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貨|看《星球大戰9》之前所有需要了解的知識點,我們都為你準備好了

2021-02-06 電影島賞


如果要評選對全球文化最具影響力的系列電影,那麼《星球大戰》無疑會高居榜首。42年來《星戰》系列電影創造了光劍對決、雷射武器、帝國進行曲等等視覺奇觀和聽覺盛宴,但是它更加觸動觀眾的是對悲劇性父子衝突的表達,對人類可以自由選擇的肯定,以及對各個時期新女性形象的展示。



為了紀念迪士尼三部曲的完結,本文將首先給出《星戰9》的觀影體驗,其次從天行者家族和銀河共和國政治變遷的角度梳理前8部《星戰》電影,然後會深度解析上面提到的幾個重要母題,最後談一下為什麼新《星戰》三部曲似乎不好看了。



(這一部分涉及劇透,如果介意的朋友請先跳到第2部分閱讀)


即使對全新三部曲有著複雜的情感,當《星球大戰》標誌性的片頭和音樂出現的那一刻還是難掩激動。原以為第8部中凱•洛倫說出「對之前的一切放手」後,系列要開始全新的冒險了,沒想到《星戰9》卻是滿滿的懷舊。不但劇情上直接承繼之前《星戰6》西斯大帝被殺的結尾,而且正傳三部曲的諸多人物輪番登場。但是必須說這種繼承也僅至於此,本片放在整個系列中也只能算是平庸之作。


誠然更多的視覺衝擊,更多的笑話,更多的人物讓142分鐘的長度被塞的滿滿當當,可是人物的內心轉折卻又是如此倉促。片中主角蕾伊的幾次轉變都是在幾分鐘之內完成的。而且最後的大決戰實在缺少應該有的大場面和緊張感,即使當蕾伊和反抗軍身處危險中,觀眾也沒有為他們擔心。



更讓人印象深刻的是片中終於揭開了蕾伊的身世之謎(下文會詳細分析),可是這個轉折沒有起到讓人驚訝的目的,相反現場觀眾有很多笑了出來。


如果你想看到曾經熟悉的演員和招牌式的光劍互砍,本片絕不會讓你失望,但也就只剩下這些了。由於劇情偏粉絲向,和前作有很多連接,強烈建議至少看完本文下面兩個小節的年表回顧再去影院觀看。


由於《星戰》宇宙包括電影、小說、漫畫等等內容過於龐大,以下只根據前8部電影從天行者家族的角度梳理最重要的主線劇情,這一段落寫作有參考網站:https://collider.com/star-wars-timeline-explained/#age-of-republic


(《星戰》紀年是以盧克炸毀死星的雅文戰役為分界點,比如23BBY就是雅文戰役前23年,19ABY就是雅文戰役後19年,類似公元前和公元後的表達方式。)


42BBY 阿納金•天行者出生在塔圖因星球。


32BBY 阿納金被魁剛•金和歐比旺解救並被認為是天選之子,一行人幫助納布星球女王帕德梅打敗入侵者,隨後阿納金加入絕地武士團開始訓練。



22BBY 阿納金與帕德梅重逢,兩人暗生情愫,最後秘密結婚。因為母親死在自己懷裡,阿納金在盛怒之下砍殺了營地男女老幼所有人。歐比旺和阿納金合力對決分裂組織頭目杜庫伯爵,阿納金右手被砍斷。



19BBY 阿納金以一人之力打敗杜庫伯爵並在議長帕爾帕庭唆使下將其處決。阿納金在夢中預見帕德梅會因難產而死,向尤達大師求助但是無果而終。隨後帕爾帕庭向阿納金暗示黑暗原力可以起死回生,並最終表明了自己西斯大帝真實身份。阿納金因救帕德梅心切又不被絕地武士團信任,最終投靠西斯,並改名達斯•維達。帕德梅死前產下一子一女,並取名盧克和萊雅。



