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主流歌手到獨立樂隊主唱 他是你無法定義的陳楚生

2021-01-14 騰訊音樂



九年之前,陳楚生拿到了「快樂男聲」的冠軍,那一刻,至今想起來都像是如夢如幻,卻又不太現實的場景。很難想像,作為當時國內最頂尖的娛樂選秀節目,會將全國總冠軍這樣一座獎盃,授予陳楚生這樣的歌手。畢竟,陳楚生沒有俊俏的外貌,沒有八面玲瓏的談吐,而他的老民謠情結,在一個國際化曲風的時代,甚至顯得有些土。


但這樣的偶然,卻也讓我們邂逅了一個不同的選秀明星,雖然從商業發展的角度來講,陳楚生後來的「表現」有點滯後,但考慮到他的音樂源頭、音樂氣質,這種慢生活、唯音樂的發展,反而是像陳楚生這樣的唱作歌手,應該有的宿命。因為如果他也奔向娛樂的激流,或者就不能保持在音樂上獨有的人格。世間萬物,往往總是有所得有所失。


你也許還不了解他,你也許已經忘了他。不過,對於一個真正的音樂人來講,他的作品他的歌,就是一座最好的橋梁。想要了解陳楚生,聽他的歌就是最好的方式。在即將來到的《大事發聲》裡,這位頭頂著選秀節目冠軍,卻能在娛樂洪流中保持音樂初心的歌者,就將再度和我們見面。噓,別說話,聽歌……

 

選秀明星裡的音樂人

 


一個星相十足的歌手,在娛樂選秀節目獲得好名次,甚至一路走到最後拿到冠軍,實在是太正常的事情了。畢竟選秀節目本身就是娛樂產業的一部分,是一個更新的造星平臺。


而像陳楚生這樣的歌手,參與到選秀節目,本身還是會有點亂入的感覺。尤其是最後拿到冠軍,則比一般歌手,需要更多的天時、地利與人和相配合。也可以說,需要有壓倒性的音樂魅力,才能在並非是他們的主場,獲得最後的成功。


這樣的成功例子並不多,能夠讓人記住的,或許只有梁博和陳楚生,而他們兩人,前者曾經參加過「大事發聲」,後者也即將參加「大事發聲」。


在正式出道後,除了一段時間有過合約上的糾紛之外,陳楚生在娛樂的定義裡,就是一個「缺少存在感」的歌手。和許多明星擅長利用社交媒體來吸粉不同,陳楚生的微博,更像是他音樂的通告記錄平臺,絕大部分的內容都和演出、節目、錄音、創作有關,而不是一般明星微博中的香車美人,再加上美食和蹭熱點。對於一般的粉絲來講,會覺得貧乏和枯燥,反倒是很多真正的歌迷,從中可以看到他真正的音樂人屬性。


至於緋聞更是沒有了。如果說相由心生,那麼一個明星的社交媒體,其實也是了解一個明星內心的窗口。而陳楚生的社交媒體,讓人感受到的就是他的樸實和真實,也只有像他那麼真實的人,最後才能寫出那麼真實的歌。


 

不矛盾!他有著一顆老民謠的心

 


作為80后里靠前的歌手,陳楚生的音樂源頭,也和同時代的很多人一樣,受到了港臺流行音樂的影響。只不過從細節的角度來講,陳楚生喜歡的音樂要更人文一些,他更多喜歡的還是臺灣現代民歌運動那一卦的歌手。


在參加《快樂男聲》期間,陳楚生就演唱了像《橄欖樹》、《原來的我》、《爸爸的草鞋》等老民謠。而在當時的舞臺,R&B、Hip-Hop,還有許多熱門的K歌經典,才是選歌的主流,也是各位選手爭相翻唱的對象。在這樣的舞臺流淌過陳楚生的這些歌聲,還真有點清泉的意思了。


這樣的音樂喜好,最終也決定了陳楚生的音樂創作。像他在踏入歌壇後發行的首張EP專輯裡,那首成名作《有沒有人告訴你》,無疑就是這種民謠繼承最初的果實。火車,距離,下雪的冬天這些意象,簡單卻充滿畫面感,當身邊的同齡人,紛紛開始研究R&B的轉調、顫音等時髦的唱法,並且愛上林夕、方文山的填詞方式時,陳楚生選擇的卻是一種最樸實無華的走心之路。用發自內心的情緒,勾勒出簡潔明了的世界,讓人感動、讓人神傷。


當然,也許正是陳楚生在創作上,並不想譁眾取寵,所以使得他的作品,缺少了一種娛樂性的話題。但從創作的角度來講,入行十年的陳楚生,卻在一條既定的路上,保持了一種在堅持基礎上的創作更新。越來越文雅的《且聽風吟》,越來越詩意的《思念一個荒廢的名字》等等作品,正是《有沒有人告訴你》的升級版。只可惜有好多的人,對這樣的進步視而不見。


