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了一學期高中,突然被告知沒有學籍,而官方處理的結果是學生們只能選擇職高學籍或另尋出路。你是不是覺得有些天方夜譚?錯,這就是現實,而且還是江浙滬包郵區的現實。
江蘇泰州市興化市板橋高級中學的38名學生,製造著這個現實的童話故事,但無關浪漫,而充滿著揪心。
在全民焦慮的困境下,教育問題已如同懸掛在家長們頭上的達摩克裡斯之劍,誠惶誠恐,稍不留神就滿盤皆輸。
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也不能苦孩子,這似乎成了文明社會的共識。連一個2小時的小學晚託班都動輒每月千元起,李大人眼中的6億人活得艱辛就可想而知了。
據了解,《泰州市2019年普通高中學校招生徵求平行志願計劃》顯示,泰州市興化市板橋高級中學是一所民辦高中,面向泰州全市計劃招生267人,遠高於其他同列高中的招生數。自然博得那些不肯放棄一絲機會只為上個高中的家長們的青睞。畢竟,孩子讀不上大學,也是一個家庭無言的痛。
即便這樣,你按部就班考試入學,程序沒有問題,學籍卻依然出問題,這又到底誰之錯?起碼望子成龍的家長們沒錯吧。
就如同一個美麗的肥皂泡,看上去很美,很讓人期待,但卻瞬間破滅。
我們總在尋求程序正義,這也是契約社會的特徵之一。只是以這個案例來說,程序正義就是個笑話。
板橋中學校方告訴家長,學生們都是按照正常手續入學,不存在違規。但教育局不認可這種說法,判定是學校在違規招生。無論誰在撒謊,學生是最無辜的。
面對家長們的質詢,泰州市教育局說這件事應由興化市教育局解決,興化市教育局則告訴大家,該校的年檢和招生指標是泰州市教育局直管的。言下之意,還得泰州教育局負責。
這皮球是踢得那個溜,都可替男足參加世界盃去了。
泰州市教育局王春蘭處長表示,那個平行招生計劃是針對各地中考滑檔的過線生的招生計劃,是給高於生源地高中控制線的學生提供的選擇,這些學生不屬於該範疇。
這個鍋是甩得毫無水準。
既然這些學生不屬於平行招生計劃的範疇,為何當初家長們報名,都能順利入學?而且還能無學籍上一學期課?就算是板橋中學違規招生,那起碼也有失監督之責。再況且,如果沒有一絲可操作的漏洞空間,板橋中學又豈敢拿學生的前途當無謂的賭注,這不符合邏輯,也不科學。
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學院教授程方平認為,對於招生,各地教育部門應該進行長期的監督和公開透明的公示。當下的核心不是單單追究責任,而是應該如何解決問題,高考對學生來說非常重要,應該在政策允許的範圍內積極地解決。
這似乎也代表了家長們的想法。一刀切地清退學生,這本身有悖「權為民所用」的理念。
畢竟這些學生從考試、招生、收費等各個環節都是有記錄的,此刻地方政府的服務意識和能力就要有所體現了。
補辦學籍就沒有可行性?非得清退?
再槓一句,為什麼學生必須有學籍?能考多高的分就進多好的學校,這與學籍有什麼關係?又或者以社會青年身份參加高考行不行?
突然想起,以往那些媒體報導的70歲老頭參加高考,他們又有學籍嗎?如果是遊戲,那說明媒體是真夠無聊的。