0ABY 盧克在塔圖因發現萊雅對外呼救的全息影像,並與歐比旺、韓•索羅等人一起成功將萊雅救出,隨後在雅文戰役中用原力投彈,炸毀死星。


看《星戰9》前請記住塔圖因上的兩個太陽


3ABY 盧克完成部分絕地武士訓練,在與達斯•維達的對決中被砍斷右手。達斯•維達告訴盧克自己就是他的父親並勸說其加入西斯陣營。



4ABY 盧克在與達斯•維達的二次決鬥中將其打敗,並拒絕了西斯大帝的誘惑。達斯•維達對兒子的愛使他最終選擇與西斯大帝同歸於盡,阿納金將給原力帶來平衡的預言得以實現。



5ABY 萊雅和韓•索羅的兒子本•索羅出生。


15ABY 對原力敏感的少女蕾伊出生。


28—33ABY 本•索羅知道了自己的外祖父就是達斯•維達,誤會盧克要殺自己後投靠黑暗原力,並且和支持者一起組成了倫武士團。本改名為凱洛•倫,成為第一秩序首領斯諾克的手下。盧克因為自責開始隱居。



34ABY 凱洛•倫殺死父親韓•索羅。蕾伊在絕地聖殿找到盧克並成為新一代絕地武士。凱洛•倫殺死斯諾克取而代之,邀請蕾伊加入被拒絕。盧克為掩護反抗軍撤退而死。蕾伊加入抵抗軍。另外萊雅被炸出飛船外後其用原力將自己拉回,從而可知萊雅受過絕地武士訓練。



(補充《星戰9》需要的有關西斯和絕地武士的背景知識,無劇透。)


絕地武士團和西斯組織都是追求最大化掌握原力,但是路徑不同。請看兩者的部分信條。


絕地:勿縱情慾,沉靜明意。


西斯:平靜是謊言,唯有慾念存。


也就是說西斯認為,一個人內心充滿憤怒或者憎恨是通向黑暗原力的捷徑。


另外西斯組織為了防止內訌,自從達斯•貝恩以後一直採用一個師父一個徒弟的傳承形式。絕地組織雖然也是師徒相傳,但是可以同時有非常多的師父分別指導自己的徒弟。兩者也都有成百上千代的傳承了。


《星戰》系列除了天行者家族的故事外,另一個貫穿始終的線索就是銀河共和國的政治變遷,並且這種變遷都可以在真實歷史中找到參考,可以說《星戰》就是微縮版的人類政治史。


32BBY 貿易聯盟找到藉口入侵納布星球,造成銀河共和國議會危機,參議員帕爾帕庭趁機彈劾現任議長後自己當選新議長。



24BBY 杜庫伯爵成立分裂組織——獨立星系聯邦。


22BBY 共和國議會召開緊急會議授予帕爾帕庭臨時最高決策權力,帕爾帕庭宣布將用複製人大軍保衛共和國。


19BBY 複製人戰爭結束,帕爾帕庭聲稱絕地武士意欲發動政變,捕殺絕地武士的66號密令開始執行。同時其宣布改組共和國為銀河帝國,並開始建造死星。


2BBY 帕爾帕庭宣布解散議會,並獲得無上權力。反抗帝國的義軍同盟成立。


4ABY 西斯大帝即帕爾帕庭被達斯•維達殺死,新共和國成立。此次戰役史稱恩多戰役(看《星戰9》前記住恩多這個地名)。



11—21ABY 以帝國殘部為基礎重組而成的第一秩序初具規模。


28ABY 萊雅不滿新共和國對第一秩序的綏靖政策,成立抵抗軍。


34ABY 第一秩序追擊抵抗軍,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抵抗軍雖然損失慘重但是成功撤退。


因為無法解決內憂外患而在無休止的議會辯論中滑向帝制的例子在歷史上並不鮮見。



比如羅馬共和國時期隨著軍事擴張的節節勝利,元老院在軍事指揮權和戰利品分配等方面完全無法適應新的局面。最終公元前49年凱撒拒絕交出軍權並帥兵佔領羅馬,公元前44年宣布成為終生獨裁官。片中納布星球建築極具古羅馬風格,而阿納金等人與野獸搏鬥的場景讓人不得不想起以古羅馬為背景的電影《角鬥士》。



當然帕爾帕庭攫取權力的過程與希特勒當年的所作所為更是高度相似。1928到1932年期間由於魏瑪共和國政府處理經濟危機不力,民眾紛紛轉而投票給納粹黨,希特勒終於在1933年合法成為政府總理。次年他就將總統和總理職權合併,改稱元首,共和國名存實亡,納粹第三帝國崛起。片中從501軍團的裝束,到第一秩序裡赫克斯將軍的黑色軍裝,納粹的元素隨處可見。



