花是此時節的花信,它是寒冷中傳春報喜的吉祥象徵,也是年節時期的常見歲朝清供。


這是民間固有的傳統,有為過年做準備的特殊意義。特別是在有小年之稱的臘月二十三,意味著已經有一隻腳踏入新年的門檻了。舊時人們從這天就開始正式的大掃除了,掃塵土、倒垃圾、粉刷牆壁等,以保證屋裡屋外整潔一新,喜迎新年。在所有過年的準備之中,剪貼窗花是特別有意思且喜慶的一項。窗花的內容有各種動物、植物掌故,如喜鵲登梅、燕穿桃柳、孔雀戲牡丹、五福捧壽、蓮蓮有魚、犀牛望月等,也有各種民間戲劇故事。

大寒節氣,常與歲末時間重合。除了掃塵潔物、除舊布新之外,趕年集、買年貨、寫春聯、準備各種祭祀供品、辦年菜都是必不可少的。等一切都準備完畢,便是一家人圍坐團圓的時刻了。作為立春前的最後一個節氣,為了迎接春節、給過年作準備,大寒是有除舊、飾新、備年貨、灑掃等傳統的。

▲ 芝麻秸有 「芝麻開花節節高」 的寓意,在大寒這天買好芝麻秸稈,到除夕時,灑在路上讓孩子來踩,就有了 「踩歲(碎)」 的口彩

做尾牙也是一個重要的習俗:做 「牙」,是指每月初二、十六以各種貢品敬拜土地,讓土地公 「打牙祭」;所謂 「尾」,是由於土地公生日是農曆二月初二,人們把這天稱為 「頭牙」,於是臘月十六就是尾牙了。南方地區還會把 「尾牙」 辦成公司年會,因為尾牙還有 「尾福」 的含義。



大寒 · 養生篇





大寒節氣,大自然陰氣漸漸衰落,陽氣剛要萌生,人體臟腑、四肢關節均處於寒涼狀態,適當進行藥艾溫灸或藥拓溫熨調理,溫陽益腎,補充臟腑陽氣,可抵禦嚴寒,助身體陽氣生發。


同時,大寒時處四九寒冬天,利用艾灸療法的溫熱傳導更是能發揮強大的活血、暖身的作用,提高身體的禦寒能力,調整全身的氣血經絡,對冬季常見病有很好的預防和治療之效。


二、起居養生


早睡晚起 | 「大寒」是冬季的最後一個節氣,在起居方面仍要順應冬季閉藏的特性,做到早睡晚起,早睡是為了養人體的陽氣,晚起是為養陰氣。另一方面,古語有云「大寒大寒,防風禦寒」,大寒時節除了注意防寒之外,還須防風,衣著要隨著氣溫變化而增減,手腳易凍,尤其應注意保暖。


睡前泡腳 |大寒時節,除了做到早睡晚起,防寒防風外,最好養成睡前洗腳的好習慣。俗話說「寒從腳起,冷從腿來」,人的腿腳一冷,全身皆冷。「飯後三百步,睡前一盆湯」,入睡前以熱水泡腳,能使血管擴張,血流加快,改善腳部的皮膚和組織營養,降低肌張力,改善睡眠質量,對於預防凍腳和防病保健都有益處,特別是那些愛在夜間看書寫作,久坐到深夜的人,在睡覺之前,更應該用熱水泡腳。


日出後運動 | 俗話說「冬天動一動,少鬧一場病;冬天懶一懶,多喝藥一碗」。冬季活動、鍛鍊對養生有特殊意義。大寒時節的運動可分室內及室外兩種,可進行慢跑、太極拳、八段錦、打籃球等體育鍛鍊,但應注意運動強度,不宜過度激烈,避免擾動陽氣,同時室外活動不可起得太早,等日出後為好。


多曬太陽 | 在陽光充足的中午或下午,應多到外面曬曬太陽。曬太陽能促進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增強人體對鈣和磷的吸收,預防骨質疏鬆症。曬太陽對類風溼性關節炎、貧血患者病情恢復有一定益處。


