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服VS漢元素,你喜歡哪組?

2021-01-19 漢服攝影



點擊漢服攝影,關注最美漢服平臺,查看歷史消息



點開背景音樂

一邊聽歌一邊看作品更加享受

↓↓↓

漢服君編

2015年07月06日

乙未年[羊年] 壬午月 癸未日


-作品信息-


出鏡:銀珍姑娘


銀珍姑娘好學中醫,以針灸為業。也因中醫結緣漢服,始學國學。遂一發不可收拾,對此戀戀不忘。於24之齡,拍此組照片,以紀念芳齡,亦表達對中醫,漢服,傳統文化之喜愛。

(因攝影備註的是某商家的名字,不打廣告,所以隱去,如有疑問,請聯繫小編)


曲裾是深衣的一種,後片衣襟接長,加長後的衣襟形成三角。按照《禮記》記載,深衣一大特點是「續衽鉤邊」,也就是說「這種服式的共同特點是都有一幅向後交掩的曲裾」(孫機)。出乎意外的是,普通的短曲裾不是在膝前交叉,而是繞到背後,參考洛陽金村出土的銀人像。在膝前交叉的那種款式是今天人們的一種創造發明,或者說是受了十二單影響的一種設計。古代深衣之裳計有十二幅,皆寬頭在下,狹頭在上,通稱為衽,接續其衽而鉤其旁邊者為「曲裾」


歷史記載,《禮記·深衣》「續衽鉤邊」唐孔穎達疏。《漢書·江充傳》:「充衣紗縠襌衣,曲裾後垂交輸,冠襌纚步搖冠,飛翮之纓。」《易經》說:「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到漢代時,服飾制度雖還不夠完備,但對宮中的后妃們的衣飾已有了明確的規定,漢代婦女禮服採用深衣制,《續漢書·輿服志》:「太皇太后,皇太后入廟服紺上皂下,蠶青上縹下,皆深衣制。」《後漢書》中也有同樣的記載:漢太皇太后、皇太后入廟服飾,紺上皂下;蠶服,青上縹下,都是深衣制(即單衣)。深衣當時是男女通用的服裝。《禮記》的《玉藻》、《深衣》對深衣制有很多記載,內容所謂「應規、矩、繩、權、衡」之類,重在「明禮」。《禮記集解》、《禮記集說》、《深衣考》等文獻了解,深衣在製作過程中,有很多的規定,比如「緣」的顏色的規定,則有:若父母、祖父母皆健在,緣用彩色;若父母全、祖父母不全,緣用青色;父存母亡,緣用青色;若父親亡,緣用素色,衣料顏色則避免用素色。


根據下擺繞的圈數基本款式可劃分成單繞曲裾、雙繞曲裾。現代曲裾共同特點:屬於深衣體系,常常做禮服,裙擺曲線,三重衣袖,寬腰帶。(上圖中第二套為短曲,借用某位姑娘的話語:一般曲裾較長,小曲、短曲這詞都是現代人發明的。不過形制之爭一直存在,小編覺得短曲的出現是出於日常便利吧,根據現代人的需求,是可以使用這樣的制式的,比如下面第二組改良自齊胸襦裙的漢元素小短裙,女孩子穿起來,很適合日常。禮服尊正,常服可改,如有想法,請留言小編,取消關注是不可以解決問題的!)



漢服君編

2015年07月06日

乙未年[羊年] 壬午月 癸未日


-作品信息-


漢元素·玉堂春

花開若相惜,花落莫相蘺,

弄花香滿衣,拂花葉悽悽,

醉言花間意,別情花如依,

縱君解花語,霜雪淚花籬。


出鏡:@疤臉蘿莉2

攝影、後期:@墨-will


編後語:

本期推送兩組作品,一為漢服,室內幕布擺拍,二為漢元素,室外半自然萌。先說一下第一組作品,整體色調自然造型和後期都挺好的,只是畢竟是室內幕布,人與景的比例不協調,人物跳出畫面。第二組做的構圖角度中規中矩,畫面的光線穿透力還是不錯的,不過跟第一組一樣是擺拍味道較濃,建議攝影師跟麻豆多溝通,進行拍攝前期策劃。


漢服之美·因你而美,我是漢服君,下期再見!


