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團購是騰訊系大賽馬,寡頭合圍買菜:「流量+資本」戰無不勝

2020-12-27 科技蟹

血雨腥風中的社區團購,本質上是騰訊系電商的一次「賽馬」,更是騰訊、騰訊系電商的戰略合圍。而上車太晚也未投入重兵的阿里,將會付出沉重代價。

社區團購排位賽中,最有潛質的選手,是美團、拼多多,此外還有京東。騰訊是美團第一大股東,拼多多的第一大機構股東,也是京東第一大股東。騰訊賴以成功的方式有「賽馬機制」,新業務,公司內部往往有幾支不同部門參與,彼此競爭,最後勝者為王。

如果將當下的社區團購視為騰訊系電商大賽馬,是騰訊系對阿里的一次戰略合圍,也就理解了京東近期的變化。不久前,隱退幕後的劉強東宣布出戰,劉強東親自指揮京東的社區團購之戰,京東在牌面弱於美團、拼多多的前提下,不得不祭出重招:12月11日,宣布7億美元戰略投資興盛優選。

京東與美團、拼多多,三家雖然同是騰訊系電商,雖然目標都是對阿里的戰略合圍,但三家公司依舊存在著不可避免的競爭和傾軋。京東需要堤防拼多多和美團,尤其是美團。

與劉強東的親自指揮不逞多讓的還有美團、拼多多對社區團購的重視。王興在美團財報分析師會議上強調,「毋庸置疑,基於整個戰略任務,美團優選絕對是我們想要做的事情」,「美團優選現在是我們整個業務的優先戰略領域,而涵蓋範圍也是我們的重中之重」。與此同時,拼多多方面,多多買菜是拼多多2020年唯一的超一級項目,公司創始成員、商城運營負責人阿布是一號位,向黃崢匯報。

為什麼美團、拼多多、京東,對社區團購如此看重?

一位資深電商戰略專家說,「社區團購是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美團等問線下場景要流量的同時,進行轉移支付。買菜是長期賺不到錢,美團、拼多多、京東都是平臺,虧得起,還有平臺的交叉補貼,可以借用社區團購的團長網絡建構起新的銷售通路,最終把線上電商銷售額切過來」。

簡單地說,美團優選可以虧錢,借著社區團購勢能,切入線上電商;拼多多也可以通過社區團購,從五環外進入五環內——美團也好,拼多多也好,京東也好,三家電商平臺即要想著合力圍困阿里,把天貓/淘寶的線上份額搶過來,也要隨時隨地防範同為騰訊系的對手。

美團、拼多多、京東,既是戰略盟友,也是戰略對手,並且是生死之敵。

騰訊系電商大賽馬中,京東的處境相對尷尬,這也是劉強東急於復出督戰社區團購,並重金投資興盛優選的原因。事實上,三家公司資本市場的表現,已經露出端倪:京東不僅市值被拼多多超越,也被美團摔在後面。應該說,劉強東很有危機意識。

一個簡單的邏輯是,社區團購一旦建立起龐大密集的分銷網絡,蔬菜、瓜果這些有時效性的產品都能走通,那賣像京東核心的3C、數碼家電這些標準化產品,也是輕而易舉的。此次社區團購,京東來說,勢在必行,京東沒能阻止拼多多的「百億補貼」侵蝕京東核心市場,這一次必須遏制美團切入線上電商。

同樣的,拼多多與美團也在相互博弈。拼多多本身就是線上拼團,美團早期也是靠線下團購,兩者的成長路徑以及戰略極為相似,拼多多希望藉助社區團購,從五環外進入五環內,美團希望從本地生活中反攻線上。

社區團購即便不能短時間內將阿里電商體系擊潰,也將是拼多多、美團、京東,騰訊系三大電商平臺一決雌雄,確定其秩序排名的一戰。無論社區團購一戰如何收場,美團獲勝,或是拼多多勝出,抑或是京東領跑,棋高一著的騰訊最終都將是受益者。

