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的第一堂課是數學,下課後,瀋陽市第二十中學高二一班的徐妍老師被學生們圍住,有的學生請老師幫助講解自己課後做題時遇到的問題,有的則就課堂上一些內容展開討論。
「以前,有的學生離下課還有一兩分鐘就坐不住了,抱著皮球,一響鈴就準備往外衝。現在,學生們上課聽得都可認真了,下課也不著急出去玩,下午自習的時候,學生們更是主動找老師問問題。」看到學生們的變化,徐妍的語氣中充滿了欣慰。
教師給學生們講授的時間少了,可老師們一點也沒覺得輕鬆。每周,徐妍都要利用課餘時間,給每一個家長的反饋信息寫回信,針對每個學生的不同情況給出建議。對學生的表現及時鼓勵或提出改進意見。
學校的一些班級已經開通了班級QQ群,利用網絡,家長和學生可以隨時跟老師交流孩子的學習。離開學校後,學生們在老師的建議下自願組成了家庭學習小組,共同研究學習。
二十中校長俞萬祥表示,從以前的「教師主導式、學生依賴式」的慣性思維中轉變過來,需要經歷一段「陣痛」。這個階段,教師會更累,要琢磨怎麼有效利用好有限的在校時間,講精、練精,並且引導好家長和學生利用好學生自主時間。同時家長也要累一些,負起家庭教育的責任,學生也可能會有暫時的迷茫,但只要在老師和家長的配合下,把學習方式轉變過來,就會順利度過這個階段,並往好的方向發展。
各方觀點
家長李振飛:現在學校不上晚課了,也不給學生補習了,孩子一下子放鬆了,我看她回家都不知道幹啥好了,我們家長也擔心。
瀋陽市第二十中學校長俞萬祥:
「減負」是為學生長遠發展考慮,但關鍵是要堅決地執行下去,學校、老師、家長、學生要相互配合,在學校教師要有效地利用課堂,在家裡,家長要多跟老師溝通,老師也要積極地引導和指導家長和學生有效利用校外時間。這樣,在孩子身上才能體現出真正的轉變。
學生張盈盈:我支持減負,以前太累了,作業多,該休息也不讓休息,還要補課。我覺得把我們的時間還給我們後,照樣能學好。
家長於佑佳:孩子已經上高中,這個時候「減負」了,會不會影響孩子的成績,在高考競爭中是不是就受損失了?
遼寧省學校課程教材發展中心副主任劉丹:課堂教學是減負增效的主陣地,是減輕學生負擔的有效渠道,只有學生當堂學習的教學內容當堂消化吸收,才能真正減輕學生的課外負擔。
遼寧省實驗中學校長孟憲彬:新規定不僅使學生的全面發展更有保證,也讓教師的專業成長更有保證。
在瀋陽市第二十中學,每個班級都有這樣一塊流動信息板,上面是家長寫的孩子情況反饋,有孩子表現上的變化,也有詢問老師如何教育孩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