雖然《星球大戰》是在美蘇冷戰的大背景下產生的,但是片中西斯的邪惡帝國卻有著美國自身的影子。七〇年代前期美國深陷對越南的不義戰爭,總統尼克森多次繞過國會採取行動,這些都讓導演盧卡斯覺得當時的美國已經成為了壓迫的象徵,而片中的義軍戰士某種程度上則是現實中越南遊擊隊的寫照。


當然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8部《星戰》電影的主線就是主角們以自由之姿對抗強大地多的邪惡秩序,無論這個邪惡秩序是銀河帝國、羅馬帝國、納粹還是70年代的美國。


其實這種反抗之所以吸引人,是因為他們以弱小之力無悔無畏的反抗看似必然的命運,縱使一切徒勞也勇敢向前,也許我們總是喜歡如項羽一樣的悲劇英雄吧。



《星球大戰》中最鮮明的主題就是父子衝突,當然阿納金和盧克這一對父子關係表現的篇幅最多也最詳細。其實片中對父子關係的處理有盧卡斯本人的印記,因為盧卡斯早年和父親關係是很糟糕的,直到後來才實現了和解。



對父子衝突的表現開始於西方文化源頭的希臘神話。其開篇就是宙斯和兄弟姐妹聯合起來推翻父親克洛諾斯的故事。當然更為著名的故事主人公無疑是弒父娶母的俄狄浦斯。俄狄浦斯本是忒拜國王拉伊俄斯的兒子,但是寓言說他會弒父娶母,所以國王派人將其棄於荒野,沒想到俄狄浦斯不但沒有死還在成年後陰差陽錯的回到忒拜國,並失手殺了父親。又因為解開了女妖的難題而成為國家英雄,按照傳統與王后成了婚。從而在他毫不知情的情況下犯下了大罪,當然故事最後以悲劇收尾。



現實中父親的形象總是會和高大,權威以及規則等詞彙聯繫在一起。在某種意義上孩子的成長就是對權威的挑戰,對父輩的質疑。《星戰》中歐比旺多次提到要盧克去面對阿納金,一開始盧克是拒絕的,但是最後盧克還是選擇去面對去成長,在他對父親的感召下,阿納金也殺死了西斯皇帝救了兒子,同時也完成了救贖。


即使不用弗洛伊德的戀母情結對父子衝突加以解釋,兒子要子承父業或者完成對父親的超越也是現實中人們的普遍期待。《教父1》中邁克和老教父就是從衝突走向和解,最後邁克成為了新一代教父。



另外阿納金和盧克的父子關係其實有一種希臘悲劇的宿命論感覺,當我們知道達斯•維達就是盧克父親的時候,就預示著無論如何一場父子間的對抗是不可避免的,當然在《星戰》世界裡這種對抗是以光劍對決這種外顯性的方式進行。


現在父子衝突這個母題已經是好萊塢電影裡的常客,比如《雷神》中主角與父親奧丁經常意見不合。其實衝突雙方並不一定要是有血緣關係的父子,養父子、師徒或者造物主與被造物之間的關係都可以概括為「父子關係」。比如《銀翼殺手》中複製人回到地球殺死了製造他們的人類也是對這種衝突的表達。



片中阿納金沒有父親,他是有感而孕的產物,可以說阿納金是一個耶穌式的人物,但他是一個沒有經得住誘惑而墮落的耶穌,這就引出了《星戰》的另一個永恆母題——選擇的自由。



本來阿納金在人人嚮往的絕地武士團學習,有一個美麗的妻子帕德梅,但是在像毒蛇一樣的帕爾帕庭的誘惑下,選擇加入西斯組織,最終像亞當一樣被逐出伊甸園。


其實阿納金和盧克的人生遭遇非常相似,當阿納金雙劍制服杜庫伯爵時,帕爾帕庭慫恿他報斷手之仇,將杜庫伯爵處死。同樣當盧克砍斷父親阿納金手臂時,帕爾帕庭也慫恿他大開殺戒,但盧克拒絕了。



