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萬三與南漪湖——你不知道的那些事兒

2021-01-09 宣城歷史文化研究

沈萬三與南漪湖——你不知道的那些事兒

沈躍寶

皖東南宣城市東北郊有一座天然淡水湖泊,名南漪湖,俗稱南湖,面積約200平方千米,碧波蕩漾,水資源豐富,有郎溪、碧溪、湘溪等多條河流匯聚。四周植被良好,多個古村落依山傍水,古木參天,風景優美。清代數學家梅文鼎《遊南湖》云:「錯水田間路,依山湖上村。林嵐風過靜,雞犬客來喧。秋漲遙連漢,春船曲到門。武陵何處覓,今信有桃源。」尤其是古鎮沈村,人文歷史文化厚重,元末明初,「江南首富」沈萬三就出生在這裡,並且在這裡打造了他的「商業王國」。

那麼,我們不禁要問,沈萬三為什麼要在南漪湖建立自己的「商業王國」呢?

1、元代「軍戶制」下奧魯管理軍戶「榷鹽」,元政府嚴格的區塊劃分造就了沈萬三龐大的購銷市場

元朝廷繼承了南宋錢塘、四川、兩淮、閩海等「鹽場」,秉承嚴格的區塊劃分,「計口」安排。西部食用川鹽,南部食用閩鹽,兩淮鹽供應河澗、山東等地,北方地區有北方鹽場。元廷大都等城市,由於人口變動不定,鹽商溝通官府另行分撥官鹽,通過「海陸」交通運輸進行補給。沈萬三,深居南漪湖一陬,坐擁「東壩」鹽倉(今定埠),佔據古胥運河(元代下遊淤塞)、江南運河、徽吳等商道中心地帶,輻射東西兩吳及徽、池較大的榷鹽市場。由於南漪湖沈村沈家是軍戶中的「萬戶之家」,每年的兵役、糧役、鹽役等任務重大,必須向元大都朝廷輸送。地處江南,陸運浩繁,只能改走水路,從海上航運,太倉瀏河口是「南糧北運」的港口之一。由於,「東壩」鹽倉貨源取之「錢塘鹽」,元代中期又開闢了「松江鹽倉」,經過太湖流域沿「江南運河」從鎮江返轉長江逆行,再從太平州當塗進入姑熟溪,順古胥運河上遊到達「東壩」鹽倉,散銷所屬榷鹽區塊。即使走到兩淮鹽場集散地揚州,或者離九江較近了,也不允許私鬻兩淮鹽和川鹽。

南漪湖沈萬三家族私營榷鹽,一條重要線索是《元史-貢師泰傳》中的記載。自古以來,行船跑馬三分命,沈萬三家族請鹽「錢塘鹽場」航行白洋巷遭遇海難,死了好幾個人,引發「錢塘鹽場」鹽工鬧糾紛,還是同鄉貢師泰任職紹興路判官時斷的案。而後,沈萬三為了保障長途水運安全,在南漪湖和太湖流域「江南運河」兩岸的當塗、應天、無錫、平江北郭、杏花村(周莊)、盛澤等地沿著祖輩的水運航線,增設了「貨殖」集散地所需各項設施做為落腳點,為減少糧食運輸成本,就近購置田地生產。沈萬三房宅田產遍及吳下,開拓了龐大的購銷市場。

2、南漪湖物產豐富,造就了沈萬三全面發展「農工商虞」四大主產業

沈萬三家族涉及的物產,從農桑墾殖,發展到陶冶鑄造,農工商虞全面展開,齊頭並進。形成了完整的「貨殖」銷售渠道,從內陸走向海外,貿易體系延伸國際,北至天津,南至印度洋。沈萬三家族不僅擁有了大面積農桑,這裡還盛產「石墨」「粘土」和「鐵、銅、銀」礦,「萬戶之家」每年向朝廷提供兵源和兵器的任務量大,由此發展了私營採礦、冶煉和鑄造,農桑業帶動了「虞」業的興起,促進了「商業」貿易貨源組織的積極性。南漪湖沈家絲綢、石墨、陶瓷、坩堝、農器、米酒、糧食等產品紛紛走進江南各富豪家,並遠銷南北海外市場。在元朝廷保護「軍戶」利益的驅使下,沈萬三走到哪裡,只要是元朝天下,各路「錄事司」都要派專人保護他的人身和貨物的絕對安全。

