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團購買菜 有多少「羊毛」可以薅

2020-12-23 石家莊置家網

 

「兩包餛飩、一份小白菜、一份西紅柿、一盒南瓜餅,得嘞!」在省會裕華區金馬小區門口的彩虹源小賣店,下班回家的李女士接過店主王團長遞過來的菜和食材,打個招呼回家做飯。手機下單買菜,次日門口自提,這種新型的買菜方式如今已成為很多人的日常。在網際網路巨頭的資本裹挾下,社區團購正值「風口」,這場席捲了幾乎所有社區小店的燒錢大戰也被業界形象地稱為「百團大戰」。「百團大戰」中,百姓們忙著「薅羊毛」,同時,又有各種不同的業界聲音在質疑著社區團購的走向與未來,不知道「風口」過後,會是什麼局面。

社區團購火起來 手機買菜成習慣

在石家莊居民的印象中,今年似乎一下子冒出來很多個搶菜的平臺:興盛優選、美家買菜、橙心優選、美團優選、多多買菜……這些平臺最早出現在各家社區小賣店的微信群裡,0.01元的香菇、0.1元的食鹽、0.99元的菠菜,1.69元的雞蛋……隨便一點就可下單支付,第二天到貨,物美價廉。搶上幾次,手機買菜就成了習慣。

家住金馬小區的李女士說,以前她也參加過一些團購,都是小區裡的鄰居湊單買東西,大家在群裡接龍,湊夠多少人可以買一些特價的食材,參加過幾次她就發現,這種團購不太靠譜,送貨時間沒準,商品質量也沒準,還不好退貨,後來就不參加了。但是,一個月前新加的微信群讓她對社區團購改變了印象。

一個月前,她去小區門口的小賣店買醋,店主熱情地把她拉到了一個「開心購物群」,群裡每天發各種特價商品,顯示「美團優選」,比如0.99元的青菜,1.69元的雞蛋、2.99元的餛飩等,她試著下了幾次單,發現確實不錯,支付方便,商品也便宜、新鮮,送貨也及時,當天下單,第二天上午就到了,直接去門口的小賣店拿。有一次到貨的西紅柿有破損,可能是運輸過程中壓的,李女士表示不滿意,店主馬上替她操作了退款,把破損的西紅柿拍照上傳,幾分鐘後,退款就到帳了。這讓李女士以後下單也少了猶豫,反正質量不好可以退。

最近李女士去小區附近的菸酒店拿快遞,又被菸酒店的老闆娘拉進了另一個團購群。這個團購群也是發各種特價商品,顯示「興盛優選」,操作模式與「美團優選」基本一樣,點擊支付,次日到店取貨。群裡每天發布的商品又新鮮又便宜,讓李女士很快就習慣了這種新的買菜方式,「手機買菜便宜又方便,我已經很久不去超市了,連菜店也不用去。」李女士說。

和李女士一樣,省會的很多社區居民接受並習慣了在手機上下單買菜,雖然平臺不同,基本上都是特價好貨,售後有保障。「社區團購就是便宜啊!我買過一分錢的一袋鹽、6毛錢的一支護手霜、9毛錢的一份青菜,即使不是特價,群裡的蔬菜、水果價格也比菜店便宜,而且就在家門口提貨也方便。」家住石門小區的王女士說。

小店店長成「團長」 得「團長」者得天下?

社區團購如一張看不見的地毯一樣在社區鋪開的同時,各家社區小賣店的店主有了一個新的稱呼——「團長」。在社區團購的整個鏈條中,團長負責線上銷售和線下送貨,是至關重要的一環,也是各團購平臺爭奪的對象。行業內流行一句話:得「團長」者得天下,可以看出各平臺對團長的重視與爭搶。

「對社區小店來說,當團長就是個坐地收錢的買賣,不用投資,不用費勁,利用自己的人脈資源建個群,每天發發特價商品,團長按銷售量掙佣金,輕輕鬆鬆就把錢掙了。這個推廣起來挺順暢的,基本都能談攏。」一團購平臺的推廣人員說,他每天的工作就是跑小區找小店談合作。

