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鼎記》怎麼變成《猴鼎記》?韋小寶的精髓,劇組沒get到

2020-11-19 娛樂拆穿姐

「張一山的演技」在這兩天頻繁上熱搜。

不僅經紀公司,連本人都出面回應。

「我也有演得不好的時候,希望觀眾不要把自己當作特好的演員」。


張一山自《餘罪》積累起來的演技上的好口碑,在新版《鹿鼎記》開播以來,慘遭滑鐵盧。

他飾演的韋小寶只保留了小寶身上的「潑皮無賴」,被觀眾所喜歡的「機靈」「市井氣」變成了「賊頭賊腦」和「油膩」。


張一山努力想要表現韋小寶的搞笑和老奸耍滑,但卻只是簡單的擠眉弄眼、做怪相,肢體動作也是儘量誇張。

不少網友戲稱,這不是他們的《鹿鼎記》,而是《猴鼎記》、《西遊記》。


哎,明明原以為,張一山演韋小寶應該是送分題的。


而可怕的是,這部劇不僅是演員演技浮誇,劇本改編、配樂、風格也都出奇的詭異。

金庸先生這部封筆的武俠巨作在創作團隊的翻拍後,像一部「沒有經過,只有結果」的《故事會》,創下了豆瓣2.6的新低,榮登「2020爛片之首」。


如果一部劇只有一個演員出了問題,那一定是這個演員本身的原因;

但如一群演員的表現都出了問題的時候,所有創作者的鍋可不能讓張一山一個人背。


張一山對韋小寶的塑造如此不成功,除了自身演技的問題外,更是因為編劇刪除了很多可以塑造韋小寶的情節。


不交代背景的快進式講述,讓這個人物所有的行為動機都顯得荒唐可笑。

周星馳電影版的《鹿鼎記》前五分鐘裡,還在講康熙與鰲拜的政治鬥爭,韋小寶甚至還沒出現。


張一山這版前五分鐘,韋小寶已經救了茅十八,讓茅十八帶他上京城了。


原著中韋小寶和茅十八的片段作者用了整整一章講述,劇中短短三分鐘就草草結束。

毫無邏輯的敘事,讓小寶的性格和出身無法通過背景、劇情刻畫出來。


比如原著中,茅十八對於韋小寶撒石灰解救自己的行為大加斥責。他認為韋小寶這個偷襲行為雖然有用但不是正人君子所為,也絕非俠義之士。


劇中不僅刪除了兩人對於「俠」的探討,甚至讓茅十八對於小寶偷襲行為大加贊。


韋小寶作為一個市井小混混,對「義氣」的嚮往和懵懂,機靈,膽小,虛榮,無法通過劇情展現出來


原著裡韋小寶和茅十八被海大富抓回宮後,為了逃跑,明明是韋小寶弄瞎海大富,殺死了小桂子。

為了爭取時間,他假裝自己是死去的小桂子,這才在海大富身邊開啟左右逢源的瞞住身份的日子。


劇中卻讓海大富誤殺小桂子,主動讓韋小寶假裝小桂子。

韋小寶在京城如履薄冰,命懸一線那種緊張感的沒了。

韋小寶如何化險為夷,在種種勢力間左右逢源的機靈感沒了。


而原因更是無法邏輯自洽——缺人伺候?而且還要在茅十八和韋小寶中,選一個留下來伺候 。編劇知道海大富的品級嗎?就算脾氣再古怪,宮裡上趕著巴結他的小太監有的是。編劇知道海大富是幫老皇爺查假太后,肩負「臥底」使命的麼?

一個肩負很容易就要掉腦袋的危險任務的太監,卻在明知茅十八和韋小寶是「歹徒」,而且未淨身的情況下,要把人留在宮中,冒這麼大風險,為啥呢?

書裡,海公公和韋小寶可是各懷「鬼胎」,互相試探的呢。


這些情節在原著中其實也算不上特別重要的,雖微小,卻嚴謹。人物行為有動機,性格有成長。

而這一版《鹿鼎記》才播了這幾集,小細節上的缺失就讓韋小寶沒有了動機,沒有了掙扎,沒有了在幾股勢力中艱難的選擇,韋小寶這個人物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的圓滑鬼怪只能通過張一山浮誇地擠眉弄眼來表現。


然而情節的缺乏想通過演員浮誇賣力表演不足,不僅不能讓觀眾買帳,反而會讓人覺得尷尬油膩。

他太無力了,彷佛只能通過蒼白造作的肢體語言告訴觀眾:我真的是韋小寶,我看起來是不是滑稽又可笑,鬼怪又機靈,奸詐又狡諧呀?