但是這一切並不重要,就像陳楚生三年前那首《快樂不過是做你想做的而已》的歌名那樣,創作同樣是一種自由的事情,而這種自由的前提就是隨心。在這個創作越來越多附加概念的時代,我們可以聽到的陳楚生作品,卻始終如一的保持著老民謠那種腔調,那種就是以詞曲唱的簡單組合,用旋律和文字去打動人心的結構。如果你說這已經過時,那只能說你也沒了初心。

 

從主流歌手到synth-pop獨立流行樂隊主唱,這很音樂!

 


傳統的音樂工業中,為了保持一個歌手的新鮮度,總是會用企劃、概念等方式,在某些時間點,人為的改變一個歌手的形象、氣質或定位。並且由此誕生了一個包裝體系的專用名詞:轉型。


要說轉型,現在的陳楚生同樣也轉型了。因為繼成立陳楚生工作室之後,陳楚生又成立了一支名為SPY.C的樂隊,而他則心甘情願的在這支樂隊裡當起了主唱。從市場的角度這很不科學,畢竟即使在樂壇,很多音樂人越飛越高的人生之路,也往往是先樂隊主唱,再個人單飛這樣的過程,陳楚生的路顯然是「走反」了。


但這實際上是從利益最大化的角度,而從音樂的發展規律來講,陳楚生這樣的方向才是正確的。一個唱作人從一個人獨自思考、獨自寫歌,慢慢發展成為一個需要更全面視角的音樂人,那就必須在音樂上更為豐滿,而這種音樂上的加法,有時候就必須要專職的樂手一起來參與。對明星來講,這樣的參與最怕就是稀釋自己的存在感,但對於陳楚生這樣的音樂人來講,唯音樂才是最終的目的,所以才有了SPY.C這支樂隊。


其實在歷史上,陳楚生這樣的選擇並不是孤例,雖然確實比較少,但就在少的例子中,卻出現了齊秦這樣一個突出的例子。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初,為了讓自己的音樂創作有更新的突破,齊秦就選擇了組建「虹」樂團,並最終創作了《思念是一種病》、《自己的心情自己感受》等大量優質作品。而齊秦也是陳楚生的偶像之一,如今他從歌手向synth-pop獨立流行樂隊的升級,也同樣走在了相似的軌道上。


其實,作為從酒吧走出來的歌手,音樂的臨場感,一直是陳楚生音樂的特質。這種真正的音樂人屬性,也讓陳楚生一直以來,都做著不違背音樂的事情,並因此吸引了很多優質音樂品牌的關注。比如全球聞名的箱琴品牌Martin,就選擇陳楚生作為中國地區首位合作藝人,日本著名的搖滾音樂節:富士音樂節也曾經邀請過陳楚生演出,最近的一次,則是上海的簡單生活節。


從歌手到獨立流行樂隊,預示著陳楚生在音樂創作上的羽翼豐滿,在一個順序發展反而被認為逆向的時代,相信陳楚生的「逆向」,能夠帶來更多音樂順向的驚喜。


點擊閱讀原文免費預定《大事發聲》!


AND

NOT END

廣告廣告我是廣告(我知道很硬)

添加後截圖給我們有福利呦!!





騰訊音樂公眾號ID:qqmusicweixin


我的音樂新看法,就在騰訊音樂!每周高清演唱會等你來看!有最精彩的樂壇趣聞、獨家報導及最新MV分享!更有全年不斷的粉絲福利奉上!