公眾平臺的自動回複數量已經超過了限額,20150611至今發布作品就沒有辦法回復日期查看了,只能點擊文章開篇的藍色字體「漢服攝影」查看往期。望見諒!

《漢服攝影》擁有原創聲明功能,所有的投稿作品均會受到原創保護,其他公眾號抄襲我方文章將會被監測到,沒有獲得我方授權的公眾號請勿轉載。

新浪官微「漢服攝影公眾號」,如果你有新的作品發布可以@漢服攝影公眾號,也可以在微博互動。感謝你的閱讀!


漢服之美·因你而美

-漢服君·書-

-投稿\合作請聯繫-

cnhanfu@sina.com


-版權屬原作者所有-

-勿作商用 侵權必究-


「我遇見過你,在你沒有發覺的身邊走過,穿漢服出去逛街已經不是什麼稀罕的事情了,而你是那麼美。」

——來自多年以後的漢服君

相關焦點

  • 漢元素和漢服的區別
    漢元素和漢服的區別 2020-12-19 10:21:20 來源:全球紡織網 漢元素和漢服的區別:1、衣服材質漢元素和漢服不同在於這兩種衣服款式的元素是不一樣的
  • 漢元素到底能不能被稱為漢服?
    ▲如果說漢服體系繁複,那麼漢元素則是太龐雜了
  • 看膩了複雜的漢服,如此日常又百搭的漢元素,你確定不來一套嗎
    因為現在是冬天,所以我們穿到的很多漢服都是比較厚實複雜的款式,所以穿在身上可能會顯得比較臃腫,所以我們可以嘗試一下更加簡約的漢元素套裝,融合了漢服的古典和時裝的簡約,即便是冬天穿起來也十分輕便自然。接下來我們就介紹幾套日常又百搭的漢元素套裝,看看有沒有你喜歡的款式吧。
  • 漢服和「漢元素」服裝,誰才是正統漢服?
    在漢服界,始終有一個問題不能得到大家的共識,到底什麼才是正統的漢服?而目前市面上廣泛存在的漢服有三類:傳統漢服、改良漢服、漢元素漢服。辨別漢服是否正統,可以觀察服裝的交領款式是否為左衽。此外,看裙是否為短裙,以及後領是否是大幅度敞開的。
  • 十三餘小豆蔻兒×銀臨女神的聯名款漢服/漢元素合集大盤點
    喜歡古風歌曲的朋友,必定有聽過這幾首經典曲目:棠梨煎雪、錦鯉抄、牽絲戲、流光記、浮生辭等。而喜歡漢服的朋友,因為喜歡漢服那一抹悠悠的美麗古韻,大多也都喜歡聽古風歌曲,我是這樣,我身邊的朋友也是如此,那非常熱愛漢服的十三餘店主小豆蔻兒,也不例外。當十三餘漢服與銀臨女神的歌曲結合在一起,會是什麼樣子的?
  • 漢元素,不得不說的那些事兒……
    近年來,隨著傳統文化復興的熱潮,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漢服,喜歡漢服。於是在琴棋書畫詩酒花茶的各個領域,我們也越來越多地見到漢服的身影,更有「民族風」「棉麻風」「禪茶服」等衣服出現。而在傳統文化領域之外,國際時尚T臺上,一些設計師也頻頻把「漢服元素」運用在作品裡,也給時尚領域帶去了一抹清新。
  • 那些又美又仙的漢服婚紗,你沒有見過的這麼美的漢服婚紗
    現在漢服越來越悲催大家所認同,隨著漢服的越來越火,我國的民族的傳統服裝也得到很高的認可,之前很長一段時間,大家結婚選擇西式婚紗婚禮。現在很多新娘會選擇穿自己的傳統服飾結婚。許多漢服店鋪也都紛紛設計出了漢元素婚紗,中西合併,在保留漢服的特點上增加了婚紗元素,使得兩全其美!下面我們欣賞下這些美麗又神聖的漢元素婚紗,你結婚的話,會選擇哪一款呢?這一件男女同款,可英氣可秀美,男朋友也可以穿呀,一起穿漢服情侶裝真令人羨慕呀!