可觀眾不傻。


除此之外,其他角色也同樣令人發笑。


當鰲拜來逼康熙殺蘇克薩哈時候,堂堂君王露出了如此憨憨的笑容。

原本康熙所具有的在逼迫下有憤怒焦急卻要強裝淡定,轉眼變成了「傻樂呵」。


還有把鰲拜的府邸叫成了「鰲府」,低級錯誤是肯定的。但這裡有一說一,此類錯誤也並不是只有這版《鹿鼎記》一家犯。


陳小春版本和周星馳版本也都錯了。


鰲拜是瓜爾佳氏,但寫成「瓜爾佳府」或者「瓜府」也是斷然不對的。關鍵在於,掛上這塊牌匾可能就錯了。

清朝只有郡王以上可以被稱為「府」,鰲拜雖是二等公但不是宗室爵位,並沒有資格用「府」。而按照朱家溍先生在《<紅樓夢>作者對建築物描寫中的真事和假語》中說的那樣:「至於府門掛匾,在清代是從來沒有的。只有廟門上才有『敕造xx寺『的匾額。還有不屬於『府『類型的官員宅第,門上可掛宅第主人科甲中式標誌的匾額,如『鄉魁『『會元『『進士第『『太史第『等等。「


這樣來看,《鐵齒銅牙紀曉嵐》中「紀府」也不對。「XX府」,也只是古裝劇中的工具人罷了,起了提示地點的作用。


但為什麼之前也沒什麼人指責紀曉嵐劇組,而對於「鰲府「,網友幾乎同仇敵愾?


其實一塊牌匾也是影視圈通病;茅十八戲份減少、節奏加快總比劇情注水好;劇情有一些魔改,可能是為了過審;張一山表演出現了方向上的偏差,但他本人還是努力的;扮演太后的王秀竹93年,演她女兒建寧公主的唐藝昕87年,年齡倒掛更說明大家都童顏不改,好像也不是什麼問題……


可這些統統加在一起,就成了大問題。

說到底,觀眾不滿意的,是這版《鹿鼎記》劇組,失掉了《鹿鼎記》的魂

導演的創作風格對演員的表演和整部劇具有著整體把控。

這麼多演員的「失敗」,實際上是創作團隊對《鹿鼎記》解讀得「失敗」


「鹿鼎記的原著風格其實是亦正亦邪的,它有著大量徘徊在生死之間的險情和掙扎的正劇內容。之前改編成功的《鹿鼎記》影視劇,也是把喜劇內容和正劇內容結合的很成功。」

而這部張一山的《鹿鼎記》就只是拍了搞笑部分,活脫脫成了一場鬧劇。


有意思的是,就在這版《鹿鼎記》因為全網嘲登上熱搜時,陳小春的版《鹿鼎記》在同一天也躥上了豆瓣的熱門榜單。

對新版有多嫌棄,對老版就有多懷念。縱觀30多年來這許多版《鹿鼎記》的打分,算是公允地還原了公眾對每一部評價,也可以說是各支創作團隊的修羅場。


回到韋小寶這個人物身上來。他的核心是什麼?一是義,二是賭

身在最汙濁不堪的青樓,母親是庸俗的妓女,連父親都不知道是誰,韋小寶本就是底層一混混。

然而,知識改變命運。大字不識幾個的韋小寶,因為從小在妓院茶館聽說書,看戲文,對俠義人士心嚮往之,這也是他日後崇拜陳近南的原因——師父是真正的大英雄。

他此後一路過關斬將,撩妹交友,甚至大破神龍島、攪亂羅剎國,靠的都是「老子平時聽的書多,看得戲多」


「義」是韋小寶的神之所往,「賭」則是他的行事準則。韋小寶的人生就是一場豪賭 ,每到關鍵時刻,不管在搞不清楚到底被什麼人抓住時,承不承認自己殺了鰲拜;還是在康熙和天地會之間做抉擇,他最後總是義字上頭,然後豁出去豪賭一場。