除了線上電商的秩序重建,這次社區團購也將重建線下生鮮、瓜果蔬菜的流通秩序。秩序的重建,是建立在「破壞」和「顛覆」的前提下。近期許多媒體和群眾也紛紛站出來,質疑美團、京東這些巨頭,盯著小商販、小菜販、水果攤的微博利潤,是與民爭利,跟他們搶飯碗。

類似的質疑,結論未必正確。美團、拼多多、京東盯著瓜果、蔬菜的流量是真的,但盯著他們微薄的利潤倒未必會,因為,買菜是長期賺不到錢的,加上各種補貼和運營開支,美團等平臺不虧錢就算贏。美團的發展歷史,其實不難看出社區團購未來路徑:美團優選等平臺型公司,用「以本傷人」的方式,遏制競爭對手(包括線下菜販與水果攤)進入這一市場,將流量導入線上,再配合網際網路常用的「交叉補貼」,從旅遊廣告、金融貸款等高毛利業務賺錢,所謂,「羊毛出在豬身上」。

王興所崇拜的是美國亞馬遜,王興是「長期主義」信奉者,不過,美團的長期主義,對小菜販、水果攤、小賣部和團長們來說,未必是好事。美團優選可以虧損,持續性的補貼用戶,吸引線下源源不斷地流量來補貼線上廣告,通過廣告賺錢。這一幕,其實也是美團外賣的重複——美團外賣虧損,但這並不妨礙美團酒店、餐飲等盈利。對王興來說,社區團購其實是美團「無限遊戲」的下一站而已。

因為影響到電商最終格局,因此在可以預見的未來,社區團購將會是美團、拼多多、京東的三甲的「血戰到底」。線下實體,無論小賣鋪,抑或是小菜販、水果攤,還有許多中間賴以為生的倉儲、物流等體系,都將會被巨頭捲入其中,被市場無情碾壓,最終成為滋養新一代超級巨頭的花肥。

近期有幾家供應商站出來反對包括美團優選、多多買菜等社區團購,供應商紛紛表示,這樣銷售模式,嚴重損害了客戶關係,甚至要斷供社區團購。類似的博弈案例,反覆上演,今年疫情初廣東餐飲協會就曾與美團博弈。但供應商對美團這樣的平臺型電商,幾乎毫無還手之力——網際網路平臺是「雙邊市場」,你家不做外賣,其他家也會做外賣,你不供貨給社區團購,其他品牌可以供貨。這個市場從來不缺供給。

品牌商/供應商無法與社區團購博弈,更何況街邊社區小店、水果商販和小菜農?

社區團購為什麼會在2020年風雲突變?說到底,這是「電商內卷」的2.0表現,當然,這也是騰訊提出的「流量+資本」的網際網路模式的必然。

2017年烏鎮大會上,王興和劉強東還和平相處,兩人友好親切的圍坐馬化騰左右,因為那時,騰訊系電商是「兄弟爬山,各自努力」,拼多多以迅雷之勢崛起,打破了這種微妙的平衡:拼多多需要五環外進入五環內,京東需要一線城市向下下沉,美團需要從服務電商向實物電商擴進。

美團、拼多多、京東血戰社區團購,背後也是所謂的「流量焦慮」。微信用戶接近中國適齡人口,網際網路的無遠弗屆其實有增長的邊界,在用戶增長放緩的前提下,最有效的增長方式,只有橫向擴張。

騰訊此前把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定義為「流量+資本」。這是對網際網路「先破壞再重建」發展模式的高度總結,也是社區團購的遊戲規則。古典網際網路是通過服務和產品來「積累流量」,再通過流量獲得資本,移動時代的網際網路模式,加速了原來按部就班的過程,直接通過高額的補貼在短期內獲取規模流量,速戰速決。

資本既是起點,也是終點。當資本成為起點,意味著,包括社區團購在內的網際網路已經徹底淪為了巨頭的遊戲。相信,這也是為什麼靠自己力量爬出來的興盛優選,最終會接受京東入股的原因——若獨立發展,興盛優選必然敗給更有資本勢能的美團和拼多多,與巨頭合作是興盛優選唯一選擇。

