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號稱中國最敢吃的省份,廣東人幾乎可以把任何他們想得到的活物拿來做成食物,因此他們擁有各種精緻的甜點、湯水和菜品。但其中也誕生了不少奇葩的黑暗料理。
從取名、取材到做法,絕逼「亮瞎」你的雙眼!廣東各地這些奇葩食物,敢吃的都極牛逼,小編偶看到那個巨型蟑螂、老鼠酒和沙蟲都嚇尿了!重口味中的重口味!
珠三角地區
桂花蟬
廣州人也有不少愛吃昆蟲,龍蝨就在市內酒樓十分常見。如果有更高追求,可以來這裡吃桂花蟬——就像是巨型蟑螂一般的昆蟲。做的時候一般將活的桂花蟬直接下油鍋生炸,吃蟬時拔去蟬的腳、翼,只留下軀體,放入口中一吮一吸,頰齒留香的感覺。
牛歡喜
牛歡喜是什麼?學名牛外陰,俗稱牛逼。牛歡喜本身是十分爽口無味的,爽的程度比豬生腸更加強。配合重口味的鹹酸菜爆炒之後十分惹味。
雞屎藤餅
雞屎藤餅,又稱烏芹藤餅。漢族傳統節日食俗,味道清香可口。是廣東,特別是江門五邑地區清明節必備的過節小吃。雞屎藤餅不可貌相的美味。清初屈大均《廣東新語草語·藤》載:「有皆治藤,蔓延牆壁野樹間,長丈餘,葉似泥藤,中暑者以根葉作粉食之,虛損者雜豬胃煮服。」
惠州南崑山老鼠酒
老鼠酒是流行於廣東地區的一種藥酒,又稱之為老鼠仔酒,一般用於跌打。廣東一帶女人坐月子有喝老鼠酒的習俗,據稱能防止產後風。泡製方法:將剛剛出生沒長毛沒開眼的小老鼠馬上浸到60度以上的白酒裡,浸泡時間越久越好。
粵東潮汕地區
豬腸脹糯米
這道小食以脫淨脂肪的豬腸為「容器」,裡面填裝香菇、木耳、蝦米、板慄肉、鷓鴣卵、鹽、味精、水和糯米等原料,首尾緊束不使其漏水漏料,放進鍋裡煮熟。煮熟後切開來,裡面的糯米熟而不爛,各式佐料分布均勻,且任何地方的鹹淡都相當。要達到這種水平,關鍵是配料與水的比例要恰到好處。水少則糯米難以熟透且外觀乾癟,水多則口感不爽且豬腸容易脹破,這所謂「多一分則肥,減一分則瘦」。
血蛤
血蛤是潮汕地區一種海鮮,和北方的雪蛤(há)(蛤蟆油)完全不是一個東西。血蛤必須挑最新鮮的,用100℃開水燙一下就吃。因為這種貝殼撥開殼可以看見血一樣的分泌液,所以稱之為血蛤。本草綱目裡說,血蛤性溫滋補,除了補血外,還可以潤五臟、健胃、清熱化痰、治酸止痛。嘖嘖,身為一個海鮮,能做到這份上真不容易,而且它吃起來還特別爽口。
鱟粿
鱟(hou,四聲)粿,是廣東省汕頭市潮陽區棉城特有的漢族傳統小食,最傳統的做法是取鱟肉與米漿混合,加入豬肉末香菇鷓鴣蛋等食材一同炊制,最後再經油浸高溫烹製而成,極具潮陽鄉土味。有些回鄉探親的華僑、港澳同胞和在外工作的人一到棉城,總想嘗嘗鱟粿的滋味。
粵西地區
沙蟲