基督教中上帝給了人自由意志讓人可以自主的選擇,有了選擇才有了善與惡,因為像獅子一樣出於本能的捕食行為是無所謂善惡的。原力本來就有黑暗面與光明面,只看你如何選擇,像盧克一樣的了解了黑暗面之後,仍然選擇光明,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向善。


因為人無時無刻不在選擇也就帶來了持續的內心衝突,片中盧克成長的每一步都伴隨著選擇,在看到萊雅的求救信息時,他的第一選擇是留在塔圖因幫助叔叔幹農活,當他的絕地武士訓練還未完成時他選擇去面對達斯•維達,當然最終他都做了正確的選擇。



包括《星戰》在內的大多數好萊塢電影都會著重突出主角關鍵時刻選擇的艱難。盧克在砍斷父親達斯•維達手臂後鏡頭就突然慢了下來,這個時候要給盧克選擇的時間,他可以選擇被憤怒支配,也可以選擇回歸平靜,當然一個人在此時選擇歸於平靜更加困難。


《黑客帝國》開場不久的經典鏡頭就是墨菲斯要求尼奧在紅色和藍色藥丸(現實與虛擬)之間做出選擇。



迪士尼三部曲的當家主角無疑是女孩蕾伊,她不但是第三代絕地武士的代表,更是一個有獨立人格不依靠任何男人的角色。從《飢餓遊戲》到《神奇女俠》近幾年好萊塢颳起一陣女英雄的旋風,蕾伊就是迪士尼要打造的新時代公主,她不需要像睡美人一樣等待男人去拯救,因為她就是新的救世主。


如果以1977年的標準來看,《星球大戰:新希望》也是一部女權主義色彩濃重的影片。雖然萊雅公主需要盧克和韓•索羅來營救,但是她本來就是義軍領袖,而且在3個人逃出生天的過程中萊雅多次化險為夷,一個新女性的形象呼之欲出。



當然在《星戰6:絕地歸來》中萊雅穿著泳裝出場的戲份會被現在很多人說成是物化女性,但是請不要忘了隨後的一場戲中恰恰是萊雅親手用鎖鏈勒死了賈巴救了大家。


1999年上映的前傳三部曲中女主角帕德梅就更加強勢,她不但是納布星球女王,後來還推動了銀河共和國政治進程(雖然有時間接幫助了帕爾帕庭攫取權力),其實重奪納布的戰鬥就是她策劃的。而且在阿納金猶豫是否去救援歐比旺時,是帕德梅替他下定決心。



當然因為年代的關係,雖然萊雅和帕德梅在片中已經不再是好萊塢常見的花瓶式女性形象,但是仍然可以看出她們只是作為客體而存在,是作為主體的男性去拯救和徵服的對象。但是自從世界上最會拍公主的迪士尼接手《星戰》後,女孩蕾伊變成了絕對主角,而且我相信蕾伊再也不用泳裝出鏡了。


自從《飢餓遊戲》大獲成功以來,好萊塢以女性英雄為主角的動作大片越來越多,甚至會把《十一羅漢》《捉鬼敢死隊》等經典影片重拍一個全女性版,可是如果電影中表現的女性和男性一模一樣,那么女性的獨特性又在哪裡呢?



片中未經訓練的蕾伊可以在光劍互掄中輕鬆擊敗凱洛•倫,而且可以在進入洞穴探究黑暗原力後輕鬆回歸光明面,那麼我們毫無缺點的英雄還有什麼成長的空間呢?還有什麼內心的掙扎呢?這就引出了下一個問題。



(下面將結合《星戰9》劇情來談,有大量劇透,包括蕾伊真實身份,請謹慎瀏覽。)


雖然重啟的《星戰》裡面有弒父情節,有光劍對決,也有太空中的大戰,但還是讓人感覺缺少了點什麼。當然片中笑點的密集程度呈指數型增加,而且有更多族裔成為主角,但是《星戰》的內核好像不見了。


重啟的《星戰》依然是按照坎貝爾英雄之旅的套路展開的。第一幕是英雄被一種東西召喚離開家鄉,比如盧克收到求救信息。第二幕是英雄的冒險,他會遇到導師、夥伴,當然還有一個大反派,並且最終英雄戰勝反派。第三幕英雄帶著超能力或者新的感悟回到家鄉。