「頭為諸陽之匯」,是所有陽氣匯聚的地方,凡五臟精華之血、六腑清陽之氣,皆匯於頭部。百會穴位於頭頂(頭頂正中線與兩耳尖連線的交點處),多曬百會可以調補陽氣。後背是人體重要的一條經脈——督脈循行之處。督脈總督一身之陽經,六條陽經都與督脈交會於大椎,督脈有調節陽經氣血的作用,故稱為「陽脈之海」。經常曬後背可調氣血、補陽氣



大寒·飲食篇



大寒的飲食應遵守保陰潛陽的飲食原則。


飲食宜減鹹增苦以養心氣,使腎氣堅固,切忌粘硬、生冷食物,宜熱食,防止損害脾胃陽氣,但燥熱之物不可過食,食物的味道可適當濃一些,要有一定量的脂類,保持一定的熱量。此外,還應多食用黃綠色蔬菜,如胡蘿蔔、油菜、菠菜等。



另外,由於大寒適逢春節,一般家庭都會準備豐富的過年應節食物,此時要注意避免饑飽失調,同時可以多吃具有健脾消滯功效的食物,如淮山、山楂、柚子等,也可多喝如小米粥、健脾祛溼粥等進行調理。


另一方面,大寒時節仍然是冬令進補的好時機,重點應放在固護脾腎,調養肝血上。


進補的方法有二:一是食補,二是藥補。


「藥補不如食補」,應以食補為主。偏於陽虛的人食補以溫熱食物為宜,如羊肉、雞肉等;偏於陰虛者以滋陰食物為宜,如鴨肉、鵝肉、鱉、龜、木耳等。


藥補要結合自己的體質和病狀選擇服用,如體質虛弱、氣虛之人可服人參湯;陰虛者可服六味地黃丸等。能飲酒的人也可以結合藥酒進補,常見的有十全大補酒、枸杞酒、蟲草補酒等。



食譜一  糖醋胡蘿蔔絲



食材:胡蘿蔔半斤,姜、糖、醋、鹽、味精、植物油適量



做法:胡蘿蔔洗淨切絲,生薑切絲備用。炒鍋燒熱放油(熱鍋涼油)隨即下薑絲,煸炒出香味倒入胡羅卜絲,煸炒2分鐘後放醋、糖、繼續煸炒至八成熟,加入鹽至菜熟後入味精調味,盛盤即可。


功效:下氣補中,利胸膈,調腸胃,安五臟。



食譜二  當歸生薑羊肉湯



食材:當歸30克,生薑30克,羊肉500克



做法:當歸、生薑清水洗淨順切大片備用,羊肉剔去筋膜,洗淨切塊,入沸水鍋內焯去血水,撈出晾涼備用。砂鍋內放入適量清水,將羊肉下入鍋內,再下當歸和薑片,大火上燒沸後,打去浮沫,改用小火燉1.5小時至羊肉熟爛為止。取出當歸、薑片,喝湯食肉。


功效:溫中,補血,散寒。



食譜三  龍眼紅糖粥



食材:龍眼肉30克,粳米100克,紅糖適量。




做法:1、將龍眼肉用溫水浸泡片刻。2、粳米淘洗乾淨,放入沙鍋,加水適量,置旺火上煮至沸,加入龍眼肉、紅糖,文火微沸至米爛、湯稠,表面有粥油形成即可。晨起空腹及睡前各服食一次。


