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京東已對生鮮電商平臺美萊網旗下的美家買菜開啟了收購計劃。12月2日,LatePost消息稱,劉強東在京東高管早會上表示,將親自帶隊社區團購。
京東社區團購再擴張
美團、蘇寧、餓了麼等巨頭動作頻頻,「美團買菜」APP低調上線並在北京試水,餓了麼和當紅生鮮叮咚買菜全面擴張。就連 「門外漢」的滴滴、字節、快手也緊跟步伐。
擁有電商市場優勢的網際網路巨頭自然不會掉隊,京東盯上了美家買菜。據悉,京東已經對美家買菜進行收購,業內人士預測收購金額不超過2億美元。這起收購李強東將親自帶團隊社區購。
據天眼查App顯示,美菜網的關聯公司為北京雲杉世界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公司成立於2014年12月,註冊資本為4億美元,美菜網創始人兼CEO劉傳軍為該公司董事長。而美家買菜的關聯公司北京美鮮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5年8月,由劉傳軍持股80%。
《2020胡潤全球獨角獸榜》顯示,美菜網估值已達到500億元。
美家買菜屬於社區團購性質的平臺,即以社區為單位,由寶媽或店主成為團長,在線上藉助微信群、小程序等組織社區居民拼團,線下交付自提,由平臺提供採購、物流倉儲及售後支持。美家買菜CEO王天野近日表示,美家買菜平臺已覆蓋約31個省市,覆蓋用戶2000多萬人,2019年時總流水約20億人民幣。
值得一提的是,京東也在積極籌備名為「京東優選」的社區團購業務。目前,京東已經集中整合了其社區團購業務友家鋪子、蛐蛐購和京東區區購,在京東大商超全渠道事業群下專門設置了社區團購業務部,負責人為邵宏傑,直接向該事業群負責人馮軼匯報。
劉強東為什麼看中美家買菜
美家買菜屬於社區團購性質的平臺,即以社區為單位,由寶媽或店主成為團長,在線上藉助微信群、小程序等組織社區居民拼團,線下交付自提,由平臺提供採購、物流倉儲及售後支持。
隨著每日優鮮、盒馬鮮生等面向C端的生鮮新零售品牌的走紅,B2C生鮮電商開始出現可能性。2019年4月13日,美家買菜商城在美家優享小程序開業,線下業務買菜頻道的購買方式由拼團改為預售,主要採用前置倉模式,北京為其開城「第一城」,社區團購模式雛形初現。
2019年5月20日,美家優享正式升級為「美家買菜」,意在更加聚焦家庭的一日三餐,不再強調「拼團」概念,向網際網路買菜靠攏,兼具社區拼團和買菜屬性。
創始人劉傳軍也曾直言,「美菜是做供應鏈的企業」。在他看來,toB與toC的邏輯並不相同,「toC的補貼是為了獲取流量,而toB想要留住用戶一定要依靠服務。」
社區團購的機遇在哪
繼直播後,社區團購最近也「風」很大。時下,京東、拼多多、美團等網際網路巨頭紛紛布局社區團購業務。
據上海商情信息中心發布的《生鮮電商發展趨勢報告》顯示,從2012年至2016年,國內生鮮電商市場規模從40億元增至950億元。2017年中國生鮮電商市場交易規模約為1391.3億元,首度破千億元,同比增長59.7%。2018上半年,生鮮電商交易規模為1051.6億元。
對網際網路公司來說,生鮮行業線上化率低,市場規模巨大,是為數不多未被網際網路深度改造的領域。社區團購模式適配下沉市場的特點突破了這一難點。
其次,用戶需求及消費習慣的養成已經成形。
對於上班族而言,尤其是在一線城市的打拼者體會更深。上班很辛苦早出晚歸,到家的時候比較晚,不願再去菜場買菜,另外菜場衛生條件也不好,不喜歡去,逛超市買菜也不如在網上直接訂菜方便。
對於家庭主婦夫而言,認為去菜市場買菜太浪費時間。王美人(化名)很享受通過外賣買菜的便捷。他坦言「最近的菜市場距離我家有2.5公裡,走著去來回至少需要一個小時,太浪費時間。自從外賣訂餐平臺上線「菜市場」功能,我就成了真正的鐵桿用戶。」
對於銀髮老人而言,在線買菜節省下來的時間可以幹點其他有意義的事情。在某創業園上班的董女士說,「接下來,我準備把買菜軟體介紹給父母使用,天越來越熱老人外出購物容易中暑不說,買多了老人也拎不動,網上買菜,動動手指輕輕鬆鬆就能把一家人的飯菜搞定了。」
從供需兩端來看,社區團購的需求已經成形,供給端的服務能力還有更大的提升空間,這樣的市場痛點為網際網路巨頭進入社區團購領域提供了契機。
文章部分內容及圖片來源於:中國基金報、澎湃新聞、齊魯周刊
免責聲明:文章引用的部分內容及圖片均已註明出處,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引用不當或涉及侵權請聯繫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