雖然蕾伊也是按照這個套路在《星戰7》中登場的,有人甚至說導演J·J·艾布拉姆斯就是把《星戰:新希望》重拍了一遍。


首先蕾伊是帕爾帕庭(即西斯大帝)孫女的設定並沒有讓主題重回悲劇性的人倫衝突。因為帕爾帕庭是十足的惡,沒有人會為蕾伊和帕爾帕庭的戰鬥感到糾結。相反我們知道達斯•維達以前是一名絕地武士,而且是天選之子,所以內心希望他轉變,對這個人物有感情,要不然他也不會被大家評為史上最悲情的反派。


這樣的設定還是要體現迪士尼最常見的價值觀——後天教育強於先天血統。只能說這個價值觀毫無新意,被迪士尼自己的電影就已經表達過無數次了,作為史詩氣質代表的《星戰》難道也要輸出這個?難怪片中蕾伊的內心掙扎如同兒戲,上一秒她還打算全面放棄,下一秒盧克的幾句話就讓她小宇宙爆發了。



其次新《星戰》沒有了政治層面的隱喻。上文分析過銀河帝國是一個包括納粹和70年代美國在內的多種意象的結合,內涵豐富。更不要說《星戰前傳》三部曲詳細描述了銀河共和國的政治變遷。但是新《星戰》中第一秩序只是一個簡單的納粹翻版,一個為了存在而存在的反派。更過分的是《星戰9》大反派竟然是憑空出現的,沒有任何預兆就在所謂未知區域有了個復活的皇帝和不知道從哪來的無敵艦隊。



再次新《星戰》缺少了創新或者說大膽的嘗試。1977年的《星戰》可以把佛教教義和基督教聖殿騎士團融合而成絕地武士,可以批判美國政府的越南政策,也可以讓英雄失去手臂(而且是父子都斷手),最讓人嘖嘖稱奇的是萊雅居然吻過哥哥盧克!而現在的《星戰》要平衡各個族裔戲份,要弘揚主流價值觀,三部電影中除了讓BB-8更像一條狗,讓蕾伊擼了一條蛇和一個獨輪機器人,好像沒什麼實質創新。



本文一直比較嚴肅,最後忍不住還是吐槽一下《星戰9》的部分劇情。比如西斯大帝讓蕾伊殺了自己繼承皇位,蕾伊拒絕,然而幾分鐘以後還是殺了他啊!難道殺他的時候不憤怒就不用繼承了?還有蕾伊最後說自己是蕾伊•天行者,那麼她和本•索羅的吻是什麼意思?這是要玩他們表兄妹亂倫梗還是他們結了婚蕾伊改成了本姓索羅?


當然無論如何評價新《星戰》,大家一定還是會去看的,迪士尼已經宣布會製作下一階段新三部曲,42年的傳奇還將繼續。希望以上的梳理和解讀可以幫助大家更好的欣賞《星戰9》,未來《星戰10》上映的時候如果大家忘記了劇情和主題,希望還能把本文找出來翻翻。