在書香華苑開小賣店的安妮團長每天的安排就是這樣:每天將看起來不錯的產品連結發到她建的微信群裡,群友們自己下單,到晚上,她把當天的單子做個匯總,第二天,各個平臺的送貨車就會將訂單商品送到她的店裡,她在群裡通知一聲,居民們自己來取。「現在跟我合作的有五六家平臺吧!興盛優選、美家買菜、橙心優選、美團優選都有,我也不記得哪個先哪個後,反正都是有業務員來找,覺得條件合適就加上了。」安妮團長說,合作平臺多,自己在管理時就得多費心,分清哪批貨是哪家的,不能亂,好處是可選擇的範圍廣,她會選擇物美價廉的商品發到團購群裡,大家購買得多,自己的佣金提成就多。「各家平臺給佣金的制度不同,一般是按銷售額給提成,針對特價商品會按下單數量給,做到不同的等級還會有額外的獎金,收入還可以吧!」安妮說。

在金馬小區門口開小賣店的小王團長做社區團購時間比較晚,才幹了一個多月,他建的「開心購物群」有200多個會員,每天出50-70單,銷售額一二百元。「團長佣金大概是銷售額的10%-15%,我每天也就掙二三十元。」小王說,他合作的平臺有個小程序,每天都有團長的佣金排名,自己的收入屬於墊底水平,做得好的團長一天掙一兩百元。「真有掙得多的,前兩天我看排名,第一名一天就掙了1400多元。」小王說,那肯定是好小區的小賣店,小區裡年輕居民多,收入高,團長就好掙錢。而他所在的小區是個老小區,老年人多,消費不高,團長的收入就少。

社區團購有多普遍?記者在裕華區的談固大街、翟營大街旁一路問了八個社區小賣店,八個店長都是「團長」,無一例外。甚至在主城區之外的村裡,小賣店店長也成了團長。「姐你加個群吧,每天都有好東西,你只管下單,我給送家裡。」樓底村裡一家小賣店的團長見誰都不忘拓展業務。

網際網路巨頭拼社區 支持聲質疑聲各半

能在短短幾個月時間,把社區團購鋪到幾乎所有生活區,拿出大批的特價商品並且搭建了完整鏈條的,只有不差錢的網際網路巨頭。記者了解到,目前活躍的十餘家團購平臺背後,都是網際網路巨頭的資本與數據支撐。比如拼多多推出的「多多買菜」,阿里巴巴投資的「十薈團」,騰訊投資的「興盛優選」,滴滴推出的「橙心優選」,美團推出的「美團優選」等。有消息稱,字節跳動和快手、京東都在籌備社區團購。在各路資本的搶灘下,社區成為必爭之地。

電商巨頭的大力度搶灘讓社區居民有了大把可「薅」的「羊毛」,而且帶來了更加便利的生活方式。

不過,質疑聲也不少。有零售界專家指出,這是「不講武德」的網際網路巨頭正在用資本奪走無數賣菜小販的生計。「網際網路巨頭入局哪個行業,哪個行業必然血雨腥風,大家都在手機上買菜了,那些靠賣菜為生的小攤販怎麼活?個體的小攤販不可能爭得過網際網路巨頭,那他們的生計在哪裡?大資本不應與小民爭利。」一篇評論如是說。還有不少人對社區團購的未來表示擔憂,現在的燒錢營銷是暫時的,將來的市場如何走向還未可知,就拿打車大戰來說,當年滴滴、快的大戰的硝煙散去後,打車費降下來了嗎?沒有。

在談固大街的一家菜店,記者詢問老闆社區團購是不是衝擊到了生意,老闆嘆口氣說:「當然,店裡蔬菜、水果的銷售一直在下滑。」他現在也是「團長」,用團購的佣金來彌補店面的損失。團購的佣金可以一直拿下去嗎?老闆說不知道。