從社區團購的表現來看,必須承認網際網路少壯派的敏銳、果斷和決絕。無論是拼多多,抑或是美團,對社區團購是志在必得,即便是退居幕後的劉強東,也能奮起直追。

相反,阿里倒是遲鈍也緩慢許多,甚至對社區團購的興起有些措手不及,或許是阿里的志趣不在社區團購,上車太晚,與其跟美團爭鬥,不如轉身做農業。但其實,農業布局要很久,未來前景還不明朗。

社區團購是騰訊電商大賽馬的決戰:志在必得的美團、躊躇滿志的拼多多、破釜沉舟的京東,都將利用「流量+資本」的規模優勢,血戰到底,小菜販也好,小攤販也好,團長也好,都將被這場波瀾壯闊的巨頭博弈衝擊,裹挾,甚至成為炮灰。

但無論最終勝利者是誰,都將是騰訊投資戰略的勝利。

在當下輿論環境下,美團、拼多多、京東除了追求勝利之外,也需要思考邊界問題,誠如知名媒體人駱軼航所說,「競爭而不壓制,擴張而不越界,賦能而不佔有」。

網際網路公司們需要勝利,但絕非慘勝。

相關焦點

  • 劉強東出手:京東收購美家買菜 社區團購再擴容
    美家買菜屬於社區團購性質的平臺,即以社區為單位,由寶媽或店主成為團長,在線上藉助微信群、小程序等組織社區居民拼團,線下交付自提,由平臺提供採購、物流倉儲及售後支持。美家買菜CEO王天野近日表示,美家買菜平臺已覆蓋約31個省市,覆蓋用戶2000多萬人,2019年時總流水約20億人民幣。
  • 「拼命」奔跑的社區團購
    然而在受到疫情影響的2020年,巨頭們看到了社區團購崛起的機遇,因此國內網際網路巨頭阿里、騰訊、京東、美團、拼多多、滴滴等六家先後在社區團購領域布局。電商老大哥阿里在早期對十薈團投資,出行領域的滴滴率先推出自家品牌橙心優選,之後美團優選、多多買菜也緊隨其後,據天眼查APP顯示,京東和騰訊則是選擇投資興盛優選進行押注,這一場「新流量之爭」也隨之打起。
  • 社區團購「黃埔軍校」美家買菜一夜關停重慶業務
    社區團購火了,京東、淘寶、拼多多、美團等電商巨頭開始通過收購或自建的方式,扎堆入局。在引發社會多方關注的同時,也引發了社區團購格局生變。12月18日,沒有任何通知,曾經在社區團購做得最早,被喻為社區團購「黃埔軍校」的美家買菜一夜之間突然關停。官方給出的答覆為:根據總部要求,因業務調整,截止12月20日,重慶業務全部關停。
  • 阿里入局社區團購 已在武漢等地上線「淘寶買菜」
    12月4日消息,《電商報》獲悉,近日,手機淘寶和支付寶在部分地區上線「淘寶買菜」入口,這是阿里打造的社區團購業務。據網友透露,目前「淘寶買菜」已向湖北武漢,湖南長沙、湖南株洲等部分地區開放。   支付寶淘寶買菜小程序顯示,淘寶買菜提供水果蔬菜、肉禽單、糧油速食、零食酒飲、美護日百多個品類的商品,並設有萬人團、限時秒殺等模塊。淘寶買菜是盒馬旗下的社區自提買菜業務,其運營方是盒馬集市。
  • 難打的燒錢之戰:社區團購的西西弗斯之困
    在今天,新增用戶已經見頂,巨頭在流量增長遇到瓶頸的時候,這個高頻且充滿巨大流量的行業就被盯上了。巨頭們需要給資本市場講新的故事。其三,從巨頭們的布局來看,或許它們也並沒有想好要怎麼做,也並不確定社區團購是否有前途,只不過,當看到對手在布局,自己恐落於人後,是一種被動的跟進策略。
  • 京東進軍社區團購:2億美元求購生鮮電商平臺美家買菜
