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之前,陳楚生拿到了「快樂男聲」的冠軍,那一刻,至今想起來都像是如夢如幻,卻又不太現實的場景。很難想像,作為當時國內最頂尖的娛樂選秀節目,會將全國總冠軍這樣一座獎盃,授予陳楚生這樣的歌手。畢竟,陳楚生沒有俊俏的外貌,沒有八面玲瓏的談吐,而他的老民謠情結,在一個國際化曲風的時代,甚至顯得有些土。
但這樣的偶然,卻也讓我們邂逅了一個不同的選秀明星,雖然從商業發展的角度來講,陳楚生後來的「表現」有點滯後,但考慮到他的音樂源頭、音樂氣質,這種慢生活、唯音樂的發展,反而是像陳楚生這樣的唱作歌手,應該有的宿命。因為如果他也奔向娛樂的激流,或者就不能保持在音樂上獨有的人格。世間萬物,往往總是有所得有所失。
你也許還不了解他,你也許已經忘了他。不過,對於一個真正的音樂人來講,他的作品他的歌,就是一座最好的橋梁。想要了解陳楚生,聽他的歌就是最好的方式。在即將來到的《大事發聲》裡,這位頭頂著選秀節目冠軍,卻能在娛樂洪流中保持音樂初心的歌者,就將再度和我們見面。噓,別說話,聽歌……
選秀明星裡的音樂人
一個星相十足的歌手,在娛樂選秀節目獲得好名次,甚至一路走到最後拿到冠軍,實在是太正常的事情了。畢竟選秀節目本身就是娛樂產業的一部分,是一個更新的造星平臺。
而像陳楚生這樣的歌手,參與到選秀節目,本身還是會有點亂入的感覺。尤其是最後拿到冠軍,則比一般歌手,需要更多的天時、地利與人和相配合。也可以說,需要有壓倒性的音樂魅力,才能在並非是他們的主場,獲得最後的成功。
這樣的成功例子並不多,能夠讓人記住的,或許只有梁博和陳楚生,而他們兩人,前者曾經參加過「大事發聲」,後者也即將參加「大事發聲」。
在正式出道後,除了一段時間有過合約上的糾紛之外,陳楚生在娛樂的定義裡,就是一個「缺少存在感」的歌手。和許多明星擅長利用社交媒體來吸粉不同,陳楚生的微博,更像是他音樂的通告記錄平臺,絕大部分的內容都和演出、節目、錄音、創作有關,而不是一般明星微博中的香車美人,再加上美食和蹭熱點。對於一般的粉絲來講,會覺得貧乏和枯燥,反倒是很多真正的歌迷,從中可以看到他真正的音樂人屬性。
至於緋聞更是沒有了。如果說相由心生,那麼一個明星的社交媒體,其實也是了解一個明星內心的窗口。而陳楚生的社交媒體,讓人感受到的就是他的樸實和真實,也只有像他那麼真實的人,最後才能寫出那麼真實的歌。
不矛盾!他有著一顆老民謠的心
作為80后里靠前的歌手,陳楚生的音樂源頭,也和同時代的很多人一樣,受到了港臺流行音樂的影響。只不過從細節的角度來講,陳楚生喜歡的音樂要更人文一些,他更多喜歡的還是臺灣現代民歌運動那一卦的歌手。
在參加《快樂男聲》期間,陳楚生就演唱了像《橄欖樹》、《原來的我》、《爸爸的草鞋》等老民謠。而在當時的舞臺,R&B、Hip-Hop,還有許多熱門的K歌經典,才是選歌的主流,也是各位選手爭相翻唱的對象。在這樣的舞臺流淌過陳楚生的這些歌聲,還真有點清泉的意思了。
這樣的音樂喜好,最終也決定了陳楚生的音樂創作。像他在踏入歌壇後發行的首張EP專輯裡,那首成名作《有沒有人告訴你》,無疑就是這種民謠繼承最初的果實。火車,距離,下雪的冬天這些意象,簡單卻充滿畫面感,當身邊的同齡人,紛紛開始研究R&B的轉調、顫音等時髦的唱法,並且愛上林夕、方文山的填詞方式時,陳楚生選擇的卻是一種最樸實無華的走心之路。用發自內心的情緒,勾勒出簡潔明了的世界,讓人感動、讓人神傷。
當然,也許正是陳楚生在創作上,並不想譁眾取寵,所以使得他的作品,缺少了一種娛樂性的話題。但從創作的角度來講,入行十年的陳楚生,卻在一條既定的路上,保持了一種在堅持基礎上的創作更新。越來越文雅的《且聽風吟》,越來越詩意的《思念一個荒廢的名字》等等作品,正是《有沒有人告訴你》的升級版。只可惜有好多的人,對這樣的進步視而不見。
但是這一切並不重要,就像陳楚生三年前那首《快樂不過是做你想做的而已》的歌名那樣,創作同樣是一種自由的事情,而這種自由的前提就是隨心。在這個創作越來越多附加概念的時代,我們可以聽到的陳楚生作品,卻始終如一的保持著老民謠那種腔調,那種就是以詞曲唱的簡單組合,用旋律和文字去打動人心的結構。如果你說這已經過時,那只能說你也沒了初心。
從主流歌手到synth-pop獨立流行樂隊主唱,這很音樂!