相關焦點

  • 觀察| 社區團購買菜,這把羊毛你薅到了嗎?
    ,你薅了嗎?今年以來,包括阿里、美團、京東、拼多多、滴滴在內的頭部網際網路企業,紛紛以投資或成立事業部的方式入局「社區團購,為了快速搶佔市場,燒錢大戰愈演愈烈。有人擔心:網際網路巨頭正在奪走無數賣菜小販的生計。社區團購社區團購在天津開展的情況如何?有了社區團購,消費者還會去菜市場買菜嗎?
  • 九不得出臺,社區團購的羊毛,我們還能薅多久?
    新規的出臺,你可以說是對社區團購的一種規範,也可以說,是對大廠們入場參賽的一種默認。可以預見,取得牌照的社區團購,只要不踩紅線,憑著技術和資本的優勢,最終還是會笑到最後。傳統的菜市場和小商小攤,雖然暫時避免了刀斧加身的疼痛,但未來依然不容樂觀。
  • 被資本收割前,不妨多薅一把社區團購羊毛
    補貼無止境,佔便宜為先  近一段時間,拼多多成立多多買菜、美團上線美團優選、滴滴稱橙心優選的投入不設上限;京東斥資 7 億美元投資興盛優選並且由劉強東親自帶隊,阿里在投資十薈團之外,盒馬、餓了麼等也在自有業務上發力社區團購。
  • 補貼大戰下,社區團購沒有羊毛、只有雞毛
    這次殺入社區團購「賣菜」,可以看為是繼前兩年涉足外賣之後的又一次嘗試。有報導引用一位滴滴員工的話說,「這是背水一戰」,滴滴想要在短期內重新證明自己,社區團購是不能輸的戰役。相對外賣市場的重資產模式,當下社區團購的燒錢大戰對於滴滴來說要輕鬆順手得多。想當年滴滴能從打車大戰中笑到最後,靠的就是燒錢搶市場的殺手鐧。因此,這次在與美團、拼多多的比拼中,滴滴不落下風其實並不意外。
  • 多面社區團購,無論多火熱,但最終結局卻只有一個
    社區團購併非商業新物種,過去發展有過熱潮,也有過冰谷,而在2020年,社區團購卻成為了最火熱的概念,各大網際網路巨頭紛紛一窩蜂式地湧入社區團購。美團的美團買菜,京東的京東社區團購,阿里的盒馬優選,拼多多的多多買菜,就連出行巨頭滴滴也推出了「橙心優選」,再加上原有的叮咚買菜,美菜,以及興盛優選、十薈團等玩家,讓整個市場變得火爆起來。
  • 都去哪買菜?網際網路巨頭角力最後100米,社區團購攪動人間煙火
    今年11月起,幾家社區團購品牌在大連地面上短兵相接,風生水起。他們絕大多數有著國內網際網路巨頭的基因。拼多多旗下的多多買菜、美團旗下的美團優選、滴滴旗下的橙心優選,背後有阿里投資的十薈團,有京東投資的興盛優選,以及依託於實體生鮮超市地利生鮮的滴哩集市等,他們在你爭我奪中,攪動了人間煙火。
  • 社區團購風口下,普通人有哪些機會?
    圖|來源網絡當下,社區團購可謂是搞得人盡皆知,大街小巷裡似乎都已經被其佔領。而且,社區團購還一度被某權威媒體批評,不過,這並不影響它的發展。雖然從一些維度來看,媒體抨擊的也是有道理的,但是從其本身發展來看並不是一件多麼不好的事情。對於關注網際網路的人來說,這其實要應該是一件非常值得期待的事情。
  • 巨頭們正攻佔菜市場,這就是傳說的社區團購?說好的產地直採呢?
    在此,小編也採訪了北京不同地區的幾位體驗過社區團購(買菜)的朋友,並將他們的體驗精簡後記錄下來,看看跟各位體驗的是否一樣。我自己:除了秒殺特價菜,其他的比菜市場貴很多有人說,在社區團購裡買東西,就是圖省事和便宜。
  • 瓜分美菜,社區團購的第一起繳械退場
    近日有消息傳出,京東對美菜旗下子品牌——美家買菜開啟收購,出價大約2億美元。儘管美菜相關負責人回應AI財經社時稱,2億美元收購一說並不屬實,但業內大都認為,靴子落地是早晚的事。「美家買菜已經與京東進入籤約階段。」成都某大型集團旗下社區團購項目的負責人朵融透露,幾個美家買菜的朋友已經在朋友圈公開發布過這一消息。
  • 瘋狂社區團購:資本燒錢開路,0.99元1斤雞肉,商販生計前途渺茫
    今年6月份,滴滴旗下社區團購品牌「橙心優選」上線;7月份,美團宣布成立「優選事業部」;8月份,拼多多旗下社區團購項目「多多買菜」上線;10月份,蘇寧菜場社區團購平臺在北京上線;12月11日,京東公告稱,將以7億美元戰略投資湖南興盛優選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 社區團購,是天使還是魔鬼?