3、嚴格「祖訓」造就了沈萬三的經商理念

沈萬三四代上祖沈十六,舉家從今郎溪諸塘改遷南漪湖沈村。他建「啟秀文會」,承繼家風家訓「淵德懿行,以讓第一」,諄諄善誘子孫。其子沈百六舉南宋明經及第,初任四川長寧縣令,率民抵抗元軍,保護「鹽井」生產,長寧百姓築「去恩亭」感恩。因此,沈萬三曾祖父與鹽務有了全面深度的接觸。沈百六轉升御史剛掌握「鹽運」大權,生不逢時,改朝換代了。南漪湖沈家接受元朝「軍戶」管理,其家大業大,每年可免400頃土地的賦稅作為「贍軍地」,且負擔兵源、兵器、兵船和糧餉的上繳。自南宋末,兵燹四起,北民南移,加之「南人」附之,善施積德,贏得人心所歸,萬夫相投,經過訓練,亦農、亦工、亦兵,人源不斷。

樂善好施的家風,使得沈萬三父親沈福一成為亂世「路人皆知的義士」。相傳,沈家人在沈村大王廟前曾用摜桶裝錢發放給難民,只要過一趟沈村渡,就可以得一瓢銅錢;在北郭還建有「積善堂」,名氣之大,朱元璋南徵時也讓其三分。自采石磯跨過長江,當塗一戰朱元璋自封右翼大元帥,以禮登門造訪沈家,在「百尺樓」一籤定乾坤。朱元璋統兵知進知退,一路造訪賢才;沈萬三經商知讓,市場越讓越大。沈、朱在「進讓」之間建立默契,這些微妙關係形成了「天作之合」,各自建立起自己的領域,直到登峰造極。

4、沈萬三經營的原始資本源於祖上

史學家黃雲眉、顧誠、潘群、陳高華等從多個側面談過沈萬三,雖然觀點不一,但有一點是相通的,那就是:沈萬三家族龐大的原始資本早在元代已經形成了。那,沈萬三的祖上是如何開發和運作資本的呢?沈萬三家族原始資本形成的區域和路線以及具體時間又是如何呢?他們都是哪些人?究竟幹了些什麼?

我認為明代人孔邇關於沈萬三財富來源的猜想是正確的,他確認是天上掉下來的杓星變的,是水中撈得烏鴉石變成的馬蹄金。這個天,就是其祖上在南漪湖的開局,這個水,就是「貨殖」延伸出來的海上通番貿易。沈萬三祖輩,擁有平江三分之二田產,這是元代「軍民和屯」優化出現的產物。江南「萬戶之家」和糴糧食,從瀏河口輸送到大都,內陸運輸艱難,為了減少用工和耗資成本,南漪湖沈家在平江就地屯田積糧。通番貿易,重走海上絲綢之路,也是從當時「南糧北運」寄生出來的產物。孔邇深居「天府之國」成都,被大山層層包圍,難免對沈萬三祖輩的認知產生困惑。卻敬嘆人定勝天,徵服大自然的沈萬三,天賜給他一片藍天,一汪大海為其所用。

我還認為清代宋俊關於沈萬三的論述也是正確的。他說沈萬三家族擁有百八火神耕日月,聚寶盆乃鼎器也。《柳亭詩話》中,宋俊在廣德說的這段話,言中了沈萬三家族在南漪湖「陶冶」的場面,這是各江南巨富無法與沈家相比擬的。宋俊寫無錫「梨花莊」時,一定是被麗娘的美貌和傳奇故事所打動,思路走到了沈萬三的隱私深處,應天「楠木廳」算不得隱處,可五十畝別圃,無錫梨花莊中的「天繪樓」也不再神秘了;尤其是麗娘所著金翡衫向世人透露出一個信息,那種鮫綃面料和翡翠、珍珠的配置出自於南海,咋說沈萬三是從外商手裡購得?其筆下一不小心又擊破了沈萬三「聚寶盆」的神話,不就是「坩堝」鼎器之類嗎?

宋俊所闡述的這些也是沈萬三家族在南漪湖「軍民和屯」的產物。因而,南漪湖沈家在大市嘴建立「軍寨」演練武藝,亦農亦兵,沈家拳法得以有效衍傳也是不難想像了。

5、關於沈萬三的「周莊說」和「沈村說」

我在研究「沈萬三家族墓園」時,有兩點持肯定態度,一是沈萬三的三位爺爺死後,墓葬周莊鎮杏花村「安山墳」(沈譜說安家後),沈萬三的父母也葬在那裡,並且有碑記。他們走出宣城,主要在那邊從事田產運作,利用江南運河溝通宣城南漪湖流域和外埠太湖流域的產業,直至海上貿易,包括南糧北運所承擔的各項賦役的徵繳與協助「和糴所」和糴組織糧源。沈萬三夫婦和曾祖父沈百六死後皆葬沈村「佳城墓園」(窯頭崔宅門前的菲菜園);而且,沈萬三堂兄弟六個人全都落葉歸根葬在沈村。至今數百年了,南漪湖人把他們六兄弟供奉在「周村廟」祭拜。周村廟,就是原來供奉沈萬三的生祠「周普寺」幾經毀壞後在廢墟上重新建起來的廟宇。

