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二公主」姚安娜在1月14日,自己23歲生日那一天,宣布強勢出道,正式成為一名藝人,並且同步發布了一系列海報和一直單曲MV。
但可惜的是,出道即翻車,各大公號對此的評價充滿了嘲諷與負面。而姚安娜僅僅只有23萬粉絲的微博下面,(比較同為富二代的王思聰4000多萬粉絲,何猷君369萬粉絲),也大多為負面反饋。
這就是那張備受奚落的海報:
她的原意,應該是想表達,我富二代,有錢又有地位的華為二公主,將自己作為「公主」的王冠踩在腳下,突破自己,嘗試一些自己沒有嘗試過的事情,也給自己一個新的開始。
可問題是,自稱公主這事,有點令公眾啼笑皆非。有些東西,就是旁人可以講,但自己不可以講,自己講出來,大家就沒法接受了。你見過馬雲稱自己為首富,或者何鴻燊稱自己為賭王嗎?他們可能反而都特別排斥,儘量避免這些說法。
在姚安娜轉發這張海報的微博中,熱度最高的是這樣一句評論:
我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沒有公主。
同步推出的,還有一個紀錄片,記錄了姚安娜的藝人成長之路。她尤其強調了自己的獨立:
「我父母的理論是,我成長的過程中,他們可能沒有很多時間來陪我,所以他們就會刻意地把我培養得更加獨立,在很多事情上,他們不僅自己不會來幫我,也會跟別人說,叫別人不要來幫我。」
這句話有點讓人寒毛直豎:請問如果不是任正非的女兒,姚安娜何以能有資格參加那個讓自己成名的頂級名媛舞會,與比利時王子共舞。
如果不是華為二公主,姚安娜又何以能夠在2015年憑著自己那點沒有明確標準的芭蕾舞技能,進入哈佛大學,甚至連進入她之前就讀的上海中學國際部都是難事(這所學校的錄取比例非常低,進去的都是學霸,牛人)。
在紀錄片裡,姚安娜感嘆:「為什麼大家不喜歡我,為什麼大家喜歡姐姐不喜歡我?」
這還用得著問為什麼?
只要是正常人都會更加喜歡姐姐。
記得前段時間有一篇火遍朋友圈的文章《長女的艱辛與幼女的順遂》,讓人感觸萬千。
姐姐和妹妹,雖然同有一位父親,但她們的境遇與擔當卻全然不同。
姐姐出生於1975年,她成長的時代,爸爸任正非還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艱難創業者。21歲她加入爸爸公司從華為的基層做起,一直到後來成為華為的財務長和副董事長,成為父親手下的一員猛將。
2018年12月1日,姐姐在加拿大不幸被逮捕,後來被軟禁失去了人生自由,這個震驚國人的事件到現在已經過去了2年多,能夠重獲自由的希望似乎仍然渺茫。但她在困境之中所綻放出來的微笑與淡定,成為國人心目中的巾幗英雄。
姐姐為了華為甚至可以說是為了中國的高新產業忍辱負重,這種經歷頗有點類似現代花木蘭。
可妹妹呢,出生於父親已然已經大獲成功的時代,從小錦衣玉食,精雕細琢,妥妥一個富二代。任她上哈佛也好,苦練芭蕾也好,出道成為藝人也好,但是在她的腦門上,還是用大寫寫著四個字:豪門公主。
為什麼大家喜歡姐姐不喜歡我?
因為歷來大家喜歡的公主是哪種類型?落難醜小鴨類公主啊!
這更符合普通人對自己經歷的投射。從白雪公主,到公主日記,公主,即使貴為天潢貴胄,也必須經歷人間疾苦,才能最終獲得民眾的認可。
安娜公主缺少的是什麼呢?
自媒體人艾小羊老師評價:「姚安娜從素人到藝人,最大的障礙是:缺乏魅力。」
而按照恰恰姐的個人品牌理念,一個人的魅力,很大程度上,來自於她的個人經歷。
就像我最喜歡的真實領導力書籍《真北》裡面所說的:「真誠領導者與這些人之間的區別在於他們看待自己人生經歷的方式。真誠領導者會通過這些經歷找到自己的激情和夢想,希望能夠儘自己最大的力量改變這個世界。」
當然,姚安娜還年輕,她還有一大把的時間來經歷自己的經歷。但問題在於,今天她要讓公眾喜歡她,必須要讓我們知道,她為何執迷於成為一名藝人,她的激情與動力是來自於哪裡。僅僅是因為新鮮,因為娛樂圈能夠給到人們的那種光芒萬丈的虛榮感嗎?僅僅是那種萬眾矚目擁戴的公主感嗎?
這,稍微有點理性的公眾都不會買單。
其實安娜公主還不如別這麼大張旗鼓地宣布自己出道,先通過參與項目,扎紮實實的努力出來一些作品。等到有一天我們從一部電視劇,或者一首單曲裡,認識了她,喜歡上了她,然後再知道這就是任正非的女兒。反而給人低調,沉穩,不子襲父蔭的感覺。
但這事,讓恰恰姐看到一個積極點:雖然我們這些普通人,再努力可能都企及不了「破格公主」家底萬分之一的財富。但我們有經歷,有自己獨特的優勢,努力一把,也許價值勝過萬貫家財!
珍視自己的經歷,讓你的人生經歷成為你的激情與目標的催化劑,總有一天,它們會成為你最大的財富!
-End-
覺得有啟發,點個「在看」哦~
謝謝大家的支持!
作者
想要自我成長,打造自己的個人品牌,歡迎來參加恰恰姐的女性成長5部曲哦!
從自我認知起步,經歷自信綻放,時間管理,到高效溝通,最後建立自己獨特的個人品牌。
女性心花怒放的閃耀之旅,美好向上的成長進階!
掃碼直接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