    美家買菜屬於社區團購性質的平臺,即以社區為單位,由寶媽或店主成為團長,在線上藉助微信群、小程序等組織社區居民拼團,線下交付自提,由平臺提供採購、物流倉儲及售後支持。美家買菜CEO王天野近日表示,美家買菜平臺已覆蓋約31個省市,覆蓋用戶2000多萬人,2019年時總流水約20億人民幣。值得一提的是,京東也在積極籌備名為「京東優選」的社區團購業務。
  • 燒錢大戰與搶人大賽:網際網路混戰社區團購
    今年7月,興盛優選完成 8 億美元募資,KKR 領投,騰訊、紅杉中國、天一資本跟投,投後估值 40 億美元,成為社區團購行業最大的獨角獸。11月30日有消息稱,劉強東提出會親自下場,帶隊京東正在內部籌劃的社區團購項目「京東優選」。短視頻公司快手也在入場,從10月底開始奔赴長沙重點調研興盛優選。
  • 社區團購買菜 有多少「羊毛」可以薅
    手機下單買菜,次日門口自提,這種新型的買菜方式如今已成為很多人的日常。在網際網路巨頭的資本裹挾下,社區團購正值「風口」,這場席捲了幾乎所有社區小店的燒錢大戰也被業界形象地稱為「百團大戰」。「百團大戰」中,百姓們忙著「薅羊毛」,同時,又有各種不同的業界聲音在質疑著社區團購的走向與未來,不知道「風口」過後,會是什麼局面。
  • 傳京東收購美家買菜,社區團購這股巨浪有...
    此前,社區團購的賽道除了原有的玩家代表興盛優選(騰訊投資)外,美團(美團優選)、拼多多(多多買菜)、滴滴(橙心優選)、阿里巴巴(盒馬優選、投資十薈團)也早已入局。加上劉強東帶隊的新玩家京東優選,現在六大網際網路巨頭集結完畢的社區團購已成了「諸神的黃昏」,就準備打個天昏地暗。 這場面,應該很多年沒有見過了。
  • 傳京東欲併購旗下美家買菜加碼社區團購 美菜網:2億美元收購不屬實!
    來源:證券日報本報記者謝若琳見習記者王君一周前,京東方面剛曝出劉強東將親自下場帶隊打好社區團購這一仗,12月6日,就有媒體報導稱,京東對生鮮電商平臺美菜網旗下的子品牌——美家買菜開啟了收購。繼美團、拼多多等企業發力社區團購後,京東也要在這一賽道加碼布局?
  • 京東高調進軍社區團購,劉強東親自坐鎮收購美家買菜
    近日,京東已對生鮮電商平臺美萊網旗下的美家買菜開啟了收購計劃。12月2日,LatePost消息稱,劉強東在京東高管早會上表示,將親自帶隊社區團購。京東社區團購再擴張美團、蘇寧、餓了麼等巨頭動作頻頻,「美團買菜」APP低調上線並在北京試水,餓了麼和當紅生鮮叮咚買菜全面擴張。就連 「門外漢」的滴滴、字節、快手也緊跟步伐。
  • 傳京東收購美家買菜,社區團購這股...
    此前,社區團購的賽道除了原有的玩家代表興盛優選(騰訊投資)外,美團(美團優選)、拼多多(多多買菜)、滴滴(橙心優選)、阿里巴巴(盒馬優選、投資十薈團)也早已入局。加上劉強東帶隊的新玩家京東優選,現在六大網際網路巨頭集結完畢的社區團購已成了「諸神的黃昏」,就準備打個天昏地暗。這場面,應該很多年沒有見過了。
  • 家門口的菜攤會被社區團購「玩」壞?
    對比此前爭奪流量入口的打車大戰、外賣大戰、單車大戰,部分輿論擔心此次網際網路巨頭會故技重施:先採取低價傾銷策略佔領市場,再「挾流量以令市場」擠壓中間商「賣菜者」生存空間,繼而剝奪終端消費者「買菜自由」。  一邊是輿論質疑,一邊是資本青睞,社區團購到底是一種怎樣的存在?它會不會成為下一個「滴滴」「蛋殼」?網際網路巨頭進軍社區團購勢必壟斷的立論是否站得住腳?
