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電影網專稿「每天過得都一樣,偶爾會突發奇想,只要有了哆啦A夢,幻想就能無限延長~」看到歌詞,你跟著唱起來了嗎?
對「80後」「90後」而言,哆啦A夢就像成長道路上繞不過去的一段美好奇觀,它見證了我們長大,也陪著我們慢慢變老。而一旦回到動畫世界裡,永遠長不大的大雄和永遠無奈的哆啦A夢就又將我們拉回從前。而這回,我們的大雄長大了。
故事的主題,關於「新恐龍」。
實際上,1980年和2006年,就已有兩部關於恐龍的哆啦A夢劇場版上映。這部《哆啦A夢:大雄的新恐龍》究竟新在哪裡?又是不是炒冷飯呢?
本期《今日影評》特別邀請到了首都師範大學教師林品,從五十周年紀念版電影《哆啦A夢:大雄的新恐龍》出發,聊聊一個小男孩的成長記。
《哆啦A夢:大雄的新恐龍》有兩點新意:
第一,片中,大雄不僅僅是一個孩子,還是某種意義上的「母親」 ,所以這部電影也不僅是一部「子供向」的電影,更是一部比較成功的親子向、合家歡電影。「它的劇情會稍微有一點簡單,也沒有反派角色,這讓觀眾更有安全感。也正因如此,其跌宕起伏和驚險感就會稍微有點缺失。」
第二,它在故事情節上融入了一些世界系動畫潮流的元素,以期用電影書寫末世背景下人物與人物之間的情感羈絆。「片中,大雄和小咻之間的關係,就像《你的名字。》男女主角或《天氣之子》主人公之間的感覺,這也是這部電影的新意所在。」
作為哆啦A夢50周年的紀念劇場版電影,《哆啦A夢:大雄的新恐龍》有許多可圈可點之處。
在電影的後半段,「有一些幀數特別飽滿」,畫面和經費一起燃燒才得以形成絢爛奪目的視覺效果。再加上照顧老觀眾、老愛好者的小彩蛋,比如蛇頸龍皮助,頗有50周年紀念的金色味道。
而最最重要的還是——大雄長大了。
大雄的成長建立在萌寵小咻的前提之上,小咻既是大雄撫育的孩子,又作為大雄的鏡像而存在。
而當大雄完成某種意義上的成長,其他人物角色也發生了一些變化——胖虎變得更紳士了,小夫變得更時尚了,靜香也從「花瓶」角色變成了做出重大貢獻的小英雄,畫下了至關重要的小紅圈。
大雄和朋友們的人物設定依然是小學五年級,一切沒變,但一切又都多了些成熟的意味。
有觀眾表示,從角色的成長過程中看到了自己的成長。林品表示自己也是如此,「看電影的時候,確實會回想起自己生命當中的某一個特定片段,當大雄一遍又一遍翻單槓,小咻一遍又一遍嘗試飛行,我看到自己的某種經歷獲得更現實化的共鳴」。
正如電影宣傳語「你好,新大雄」所說,50周年紀念版電影不會是一次偶然,從這之後,很有可能就翻開了哆啦A夢系列新的一頁。
「我們還是會想大雄在下一個劇場版當中,如果真的到了成人的世界裡,會是什麼樣子?」
在一些爆紅短視頻裡,我們經常會看到大家分享的成年人崩潰的瞬間,如果它們出現在大雄身上,一定會讓觀眾格外心疼。「因為大雄是我們羨慕卻不嫉妒的那樣一個人,我們的夢想在他身上獲得了實現」,林品解釋道,「因此,當他終有一天走入成年人世界,電影主創確實面臨著一個很大的挑戰,就是如何繼續激發我們的共鳴」。
一路成長的大雄,還要繼續加油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