可憐的是,「佳城墓園」沈萬三夫婦之墓,竟然無碑記,死因悲慘。一生吔吒風雲的沈萬三,死後還留下笑柄,借龍槓抬上山。洪武二十八年南漪湖漲水,淹沒了莊園,一葉小舟逃難至東壩,結果死在路上。想不通的鄉民把責任全推到劉伯溫身上,說他築東壩斬龍脈陰煞了沈萬三,其實,東壩開工的洪武二十五年,劉伯溫已經早死掉了。總之,沈萬三夫婦之死,與其祖父七七四十九口棺材抬上山的反差結局,讓人不禁唏噓不已。

6、關於沈萬三故裡的簡介

宣城沈萬三家族是南宋宰相沈該、名儒沈許的後裔。南宋末,他們的子孫因「屯墾」分別遷徙至諸塘、沈村、洪林、廣德、歙縣、石臺以及姑蘇和湖州等地。原宣城鄭鄉荀裡,由於沈氏子孫的遷至,在姻親貢氏、吳氏兩大家族的庇護下,堅守「淵德懿行,以讓第一」的祖訓,其家族家業日益興盛,更其地名為「沈村埠」。尤其是,吳柔勝在太平府任職期間,難民「南移」較多,收集安置,推薦到宣城南漪湖沈村沈家做工,使得沈氏在此「屯墾」順利進行,擁有了大面積良田,延及周邊山丘、荒灘、荒坡,廣闢桑園,並帶動了蠶絲業的發展。

隨著朝代的更替,沈氏人在這裡以「屯墾」走向「軍民和屯」然後發展到「商屯」,形成了「農工商虞」四大主產業並進。因「貨殖」發展到「海外貿易」,人稱沈萬三「左腳落地生金,右腳落地生銀」,沈家家大業大是「萬戶之家」,率先走出了一條「海上絲綢之路」。南漪湖不僅有莊園、駁岸、馬蕩、商鋪、庾樓還有船隊、馬幫、軍寨、武場,亭臺樓閣、寺廟、魁樓、墓園等設施。其家族產業分別延及宣城朱衣巷、當塗、南京、無錫、北郭、周莊、盛澤等「江南運河」沿岸。沈萬三家族資產總量超過江南巨富顧仲瑛、楊洋、曹夢炎、倪瓚等家族,是元末明初宣城及蘇、浙一帶家喻戶曉的「江南首富」。

元末,沈萬三家族可謂傾其所有,援助朱元璋建立大明朝,甲馬錢穀,人力、物力不斷輸送到陣前陣後,日獻糧萬石。南京明城牆的修築見證了那段歷史。直到明亡,沈壽辰為了藏匿先皇朱氏王子西逃陝西邠州,亡命天涯,旅魂無依,忠魂不復,赤心可鑑……

沈萬三故裡在南漪湖沈村的披露,得到了「南京鄭和文化研究會」專家的高度重視,尤其是會長張元啟、賈鐵甲、吳之洪三先生給予了肯定;安徽省文聯名譽主席季宇等也關注了此事,並親臨南漪湖考察。

加強沈萬三與南漪湖沈村的研究,任重而道遠!

(作者系宣州區沈村人,沈萬三民間研究專家)