湛江的海特產之一沙蟲,沒吃過的人也許會感覺恐怖,其實是人間美味。沙蟲又叫沙腸蟲,學名方格星蟲,它的形狀很像一根腸子,呈長筒形。方格星蟲雖然沒有海參、魚翅、鮑魚的名貴,但味道鮮美脆嫩,為海參、魚翅所不及。沙蟲具有健脾滋陰的食療功效,它們只能於無汙染的環境下才能生長,食用的沙蟲限選雌性,因其味鮮、口感脆身。而且11月至2月,正是沙蟲最肥美的時候,此時吃,最是美味。原則上講,沙蟲只有尺寸上的不同,而越大條的,肉便越厚,口感自然也更好。
黑雞拆燴老貓公
黑雞拆燴老貓公是粵西地區的漢族傳統名菜,屬於粵菜系。工藝為繪。黑雞即烏雞,與貓肉同煲,雞肉色黑,貓肉色黃,二色相間,色調和諧。清香濃滑,鹹鮮可口。口感:雞肉色黑,貓肉色黃,二色相間,色調和諧。清香濃滑,鹹鮮可口。
油炸蚯蚓
用跟筷子從蚯蚓的頭部插進去,這樣插到頭就把蚯蚓翻過來拉.然後在用水洗,然後在用油炸。哇咔咔嘎嘣脆雞肉味。
梅州客家地區
老鼠粄
老鼠粄,相傳在客家地區已有數百年的歷史,雖名為「老鼠粄」,很多人以為是有老鼠肉之類的作為食材,其實不然,「老鼠粄」與老鼠並沒有聯繫,它是漢族客家小吃之一,源於廣東梅州大埔一帶,因為兩端尖,形似老鼠,客家人慣稱粉為「粄」,因此稱為老鼠粄。
客家擂茶
客家人熱情好客,以擂茶待客更是傳統的普遍的禮節,無論是婚嫁喜慶,還是親朋好友來訪,即請喝擂茶。客家人制擂茶,以婦女見長。其擂茶有一套稱為「擂茶三寶」的工具:一是口徑50釐米且內壁有粗密溝紋的陶製擂缽;二是用上等山楂木或油茶樹幹加工製成的約85釐米長的擂棍;三是用竹篾製成的撈濾碎渣的「撈子」,製作擂茶,用一把好茶葉,適量芝麻,幾片甘草等,置入擂缽,手握擂棍沿缽內壁順溝紋走向有規律旋磨,間或缽中間擂擊,將茶葉等研成碎泥,即用撈子濾出渣,缽內留下的糊狀食物或叫「茶泥」、或稱「擂茶腳子」。
再衝入沸水,適當攪拌,再佑以炒米、花生米、豆瓣、米果、燙皮等,就是一缸集香、甜、苦、辣於一體的擂茶了。主要食用功效:生津止渴,防風祛寒,開胃健脾,清熱解毒,清肝明目,潤膚美容,延年益壽。
麒麟脫胎
「麒麟」即乳狗,「胎」即豬肚。豬肚內包乳狗,吃的時候切開豬肚, 「麒麟」就「脫胎」了。漢族客家名菜,為長汀清代官席中之上乘珍品。相傳是早以前長汀司前街有個鄭姓富戶,其家婦女為求多子,常在豬肚內逐層填入小狗和烏雞媛、白鴿、麻雀、野山參等清蒸服用。此後做為一種飲食療法,一直在富戶中流傳。清朝末年汀郡總鎮肖芝美興辦慶壽筵宴時,曾把「麒麟脫胎」列為首菜。
客家算盤子
這裡的算盤可不是真的讓你吃算盤哦!算盤子,是廣東省大埔縣頗負盛名的漢族小吃,屬於客家菜。它是用煮熟的芋頭與粉搓勻做成一粒粒的算盤子樣,算盤子珠圓玉潤,口感滑爽些許Q.加之肉末與香菇之類自己喜歡的蔬菜炒熟,可做菜亦可做主食,非常入味好吃。是由小芋頭 木薯澱粉、 香菜、細蔥、蝦仁、香菇、魚露、生抽、白胡椒、香菇和蒜等材料製作而成的一道美食。
(文章來源:大粵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