而這人,天生運氣極佳。


能將這兩點刻畫好的,都是佳作。

陳小春版的《鹿鼎記》,就是在精準還原的基礎上略帶加工,平平穩穩地把故事講完了。這是一部工業流水線上的工整之作,也成了最能讓大眾共情的一個版本。


梁朝偉劉德華的版本,年代久遠,多數網友可能都沒看過。但僅從劇照就能感受到,韋小寶痞氣中帶著靈氣,康熙正氣中帶著英氣


用現在的話來說,哥哥眼裡是有光的


張一山這版呢?眼裡都是油光吧


而金庸大師的《鹿鼎記》的精髓又是什麼呢?

我以為,是反諷。

天底下最下賤最汙濁的妓院,和最高端最上流的皇宮,竟然有如此多的相通之處。於是在麗春園裡橫行霸道的韋小寶,在紫禁城裡也左右逢源,官運亨通。

韋小寶瞧那些達官貴人,心底裡是鄙視的,不屑地——你們幹得那些骯髒事也不少嘛,又比麗春院裡的龜公、嫖客,好到哪裡去了?


星爺就是get到了這個精髓

要論魔改,他那版《鹿鼎記》中,雙兒成了雙胞胎姐妹,蘇荃成了神龍教聖女,還搞出了中毒後不得不跟韋小寶春宵一度的梗。

可人家不但get到了反諷精髓,還會解構、進化、再創造。所以周星馳的這版電影,也成了難以超越的經典。


而現在這個最新版,按目前的節奏來看,恐怕會變成韋小寶大殺四方又抱得美人歸的吊絲逆襲爽文了。


所以也別把鍋都甩給張一山,畢竟對《鹿鼎記》做出淺薄又災難性改編的,是整個團隊。


就是不知道這次「失敗」,張一山得要用多少個好作品把之前「會演戲」的人設重新立起來。

相關焦點

  • 新《鹿鼎記》打光真有毒,韋小寶雙兒黑到看不清臉,蘇荃靠臉硬撐
    張一山的《鹿鼎記》最近的風頭有多大?主角被噴到出來承認自己「也有演不好的時候」,劇情被噴到眾人全跑去看陳小春版的《鹿鼎記》找回憶,劇名更是被有才的網友們戲改成了《猴鼎記》,只能說很慘但不值得同情。》劇組內部開分鍋大會,燈光組一定能拿到前三,畢竟這部劇的幾乎每一幕都很死亡啊。
  • 《鹿鼎記》崩啥樣了?變《猴鼎記》不算啥,顏值擔當唐藝昕也崩了
    劉星把韋小寶演成一個腦癱智障兒童」「我在看耍猴嗎」等,張一山版《鹿鼎記》已崩無疑。》在網友口中變成了《猴鼎記》,的確,張一山怒目圓睜到臉上明顯的褶子呈現了「猴子」的視覺效果,人物表情的呈現也加入了過多的「猴子」成分。
  • 《鹿鼎記》竟演成了《猴鼎記》
    而下面這一部就是金庸老先生的《鹿鼎記》而這本《鹿鼎記》就被拍過不下於十次可以說是一個大熱門的一本書了!在此之前就傳出即將要拍攝《新鹿鼎記》的消息​,隨後又得出韋小寶這一扮演者是張一山時,網友們對此的期待值也是相當的高
  • 好傢夥,《猴鼎記》2.5分,跟《逐夢演藝圈》是一個檔次的
    老張這版比黃教主還要拉垮我是沒想到的演技用力過猛 ,只能說大家文明觀猴吧為什麼我要把《鹿鼎記》說成《猴鼎記》呢?看下圖就知道了感覺他臉皮好松,看上去好老,滿臉褶子沒有少年感,實際張一山還沒30,他還是不適合古裝。
  • 《鹿鼎記》:如果知道劉星長大可以變成韋小寶,還是不要長大了
    【《鹿鼎記》:如果知道劉星長大可以變成韋小寶,還是不要長大了】 加上剛剛出演了《古惑仔》系列電影,再把那種古惑仔的兄弟義氣融入其中,就成了《鹿鼎記》最接地氣的韋小寶。可是張一山版的《鹿鼎記》,讓人感覺就是:長大了的劉星,夢想成真,穿越到清朝為所欲為。