相關焦點

  • 一個主流歌手的獨立音樂之路
    他奪冠的畫面我至今還記得,當時的他穿著一件金色外套,在音樂聲中踏上領獎高臺,他伸出雙臂,和大屏幕上象徵著夢想的翅膀交相輝映。那一刻他的臉上是躊躇滿志的笑容。 那年夏天,他的歌被廣泛流傳。那首《有沒有人告訴你》,火遍大街小巷,從中學生到中年人,幾乎都被這個真誠、溫暖的歌聲打動。
  • 陳楚生為《那年花開月正圓》演唱的新歌,5小時點擊破100W
    陳楚生似乎是個很久遠的名字,此次的出現,沒想到帶來這麼好的作品。第一次聽陳楚生還是2007年,距今已過十年,那個抱著吉他,用清涼嗓音唱歌「有沒有曾告訴你,我很愛你」的男孩,已經三十多歲了,這十年間,他到底如何?在盛行貼標籤的時代,陳楚生一度是被符號化很嚴重的歌手。
  • 陳楚生:有沒有人告訴你,我這幾年怎麼度過....
    關於陳楚生和他的樂隊,我想鄭重其事的介紹一下:採訪進行的很順利,生哥比我預料的要健談許多,講話一直很溫柔,聲音很好聽,眼睛很亮,一聊到他的音樂、樂隊和新專輯,就會滔滔不絕的講很多他對音樂的想法、理想和信仰。
  • 傻子與白痴:主流裡的「獨立樂隊」
    一年前,《明日之子2》裡一個穿著背帶褲的酷仔,在大家的視線聚焦處不疾不徐的調試著設備,反覆強調著自己的樂隊傻子與白痴(以下簡稱:傻白)。在總決賽的現場,他也終於完成了舞臺心願——傻白成員合體演出了《美好前程》。
  • 歌手陳楚生:可以選擇的時候,為什麼不遵從內心?
    2007年,因為《快樂男聲》,陳楚生從一個默默無聞的酒吧歌手,變成了萬眾矚目的明星。這個巨大的變化讓陳楚生覺得既新鮮又興奮,「感覺自己到了另外一個世界」。」於是想要努力一把的19歲的陳楚生拿起行囊去到了深圳,做過餐廳的送餐員,也當過酒吧的駐唱歌手,從一個沒有太多自信的少年,成為了一個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情也能養活自己的知足青年。之後陸續參加「全國PUB歌手大賽」和「快樂男聲」,又變成了我們所看到的陳楚生。
  • 獨立樂隊是怎麼定義的?有的歌風格標註為Indie是這個意思嗎?
    到底什麼是獨立音樂?或者說獨立樂隊?是一種音樂風格嗎?其實,所謂獨立音樂就是描述有別於主流商業唱片廠牌所做的音樂。那相應的,獨立樂隊也就是自己製作音樂,從錄音到出版都由樂隊獨立完成。所以,Indie更多是一種態度,而不是一個音樂風格,更多體現出音樂人對自己的音樂的取捨,不用對其他因素去妥協。
  • 陳楚生:唱歌是我的生命,唱到70歲也好
    港臺和歐美的流行音樂正是在這時候到來的,陳楚生喜歡歌手齊秦和鄭中基,也喜歡涅槃樂隊,他常常去露天卡拉OK唱歌,那些歌裡充斥著反叛與深情。 但他可沒有想過也要成為一名歌手,只知道自己喜歡音樂。初二在朋友那裡接觸到了吉他、16歲收到哥哥送的吉他、寫出自己的第一首歌《姑娘》、在農場附近的小酒館開始駐唱,他都沒有想過。
  • Faye 飛、李志、陳楚生.....這個夏天,讓大華1935 livehouse 叫醒你的耳朵~
    在音樂品味越來越小眾的今天一些獨立音樂人、搖滾歌手都偏愛在音響效果極佳的live house演出
  • 臺灣地下樂團主唱參加《明日之子》圈粉無數,吳青峰:期待你變成主流!
    這種旋律其實不好寫,他能寫出這種旋律,是一種獨有的Style。在我心裡他就是一個怪小孩。」李宇春說:「玩地下、小眾音樂的歌手通常會比較另類,不想成為主流,覺得這樣就沒有腔調了。但他很希望自己的音樂能進入主流,這個觀點我還蠻意外的。」吳青峰說:「我有在你身上看到我以前很機車的部分,明明是在比賽,卻毫不留情地對音場、對喇叭提出要求。期待你變成主流。」
  • 你所不知道香港獨立樂隊的那些事
    或許一張CD,甚至一盒磁帶裡面的歌已經被聽了無數遍,但還是會忍不住想去看這位歌手的現場演出。而現今,不少的獨立樂隊或者歌手對於香港的音樂圈都表示很失望,原因是大家不再重視Live,或者說是對於音樂本質的東西的關注已經缺少。在這個越來越少人買CD,越來越多人通過app免費聽歌的年代,其實,還有人一直在堅持做好Live,做好音樂。
  • 陳楚生組樂隊偵探C回歸 消失許久還能鹹魚翻身?