  • 漢服的形制很多,唐制飄逸、明制大氣,你最喜歡哪一種?
    接下來我們就來介紹三種不同形制的漢服,飄逸的唐制,大氣的明制,快來看看你喜歡哪一種風格吧。一、晉制漢服第一個要介紹的是晉制漢服,也就是魏晉時期的漢服,晉制漢服和我們日常見到的魏晉風是完全不同的。魏晉風的服飾沒有出土文物證明,只能說它是漢元素或者是中國風,而晉制則是實打實的漢服。晉制和普通的漢服最大的區別就是上襦衣擺的位置有一片布料的拼接,這個拼接叫做腰襴。
  • 聽說,冬日和漢元素很搭哦!
    特別是漢服,漸漸地脫離開小眾圈子變為大眾熟知。漢服蘊含了中國傳統文化,有著其獨特的魅力,而且款式繁多複雜,有非常的選擇性。不過,有些小仙女既想穿上帶有古風元素的漢服,但又不願意引人注目,就會選擇一些帶有漢元素的服飾。不知道有多少姐妹入了漢服坑呢?
  • 31歲的金晨太「猛」,「漢元素+運動風」非常好鬥
    漢服不僅是一種趨勢,也是一種文化遺產!讓我們從漢服之旅開始!當你看到單詞「不老少女」時,你的第一個反應是:金晨。如今31歲的她,不僅擁有少女般清純豐滿的雙頰,還擁有十八歲般的火辣身材。許多喜歡帥氣風格的小姐姐喜歡這種元素,當他們被放在他們的身體上,他們是霸道的幾個level2、運動工具風作為襯託「簡」西服只能有一個亮點,這是時尚圈中的一個微妙規則。不過,要想提升漢服中古樸典雅的設計元素所佔的比例,就必須在設計中增加漢服等元素的比例,比如古樸典雅。
  • 不是所有漢元素,都能稱為漢服「改良」,不是垃圾桶別什麼東西都往...
    漢元素亦或是漢服改良,這兩個詞都被商家們用來指代各種非漢服的,或者是存疑的形制,例如兩片式下裙,這種將現代筒裙加上兩對系帶,就來戲稱漢族傳統服飾的裙子,例如各種版型辣眼睛的短襖,例如兩片式的馬面,然而文獻中的兩片共腰式馬面(共腰,即一個裙頭),和商家做的兩片式馬面(實際就是筒裙做出馬面的褶子,加兩對系帶)完全是兩種東西,問題也出在這裡
  • 漢服套裝太死板?試試這些漢元素混搭套裝,帶給你別樣的穿著體驗
    現在許多人在穿漢服的時候都是根據店鋪給的套裝來搭配,這樣搭配固然不會出錯,但是難免少了幾分新意。如果你想讓自己的漢服搭配更有特色的話,可以嘗試著將漢服漢元素和時裝混搭在一起,同時我們還可以舉一反三,根據自己的喜好來搭配衣服,這樣也可以帶給你別樣的視覺感受。
  • 帶你走進「漢服」新世界
    漢服與漢元素、漢風之間有什麼區別,怎麼區分漢服與漢元素。 之前漢服界的普遍共識是只要形制對,在上面繡什麼樣的花紋都可稱之為漢服,如今隨著漢服普及,我們對於其花紋也應稍作規範。中國文化之美,離不開一個「雅」字,不論是素雅、高雅還是典雅,他都具有一定的風骨,如果漢服的版型是靈魂,那他的花紋就應該是皮囊,缺一不可。
  • 漢服不夠日常?看看這些漢元素套裝,古典與時裝元素的完美融合
    漢服,不僅僅是一種潮流,更是一種文化傳承!接下來讓我們開始漢服之旅吧!漢服現在越來越流行,喜歡漢服、日常穿著漢服的人也越來越多,但是也有人覺得穿漢服太過麻煩,不僅要搭配妝容,還要做相應的髮型,這一系列複雜的步驟也勸退了不少喜歡漢服的人。