功效:此粥具有大補氣血、開胃益脾、養氣安神、補虛療損之功效。









【 閱讀往期精彩 】





▽【後臺回復】▽

五運六氣 | 脈學 | 針灸 | 正脊

艾灸 | 兒推 | 節氣 | 腹診 | 身心

獲取乾貨合集



相關焦點

  • 24節氣·大寒|大寒節氣如何養生?當以「藏」為主,了解一下
    24節氣大寒將至,我們一起來聊一聊節氣養生。24節氣是中國古代訂立用於指導農事的曆法,是中華民族勞動人民智慧和長期經驗積累的結晶。 大寒節氣是全年二十四節氣中最後一個節氣,常遇低溫、大風、積雪,是我國一年中大部分地區最為寒冷的季節,過了大寒節氣就立春迎來新一年節氣輪迴,此節氣各地有尾牙祭的習俗,養生當以「藏」為主: 1、飲食方面多以食八寶粥、八寶飯、芪杞燉雞、蘿蔔燉羊肉、胡椒豬肚湯等為主,滿足多樣性的同時溫補禦寒。
  • 大寒節氣芳療|固腎健脾
    1月20日~2月3日 大寒節氣度過寒冷的小寒,迎來了24節氣的最後一個節氣——大寒。大寒同小寒一樣,也是表示天氣寒冷程度的節氣,大寒是天氣寒冷到極致的意思。大寒,正是一個新舊年份交替之際,是冬天向春天的過渡時期,起著承前啟後的作用,所以養生的意義至關重要。這個節氣人們開始忙著除舊布新、採買年貨,準備迎接來年最重要的節日—春節。
  • 2021大寒節氣早上好圖片,最新大寒節氣文案句子
    2、攜手陽光的溫情,牽手月亮的柔情,握住星星的多情,為你送上一片真情,朋友,大寒節氣到了,願我的情誼送給你絲絲的暖意,帶給你歡樂無限,幸福無數,大寒快樂!4、大寒到來積雪深,冰天雪地路難行。出門走路要小心,步步踏穩身站定。開車備好防滑鏈,以免路滑事故生。平安健康才幸福,快樂才會伴終生。祝你大寒一切順,萬事如意拍手慶!
  • 「大寒」用英文怎麼說?丨雙語說節氣
    大寒是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the 24 traditional Chinese solar terms)中的第二十四個節氣,也是農曆年中的最後一個節氣
  • 小寒節氣悄然到,順時養生不能少
    小寒節氣悄然到,順時養生不能少 2021-01-05 12: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一圖讀懂|24節氣中的健康飲食養生門道
    古人將四季又分為24個節氣。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這28個字完整地概括了一年中的這是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獨有的農耕智慧;古人還將四季輪迴與健康養生辯證統一:大寒立春,萬物不容;雨水驚蟄,根基不固;小滿芒種,鬱從心生……每個節點都有其獨特的健康養生門道。7月22日大暑已至,三伏天正是冬病夏治最好時節。
  • 傅東文博士:為何要順應二十四節氣時令養生
    >系列講座《二十四節氣時令養生》,帶您深入了解二十四節氣背後的奧秘,學習如何順應天時和節氣進行養生,讓我們遠離生病、吃藥,用最簡單的方法獲取健康。具體包括: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二十四節氣」指導著傳統農業生產和日常生活,是中國傳統曆法體系及其相關實踐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
  • 談一談小雪節氣養生重點
    網友提問: 馮名雨老師,過兩天就是二十四節氣的小雪了。這個節氣我們有什麼需要特別注意的事項嗎? 不知不覺冬季的第二個節氣就悄然到來了。冬季一共六個節氣,第一個是立冬,11月22號也就是第二個冬季的節氣小雪 過了小雪之後,就是大雪。然後是冬至,小寒以及大寒。那麼過了大寒之後,就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春節,這樣一算,你有沒有感覺又快過年了呢。
  • 大雪節氣朋友圈語錄|大雪節氣怎麼養生|大雪節氣
    大雪節氣朋友圈語錄|大雪節氣怎麼養生|大雪節氣:大雪節氣是我們二十四節氣的一個,一般來說到了大雪節氣以後天氣已經到了最冷的時候了。這個時候北方降雪量也會加多,在南方也會迎來空氣的下降。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大雪節氣朋友圈語錄、大雪節氣怎麼養生的相關內容。
  • 2018農曆的最後一個節氣【大寒】