  • 陳小春版《鹿鼎記》再次翻紅引起熱議,詮釋韋小寶一角廣受好評!
    由張一山和唐藝昕主演的《鹿鼎記》遭全網群嘲,被吐槽爛片無疑,因為這部劇不光沒做到致敬就連半點翻拍誠意都沒讓觀眾看到,劇情人設更是毫無邏輯,路唇不對馬嘴,不少吃瓜群眾都戲稱這部劇為《猴鼎記》剛開始覺得這只是一個簡單的吐槽而已沒想到點進去卻發現張一山詮釋的韋小寶確實很像一隻猴子
  • 張一山《鹿鼎記》完成救贖,韋小寶崛起了,建寧實力演繹
    張一山《鹿鼎記》一開播,不僅是評分低,而且議論聲,也是此起彼伏,然而當談到問題究竟出在哪裡的時候,很多觀眾,或許會用演得像猴子等詞彙來形容,其實這些議論,很多都來自前面部分的觀後感。韋小寶崛起了,五臺山一本正經的師叔,還有頑皮搗蛋的欽差,都是讓人實打實地看到了演技的輸出,尤其是試用西洋大炮威力的時候,張一山將初見世面的江湖小混混,那玩世不恭和小機靈鬼的氣質,演繹得酣暢淋漓,後面躲到康熙腳旁邊的小動作,更是演到了骨子裡,而韋小寶這麼惜命,也不足為奇,畢竟他將擁有七個如花似月的老婆,又捨得拋棄功名,是個很會享受小日子的人,自然懼怕死。
  • 張一山版《鹿鼎記》首播,豆瓣低至2
    然而,在新版《鹿鼎記》當中,張一山似乎並沒有能夠領會到韋小寶這個人物的精髓,在張一山的身上,我們並沒有看到屬於韋小寶的那種機靈勁。 另外,張一山還有不少的表現,都讓人覺得他就像是在耍猴一樣,甚至還有人覺得,這部電視劇不應該叫《鹿鼎記》,應該改名為《猴鼎記》。
  • 張一山版《鹿鼎記》開播被嘲:一代混子韋小寶,咋就成了全民偶像
    投票 這時,貪生怕死的韋小寶,卻像突然吃了熊心豹子膽,拿起一簸箕石灰,救了大盜。
  • 出場就帶綠帽,劇情如過家家,張一山版韋小寶也能叫《鹿鼎記》?
    「猴子」;必須說一點,在電視劇沒播之前,老孟對張一山版本的「韋小寶」還是抱有期待的。然後是小寶在街上看到通緝令然後回到麗春院,恰好就看到了茅十八,還沒來得及開口,官兵就到了,還一不小心被當成了同夥要抓起來。原著中的小寶有兩個非常重要的特質,一個是會逃跑,一個是會罵人,原本最能夠體現這倆特質的橋段變成了「茅十八大義救小寶」,所以劇裡的小寶就真的是「一無是處」唄?!
  • 《鹿鼎記》康熙是怎麼知道韋小寶的身份的?
    我們都知道,在《鹿鼎記》中,韋小寶一身多職,是個社會多面手,但他的多重身份最終還是被皇帝一一識破了,究竟是誰告了密呢?先說說韋小寶的多重身份吧!在周星馳版《鹿鼎記》裡,多隆多次出賣了韋小寶,在電視劇版雖然沒有這樣的劇情,但也並非沒有可能,畢竟多隆也是皇帝的心腹,而韋小寶卻可能成為皇帝的心腹大患。
  • 新《鹿鼎記》開播、豆瓣評分2.6,網友:張一山把韋小寶演成了宋小寶
    再加上飾演茅十八的演員之前演過「豬八戒」,好好一部《鹿鼎記》硬是讓觀眾看出了《西遊記》的既視感。在豆瓣上點讚最多的一條評論是:「讓你演的是韋小寶,不是猴」。在知乎「如何評價張一山版《鹿鼎記》?」一問題下,排在首位的高贊回答是,「只要把這部劇當《貓和老鼠》看,還是可以看下去的。從配樂到動作到劇情邏輯,真的神似貓和老鼠,或者熊大熊二和光頭強那種感覺。」
  • 張一山《鹿鼎記》順治是誰演的 新版鹿鼎記誰演韋小寶更合適?