    ­  陳楚生自兩年前華誼約滿後便成立了自己的獨立工作室,成為自己老闆的陳楚生更加自我地做起了音樂,最近還以獨立樂隊SPY.C的身份發布了新專輯《偵探C》。­  陳楚生十年前憑藉快男冠軍風光一時,隨後在天娛的力捧下以《有沒有人告訴你》橫掃當年樂壇,可是由於其低調不願意拋頭露面的個性並沒有得到更多的曝光和作品的推廣,而是選擇把大量的時間都花費在了歌曲創作上。
  • 從「暖甜快女」到「搖滾主唱」,她經歷了什麼?
    她是一個怎樣的歌手,人們不能為其簡單地下定義。最開始劉惜君是對搖滾樂產生了興趣,隨後便開始了嘗試之旅。即便是流行抒情歌手,但進行角色、領域的轉換,劉惜君似乎並沒有退縮。反而是在認清自己之後,便投身於此,開啟了新的旅程。她坦然說道:「大家對我的熟知可能是一個主流歌手,唱的很多歌都是抒情歌曲。
  • 獨立音樂佔領《歌手》了嗎?
    這一季節目,從音樂人到音樂更偏向年輕一代,而當下年輕人所關注的音樂,獨立與主流的界限越來越模糊。在湖南衛視這樣的平臺,節目中所涉及到的獨立音樂越來越多,這一季從數量看已經是歷屆節目之最。時間向前推一推,一切早有跡象.最早將獨立音樂帶進節目的是李健。
  • 在韓國,獨立音樂比主流音樂更流行,為什麼?
    而在今年金曲獎頒獎典禮上,韓國的獨立樂隊「hyukoh」受邀作為表演嘉賓登場,獲得在場的歌手和觀眾集體歡呼尖叫。除了hyukoh外,還有10cm,Delispice,busker busker……這些韓國獨立樂隊/組合,以獨立廠牌的獨立樂團之姿,將亞文化反轉成為主流,在韓國,獨立音樂毫無疑問正在流行,他們已經重新定義了「流行音樂」。
  • 曾是零點樂隊的主唱,從歌手變成演員,事業得意婚姻失意
    90年代的零點樂隊,還有印象嗎?那首《愛不愛我》至今還是許多人手機上的經典歌曲。你愛不愛我,我不知該做些什麼,你到底愛不愛我,喚醒自己也就不再難過……多麼熟悉的旋律。《愛不愛我》讓零點樂隊火了,歌曲成音樂平臺榜首,樂隊拿獎拿到手軟,五個大小夥成了觀眾熟悉的面孔,至今這支樂隊還是國內最重要的一支主流搖滾樂隊。只可惜這支樂隊並沒有走到最後,但當然不是解散了,而是樂隊的主唱周曉鷗退出了樂隊。演戲更讓人上癮,這也許就是他退出樂隊的主要原因。在宣布退出樂隊之前,周曉鷗就在好幾部電視劇裡做過客串演員。
  • 小眾獨立樂隊的主唱們都在讀什麼
    世界閱讀日的這天我們採訪了動物園釘子戶、浪味仙貝、白日密語三支國內獨立樂隊的主唱們,聊聊他們的私人閱讀口味,在天氣恰恰好的四月,順便聽聽音樂翻翻書
  • 飛兒樂隊錯誤地認為他是樂隊的靈魂,把主唱踢走了
    眾所周知,樂隊一般由主唱、鍵盤手和吉他手組成,主唱的位置是最重要的,因為觀眾的眼睛集中在C位上,耳朵聽到主唱的聲音,至於背景音樂,很少有人關注,因此主唱的位置是任何時候都無法替代的,然而「飛兒樂隊」的成員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更換了主唱。
  • 陳楚生&楊乃文:想要感受冰山下的火熱,必須關注十月《大事發聲》
    可以回想一下以往的節目:兩岸清新之風魏如萱&旅行團,創作才子馬頔和Hush,嘻哈風潮的引領者兄弟本色...10月19日即將迎來的第十期——陳楚生和楊乃文,這次要走進兩個「外冷內熱」的歌手內心世界。
  • 《歌手》:陳楚生空降踢館,關於陳楚生你絕不能錯過的五首歌
    這一季的《歌手》進入到收官階段,就在歌王之爭如火如荼之際,節目組卻傳來一個讓人遺憾的消息:最有可能挑戰劉歡歌王位置的俄羅斯歌手波林娜因為背部的傷勢加重,不得不選擇退賽。波林娜因傷退賽節目組只能臨時調整,增加了一位踢館歌手,這位歌手的名字一經公布,便勾起了無數80後觀眾太多青春的回憶。他就是湖南衛視第一季《快樂男聲》的冠軍,陳楚生。
  • 與寶麗金時代「對唱」| 對話陳楚生
    像《耶利亞女郎》、《明天你是否依然愛我》,聽到這些歌曲的時候,我總覺得有一種白日夢的感覺,總是在午後遠遠地飄來。在你生活的角落充滿他的音樂的感覺。劉德華就不用說了,那個時候四大天王,然後也看他的電影,當時有一部電影叫《天若有情》,印象很深刻。Beyond不用說了,是我非常喜歡的樂隊。然後還有張學友的。所以這些歌其實在聽到的時候,就會有自己過去的一些畫面存在,感覺很親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