    不是雪,就是冰,又或者是冰雪,這終於是2018年最後一個農曆的節氣稿子了。下面是新出爐的大寒稿子,請大家來鑑賞吧,好了給個贊,不好了也別罵我,我也很不容易的嘞。直接上菜吧那就∷大家都說節氣類的稿子很好做,因為素材都特別好找,有針對性。在我看來其實並非如此,因為節氣類的素材確實很多,可就是因為太多,所以問題也就來了。
  • 二十四節氣‖大寒:造物無言卻有情,每於寒盡覺春生
    大寒是全年二十四節氣中的最後一個節氣。寫到這個節氣,我心裡特別高興,高興一,過了大寒,天氣漸暖,春天以嫋嫋之姿,慢慢向我們走來了,我又可以拍我的春暖花開了;高興二,我當初發下宏願,寫一輪二十四節氣,終於是要結束了,一年堅持下來不容易啊!
  • 二十四節氣之——小寒
    一、節氣的時與度 1 公曆時間 2018年1月5日 17:48:41  2 黃道位置 太陽運行至黃經285°時  二、節氣的釋義  小寒,為我國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十三個節氣,在每年公曆的1月5日或6日,太陽到達黃經285°,這時,太陽還在地球的南回歸線附近徘徊,北半球接受的太陽光熱仍是極弱小的。
  • 從立春開始,到大寒,24節氣英文速記
    第一個節氣立春立春,春氣始而建立也春是溫暖,萬物復甦春是希望,生機勃勃春是生長,耕耘播種且聽清風徐來,且等春暖花開,且願民康國泰立春為二十四節氣之首,也稱立春節,打春等,在古時要舉行隆重的迎春儀式,如今我們對這個節氣也是頗為重視,仍流傳有吃春餅,炸春卷,鞭春牛等傳統民俗
  • 徐州城市書房24節氣大寒茶會將改為「趣詠節氣」迎新春朗誦會,有獎猜謎等著你!
    出自《二十四節氣志》 作者 | 宋英傑 1月20日前後為大寒,為二十四節氣中的最後一個節氣,「寒氣之逆極,故謂大寒」。「大寒不寒,人馬不安。」「大寒不寒,春分不暖。」「大寒不翻風,冷到五月中。」人們希望大寒時凍得「透透的」,如果該冷時沒冷,該暖時便很難暖。
  • 二十四節氣之歌
    這首小時候背熟的二十四節氣歌,沒想到會在不平凡的庚子年裡再次刷新發酵。因新冠疫情,長時間窩居宅家,故特別關注節氣變化情況,期待春噯花開,期待夏日豔陽,期待秋風送爽,尤其是期盼疫情早點過去。還天以青,還地以淨,還人間四季祥和,歲序井然,黎庶安康。    心有所寄,便有所動。於是從立春始,至大寒終,逢節一歌,居然都堅持下來了。
  • 「內方同學」二十四節氣|小寒
    來源:共產黨員網今年1月5日11時23分迎來小寒節氣根據中國的氣象資料小寒是氣溫最低的節氣小寒:悽悽歲暮風,翳翳經日雪小寒摘自《二十四節氣志》/宋英傑 每年1月6日前後為小寒節氣,冷氣積久而寒,「小寒大寒,凍成冰團」。古人認為:「小寒,十二月節。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則大矣。」但很多人根據生活體驗認為:「小寒勝大寒,常見不稀罕。」
  • 今日大寒,此季養生常識
    ↑點擊上面「藍色」字體,關注:明明樂大寒,一年中最寒冷的節氣,也是一年裡最後一個節氣
  • 【一年中的最後一個節氣】大寒,重在食療養生
    一月二十日 | 大寒大寒為二十四節氣中的最後一個,由此往後,便是立春,新的輪迴復又開始。
  • 小雪節氣如何養生 小雪這樣養生就對了
    不知不覺,小雪節氣已經到了。由於冬季養生是黃金時節,因此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的都應該要知道一些小雪養生的常識,這樣才能健康過冬季。那麼你知道小雪節氣如何養生?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些小雪節氣養生的小常識吧!小雪節氣如何養生1、多吃葉酸食物防抑鬱小雪節氣是冬季開始的標誌,同時也進入抑鬱多發的季節。
  • 白露節氣:養生與文化(附語音)
    今天我們繼續講解二十四節氣養生:白露。白露是二十四節氣當中的第十五個節氣,是秋季的第三個節氣。每年的白露這個節氣在公曆的9月7日到9月9日之間,當太陽到達黃經165度的時候,為白露。《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裡面講:「八月節,秋屬金,金色白,陰氣漸重,露凝而白也。」所以叫做白露。隨著天氣的轉涼,空氣中的氣態的水逐漸達到飽和。這樣一來遇到冷空氣就會凝結成為液態的水。我們都知道物質是分固態、液態和氣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