相關焦點

  • 沈萬三:首富之死
    哈哈,不過是幫我管理那些錢的錢櫃而已。稀罕你,你就是小甜甜,不稀罕你,你就是牛夫人;不想弄你,就一萬個捨不得,想弄你,一萬個理由都有。什麼你的他的,都是我的,吃了我的給我吐出來。甚至不用勞動皇帝老子親自動手,一個縣令就可以搞死你。什麼巨商大咖,不過是豬肉大蝦,在朝廷的一紙政策面前,一夜之間就可以讓你啥也不是。
  • 那些你不知道的事兒——慈氏塔
    說到嶽陽人們首先想到的是嶽陽樓今天小編來說點不一樣的嶽陽那些你不知道的事兒「巴陵八景」之一慈氏塔Part.01嶽陽古城保持最完好的古街不僅有加固作用,還具有避雷針作用慈氏塔建築精美,高拔挺秀充分體現了古代工匠的高超建築技藝名字由來Part.03「慈氏塔」顧名思義你是不是以為有位姓慈的老婦人
  • 沈萬三為什麼必須死!
    實際上,沈萬三是元朝人,根本沒能活到洪武元年,把朱元璋不加分說的描寫成毫無度量,就知道殺人的暴君,這是我大清的政治正確。打擊豪強,抑制兼併,大搞小農經濟,扼殺殘酷的剝削,這其實是洪武皇帝大搞「苛政」的本心之一。歷史上從來沒有哪個皇帝有過洪武皇帝那麼慘的早年經歷,因為貧困,父母兄長依次餓死在自己面前。
  • 朱元璋宴請沈萬三,指著一盤豬爪問:這是什麼菜?沈萬三回答絕了
    近臣回道:「此人乃江浙巨富沈萬三。」朱元璋瞬間對這個問題沒了興趣,反而怒道:「是那個還曾資助過元朝軍隊的商人麼?」官員回道:「正是他。」朱元璋接著問道:「他能有多少家產?」官員回道:「具體數目臣不曉得,但民間都傳他家有個聚寶盆,裡面的錢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朱元璋說道:「那你宣旨,朕要會一會這個天下巨富。」
  • 朱元璋為難沈萬三,問桌上豬蹄叫啥,沈萬三機智回答三字保命
    相傳沈萬三有個聚寶盆,什麼東西掉進去都會成倍地冒出來,他的兒媳曾不小心掉入了一枚戒指,結果她一撈,出來了許多戒指,於是有了這聚寶盆,不福也難。是因為朱元璋嫉妒沈萬三的聚寶盆嗎?事實上,根本沒有什麼聚寶盆,這只是民間百姓不相信他靠自己能賺取到如此龐大的財物臆想出來的罷了。實際上,沈萬三在元末民初的時候就通過農耕賺取本錢,再幫商人陸道源理財,一步步積累身家然後一路打拼成為了一方富甲。
  • 關於梅毒,那些你不知道的事兒
    關於梅毒,那些你不知道的事兒 2020-11-30 14: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神廚」那些你不知道的事兒!
    眾所周知,所有演出最神秘的一定是那個寫著「Staff Only」的後臺,今天咱們就來說說「神廚」那些你不知道的事兒!【餐廳經理:金大鎬】你以為廚師長只會對上阿諛對下嚴苛嗎?那你錯了,人家可是賣萌好手,不信往下看!這就是廚師長的日常!
  • 朱元璋欲殺沈萬三,指著桌上的豬蹄問:這是啥菜?沈萬三妙回3字撿回...
    朱元璋從乞丐到皇帝的傳奇經歷,中間不知道經過多少艱辛困苦,才從最底層爬到了最頂層。能有如此成就他的聰明才智自不必說,豐富的人生經驗,使得他對帝國的方方面面都了如指掌,加上本身易怒急躁的性格,使得在他手下做事的人都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 沈萬三是怎麼死的?
    朱元璋這個放牛娃打下天下定都南京後,沈萬三為了向朱元璋示好,其實朱元璋也是想敲沈萬三的竹槓,沈萬三表示願意贊助大明王朝修建南京城的城牆。沈萬三不愧是大財主,有錢,城牆修得又快又好,朱元璋表示滿意。但是,這時,沈萬三犯了一個不可饒恕的錯誤,他竟然無知狂妄起來,向朱元璋表示,願意再出三萬兩黃金,代替朱元璋犒賞三軍!
  • 朱元璋想除沈萬三,問桌上豬蹄叫什麼名字,沈萬三回復3個字保住命
    對於「大土豪」沈萬三他一直想除掉,一次在席上問:桌上豬蹄叫什麼?沈萬三用3個字保住了性命。我國歷史上,有許多人被稱為富可敵國。這樣的人不是世家大族,必然會招致皇帝的猜忌。沈萬三就是這樣一個例子,他生於元朝死於明朝,是個經商奇才。他非常懂得經營之道,沈家據說有著明朝一半的財富。這樣的人物,怎麼能不招朱元璋的眼呢?朱元璋一心想抓住他的錯處,即便是一道菜也不放過。
  • 中國古代,太有錢的下場往往都不好,沈萬三就是其中的典型
