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社區團購可以說是集萬千寵愛於一身,聚光燈都聚焦在這個領域。關於社區團購的爭議很大,主要集中在3個方面:
1、社區團購搶了」菜販「的飯碗,資本巨鱷太強勢,這是優勝劣汰還是企業該背鍋?
2、除了馬雲的阿里、王興的美團還有哪些巨頭入局?
3、社區團購線下完善程度,到底是方便了消費者還是製造了麻煩?
對於以上3個爭議,大家也是持有不同的意見。那麼筆者的意見是這樣的:首先社會的發展勢必會使得某些行業或者職業被淘汰,生存的法則就是優勝劣汰,沒有人可以阻止社會的進步。其次現在大部分的巨頭都入局了,除了阿里和美團以外,滴滴、拼多多以及京東也都加入了,劉強東也按耐不住還是來搶飯碗了。另外社區團購線下完善程度存疑,筆者試過一次,聯繫不上團長,自提點也退出了美團,下單後根本無處提貨,現在使用還是比較麻煩的。
就是因為社區團購還處於初級發展階段,所以才會吸引眾多商業大佬入局,本來已經半隱退狀態的劉強東都已經坐不住了。據了解京東已經用2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美家買菜,它也算是開展比較早的社區團購品牌,並且京東還將京喜獨立出事業部,工作直接匯報給劉強東,這次劉強東也要親自帶隊來搶佔社區團購市場了,這塊大蛋糕確實太」香「了。
雖然京東現在才入局看似晚了一點,但是京東一直都在布局線下倉儲,並且從2018年開始就已經推出了友家鋪子、區區購等項目,這也算是最早的社區團購的雛形。而根據業內人士的消息,京東商城跟京東物流也已經聯手打算搶攻社區團購,預計在今年年底或者明年年初的時候就會推出京東優選的社區團購項目。
雖然美團、阿里和滴滴等開始的比較早,但是現在在社區團購領域的格局還沒有定下來,沒有一個軟體的市場佔有率是很高的,大家也都在初期搶奪用戶的階段。就算是美團這樣有用戶基礎的平臺,社區團購現在依然不成氣候,所以說京東現在入局可以說並不算太晚,反而可以從這些競爭對手的身上吸取經驗和教訓。
因為年初特殊事件的催化,使得社區團購變成了香餑餑,所以這些商業巨頭才會盯上這塊大肥肉。要知道年初的時候,生鮮電商幾乎出現了爆發式的增長,上半年線上生鮮的交易額就已經超過了2019年全年的交易額,所以這些網際網路巨頭才看到了商機。那麼劉強東入局社區團購有哪些優勢呢?
首先京東具有完善的供應鏈,從採購、運輸以及倉儲都是一條龍服務。其次社區團購最看重的就是時效問題,而京東物流的配送時效是有保障的,現在社區團購的模式就是」今天下單,明天自提「,就算不是社區團購,京東自營店下單幾乎也可以達到這樣的時效性,所以說京東在運輸這方面是有優勢的,甚至可以領先於其他競爭對手。京東可以做到三點前下單,四點前就能夠送達,這是其他對手做不到的。
由此可見,京東在社區團購領域還是具有一定的優勢的,劉強東現在入局搶」飯碗「其實一點也不晚,並且可以說是恰到好處。畢竟社區團購已經進行有一段時間了,有部分的中老年用戶也逐漸養成了網上買菜的習慣,京東此時入局,憑藉著配送高效性和品牌影響力,可以很快的收穫大量用戶,這完全就是坐收漁人之利。
並且社區團購市場所形成的」今天下單,明天自提「的潛規則一旦被京東打破,那麼京東社區團購的用戶也可能爆發式增長。所以筆者對於京東在社區團購市場的表現是有所期待的,對此,你怎麼看呢?你覺得社區團購咋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