    此次他演康熙帝,從演技上來看,應該沒問題,朝陽君一口氣刷完了6集後,發現新版《鹿鼎記》不僅韋小寶小動作多多,就連端莊的皇上也不例外。康熙知道韋小寶發現他是皇上後,不敢和他真練功夫,氣憤不已。他坐在地上用雙手猛捶地板,像個要不到糖的小孩;發洩後邊雙手玩指,邊喊:「說話不算話,言而無信,我最煩你這種人了!」這真的是皇上嗎?怎麼像耍脾氣的小孩。
  • 張一山版《鹿鼎記》,你撐到了第幾集?鹿鼎記是一部怎樣的作品?
    2020年11月15日,《鹿鼎記》在央八播出,同一時間,國內兩大視頻平臺放出了8集搶先看。「猴鼎記」、「2020第一爛片」、「張一山演技差」......開播不到三天,收穫了如上差評,豆瓣評分現在穩定在2.6分,仍有下降空間。
  • 畫鹿不成反類猴 新版《鹿鼎記》你能接受嗎?
    浮誇的演技讓觀眾懷疑他演的是個「猴子」甚至有很多觀眾吐槽這部劇是《猴鼎記這次角色不是劉星也不是猴子而是韋小寶猴子一般的扮相實在和韋小寶相差甚遠事實上,張一山在針對《鹿鼎記》的採訪中也坦言:「不要把我當成特好的演員、我也有演不好的時候」
  • 張一山《鹿鼎記》已崩 這些韋小寶你愛嗎
    那麼問題來了,張一山到底怎麼了?張一山,你到底怎麼了?要知道,一次次證明自己的張一山同學,是全國觀眾看著他的一部部作品長大的,一步步走來的他,稱得上眾多青年演員中的演技擔當。——而導演的卡通童趣風格是將原著的有趣膚淺地誤解為尬笑,是在娛樂時代對於「改編不是亂編」的又一次錯誤示範,完全沒有抓住故事、人物的精髓,因而出現了口碑崩壞。
  • 張一山《鹿鼎記》已崩 這些韋小寶你愛嗎
    ,是在娛樂時代對於「改編不是亂編」的又一次錯誤示範,完全沒有抓住故事、人物的精髓,因而出現了口碑崩壞。正如編劇汪海林所說,張一山是個好演員,不會因為演了一部爛戲就變成不好的演員了。這部不好,下部再來。那麼,到底什麼樣的《鹿鼎記》算是成功之作,什麼樣的韋小寶能走進觀眾的心裡呢?
  • 新版鹿鼎記?張一山你浮誇「猴式」的表演,我們確實幫不了你了
    一個不留神,2020版的《鹿鼎記》就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上映了!當初媒體傳聞,新版鹿鼎記由張一山飾演韋小寶的時候,雖然心裡一咯噔,但轉念一想,以北京「貧」出了名的「劉星」同學,maybe能hold得住。至少,張一山的小身板在《餘罪》裡確實貢獻了不錯的演技。
  • 張一山《鹿鼎記》評分2.6,為什麼網友集體向黃曉明道歉
    題引:張一山新劇《鹿鼎記》評分2.6,為什麼大家集體向黃曉明道歉?新版《鹿鼎記》,也被網友稱為《猴鼎記》,現在在優酷和愛奇藝熱播。張一山版的《鹿鼎記》現在在豆瓣評分2.6,令人感到搞笑的是,陳小春版的《鹿鼎記》評分又進步了不少。
  • 張一山《鹿鼎記》評分2.6,為什麼網友集體向黃曉明道歉
    新版《鹿鼎記》,也被網友稱為《猴鼎記》,現在在優酷和愛奇藝熱播。而在最新的劇情中,茅十八和小桂子似乎在娘胎就是好兄弟一樣,絲毫沒有盡力過,有苦同擔就變成了患難與共的好兄弟。鰲拜府邸居然叫鰲府,沒文化真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