    明朝首富沈萬三就是個典型的例子,民間說朱元璋想他的錢,於是,就將他給害了。其實,沈萬三可不是他的本名,沈萬三的本名很霸氣——沈富。沈富這個名字一般無人知道,歷史上一般都稱他為「沈萬三秀」,更多的叫法則是「沈萬三」。那麼,這種叫法有什麼講究嗎?若是家中沒有財寶萬貫,肯定很難和「萬」字沾邊的。
  • 首富沈萬三,之所以富可敵國,就因為他有這個寶貝?
    對著自己的兒子自言自語到:看來你是準備子承父業老。而這個兒子就是我們今天的主角——沈萬三。他的一生傳奇,就從這把算盤拉起了故事的序幕。沈萬三的寶物歷史相傳,沈萬三有一個寶貝,那就是聚寶盆。據說這個聚寶盆非常神奇,放進以一個銀錠,就會在生出一個銀錠。放進去一釐米,就能取出一盆米,總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所以沈萬三的財產才能富可敵國。
  • 關於膝關節腫脹,那些你不知道的事兒~
    關於膝關節腫脹,那些你不知道的事兒~ 膝骨關節炎是老年人中最常見的關節疾病之一,中國目前約有 1.5 億人患病,隨著中國步入老齡化社會和肥胖人群的增多,患病人群將進一步增長。這類人群中主要症狀為關節疼痛、腫脹、活動受限。
  • 沈萬三說了三個字,躲過了一場劫難,江南多了一道名菜
    重八從小為地主劉有德家放牛,期間受的苦就別提了,牛的肚子吃不圓回家後會被打。小重八從小對富人充滿了仇恨,「這些為富不仁的傢伙,早晚都讓我殺了」重八暗暗發誓。有一次,地主劉有德喝高了,加之昨晚受了老婆的氣,對放牛回來的小朱又踢又罵,小朱無緣無故成了出氣筒。重八當時13歲,正是叛逆期,心說,「老地主,你等著,我要報復你」。重八有三個發小,他們是湯和、徐達和周德興。
  • 【你不知道的森林火災現場那些事兒】(六)被「冤枉」的雷擊木
    【你不知道的森林火災現場那些事兒】(六)被「冤枉」的雷擊木 2020-07-29 21: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說沈萬三是南潯人,汪涵博學人設再被質疑!這次他會翻車嗎?
    南潯,那地方有很多特別了不起的人,比如沈萬三就是那個地方的人。」個人博學秀是汪涵主持的一大風格。每次遇到不同的人、不同的事或是不同的話題,他都會旁徵博引,分享知識點,讓人受益匪淺。事實上,汪涵不僅知道沈萬三是南潯人,還知道南潯有四象八牛,了解南潯的建築風格。
  • 沈萬三的聚寶盆怎麼得來的?歷史上真的有這個人嗎?
    熟悉張衛健的都知道,他主演的古裝劇都有些輕喜劇的感覺。看完這部劇,就夢想著自己要是也有一個聚寶盆得多麼美好啊!,朱元璋一怒之下,就下旨讓公主嫁給最窮最醜的乞丐,當兵的抓叫花子,嚇得乞丐都逃跑了,或許乞丐這份工作不適合沈三公子,這沈三公子一直不得要領,餓的跑不動,被抓住了。
  • 是沈萬三的居住地,當地的黃酒久負盛名,網友:黃酒確實名不虛傳
    說起中國江南的古鎮,很多人首先反應的是周莊,這是被稱為中國第一水鄉的古老城市,江南六大古鎮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很典型的水鄉,加上其獨特的人文景觀,成為中國水鄉文化和吳地方文化的寶貴寶物,今天我們要講的是是沈萬三的居住地,其黃酒久負盛名,網友:黃酒確實名不虛傳。
  • 大明疑案——揭秘首富巨賈沈萬三被族誅之謎
    同裡的陳某在衙門裡當差,家裡留下一個弱智的兒子和兒媳婦梁氏。這個梁氏美貌出眾又知書達理。顧學文偶見梁氏,一見鍾情,開始引誘梁氏。他一邊找人拉著弱智的陳家兒子到處遊玩,不著家,一邊買通陳家的鄰居天天在梁氏面前說顧學文的好處,最後親自出馬一舉將梁氏「拿下」。兩人感情日深,頻頻有書信往來,桃色新聞傳得沸沸揚揚。
  • 電影《夏洛特煩惱》隱藏的巨大陰謀以及你不知道的那些事兒!
    電影《夏洛特煩惱》隱藏的巨大陰謀以及你不知道的那些事兒!我們再來看看張揚,在夏洛錄製節目的現場,他動手打了選手之後,秋雅一直給他打電話,而夏洛就是不接,他不想讓秋雅知道自己在哪,於是就跟張揚一起坐遊艇去海上遊玩,然而秋雅卻找到了他,那麼問題來了,夏洛並未告知自己在哪,因此可以肯定的是就是張揚告訴她的,之後又撞到 袁華的漁船。這也有可能是張揚故意安排的張揚在隨後也有意地說出馬冬梅的事,為的就是讓夏洛想起她並去找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