  • 社區團購:下沉市場的零售效率革命
    社區團購模式在疫情期間的亮眼表現重獲資本關注,賽道整體融資頻率及融資規模明顯回暖。除興盛優選等頭部創業公司之外,網際網路巨頭也相繼入局:騰訊選擇押注「興盛優選」,參與完成約8億美元融資;阿里巴巴不僅入股「十薈團」,還設立盒馬優選事業部進場布局;拼多多、美團、滴滴則親自下場,分別上線多多買菜、美團優選和橙心優選,重注加碼布局社區團購。
  • 風口浪尖上的社區團購該走向何方
    人均獲客成本不到5元  僅為傳統電商的2.5%  社區團購的模式可以概括為「預售+次日達+自提」,即每個城市的住宅小區有一個「團長」,負責在小區居民微信群裡發布以水果、蔬菜、牛奶等生鮮品為主的產品信息,下單後商家隔天會將物品配送到小區門口,居民再自行領取。  社區團購併不是一個新詞彙。早在兩年前,資本就已爭先入局。
  • 觀察| 社區團購買菜,這把羊毛你薅到了嗎?
    另外,樂樂生鮮旗下社區團購平臺的前端業務也受到了阻力。「按照往年的情況,每年第四季度業務上會迎來增量,但是今年沒有,儘管我們很努力。主要的原因就是現在社區團購這個領域燒錢燒的太厲害!資本在打架,把我們也捎帶『打死』了。」社區團購真的那麼「香」嗎?
  • 收購美家買菜,發力社區團購,劉強東急什麼?
    剛剛宣布掛帥沒兩天,京東收購美菜網社區團購的消息不脛而走。有媒體報導稱,京東已對生鮮電商平臺美菜網旗下的子品牌——美家買菜開啟了收購。業內人士預測收購資金不會超過2億美元。從集團最高決策人親自帶隊到大手筆收購,在社區團購這個賽道上,京東走出了一種勢在必得的豪橫氣質。那麼,開足馬力的京東具體都做了些什麼呢?
  • 社區團購血戰空前
    在新冠肺炎疫情之前,成園小區只有嚴九妹開的一個團,但隨著疫情推動社區團購需求量的大幅增長,如今再加上美團、滴滴、盒馬等巨頭的入場,短短幾個月小區裡就有了十幾個團。實際上,團長數量一夜激增、平臺瘋狂補貼爭奪市場的現象正在全國多個城市上演。隨著巨頭的攻城略地,一場前所未有的激烈戰爭早已打響。11月10日,滴滴宣布橙心優選日單量超700萬單。
  • 社區團購:幾捆白菜的生意,為何巨頭要一蜂窩瘋狂的湧入這個賽道?
    最近人民日報評論發表了《「社區團購」爭議背後,是對網際網路巨頭科技創新的更多期待》一文,裡面提到網際網路累積的數據和算法,除了流量變現,還有另一種打開方式,即促進科技創新。號召網際網路企業別光惦記幾捆白菜。那麼社區團購到底是什麼,和拼團區別是什麼,如果是買菜,那麼美團買菜和叮咚買菜不就能解決了嗎?
  • 為什麼社區團購的果蔬比較便宜?社區團購對我們有什麼影響?
    最近兩天,很多朋友在討論在哪個平臺上買菜更便宜,是美團買菜,快團團,還是盒馬優選...不管是美團買菜,還是快團團,或者是盒馬優選,都可以稱之為社區團購品牌。今天,我們就來說說聽起來很玄乎的「社區團購」是什麼,對我們普通人有什麼影響。社區團購怎麼玩?社群團購與傳統菜市場相相別,後者主要是線下流程,前者側重線上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