相關焦點

  • 看《星球大戰7》之前,你需要了解哪些故事?
    正是因為大量的人物和情節元素與前作緊密相關,為了能更好的觀影《星戰7》,在走進影院之前,系統的了解一下前作,還是很有必要的~那麼問題來了,從1977年第一部《星球大戰》到如今一共上映了7部,這7部電影要按什麼順序看才正確
  • 星球大戰一觸即發,你準備好了嗎?!
    有人說看這部影片前需要做足功課,了解星戰系列的前世今生,有人說看這部影片需要有強大的腦容量,一般人根本把控不了,聽他們這麼說
  • 【影評】《星球大戰9:天行者崛起》
    2012年,迪士尼收購盧卡斯影業後宣布拍攝「星球大戰後傳三部曲」。自2015年的《星球大戰7:原力覺醒》開始,到現在的《星球大戰9:天行者崛起》,後傳三部曲就此告一段落。這一部同時也是「天行者傳奇」的第九部作品以及最終章。
  • 星球大戰前線2入手前你需要了解的11件事情
    EA DICE的《星球大戰前線2》將於11月17日在Xbox One、PS4和PC上推出。這款遊戲在網上已經有了很多的熱議和討論:由於遊戲添加了一些關於戰利品寶箱的設置,而最近的測試版也更新和揭露了不少遊戲內容。因此小夥伴和星戰迷在購買《星球大戰前線2》之前,應該知道些什麼呢?讓我們來仔細看看該遊戲入手前你需要了解的11件事情!
  • 看星球大戰之前,你必須知道的幾件事……
    預告片裡那個被燒焦的黑頭盔就是黑武士,也就是達斯維達,黑武士是盧克天行者和萊亞公主(也就是片中萊亞將軍)的老爹,是之前星戰裡的大反派,也是本部反派凱·洛倫的外公(他是萊亞和索羅的兒子),所以星戰系列正派與反派都是一家人。
  • 【480】星球大戰來啦,你準備好了嗎?
    作為星戰迷的你肯定早已按捺不住趕在第一時間去電影院觀看啦!當然,如果你之前完全沒看過星戰系列也沒關係,因為導演J·J·艾布拉姆斯說了:「我們寫了新故事、新角色即使你沒看過前六部也完全可以看得懂,就當它是個新電影好了。」不過為了能夠有更好的觀影體驗,小編今天就幫大家快速回顧前六部電影。
  • 創意 星球大戰雞尾酒喚醒你心中的戰士
    《星球大戰》應該是什麼樣子呢?星球大戰的下一篇公告文的發布日期即將來臨。在首映之前的最後幾天裡你要多刷幾遍經典巨製以便儘快決定你想站在哪一隊裡。還有什麼比舉辦一場星球大戰主題的派對更能慶祝部隊的覺醒嗎?
  • 看星球大戰之前 這13個基礎知識你應該知道
    好消息是,你實際上並不需要去了解這部電影前後發生了什麼:這是一部續集,並不注重星球大戰的經典角色。但是如果你知道13個星球大戰的基礎知識,那麼你就會像盧克·天行者(Luke Skywalker)的假手那樣和電影劇情無縫連接。1. 在3部「前傳」電影之前有3部「正片」電影。《俠盜一號》發生在這兩者之間。
  • 看《驚奇隊長》之前,你需要了解的30個知識點!
    可都不用想,這一天終會來,《驚奇隊長》就是對《神奇女俠》最好的回應,也應了全球影迷對漫威女英雄最大的期待。那驚奇隊長到底什麼來頭?她是誰?她在哪兒?她經歷了什麼?看《驚奇隊長》之前,腦瓜子嗡嗡的吧。正巧今天盤爺有空,給大家準備一盤兒,看《驚奇隊長》前必備的開胃菜。開扒!
  • 看《星戰8》之前,你不得不知道的8個知識點
    今天就為大家說說,看《星戰8》之前,你必須掌握的8個酷炫知識點。 1.《星戰》目前有幾部?要問《星戰》目前有幾部,恐怕連星戰粉也得掰手指頭數一數。正傳有三部:星球大戰4:新希望(1977)星球大戰5:帝國反擊戰(1980)星球大戰6:絕地歸來(1982)
  • 《星球大戰:原力覺醒》:故事講給所有觀眾
    我們為星戰而來,打開話題,究竟該是前傳、經典三部曲分開去看,還是按照時間順序去看片?而若真按照時間看片,該按照故事的時間順序看,還是按影片公映的時間次序去看?這顯然是個值得探討的話題,眾人很快爭作一團。「我是星戰粉,在美國可能我們大家都是星戰粉,不過J.J.是狂熱的星戰粉,是那種被《星球大戰》顛覆了整個人生的人。