    今年以來,由於疫情肆虐,同樣有一種創新的模式流行開來,那就是社區團購。越來越多的人在小區組建的拼購群裡購物,然後等著配送。涉及的品類主要是生鮮和日用品。當消費習慣形成後,其它所有電商產品,都逐漸進入社區團購平臺。目前比較流行的平臺有興盛優選、美家買菜、美團優選、考拉精選等。社區團購與若干年前掀起熱潮的團購不同的是,充分利用了社交關係。
  • 風口浪尖上的社區團購該走向何方
    人均獲客成本不到5元  僅為傳統電商的2.5%  社區團購的模式可以概括為「預售+次日達+自提」,即每個城市的住宅小區有一個「團長」,負責在小區居民微信群裡發布以水果、蔬菜、牛奶等生鮮品為主的產品信息,下單後商家隔天會將物品配送到小區門口,居民再自行領取。  社區團購併不是一個新詞彙。早在兩年前,資本就已爭先入局。
  • 網際網路巨頭握屠龍刀,大戰社區團購:號令天下,莫敢不從!
    其實社區團購多年前就有了,為啥最近幾大網際網路巨頭進入後,一夜之間主流媒體上巨頭參與的"社區團購"就成了人人喊打的對象呢?支持資本進入"社區團購"的網友們認為:1、可以薅一段時間資本的羊毛,難道不香嗎?補貼讓小販死掉一批,補貼過了小販再出來不就得了?
  • 燈火|社區團購讓「線上」成買菜新陣地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王帥 高藝飛2020年以來,疫情改變了人們的消費習慣,「社區團購」成了大家口中的高頻詞彙。從2020年下半年開始,隨著「橙心優選」「美團優選」「興盛優選」「多多買菜」等電商平臺的興起,社區團購迎來了爆發式增長。從日用百貨到水果生鮮,各種低價產品讓居民眼花繚亂。就目前看來,社區團購給居民的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引發了不少爭議。
  • 社區團購:大勢所趨還是曇花一現?
    社區團購作為2020年被網際網路巨頭瞄準的又一個新風口,引來幾大網際網路巨頭無一缺席地爭相入場,美團、滴滴、拼多多、騰訊、阿里、京東都快速殺入這一賽道,打響社區團購之戰。 這是網際網路史上首次有如此多巨頭共同參與同一場戰役,也是幾大網際網路巨頭首次集中優勢兵力搶奪同一塊蛋糕,社區團購大戰愈演愈烈。
  • 阿里、美團要退出社區團購?這波錢燒完了,下一步該怎麼辦?
    最近我們的同事群裡被某團優選刷屏了之前賣十幾塊,幾十塊的水果、蔬菜、肉食,現在居然幾塊錢就可以搞定,大家每天聚在一起討論,今天又新上了什麼商品,哪個最值得買,打開美團的頻率大大增加。尤其在最近兩天,大家在社區團購上買東西可以用瘋狂來形容。
  • 社區團購迅速火爆!從經濟角度分析社區團購是不是惡性循環?
    昨天我和朋友還在群裡討論這個,朋友家樓下幾個果蔬店都加入某平臺的社區團購了,只有一家沒加入,朋友說那家銷售量驟減。再舉個例子,外賣平臺,現在是吃了商家吃顧客,吃了顧客吃外賣員,不斷提價,大家沒有怨言嗎?但是除了那幾家巨頭,其他已經不存在了,你有怨言還不是得用它們,或者你就別點外賣。
  • 武漢是華山論劍,長沙是決戰光明頂,社區團購有哪幾點體驗不好?
    現在巨頭下場出招了,確實在武漢,興盛優選的下單量被多多買菜拉過去了不少,但是興盛優選不會輕易被打倒,因為它在湖南湖北裡貴州等周邊省的三四五線城市特別是鄉鎮發展的巨好,另外興盛優選現在加了很多人文口號語錄,更有網紅親切感,興盛優選更打感情牌了,其它巨頭還是在打價格戰,而且還處在搶的階段,搶人搶倉庫,搶人就是搶團長搶興盛的運營人員(業務員),其實最被忽視的是平臺賣家
  • 當國家鐵拳出擊之時,沒有一個社區團購巨頭是無辜的!
    近日,央視針對社區團購的「低價傾銷」發表了評論:任何創新都不能成為違法的理由,創新精神和法治精神不是一道可以二選一的選擇題,而是一道必須二合一的必答題。什麼意思?就是社區團購的「低價」已經違反了我國的反傾銷法。
  • 社區團購是騰訊系大賽馬,寡頭合圍買菜:「流量+資本」戰無不勝
    買菜是長期賺不到錢,美團、拼多多、京東都是平臺,虧得起,還有平臺的交叉補貼,可以借用社區團購的團長網絡建構起新的銷售通路,最終把線上電商銷售額切過來」。簡單地說,美團優選可以虧錢,借著社區團購勢能,切入線上電商;拼多多也可以通過社區團購,從五環外進入五環內——美團也好,拼多多也好,京東也好,三家電商平臺即要想著合力圍困阿里,把天貓/淘寶的線上份額搶過來,也要隨時隨地防範同為騰訊系的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