傳統的音樂工業中,為了保持一個歌手的新鮮度,總是會用企劃、概念等方式,在某些時間點,人為的改變一個歌手的形象、氣質或定位。並且由此誕生了一個包裝體系的專用名詞:轉型。
要說轉型,現在的陳楚生同樣也轉型了。因為繼成立陳楚生工作室之後,陳楚生又成立了一支名為SPY.C的樂隊,而他則心甘情願的在這支樂隊裡當起了主唱。從市場的角度這很不科學,畢竟即使在樂壇,很多音樂人越飛越高的人生之路,也往往是先樂隊主唱,再個人單飛這樣的過程,陳楚生的路顯然是「走反」了。
但這實際上是從利益最大化的角度,而從音樂的發展規律來講,陳楚生這樣的方向才是正確的。一個唱作人從一個人獨自思考、獨自寫歌,慢慢發展成為一個需要更全面視角的音樂人,那就必須在音樂上更為豐滿,而這種音樂上的加法,有時候就必須要專職的樂手一起來參與。對明星來講,這樣的參與最怕就是稀釋自己的存在感,但對於陳楚生這樣的音樂人來講,唯音樂才是最終的目的,所以才有了SPY.C這支樂隊。
其實在歷史上,陳楚生這樣的選擇並不是孤例,雖然確實比較少,但就在少的例子中,卻出現了齊秦這樣一個突出的例子。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初,為了讓自己的音樂創作有更新的突破,齊秦就選擇了組建「虹」樂團,並最終創作了《思念是一種病》、《自己的心情自己感受》等大量優質作品。而齊秦也是陳楚生的偶像之一,如今他從歌手向synth-pop獨立流行樂隊的升級,也同樣走在了相似的軌道上。
其實,作為從酒吧走出來的歌手,音樂的臨場感,一直是陳楚生音樂的特質。這種真正的音樂人屬性,也讓陳楚生一直以來,都做著不違背音樂的事情,並因此吸引了很多優質音樂品牌的關注。比如全球聞名的箱琴品牌Martin,就選擇陳楚生作為中國地區首位合作藝人,日本著名的搖滾音樂節:富士音樂節也曾經邀請過陳楚生演出,最近的一次,則是上海的簡單生活節。
從歌手到獨立流行樂隊,預示著陳楚生在音樂創作上的羽翼豐滿,在一個順序發展反而被認為逆向的時代,相信陳楚生的「逆向」,能夠帶來更多音樂順向的驚喜。
點擊閱讀原文免費預定《大事發聲》!
AND
NOT END
廣告廣告我是廣告(我知道很硬)
添加後截圖給我們有福利呦!!
↓↓↓
騰訊音樂公眾號ID:qqmusicweixin
我的音樂新看法,就在騰訊音樂!每周高清演唱會等你來看!有最精彩的樂壇趣聞、獨家報導及最新MV分享!更有全年不斷的粉絲福利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