  • 星球大戰,就這樣吧……
    自從迪士尼在2015年重啟了這個經典系列以來,全世界的觀眾們從《星球大戰7》上映時看到老三人組悉數歸來的欣喜感動,變為在看《星球大戰8》時對於激進顛覆劇情的不適應和懷疑,再到如今的《星球大戰9》,我們眼睜睜地看著這場挖掘星戰情懷價值的狂歡一步步迷失了方向。
  • 看《信條》之前需要了解的幕後故事
    他來了他來了,他帶著《信條》又來燒你腦子了,準備好了嗎?千呼萬喚,《信條》終於要在9月4日與觀眾見面了。以我們對諾蘭導演的了解,有必要提前「預習」一下關於這部電影的知識點,讓自己在電影院感受【銀幕巨製】震撼的同時,也能夠跟上邏輯節奏。官方發布了將近十分鐘的超長幕後花絮視頻,建議大家都去看一看。
  • 黛茜·雷德利避看《星球大戰9》觀眾負評,並表示大家對我們的愛都...
    不過在2012年喬治·盧卡斯宣布把旗下影業賣給迪士尼,讓迪士尼開始破天荒以兩大新生代演員「蕾伊」黛茜·雷德利、「芬恩」約翰·波耶加為新一代主角,打造了迪士尼《星球大戰》全新三部曲,並在去年末上映了系列最終章《星球大戰:天行者崛起》,在全球獲得了10.74億美元票房,但觀眾回饋褒貶不一。
  • 《星球大戰9:天行者崛起》星戰粉的漫漫情懷之路
    看過《星戰》系列的影迷看情懷,沒看過系列的新粉看特效。這句話是沒錯的,對於很多新粉來說,單看《星球大戰9:天行者崛起》讓人一頭霧水,不知哪是哪。《星戰》系列除動漫漫畫之類的共有11部,足足跨45年時間線,憑實力打造了一部情懷星戰史。
  • 《星球大戰》新人入坑指南:一文講遍所有劇情
    作為一個有著30年歷史的經典IP,《星球大戰》不管是正傳作品還是衍生作品都不算少數,這時新人想要入坑,往往面臨著巨大的學習成本。   但作為一個星戰迷,我們絕不會希望這一點成為阻擋各位萌新的難題。所以,曾經也是一位萌新的筆者打算自己的想法出發,打造了一個所謂的「入坑指南」,希望這幾分鐘的閱讀時間可以幫助你解決大部分的難題,如果對本文有任何想法,都歡迎你在下方的評論區中指出。
  • 看爽《頭號玩家》之前,你需要了解這些
    今天有請KFM981和大家說說走進電影院看《頭號玩家》之前,你需要get哪些觀影姿勢KFM981,最有趣、認(jing)真(fen)、專業的歐美娛樂資訊都在這裡。戳下方二維碼,關注一個號,與世界零時差~
  • 《星球大戰9》提前上映,新手入坑完全指南
    這句話作為《星球大戰》的經典臺詞,家喻戶曉。明天《星球大戰9:天行者崛起》就要上映了,作為2019年的壓軸好戲,想必不少小夥伴都等不及了。不過一定也有像耕醬一樣,想看又不了解前作的。所以耕醬瘋狂補課,給大家準備了這篇入坑指南!首先我們要對《星球大戰》做一個基本介紹。電影目前已經上映了三部前傳、三部正傳、兩部後傳、以及兩部外傳。
  • 星球大戰9:舊情與新元素之間的進退兩難
    如此荒涼,一切似乎都白費了。她用一塊布包裹盧克和萊婭的光劍。雷伊站起來,望著這兩天落下的天空。「星球大戰:天行者的崛起」(以下簡稱「星球大戰9」)的最後一幕是這部作品最重要的特色之一。在1977年上映的第一部「星球大戰」>電影中(這部電影被設定為「星球大戰4」,全名叫「星球大戰:新希望」),它還沒有成為絕地武士,未知的盧克·天行者就在黃沙的全城塔上。在天空中的兩天裡,同樣的眼神。在該劇中,蘭多再次揭開了「千年挑戰號」的序幕,儘管這首作品被一些評論家指責為「超賣情緒」,但客觀地說,如果你不回到以前的「大結局」中,「星球大戰」的粉絲可能很難同意。
  • 三分鐘讓你了解 《星球大戰》前6部到底說了什麼?
    皇太萌問小福子「朕去電影院看《星球大戰7》,然後曬到朋友圈裝個100分的原著粉最終收穫360個贊需要幾步?」 小福子收到聖命之後,立刻寫出了三步裝逼法給了皇太萌第一步:買一張票第二步:恰好搶到帝王座(帝王座就是我皇太萌這樣的人物坐的,位置大概在電影院中間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