  • 喜歡穿漢服卻不懂漢服文化?漢服知識也很關鍵,重要的漢服科普!
    漢服的歷史有著幾百年,無論是形制顏色或者紋樣上都極具特色。很多人覺得漢服和日本的和服,韓國的韓服有很多元素是一樣的,其實是因為和服和韓服都是從漢服演變過來的,最終形成自己本國本島的服飾,雖然經過演變但是始終是存在漢元素的,這樣說,我國的漢服還是很受歡迎的,不僅在古代如此,現代很多人也是喜歡古風,喜歡漢服。漢服作為一種民族文化的呈現,能夠穿出文化自信也是很好的事情。
  • 她是周星馳的乾女兒,喜歡穿漢服,曾經卻是「男兒身」
    而徐嬌的穿衣風格,則偏向於二次元和漢服。這一點,從徐嬌的日常穿搭中,就能夠輕易看出來,哪怕是留學期間,仍舊秉持初心,宣傳國家的傳統文化。二次元好理解,徐嬌畢竟才23歲,喜歡這些軟軟糯糯的服飾至於漢服,現如今短視頻盛行,只要刷一刷,貌似就能看到穿著漢服的小哥哥小姐姐。徐嬌有身材的優勢,穿上漢服,也確實很好看呢。
  • 改良漢服:它會是漢服的創新發展的一個體現嗎?你怎麼看?
    那漢服的發展道路該如何走得更遠?怎麼樣才算是創新發展?再說說近幾年比較流行的一種「新型」服飾——改良漢服。為何叫改良漢服?它與漢服之間的關係是如何的呢?既然叫改良,那它到底能否算是漢服的創新發展呢?改良漢服:交領上衣+改良一片式褶裙改良漢服是什麼?改良漢服,顧名思義,就是在傳統漢服形制的基礎上,進行修改,使得服裝日常化、更符合現代人的生活習慣。
  • 鄭爽穿漢服真好看,清純不做作,襦裙加摺扇有小說女主的味道了
    現在很多古裝劇的服化道,還沒有一些漢服商家做的服化道好。漢服這幾年興盛起來,經常舉辦一些漢服同好會。喜歡漢服的人聚集在一起,一起討論漢服文化,這也是一件非常值得驕傲的事。喜歡漢服的人多了之後,商家就在這裡面找到了價值。很多景點也開始舉辦漢服活動,還有一些景點說如果穿漢服就會免門票。可以看出漢服帶來的經濟效益是非常大的,但它不僅而它不僅帶來的是經濟效益,還有文化效益。
  • 與時俱進的現代漢服體系與文化!
    「漢服」一個熟悉又陌生的名詞,熟悉是對於大眾而言在電影劇中感受居多,陌生是不知道她的文化內涵,近些年針對漢服出來了一系列的名詞,傳統漢服、改良漢服、漢元素、泛漢服等等。那麼漢元素能叫做現代漢服嗎,當然這個稱呼各有爭議,我更傾向於漢元素不屬於漢服體系,漢元素運用到了漢服某一個特色的點,用這個點來裝飾點綴出服飾獨有的特色,打個比喻特更像是一種化學元素,顯示出了這個元素帶來的別具魅力的色彩!
  • 「山」的漢服和正版漢服的區別,教你如何分辨
    買到喜歡多漢服卻被告知是山?山和正傻傻分不清?別怕,今天我們來說一下山和正的區別,並且教你如何分辨山寨和正版漢服。所謂的山就是抄襲別人的設計,雖然外形相似,但是到手就一定會後悔的,所以千萬不要知山買山哦,當然如果不知道的情況下不小心買錯了,也不是你的錯。正版的漢服在於它的設計是原創的,比如繡花是自己設計的,顏色搭配是不斷改進並且設計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